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人工关节置换

人工关节置换

人工关节置换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977篇,主要集中在外科学、临床医学、基础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44篇、会议论文31篇、专利文献116486篇;相关期刊366种,包括基层医学论坛、实用骨科杂志、医药前沿等; 相关会议27种,包括第十九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研讨会、中华医学会2011年显微外科学术年会、2010上海市医学会骨科学术年会等;人工关节置换的相关文献由1964位作者贡献,包括李强、裴福兴、叶青等。

人工关节置换—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944 占比:0.80%

会议论文>

论文:31 占比:0.03%

专利文献>

论文:116486 占比:99.17%

总计:117461篇

人工关节置换—发文趋势图

人工关节置换

-研究学者

  • 李强
  • 裴福兴
  • 叶青
  • 吕良军
  • 周力文
  • 李子荣
  • 黄洁
  • 黎拓
  • 于杰
  • 康鹏德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张仲子; 任云峰; 赵烽; 熊鹰
    • 摘要: 目的比较PFNA与人工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以2010年1月-2020年10月本科收治的243例老年性转子间骨折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PFNA组和人工关节组。记录2组患者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依据Harris评分及(ADL)Barthel指数对患者髋关节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估。比较2组患者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2组患者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手术透视时间、手术失血量PFNA组均低于关节置换组。下床活动时间,2组对比无显著差异。早期髋关节Harris评分PFNA组优于关节置换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I评分2组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PFNA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关节置换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FNA内固定与人工股骨置换治疗老年转子间骨折临床疗效均满意,但前者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应慎重选择关节置换在转子间骨折的应用指征。
    • 张宁宁; 王晶晶
    • 摘要: 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是一种用于人工关节置换的外科手术[1],主要用于不能通过合理治疗恢复的膝关节严重受损者,可通过人工关节置换退化的软骨[2]。目前TKA的麻醉方法主要包括全身麻醉、硬膜外麻醉、膜下腔麻醉及神经阻滞麻醉4种[3]。股神经阻滞(femoral nerve block,FNB)在膝关节和小腿手术麻醉中的应用具有较好的镇痛效果[4]。
    • 李燕
    • 摘要: 目的:探讨行全髋、全膝关节置换术病人术后隐性失血量的监测评估及护理。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19年10月我院接收的全髋、全膝关节置换术病人128例,按手术部位分为全髋关节置换术组与全膝关节置换术组,比较两组失血情况;按年龄分为不同年龄段组,比较不同年龄段组失血情况。结果:全髋关节置换术组与全膝关节置换术组病人在总失血量、显性与隐性失血量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同年龄段人工关节置换术病人显性与隐性缺血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病人在围术期的隐性失血量高于全髋关节置换术病人,要密切观察病人血液细胞检测结果,制定科学的输血策略,避免贫血等并发症的出现。
    • 陈泽; 陈建华
    • 摘要: 目的探讨人工关节置换方案用于骨质疏松性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武警广东省总队医院收治的骨质疏松性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243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对照组112例采用内固定治疗;观察组131例采用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比较两组优良率、围手术期指标、髋关节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并发症等情况。结果观察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髋关节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骨质疏松性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实行人工关节置换术,可改善其髋关节功能,提升自理能力,缩短住院时长,减少并发症,保障生存质量,改善预后,值得推广应用。
    • 曹德德; 张亮; 高智慧; 苗倩倩; 李凯歌; 奉鹏飞
    • 摘要: 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pigmented villonodular synovitis,PVNS),又名腱鞘巨细胞瘤(tenosynovial giant cell tumor,TGCT),是一种由Jaffe于1941年命名的罕见的、良性的、增生性的疾病[1]。有研究显示,66%的关节性TGCT病变发生在膝关节,16%发生在髋关节,7%发生在踝关节,少数病例发生在足、腕、肩或肘部[2],最常见的发病年龄为20~40岁[3]。单一诊疗方法存在疗效差、生活质量低、人工关节置换时间提前等缺点。因此,随着多学科综合治疗(multi-disciplinary team,MDT)理念的逐步兴起,TGCT治疗的效果得到了明显提高。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收治的1例髋关节TGCT患者,经MDT讨论后,采取了以手术为主,康复治疗及放射治疗为辅的综合治疗,现报道如下。
    • 夏毅
    • 摘要: 目的探究人工关节置换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对患者生活质量及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1年1月重庆市大足区中医院收治的60例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伤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30例。对照组接受股骨粗隆间骨折闭合复位髓内钉内固定,研究组则接受人工关节置换治疗。对比康复优良情况、各项手术指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疼痛程度评分。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康复优良率(95.6%)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56,P=0.007);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的各项手术指标骨折愈合时间(14.0±2.0)d、术后髋关节功能(89.7±10.1)分、住院时间(12.8±1.0)d、卧床时间(7.0±0.5)d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2%)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132,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的疼痛程度评分(1.8±0.5)分更低,生活质量社会功能(96.3±1.0)分、躯体功能(93.9±1.0)分、角色功能(94.2±2.0)分、认知功能(96.0±1.0)分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接受人工关节置换治疗可以优化各项手术指标,缓解疼痛程度,提高其自身的生活质量,增强康复效果。
    • 赵雅宽; 谢添芮; 云峰
    • 摘要: 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最早由丹麦外科医生Kehlet于1997年提出。其核心内容是系统评估病人情况,应用一系列被循证医学证明有效的治疗措施对病人进行围术期干预,以改善预后[1]。近年来,ERAS的理念在骨科领域的应用效果得到大量文献与研究证实,例如在人工关节置换领域的临床应用可以减少术后住院时间和死亡率,提高病人满意度,降低住院费用等[2-4]。
    • 钱利海; 梁清宇
    • 摘要: 股骨头坏死(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ONFH)是好发于中青年髋关节的一种渐近性、难治性疾病,其病理进程为坏死与修复交织进行。髋关节疼痛提示股骨头内不稳定或塌陷状态,然而病变进展至塌陷期易导致负重区软骨下不可逆的损害,最终导致股骨头塌陷、骨关节炎发生,从而失去保髋治疗的时机[1]。此时人工关节置换成为唯一选择,而人工假体有使用年限,尤其对于年轻患者存在多次翻修的可能,因此,保髋治疗仍具有很高的临床和社会意义。早中期的ONFH保髋治疗具有明显优势,能够中止或逆转ONFH的自然进程,获得良好疗效。目前,保髋治疗主要包括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两个方面,本文就近几年来临床上有关ONFH的保髋治疗概况作一综述,为临床提供参考。
    • 王鹏飞
    • 摘要: 目的:在治疗骨质疏松性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时,分别应用人工关节置换术和内固定术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4月-2019年9月收治的78例骨质疏松性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数字随机法分为对照组(n=39,采用内固定术治疗)和观察组(n=39,采用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2组患者的术前Harris评分、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术后1周和1个月的Harris评分大于对照组,术后卧床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小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本文中应用的2种手术相关指标比较差异不大,但是人工关节置换术的术后恢复效果是优于内固定治疗术的,相比较前一种方式的术后卧床时间较后一种有明显的减少,并且还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孙叶荟
    • 摘要: 目的 探讨应用人工关节置换术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配合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的90例人工关节置换术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方式,指引患者进行功能性锻炼,并同时进行预防抗凝治疗.观察患者肢体的血液循环状况,并对两组患者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使用人工关节置换术的患者进行下肢深静脉血栓护理,能减少其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几率,有利于患者快速康复,效果明显,值得推广应用.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