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正> 常咯啉(原研制号16-56)化学名4-{3′,5′-双[(N-吡咯啶基)次甲基]一4′-羟苯基)-氨基喹唑啉,是一个新化学结构类型的抗心律失常药物,系常山乙素结构改造所得。在临床治疗疟疾观察中,发现它具有减少心脏异位搏动的功能。后经研究证实,常咯啉能拮抗哇巴咽、乌头碱所致的实验性心律失常,提高电刺激致室颤阈值。自1974年初,在上海、北京等十四家医院先后试用常咯啉片治疗近500例心律失常患者,证实确有良好的抗心律失常作用,总有效率达80%以上,并具有见效快,治疗病种较广,对多种药物未能奏效的顽固性心律失常患者亦有良好疗效等特点。经鉴定,初步认为它是较有前途的抗心律失常新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