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微乳

微乳

微乳的相关文献在1993年到2023年内共计1869篇,主要集中在药学、中国医学、化学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64篇、会议论文31篇、专利文献186406篇;相关期刊279种,包括食品与药品、中成药、药学学报等; 相关会议27种,包括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药药剂专业委员会、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制剂分会学术年会暨“江中杯”中药制剂创新与发展论坛、第十一届全国青年药学工作者最新科研成果交流会、2011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11届中国药师周等;微乳的相关文献由4212位作者贡献,包括冯前进、翟光喜、杜红等。

微乳—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664 占比:0.35%

会议论文>

论文:31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186406 占比:99.63%

总计:187101篇

微乳—发文趋势图

微乳

-研究学者

  • 冯前进
  • 翟光喜
  • 杜红
  • 刘玉玲
  • 牛欣
  • 易红
  • 夏学军
  • 汪仁芸
  • 周群
  • 杨华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刘瑞琦; 代英辉; 王东凯
    • 摘要: 目的 综述透皮制剂促透方法的研究现状与进展。方法 本文作者研读学习国内外38篇文献后,从化学、物理、药剂学三个方面对透皮给药促进技术进行总结与归纳,详细介绍了各促透技术的机制、优点、影响因素以及实验案例。结果 透皮给药系统(TDDS)将药物通过皮肤吸收进入人体血液循环,从而发挥全身或局部治疗作用。为了更好的发挥透皮给药作用时间长、维持血药浓度、避免首过效应、患者顺应性好等优点,出现了多种促透方法。结论 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可以促进透皮吸收的新方法得到了更好的利用,透皮给药已成为首选给药剂型。
    • 刘惠娟; 张敏; 豆金彦
    • 摘要: [目的]以甘肃生产的食用植物油作为油相制备呋塞米微乳,进行处方优化,了解体外释放行为。[方法]选取对呋塞米溶解度最大的食用油、表面活性剂和助表面活性剂,利用单因素试验进行空白微乳处方筛选,以电导率、浊度、载药量作为响应值,利用Box-Behnken Design响应面法建立多元回归模型,绘制响应面图,考察油相用量、混合表面活性剂(S_(mix))与水质量比、乳化时间的影响,利用透析法测定微乳和片剂的体外累积释放度,确定释放特性。[结果]微乳处方确定为杏仁油240μL,表面活性剂为OP-10,助表面活性剂为PEG400,二者质量比为1∶1,S_(mix)与水的质量比为2.78,乳化时间为2 min。S_(mix)与水的质量比是影响微乳质量的显著因素,优化处方实际值与预测值相对误差较小,得到的微乳澄清透明,为水包油型,粒径小、稳定性好、载药量较高,体外释放缓慢且完全,能够持续释放72 h。[结论]成功将食用油作为油相制备了呋塞米微乳,方法简单,获得的微乳均一透明、载药量高,具有明显的缓释性能。
    • 许锦涛; 郑家勤; 王晗毓; 吴辰君; 王浚; 董自波
    • 摘要: 目的 优化陈皮油微乳处方。方法 正交试验优化水蒸气蒸馏提取工艺。以陈皮油为油相,纯化水为水相,通过伪三元相图制备微乳,选择合适的乳化剂和助乳化剂,星点设计-响应面法优化处方。结果 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10,浸泡时间1 h,提取时间6 h;最佳处方为乳化剂用量26.10%,助乳化剂用量26.10%,油相用量47.80%,水相用量47.80%。所得微乳平均粒径为14.70 nm, PDI为0.070,呈球形或近似球形颗粒,粒径范围10~100 nm。结论 该方法稳定可靠,可用于制备淡蓝色澄清、透明、均匀、性质稳定的陈皮油微乳
    • 郭宜城; 付志媛; 李小兰
    • 摘要: 微乳,具有低表面张力、小尺寸、高溶解性和易于制备的特点,在药品的开发和生产过程中已进行了很深入的研究。本文对近年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归纳和总结,综述微乳在皮肤病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包括微乳的性质、配方组成、作用机制和应用,重点介绍载药微乳在寻常痤疮、真菌感染、病毒感染等临床常见皮肤病的研究实例,以期为以微乳为载体的皮肤病治疗药品研究和开发提供参考。
    • 季醒兵; 代英辉; 王东凯
    • 摘要: 在透皮给药系统中,角质层等皮肤屏障阻碍药物的透皮吸收。研发透皮给药制剂过程中,需要依赖各种物理、化学以及药剂学方法促进药物的吸收,增加药物在皮肤的滞留,减轻毒副作用。本文综述了药剂学方法,即纳米载体(微乳、脂质体、醇质体等)在促进经皮给药的特性、优势,以及纳米载体与其他技术联用进一步提高药物的促渗作用。简要介绍了纳米载体促进透皮给药在药剂学领域的一些应用以及新型发展的医疗美容、保健领域的广泛应用。
