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医药卫生>第二届全国人畜共患病学术研讨会
第二届全国人畜共患病学术研讨会

第二届全国人畜共患病学术研讨会

  • 召开年:2008
  • 召开地:江苏泰州
  • 出版时间: 2008-11-22

主办单位:中国畜牧兽医学会

会议文集:第二届全国人畜共患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目的掌握宁夏包虫病病例数量及分布,了解该病的流行特点和流行趋势,为进一步研究和指定包虫病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统一的包虫病住院病例回顾性调查表,由专门培训的调查员依据病案资料逐项填写。结果共收集包虫病住院病例4570例,其中男性1989例(43.5%),女性2581例(56.5%);汉族2513例(55.0%),回族1519例(33.2%);宁夏本区包虫病病例4250例(93.0%);外省264例(5.8%),病例分布前6位的县依次是同心县、海原县、中宁县、原州区、西吉县和盐池县;病例在各年龄段平均分布,职业以农民占58.3%;病例以2000年之前较多,之后呈逐年递减趋势,平均每年有286例患者住院,平均住院病例率为4.8/10万;单脏器寄生共4069例(89%),两脏器寄生共409例(8.9%),肝脏寄生占到79.5%;住院费用中位数是1991.00元,人次均费用为31.50.77元。结论宁夏有小年龄组包虫病病例,有城区病例,且每年发生较多,对农牧民身心健康危害严重,有关部门应加强预防控制工作。
  • 摘要:目的探讨当地居民感染囊型包虫病的危险因素和囊型包虫病的流行因素,为卫生行政部门制定包虫病防治策略和措施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以往流行病学调查的基础上,对提示是感染囊型包虫病的危险因素及其影响因素运用1:2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进行研究,资料经现场问卷获得并进行单因素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包虫病危险因素在病例组和对照组间有统计学意义的(P<0.05)有16项,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共有8个变量进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别是:犬随畜群活动、犬是否拴养、与犬玩耍、喝生水、生熟案板不分、生吃蔬菜、烧完炕后不洗手,其OR分别是14.093、2.209、20.297、12.719、5.931、2.787、4.616。其中尤以与犬玩耍、犬随畜群活动、喝生水的OR值最大。结论包虫病感染与多种因素有关,行为因素和个人卫生习惯不好是很重要的危险因素。重视健康教育,加强各部门间的合作,包虫病是能够控制的。
  • 摘要:目的制备日本血吸虫自杀性RNA颗粒抗原,并研究其在真核细胞内的表达,以期探讨新型抗原的研制方法,为制备抗血吸虫疫苗奠定基础。方法以SFV病毒为载体的疫苗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型疫苗研究体系。该病毒为一种正链RNA病毒,在病毒的基因组中含有编码复制病毒RNA的高效RNA复制酶,在RNA复制酶的下游为编码病毒的结构蛋白质的两个开放读码框架(open readingframe,ORF)。本实验将编码日本血吸虫的三个抗原的mRNA置于RNA复制酶的序列的下游,通过RNA复制酶的作用高效表达抗原。另外在抗原基因的上游人工插入了-信号肽序列,在下游加入一个跨膜序列。 将编码日本血吸虫主要抗原GST(谷光甘肽转移酶)、sj23(日本血吸虫膜蛋白,分子量是23KD)及编码两种抗原的杂合基因(GST-sj23)分别克隆到自杀性RNA疫苗载体SFV3.spider(塞姆利基森林病毒载体)内,以体外转录法制备编码上述三种抗原的mRNA,即:SFV-GST mRNA,SFV-sjc23 mRNA及SFV-GST-sjc23 mRNA。同法合成编码SFV病毒表膜棘突蛋白质的help-S mRNA和SFV病毒表膜衣壳蛋白质的help-c的mRNA,然后将编码上述三种抗原的mRNA分别与编码病毒膜蛋白质的mRNA按比例混合即:一份抗原mRNA与一份编码SFV病毒表膜棘突蛋白质的mRNA(help-S)及一份编码SFV病毒表膜衣壳蛋白质的mRNA(help-C)混合。混合均匀后以电穿孔法导入BHK21细胞,制备含有日本血吸虫GST、sj23抗原及GST-sje23嵌合体抗原mRNA的假病毒颗粒。最后,对制备出的假病毒颗粒进行真核细胞感染实验,以间接免疫荧光法验证上述抗原的真核表达情况。结果三种RNA颗粒对BHK21细胞具有很好的感染性,所编码的蛋白质在BHK21细胞内能够高效表达,并且所表达的蛋白大部分被信号肽转运到细胞膜的表面。
