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创业教育
创新创业教育的相关文献在2001年到2021年内共计9713篇,主要集中在教育、经济计划与管理、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358篇、会议论文323篇、专利文献32篇;相关期刊1497种,包括才智、产业与科技论坛、文教资料等;
相关会议83种,包括2016高职素质教育学术论坛、2016年齐鲁高教论坛 、2015年中国高等财经教育论坛等;创新创业教育的相关文献由12872位作者贡献,包括王占仁、张敏、李丹等。
创新创业教育
-研究学者
- 王占仁
- 张敏
- 李丹
- 李辉
- 李静
- 李娜
- 李颖
- 刘振忠
- 张静
- 李涛
- 熊雯
- 王燕
- 刘洋
- 张丹
- 张磊
- 李岩
- 李莉
- 杨丽敏
- 王丹
- 王芳
- 王静
- 赵云洁
- 陈晨
- 刘慧
- 吴苏芳
- 孙跃东
- 张国良
- 张杰
- 张波
- 李国辉
- 李明
- 李鹏
- 王东明
- 王洪才
- 王磊
- 王蕾
- 陈丽
- 陈娟莉
- 仇志海
- 侯锡铭
- 刘伟
- 刘娟
- 刘涛
- 刘畅
- 吴昊
- 张伟
- 张佳景
- 张倩
- 张勇
- 张颖
-
-
商红桃
- 《继续教育研究》
| 2021年
-
摘要:
专业教育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基础,创新创业教育是专业教育的有效补充,二者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国务院以及教育部等部门发布的文件明确要求深化创新创业教育,促进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创业能力.分析了创新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有效融合的内涵、意义和当前存在的诸多问题,从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师资队伍、实践基地、评价体系等六个方面提出了二者有效融合的策略和方法.
-
-
王洪才;
汤建
-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1年
-
摘要: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要求高等教育必须走内涵式发展道路,而创新创业教育正是实践内涵式发展战略的有效路径.创新创业教育要求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还给学生,使学生成为探究主体和创新主体,这无疑是对传统"接受式"教育的一场革命.当学生真正从知识的接受者转变为知识的探究者,中国高等教育将具有一个崭新内涵,创新创业教育将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标识,并为中国大学模式注入实质内涵.创新创业教育凸显了"实践本位"特色,强调真正知识的获得必须依据对现实问题的解答而非对书本知识的接受,如此将超越传统大学的"认知本位"模式,从而使中国大学真正扎根于具有悠久传统的"知行合一"特色的中国文化.由此,创新创业教育将成为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关键.
-
-
刘嵘
-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21年
-
摘要:
高校顺应社会经济发展要求,越来越重视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分析了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互动关系,阐述了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双向构建优势,提出了构建的对策:教育理念层面实现互相融合、教学内容层面实现丰富升华、实践活动层面实现有机结合和组织管理层面实现系统完备.
-
-
张立涛;
刘婷婷;
王玮;
张军
- 《现代商贸工业》
| 2021年
-
摘要:
基于山东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师生多年的教育教学和创新创业实践,从角色、时间、空间、形式、活动5个维度,设计提出了创新创业教育与管理类专业教育多维融合的模式及其实施框架体系.该模式以学生的成长为目标,从线上线下、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等时间和空间角度,以学习、实践、双创活动为主线,设计了教师、学生和企业之间多种形式的互助互动和学习实践过程.对管理类专业双创教育质量进一步提升具有较强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
-
-
-
-
-
-
-
董水生
- 《对接京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论坛》
| 2018年
-
摘要: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高校的不断扩招,新时期大学生就业形式越来越严峻,如何解决大学生就业困难的问题已成为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道难题.本文在分析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教育内涵及意义的基础上,深入研究了当前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期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活动提供一定的指导及帮助.创新创业教育主要是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创新支撑创业。高校应通过整合校内外创业资源,从组织领导、课程设置、师资队伍配备、创业基地建设、创业指导和公司孵化、校地校企合作等多方面着手,全面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和实践工作。应转变教学模式,把创业教育纳入学校的教育教学体系中,贯穿整个教育过程,形成从培养目标、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师资配备、实践性教学活动等多方面的高度重视,统筹安排,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
-
王文;
陶岩平;
周泽民
- 《环渤海高校本科教育质量提升高峰论坛》
| 2017年
-
摘要:
创新创业教育主要是一种兼顾创新和创业的教育,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创新和创业的能力、意识和思维.高校是国家和地方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驱动力和重要支撑.在国家大力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高校应要加大创新创业教育的投入力度,进一步优化创新创业教育的师资队伍和课程体系,积极鼓励和扶持二级学院或教学单位与国际知名高校合作建设创业教育课程和项目,完善支撑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生态链。
-
-
朱飞;
李亚男;
张勇;
乔海霞
- 《环渤海高校本科教育质量提升高峰论坛》
| 2017年
-
摘要: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整体特征已由外延式发展(注重规模、数量的发展)转向内涵式发展(注重结构、质量、效益和创新的提升),就是要实现从需求侧改革向供给侧改革的转变.因此,高校应深化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改革传统的发展理念与办学方式.尤其是在当前国家大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方针政策的引领下,高校应以创新创业教育供给侧改革为着力点,开展创新创业人才的理论、知识和能力的研究与培养活动,大力推进学校内部综合改革.作为我国高校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地方本科院校,应根据自身实际,不断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探索引领和适应我国新常态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理念、新内容和新路径.
-
-
刘海;
叶丹
- 《环渤海高校本科教育质量提升高峰论坛》
| 2017年
-
摘要:
党的十八大对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作出了重要部署,国务院对加强创新创业教育也多次提出明确要求.作为独立学院,必须在发展中围绕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开展工作,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以适应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满足社会经济提质增效升级,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促进毕业生能够更高质量地创业就业.
-
-
王怡
- 《2016天津科技大学教学研讨会》
| 2017年
-
摘要:
本本文从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着手,通过对当前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梳理分析,构建了根据不同学生人群的创新创业需求,分层次实施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按照创新创业培养链条,分别以课程、专业实践、创新能力提升和创业孵化等四个层次分别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实现逐级递进式培养目标,通过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
-
-
-
-
崔强;
东晓明;
阚湘苓;
张晶;
杨亚彬;
孟昭鹏
- 《环渤海高校本科教育质量提升高峰论坛》
| 2017年
-
摘要:
为深入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和天津市相关文件精神,学校立足本校实际,将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与教育教学综合改革相结合,顺应产业发展需求,顶层设计规划,改革人才培养方案,坚持立德树人,完善勇搏励志班“育全人”素质育人工程,加强课程建设,助推第一课堂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制度建设,丰富第二课堂创新创业教育职能,走出了一条"普及与前沿并举、通识与专业结合"的特色发展之路.
-
-
张丽;
李佳鑫
- 《2016天津科技大学教学研讨会》
| 2017年
-
摘要:
协同创新、整合资源、集聚思维的创新发展模式是当今世界各国都追求的一种战略选择.党的十七大也提出目前国家发展的战略核心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本文通过对比分析国内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施的不同情况,结合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为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未来的发展提出相关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