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反馈
学生反馈的相关文献在1990年到2022年内共计293篇,主要集中在教育、常用外国语、数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86篇、会议论文5篇、专利文献49939篇;相关期刊233种,包括历史学习(高考)、经济技术协作信息、新课程(教师版)等;
相关会议5种,包括第十五届全国高等医学院校诊断学教学改革研讨会、第十届全国大学化学教学研讨会、中国教育学会基础教育评价专业委员会2018年专题研讨会等;学生反馈的相关文献由381位作者贡献,包括徐金卫、冷思宇、刘艳等。
学生反馈—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49939篇
占比:99.42%
总计:50230篇
学生反馈
-研究学者
- 徐金卫
- 冷思宇
- 刘艳
- 史息良
- 吕晏敏
- 张倩云
- 张庆玲
- 徐丽萍
- 方涵
- 武庆鹏
- 潘援
- 王跃秀
- 王较过
- 王鸿英
- 董斌
- 赵丽莉
- 赵佳
- 赵智宏
- 邵斐祥
- 郑至尊
- 郑英娟
- 陈钢
- 马勇军
- 魏行远
- 黄健如
- Anne Gaskell
- Patrick Kelly
- Russell
- Stannard
- 万学红
- 万莉
- 仇大成
- 代红
- 任小巧
- 何叶荣
- 何文明
- 何春秀
- 何春秀1
- 何海军1
- 何程
- 余云
- 佟海英
- 侯利洁
- 侯骄芙
- 俞淑梅
- 傅玲燕
- 党林秀
- 冉慧娟
- 冯云
- 冯雁
-
-
武慧超;
佟海英;
毛萌;
赵慧辉;
张春泥;
任小巧
-
-
摘要:
为更好地了解高等中医药院校中国民族医药学概论课程的教学情况,以北京中医药大学为例,采用问卷的方式对修完本课程的本科生进行调查,力求探讨一种更符合高等中医药院校本科生公共选修课需求的教学模式,为该课程的发展、改革和探索提供一定的依据。
-
-
吴晓丽
-
-
摘要:
针对学生学习存在的个体差异,我们教研室设计了“三差异”监测表,创建了“三精准”教学流程,构设了“三融合”教研支架,以帮助教师寻找学科与技术融合的交汇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一、“三差异”监测表“三差异”指课前通过教材分析确定学生逻辑起点,通过信息技术课前推送资源,回收信息数据,分析确定学生学习现实起点,比对逻辑起点和现实起点的差异确定教学目标;课中,实施根据教学目标设计的教学活动,借助信息技术即时分析学生反馈的信息,比对教学设计与教学实际的差异,调整教学进度与拓展度;课后,通过作业资源库建设与分层作业布置以及开放性作业设计,关注学生的差异,满足每一个学生的学习需求。
-
-
夏璐
-
-
摘要:
课程思政教学质量评价制度是推动高校课程思政教学质量提升的重要机制,探索多元式课程思政教学质量评价方法具有重要而现实的研究意义。厘清课程思政的实质是探索课程思政教学质量评价方法的前提,文章从融入方式、融入范围、融入目的三个方面解读课程思政的实质,其实质在于增强育人效果,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学习效果。基于课程思政实质,从多元式评价主体、多元式评价指标等视角构建以学生反馈为中心的多元式评价方法,包括直接性评价、间接性评价、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能更真实、生动反馈学生的学习效果,为多元式课程思政教学质量评价方法实现赋能。
-
-
潘巧芳
-
-
摘要:
在阅读《乡土中国》的过程中,学生反馈的信息基本是“难以读懂”。学生所谓的“难以读懂”并非指词句,主要还是作者的思想观点以及论述过程。细究起来也不难理解:一是当前学生的阅读类型比较单一,他们更喜欢小说、戏剧类的故事性阅读,对文史哲等社会科学类论文涉猎得非常少,有研究性阅读的就更少了,这也从反面说明了引导学生阅读学术著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
-
程斌;
宋焕瑾;
叶劲涛;
杨瑞通;
夏晨晨;
李锋涛
-
-
摘要:
目的探究传统教学模式(LBL)与案例教学(CBL)联合新技术模式的教学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5月初至2020年7月末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骨科进行实习轮转的128名临床医学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LBL组和CBL组,各64人。LBL组进行LBL教学,CBL组进行CBL联合新技术的模式教学,之后通过考试考核以及问卷调查反馈评价的方式,量化比较两组学生的成绩和学生的反馈信息。结果CBL组的笔试和操作考核成绩均高于LB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BL联合新技术的模式教学能够明显提高实习轮转时的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临床思维构建和团队合作能力等,本研究或能为临床教学提供指导。