  • 摘要:在弓形虫外源基因转染研究中,基于弓形虫不同启动子,对叩甲虫荧光素酶和荧光蛋白双报告基因可否在弓形虫转染中实现同时定性和定量检测至今未见尚报道。方法针对弓形虫3个不同启动子GRA1、DHFR和SAG1,构建了一系列荧光素酶和绿色荧光蛋白双报告基因载体。对弓形虫瞬时转染中影响启动子检测活性的相关条件作了优化。运用荧光倒置显微镜和流式细胞术检测荧光蛋白的表达,用双荧光素酶检测试剂盒检测荧光素酶的活性,并定量监测载体转染效率。结果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的结果均显示,不同启动子趋动荧光蛋白表达的强弱不同。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表明,串连YFP荧光蛋白和GFP荧光蛋白在相同启动子趋动下,前者荧光强度大约是后者的3.9倍。用倒置荧光显微镜监测弓形虫瞬时转染,串联YFP报告基因比GFP报告基因敏感性高。但是,串联DHFR-DHFR启动子构建的载体,与GRA1-DHFR串联及SAG1-DHFR串联启动子所构建的载体相比,前者的荧光素酶活性和荧光蛋白表达强度均比后者要低。定量监测同一载体转染效率,结果表明,不论使用哪种启动子,电转105到107弓形虫可检测到荧光蛋白表达,而104没有检测到荧光蛋白表达;而104到107弓形虫可检测到荧光素酶的活性。结论本研究成功构建了以串连YFP和荧光素酶为双报告基因的基于弓形虫3个不同启动子(GRA1、DHFR和SAG1)的瞬时转染载体。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的敏感性高于荧光蛋白报告基因。以GRA1和DHFR为启动子建立的双报告基因系统要比以SAG1启动子建立的双报告基因系统,更适宜于基因转染的监测。
  • 摘要:利用抑制性消减杂交(SSH)技术,以日本血吸虫7d童虫为实验组,42d成虫为驱动组,首次构建了日本血吸虫早期童虫期别差异表达消减cDNA文库。获得的文库重组率为90%,大部分cDNA插入片段在500bp左右。从文库中选取6000个克隆测序,得到5474.个ESTs信息,EST大小大多在300~900bp之间,平均长度为571bp。使用在线的PHRED工具对EST进行拼接,得到1764条clusters,包含456个contigs和1306个singletons。所得的Clusters数量约占日本血吸虫基因组的11%~8.8%(预计血吸虫表达基因为15000~20000个)。利用半定量PCR验证在童虫消减文库所获呈高表达的四跨膜蛋白(Tetraspanin)、细胞色素氧化酶C(cytochrome C oxidase)、还原型辅酶脱氢酶(NADH dehydrogenase)、热休克蛋白90(HSP90)、可溶性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Soluble 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 growth factor receptor)和IBI protein基因在7d童虫和42d成虫中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这些基因在童虫中的表达量均高于成虫。在日本血吸虫基因组数据库报道的数量有限的童虫期别差异表达基因(156条clusters)也与我们的clusters一致。这都说明本研究构建的童虫消减cDNA文库具有较高的质量。
  • 摘要:如何实现动物及动物产品可追溯体系是当前的一个重大课题。而实行动物及动物产品可追溯体系是有效解决动物疫病防控,保障畜牧业健康发展,维护公共卫生安全的重要措施。本文阐述了中国动物疫病防治出现新的问题与动物产品安全的现状。同时。针对国内外动物屠宰生产的差距,采用动物标识技术方法,实施可追溯体系,达到减少人畜共患病和药物残留对人体的危害,解决人们食用动物性食品的安全问题。并介绍中国进行可追溯系统试点研究的进展,以及面对制约溯源系统的问题,指出应用的难点与未来可追溯体系的发展。
  • 摘要:目的提高口岸防控人畜共患病的能力,有效防止人畜共患病传入。方法分析目前口岸防控人畜共患病所采取检疫监管工作的现状和存在问题,研究口岸加强防控人畜共患病工作对策。结果当前国际社会关注的新老人畜共患病的频频暴发和流行,给口岸防控工作带来4个方面问题:一是由于出入境人员的非法携带,出入境交通工具自用食品携带,非法走私入境的动物和动物产品,造成人畜共患病传入渠道多,加大了防控难度;二是在口岸开展防控人畜共患病,需要口岸现场海关、边防、公安等部门配合;三是近年来新发疾病如sARs、高致病性禽流感的暴发和流行,凸显口岸查验现场配备一专多能、有扎实专业知识和丰富工作经验的人员明显不足;四是人畜共患病监测资金投入不足。结论针对存在问题,口岸应采取配备人一机一犬模式,推进口岸现场视频监控系统建设,针对性的对封存入境交通工具自用动物产品的疾病疫情检测,联手海关等打击走私部门。堵塞防控漏洞,构建起长效防控机制和“内联外合”等防控对策,就能有效防止人畜共患病经口岸传人传出。
  • 摘要:现代社会人与自然、人与动物的关系愈来愈有利于人畜共患病的传播;病原体的变异速度增快,打破了疾病传播的物种间屏障;人为因素导致人畜共患病的快速传播;长期、广泛及不科学的使用抗生素导致病原微生物产生耐药性,使人畜共患病的预防和治疗难上加难。目前,我国人畜共患病预防控制法规制度逐步规范,机构设施日趋完善,但动物疫病防控技术支持体系有待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动物疾病控制部门和人类疾病控制部门各自为政,缺乏沟通和交流的现状有待改善。因此,人畜共患病综合防治要重视动物疫情,建立人医和兽医一体化的高效公共卫生体系,把研究预防动物疫病与人类疾病预防控制相结合,注重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因素控制,重视和加强人畜共患病健康教育。对人畜共患病的预防控制具有非常重要的公共卫生学意义。
  • 摘要:负压动物实验室适合于非烈性传染病的感染动物实验。一些不搞动物生产的动物实验型实验室,动物试验全过程和实验后观察动物的饲养应在负动物实验室内完成较为科学。作者认为建立负压动物实验室非常必要。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