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高龄

高龄

高龄的相关文献在1980年到2022年内共计11324篇,主要集中在外科学、临床医学、内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1218篇、会议论文13篇、专利文献93篇;相关期刊1588种,包括中国老年学杂志、吉林医学、医药前沿等; 相关会议12种,包括2011年全国微创外科高峰论坛暨《中国微创外科杂志》创刊十周年庆典、2010年全国医药学术论文交流会、第六届北京大学妇科泌尿学与盆底重建手术研讨会等;高龄的相关文献由21897位作者贡献,包括王伟、张伟、张健等。

高龄—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1218 占比:99.06%

会议论文>

论文:13 占比:0.11%

专利文献>

论文:93 占比:0.82%

总计:11324篇

高龄—发文趋势图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王蓉; 孙洁; 范文辉; 李倩
    • 摘要: 背景 H型高血压是我国较为常见的高血压类型之一,占原发性高血压病的75%,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可能导致患者血管内皮功能进一步恶化,而伴随的高龄、基础疾病等使单一降压药物难以达到满意的临床效果,高龄患者治疗需要考虑血压波动、血压节律变化等因素.因此,选择合适的药物和用药时间对该类患者进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目的 探讨不同时间服用阿利沙坦酯和维生素B6对高龄男性非杓型H型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昼夜节律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马鞍山市人民医院2018年1月至2021年10月收治的高龄男性非杓型H型高血压患者10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晨药组(n=53)和夜药组(n=53).晨药组于每日上午8:00服用240 mg阿利沙坦酯联合10 mg维生素B6,夜药组于每日晚上20:00服用240 mg阿利沙坦酯联合10 mg维生素B6,两组均治疗4周.治疗前及治疗后两组患者均采用全自动动态血压监测仪监测昼间(凌晨6:00至晚上20:00)、夜间(晚上20:00至次日凌晨6:00)、24 h收缩压、舒张压,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定肱动脉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FMD),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统计两组患者杓型高血压转变率,治疗前及治疗后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测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VST)、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及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昼间收缩压、夜间收缩压、24 h收缩压、昼间舒张压、夜间舒张压、24 h舒张压、FMD、Hcy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昼间收缩压、昼间舒张压、夜间舒张压、24 h舒张压、FM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夜药组患者夜间收缩压、24 h收缩压、血清Hcy水平低于晨药组(P0.05).结论 夜间服用阿利沙坦酯联合维生素B6可有效纠正高龄男性非杓型H型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及昼夜节律,改善血管内皮功能,但不会加重患者左心室肥厚程度.
    • 闫立佳
    • 摘要: 目的 研究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实施不同手术措施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9年5月-2021年5月广东省和平县人民医院就诊的84例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以随机数字法分为甲组、乙组(n=42例),乙组选择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甲组采取PFNA内固定,对比甲乙组临床指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甲组临床指标(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时间)均优于乙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患者Harris优良率(97.62%)显著高于乙组(85.71%),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乙两组的并发症(伤口感染、红肿疼痛、内固定失败、静脉血栓)发生率分别为7.14%、23.81%,数据有差异,P<0.05.结论 临床中相较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取PFNA内固定治疗成效更确切,患者临床指征更优,并发症发生次数更少,患者舒适度高,有应用推广价值.
    • 车艳军; 胡丹; 司卫兵; 顾雪平; 郝跃峰
    • 摘要: 背景:椎体成术形用于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已经历了20余年的临床实践检验,但术中骨水泥渗漏迄今仍是临床所面临的棘手问题。目的:评估骨水泥间隔灌注联合体位复位技术治疗高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2015年5月至2020年12月共120例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共120例,年龄≥80岁,根据骨水泥灌注技术分为常规注入组(n=60,骨水泥调制一次性注入)和间隔灌注联合体位复位组(n=60,术前体位复位+骨水泥分次调制注入)。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周及末次随访时的目测类比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伤椎Cobb角、伤椎前缘高度、肺功能改善及骨水泥渗漏率。研究获得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批准(KL901173)。结果与结论:(1)两组均获得术后12个月以上随访,间隔灌注联合体位复位组的骨水泥渗漏率低于常规注入组(3.3%,15.0%,P0.05);(3)两组患者术后的伤椎Cobb角、伤椎前缘高度较术前明显改善,间隔灌注联合体位复位组术后1周及末次随访的伤椎Cobb角、伤椎前缘高度优于常规注入组(P<0.05);(4)常规注入组患者术后的用力肺活量及最大通气量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间隔灌注联合体位复位组术后的肺活量、用力肺活量及最大通气量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并且间隔灌注联合体位复位组术后1周及末次随访的肺活量、用力肺活量及最大通气量均大于常规注入组(P<0.05);(5)结果表明,采用骨水泥间隔灌注联合体位复位技术治疗高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可以获得满意的临床及影像学效果,且能显著降低骨水泥渗漏并改善患者肺功能。
    • 车艳军; 胡丹; 司卫兵; 顾雪平; 郝跃峰
    • 摘要: 背景:椎体成术形用于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已经历了20余年的临床实践检验,但术中骨水泥渗漏迄今仍是临床所面临的棘手问题.目的:评估骨水泥间隔灌注联合体位复位技术治疗高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2015年5月至2020年12月共120例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共120例,年龄≥80岁,根据骨水泥灌注技术分为常规注入组(n=60,骨水泥调制一次性注入)和间隔灌注联合体位复位组(n=60,术前体位复位+骨水泥分次调制注入).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周及末次随访时的目测类比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伤椎Cobb角、伤椎前缘高度、肺功能改善及骨水泥渗漏率.研究获得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批准(KL901173).结果 与结论:①两组均获得术后12个月以上随访,间隔灌注联合体位复位组的骨水泥渗漏率低于常规注入组(3.3%,15.0%,P0.05);③两组患者术后的伤椎Cobb角、伤椎前缘高度较术前明显改善,间隔灌注联合体位复位组术后1周及末次随访的伤椎Cobb角、伤椎前缘高度优于常规注入组(P<0.05);④常规注入组患者术后的用力肺活量及最大通气量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间隔灌注联合体位复位组术后的肺活量、用力肺活量及最大通气量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并且间隔灌注联合体位复位组术后1周及末次随访的肺活量、用力肺活量及最大通气量均大于常规注入组(P<0.05);⑤结果表明,采用骨水泥间隔灌注联合体位复位技术治疗高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可以获得满意的临床及影像学效果,且能显著降低骨水泥渗漏并改善患者肺功能.
