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德育观

德育观

德育观的相关文献在1980年到2022年内共计300篇,主要集中在教育、中国哲学、中国政治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95篇、会议论文5篇、专利文献3589篇;相关期刊236种,包括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高教版)、思想教育研究、兰台世界等; 相关会议5种,包括决策论坛——政用产学研一体化协同发展学术研讨会、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教育基本理论专业委员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第十七届京津沪渝四市区德育研讨会等;德育观的相关文献由341位作者贡献,包括余波、周波、杨威等。

德育观—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95 占比:7.59%

会议论文>

论文:5 占比:0.13%

专利文献>

论文:3589 占比:92.29%

总计:3889篇

德育观—发文趋势图

德育观

-研究学者

  • 余波
  • 周波
  • 杨威
  • 田建国
  • 刘晓敏
  • 刘艳
  • 刘钢
  • 奚正新
  • 岳永祥
  • 曹国慧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国静
    • 摘要: 随着经济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上升到了一定的水平,但在道德层面上仍然存在很多欠缺的地方,尤其面对形势不稳定的社会关系,提高德育教育迫在眉睫。而德育教育要从娃娃期开始抓起,尤其在幼儿教育阶段要注重德育教育,能够从小培养幼儿的德育观,实现幼儿今后人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在幼儿园时期,儿童的日常活动中的行为对于孩子的成长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 李宜江
    • 摘要: 蔡元培融合中西、古今德育思想,初步形成了适合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需要的德育观。道德救国是蔡元培德育观的历史场景,并体现了人德共生的内在蕴意。培育共和公民是蔡元培德育观的思想实质。在德育落实方面,蔡元培提出重视家庭、学校、社会教育合力作用,发挥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发挥教师榜样示范作用,注重德育实践等路径。新时代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是关键,蔡元培德育观可以提供诸多启示:以立德树人为引领,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以学校教育为主阵地,完善课程育人、文化育人共生机制;以师德师风为第一标准,推动教师初心使命的践履;以社会实践为大课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王镇
    • 摘要: 新课标的改变不仅是内容的变化,而且是理念的转变,德育观的变化。它有以下几个特点:一、确立道德与法治课的核心素养培养目标道德与法治课程旨在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素质、道德修养、法治素养和人格修养等,“增强学生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为培养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的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打下牢固的思想根基”。
    • 西洛
    • 摘要: 德育工作是学校教育的先决条件和关键任务,新时期的教师应明确德育观,包括对德育重要性的认识以及采取的德育方式、方法和途径。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小学生进行的思教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等理论教育。做好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构建科学、有效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帮助小学生从小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增强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和时效性。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学记》中有云:亲其师,信其道。首先拥有一个良好的思想教育环境是开展小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前提。老师对学生多一点宽容、多一点理解、多一点爱是培养良好师生关系的必要条件。
    • 张泽正; 盛丹
    • 摘要: 加强学风建设是推动高校提质发展和培养高质量人才的基础.党的十八大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对我国高校学风建设的发展有着本源性的指导作用."立德树人"不仅明确了社会主义教育的本质,也指明了高校学风建设的具体目标,"要将立德树人内化到大学建设和管理的各个领域、各方面、各环节."作为新时代党和国家培养人才的核心教育理念,在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化强国新征程中,立德树人是增强高校新型学风创新构建实践的纲领性和方向性的核心导向理念.因此,研究立德树人核心导向下高校创新学风构建的新途径和新方法,是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
    • 陈冲; 李敏
    • 摘要: 素质教育的目的是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优秀的人才,输送合格的人才。德育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如何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每一位老师面临的任务。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可以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所以,老师应该注重在教学中的德育工作。一、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性:1.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有助于增强其自信心和良好的心态,自信心和乐观的心态能够让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很多学生学习起来其实是比较困难的,因为课程知识本身的枯燥性和乏味性,所以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往往没有什么兴趣,经常处于一个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但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可以潜移默化的让学生的心态变好,学习的主动性变强,所以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很有必要的。2.有利于学生们的后期发展。在当今社会的背景下,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这是教育事业发展的产物。在整个教育事业中,德育部分的教学是其中比较重要的,因为培养好学生的德育观,才有利于后续教学的开展。一个学生经过德育教学后,他的思想观念就会比较成熟,他们就能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他们就会更加认真的对待学习。所以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教育事业深度改革发展的产物。德育教学的开展对教育事业以及学生的未来的发展都是有很大帮助的。
    • 乔玮
    • 摘要: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都会给孩子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如今社会要求家长在孩子的教育上要知识和德育一把抓.家长需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素养和文化水平,为孩子起到榜样的作用.针对德育观对小学生家庭教育的启发进行深入的探究.
    • 胡惠芳
    • 摘要: 在新课程背景下,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德育教学的渗透已经迫在眉睫,作为小学英语教师,应该努力采用更加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来开展英语教学,并在教学中帮助小学生树立正确的德育观,提升学生的积极性。以下内容从"充分挖掘德育内容"、"努力营造德育氛围"以及"积极渗透德育教育"三个方面进行阐述,希望能够有所助益。1.从教材着手,充分挖掘德育内容小学阶段的学生的价值观还不成熟,极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和干扰,因此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引导和干预就至关重要。而教材作为教学的重要内容,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就可以从教材着手,进而充分挖掘相关的德育内容。
    • 周颖
    • 摘要: 3~6岁是幼儿学习的黄金期。幼儿园利用这一时期给幼儿渗透正确的德育观,可以为幼儿今后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家园共育指家庭和幼儿园双方相互沟通和交流,达成共识,保持一致的教育观念,共同教育孩子,从而促进孩子更好地成长。想要家园沟通富有成效,教师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技能,积极对幼儿开展教育。我园以宣扬传统文化为主线,积极探索新时代家园共育的有效策略,并通过爱心节、读书节等特色活动加强家园之间的沟通交流,努力挖掘传统文化中的德育内涵,促进家园和谐发展,最终实现幼儿园可持续发展。
    • 刘瑶
    • 摘要: 自从党的十八大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就一直遵守党对青年德育工作一贯十分重视的优良传统,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出发,对青年的德育工作提出了具有划时代的指导意义和战略意义的青年德育观,补充了习近平的青年德育工作理论,健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习近平德育观对培养青年道德素质指明了详细方案。回答了中国青年德育工作开展方案和青年德育发展的基本方向;回答了青年德育到底是为谁培养青年、培养什么样的青年以及如何培养青年的一系列国家战略问题,回答了青年德育工作的教育机制、具体实施措施等一系列德育工作可能遇到的一系列问题。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