-
-
包宗鑫
-
-
摘要:
教学评价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高校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多采用考试这种传统的评价方式,并不能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综合能力。但是过程性评价可以关注学习过程,优化学习效果,促进教师与学生发展。本文对过程性评价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情况进行研究分析,研究对象为赤峰学院英语专业学生。授课过程中基于过程性评价进行教学设计,并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同时对数据使用spss16.0进行统计分析,深入探讨在高校英语教学改革过程中过程性评价具有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学习与提高学习效率等方面的优势。
-
-
陈忠诚
-
-
摘要:
语文课堂教学,一般分为教学组织活动、设置教学目标、进行教学评价三个步骤,老师在确定教学目标之后,对于课堂的活动组织﹑教学问题的反馈采取形成性评价来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进行提高。有效使用形成性评价,学生的文化素养能够得到有效提高,对于教学目标也能够更好地实现,而且非常重要的一点是形成性评价能够让老师更好地了解到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对于教学过程当中学生反馈出来的问题也能够及时了解到,并做出解决方案,不断去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除此之外,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也能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对学习方法也会做一些调整。
-
-
冷思宇;
魏行远;
方涵;
刘艳
-
-
摘要:
创新创业教育是高校重点建设的教育项目,根据《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指南》,建立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技术创新、企业服务、学生创业等功能于一体的培养实体有助于综合型人才的培养.该文从实践经历、个人成长和学习反馈三个方面展开,以期为高校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变革和建设产教融合的培养模式提供参考.
-
-
陆丹婧
-
-
摘要:
为帮助学生巩固和运用所学知识,检验课堂教学效果,不少教师都会为学生布置课后作业。但实际操作过程中,如果仅以单一的答案评判学习和教学情况,并不能真正发挥课后作业的评价反馈作用。如何利用作业评价学生、改进教学,如何解决学生反馈作业中反馈的问题,笔者结合实际教学案例进行探讨。一、历史课后作业的设计与布置(一)课后作业的设计明确评价目标是实施评价的关键。
-
-
邵斐祥;
赵佳
-
-
摘要:
"师生合作评价"是我国学者文秋芳教授及其团队共同创设的一种新型评价方式,也是"产出导向法"理论体系的重要一环.该研究以大学英语读写课为例,探究了产出导向法中师生合作评价的教师实践和学生反馈.研究发现教师能基本遵循师生共评的实施原则开展教学,但集体评阅可能会给学生带来情感上的压力.有效开展师生合作评价对教师课堂组织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
-
-
-
苏红
- 《中国教育学会基础教育评价专业委员会2018年专题研讨会》
-
摘要: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需要有新的教学内容和方式来补充我们的教学改革.课堂教学作为数学教学的重要部分,必须改变传统单一的授课模式,进而探索新的课堂教学形式.如何通过多样的课堂教学,来提高数学教学的效率,这是广大中学数学教师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以多年数学教学实践为基础,提出了分层教学、自主学习、注重学生反馈等策略,简要探析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
-
-
韩继宁
- 《第十三届国际汉语教学研讨会》
| 2018年
-
摘要:
随着网络技术、移动科技以及多媒体科技的迅速发展,尤其在未来5G技术将广泛应用与发展的背景下,第二语言/外语教学中采用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学习材料这一话题已经吸引了许多研究者的关注.本文主要探讨了北美一所公立大学中的汉语网课设计过程、实际应用以及学生和教师的反馈,目的是通过汉语网课设计的个案研究,通过学生和教师对网课的反馈,探讨汉语网课的优缺点.最后从汉语教学法和教育信息科技设计的角度,对如何改进这门网课提出了建议.