    • 黄思凡; 张元声; 陈建明; 武鑫
    • 摘要: 目的 综述去甲斑蝥素新型制剂研究进展.方法 通过查阅近年来有关去甲斑蝥素新型制剂的中外文献,对其研究进展进行归纳总结与分析.结果 经过对微球、纳米粒、脂质体和微乳等载药系统包载去甲斑蝥素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去甲斑蝥素新型制剂是极具开发潜力的新型制剂.结论 去甲斑蝥素是一种优良的抗肿瘤药物,但传统的注射剂和片剂在临床应用上有很大的毒副作用.根据目前研究结果显示,将其制备为新型制剂可以增强靶向性,减小对肾脏和泌尿系统的毒副作用,更好地发挥药效.因此,将去甲斑蝥素制成新型制剂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 林家洪; 杨丽华; 刘永龙; 林伟坚; 邓小锋; 陶宏兵; 黄小茉; 杨娟
    • 摘要: 通过采用苦参精油和广藿香精油与二氯苄醇和伞花烃-o-5醇复配,制备得到除螨抑菌微乳.经测试分析,除螨抑菌微乳水溶性好,稳定性强,对各个菌种的最低抑制浓度为1000~5000 mg/L;0.35%除螨微乳对螨虫灭杀作用24 h,其灭杀率高达95%,将0.35%除螨微乳添加到洗衣液和沐浴露中,灭杀作用48 h,对螨虫灭杀率约100%.
    • 程晨; 司红燕; 王宗德; 廖圣良; 邹晨阳; 王鹏
    • 摘要: 通过加水法制备山苍子精油微乳,单因素试验考察了不同的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剂与助表面活性剂的质量比(Km)以及制备温度对山苍子精油微乳形成的影响,再通过正交试验,得到水包油(O/W)型山苍子精油微乳的最佳制备条件为:曲拉通X-100(Triton X-100)为表面活性剂,无水乙醇为助表面活性剂,Km值为1,制备温度为25°C.以最佳制备条件中混合表面活性剂与山苍子精油的质量比为9:1,含水率为70%制得标样1,微乳的平均粒径、多分散系数(PDI)、电导率和pH值分别为13.43 nm、0.125、83 mS/m和5.82.对标样1进行性能测试分析,发现其在1000~4000 r/min的速率下进行离心时,微乳外观无变化,可证明其离心稳定性较好;在标样1和精油中加入等量的亚甲基蓝水溶液,亚甲基蓝水溶液在标样1中的扩散速度显著快于在精油中的,可证明微乳的水溶性显著优于精油;在缓释12 h后,微乳中缓释的柠檬醛含量显著少于精油中缓释的,说明微乳的缓释性优于精油;在10~30 g/L的质量浓度范围内,山苍子精油微乳液标样1比精油表现出更高的1,1-二苯基-2-苦肼基自由基(DPPH·)和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盐自由基(·ABTS+)清除率,质量浓度30 g/L下山苍子精油微乳液标样1的DPPH·和·ABTS+清除率为95%和54.7%,而山苍子精油的DPPH·和·ABTS+清除率仅为44.79%和16.4%,说明将山苍子精油制备成微乳可以显著提高其抗氧化性,且微乳对DPPH·的抗氧化性显著优于对·ABTS+的.
    • 何静; 王满学; 吴金桥; 范昊坤; 郭锦涛
    • 摘要: 为了改善现场微乳液增稠剂抗温性和稳定差等缺陷,采用水分散聚合法合成了一种新型微乳液聚合物FRSP-1,对产物结构进行了红外表征,采用扫描电镜对FRSP-1水溶液内部结构进行了分析,同时测试了FR-SP-1溶液的特性.实验结果表明:2%FRSP-1溶液在170 s-1下、温度由30°C升至150°C时,黏度保持在30 mPa·s以上,在90°C下连续剪切80 min后,FRSP-1溶液黏度大于40 mPa·s,且具有较好的悬砂性、触变性和剪切变稀特性,FRSP-1溶液破胶液性能也能满足压裂液的性能指标要求.
    • 易醒; 罗俊溢; 骆叶晴; 易孜成; 李威钢; 吴心成; 肖小年
    • 摘要: 紫苏子油是一种天然的营养保健品,可作为食品补充剂使用。紫苏子油不溶于水,将其掺入水性介质中相当困难,致使生物利用度较低。本研究以表面活性剂的亲水、亲油值(HLB)为指导,制备复合表面活性剂,并结合伪三元相图,利用转相乳化法制备纳米微乳。通过优化工艺参数以形成稳定的紫苏子油纳米微乳,并评估其稳定性。紫苏子油纳米微乳的最优配方为:在Tween80/Span20复配的HLB值为13时,复配表面活性剂和总油相(IPM∶紫苏子油=3∶2)的质量比为8∶2;Tween80/Span20复配的HLB值为14时,复配表面活性剂和总油相(IPM∶紫苏子油=1∶1)的质量比为8∶2;EL-40/PEG-400复配的HLB值为13.5时,复配表面活性剂和总油相(IPM∶紫苏子油=2∶1)的质量比为7.5∶1。通过分析制得的紫苏子油微乳的粒径、电位和类型,稳定的紫苏油纳米微乳液粒径主要分布在53.10~69.16 nm,电位分布在-32~-34.6 mV,进一步佐证了紫苏子油微乳的稳定性较好,且制备的所有微乳均为水包油型(O/W型)。将制备的紫苏子油纳米微乳于37°C烘箱放置15 d,与紫苏子油相比,紫苏子油纳米微乳具有较好的氧化稳定性。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