-
-
韩继宁
- 《第十三届国际汉语教学研讨会》
| 2018年
-
摘要:
随着网络技术、移动科技以及多媒体科技的迅速发展,尤其在未来5G技术将广泛应用与发展的背景下,第二语言/外语教学中采用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学习材料这一话题已经吸引了许多研究者的关注.本文主要探讨了北美一所公立大学中的汉语网课设计过程、实际应用以及学生和教师的反馈,目的是通过汉语网课设计的个案研究,通过学生和教师对网课的反馈,探讨汉语网课的优缺点.最后从汉语教学法和教育信息科技设计的角度,对如何改进这门网课提出了建议.
-
-
韩继宁
- 《第十三届国际汉语教学研讨会》
| 2018年
-
摘要:
随着网络技术、移动科技以及多媒体科技的迅速发展,尤其在未来5G技术将广泛应用与发展的背景下,第二语言/外语教学中采用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学习材料这一话题已经吸引了许多研究者的关注.本文主要探讨了北美一所公立大学中的汉语网课设计过程、实际应用以及学生和教师的反馈,目的是通过汉语网课设计的个案研究,通过学生和教师对网课的反馈,探讨汉语网课的优缺点.最后从汉语教学法和教育信息科技设计的角度,对如何改进这门网课提出了建议.
-
-
韩继宁
- 《第十三届国际汉语教学研讨会》
| 2018年
-
摘要:
随着网络技术、移动科技以及多媒体科技的迅速发展,尤其在未来5G技术将广泛应用与发展的背景下,第二语言/外语教学中采用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学习材料这一话题已经吸引了许多研究者的关注.本文主要探讨了北美一所公立大学中的汉语网课设计过程、实际应用以及学生和教师的反馈,目的是通过汉语网课设计的个案研究,通过学生和教师对网课的反馈,探讨汉语网课的优缺点.最后从汉语教学法和教育信息科技设计的角度,对如何改进这门网课提出了建议.
-
-
韩继宁
- 《第十三届国际汉语教学研讨会》
| 2018年
-
摘要:
随着网络技术、移动科技以及多媒体科技的迅速发展,尤其在未来5G技术将广泛应用与发展的背景下,第二语言/外语教学中采用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学习材料这一话题已经吸引了许多研究者的关注.本文主要探讨了北美一所公立大学中的汉语网课设计过程、实际应用以及学生和教师的反馈,目的是通过汉语网课设计的个案研究,通过学生和教师对网课的反馈,探讨汉语网课的优缺点.最后从汉语教学法和教育信息科技设计的角度,对如何改进这门网课提出了建议.
-
-
赵淑红
- 《2017第七届世界建筑史教学与研究国际研讨会》
| 2017年
-
摘要:
作业设置既可丰富教学内容,也益于学生主观能动性培养,因此是建筑史教学常用手段.本文以浙江工业大学本科外国建筑史教学为例,通过近年作业设置思考与具体实践,揭示“微观”与“流变”两个核心思想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与意义.
-
-
赵淑红
- 《2017第七届世界建筑史教学与研究国际研讨会》
| 2017年
-
摘要:
作业设置既可丰富教学内容,也益于学生主观能动性培养,因此是建筑史教学常用手段.本文以浙江工业大学本科外国建筑史教学为例,通过近年作业设置思考与具体实践,揭示“微观”与“流变”两个核心思想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与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