    • 李杨; 杜怡斌; 刘艺明; 李凡杰
    • 摘要: 背景:现今对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注射自固化磷酸钙骨水泥后再发椎体骨折的可能危险因素和发病机制尚存争议,主要观点集中在与患者自身临床特点和手术相关因素有关。目的:探讨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注射自固化磷酸钙骨水泥后再发骨折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安徽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162例(共191个椎体)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的病历资料,年龄51-88岁,均进行椎体后凸成形注射自固化磷酸钙骨水泥治疗。术后均随访2年以上,术后再发骨折34例(共44个椎体),以未发生再骨折者128例为对照组(共147个椎体),比较两组之间的年龄、性别比例、骨水泥注入量、单侧或双侧穿刺、骨水泥是否过中线对称分布、骨水泥泄露、骨水泥接触上下终板、术前骨折椎体数量、术前骨折椎体分布、术前骨折压缩程度、术后服用抗骨质疏松药物、术前骨密度值、术前有无陈旧性椎体骨折、术后Cobb角改变及术后前缘高度恢复率,并进行单因素独立样本t检验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与结论:①两组间年龄、骨水泥是否过中线对称分布与骨水泥终板分布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②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龄(P=0.006,OR=1.086)、骨水泥接触上下终板(P=0.025,OR=2.516)及骨水泥在椎体中不过中线对称(P=0.012,OR=0.344)是术后椎体再发骨折的独立危险因素。③结果表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高龄状态、骨水泥同时接触上下终板及未过中线对称是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后再发骨折的独立危险因素,骨水泥在椎体内的不同分布通过改变椎体内应力及脊柱力线进而影响术后再发骨折。
    • 李杨; 杜怡斌; 刘艺明; 李凡杰
    • 摘要: 背景:现今对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注射自固化磷酸钙骨水泥后再发椎体骨折的可能危险因素和发病机制尚存争议,主要观点集中在与患者自身临床特点和手术相关因素有关.目的:探讨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注射自固化磷酸钙骨水泥后再发骨折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安徽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162例(共191个椎体)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的病历资料,年龄51-88岁,均进行椎体后凸成形注射自固化磷酸钙骨水泥治疗.术后均随访2年以上,术后再发骨折34例(共44个椎体),以未发生再骨折者128例为对照组(共147个椎体),比较两组之间的年龄、性别比例、骨水泥注入量、单侧或双侧穿刺、骨水泥是否过中线对称分布、骨水泥泄露、骨水泥接触上下终板、术前骨折椎体数量、术前骨折椎体分布、术前骨折压缩程度、术后服用抗骨质疏松药物、术前骨密度值、术前有无陈旧性椎体骨折、术后Cobb角改变及术后前缘高度恢复率,并进行单因素独立样本t检验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与结论:①两组间年龄、骨水泥是否过中线对称分布与骨水泥终板分布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②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龄(P=0.006,OR=1.086)、骨水泥接触上下终板(P=0.025,OR=2.516)及骨水泥在椎体中不过中线对称(P=0.012,OR=0.344)是术后椎体再发骨折的独立危险因素.③结果 表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高龄状态、骨水泥同时接触上下终板及未过中线对称是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后再发骨折的独立危险因素,骨水泥在椎体内的不同分布通过改变椎体内应力及脊柱力线进而影响术后再发骨折.
    • 陆青秀; 施翠敏; 顾冬梅; 韦金凤; 梁少颖; 许晓娴; 李春容; 罗翔
    • 摘要: 目的探讨优化康复护理对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康复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1月至2020年11月治疗的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68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试验组与对照组分别按优化康复护理、常规护理康复方法进行术后康复。比较两组病例首次下地活动时间、术后第3天可行走的距离、住院时间、出院时的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术后3个月及6个月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结果所有病例平均获(8.3±1.4)个月的随访,试验组首次下地活动时间、术后第3天可行走的距离、住院时间、出院时ADL评分分别为(1.1±0.3) d、(188.9±42.9) m、(7.1±0.9) d、(77.1±6.0)分,与对照组(1.3±0.4) d、(139.1±33.9) m、(8.4±1.0) d、(71.6±4.2)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总体康复方案是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功能恢复的关键,而优化康复护理有助于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早期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早期生活能力。
    • 王笑山
    • 摘要: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交锁髓内钉(InterTan髓内钉)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上饶市广信区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患者分为InterTan组与PFNA组,各30例。InterTan组行InterTan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PFNA组行PFNA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情况(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康复情况(Harris评分量表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切口长度、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FNA组术中出血量少于InterTan组,手术时间短于InterTan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nterTan组术后3、5、8个月Harris评分量表评分均高于PFN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nterTan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PFN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InterTan髓内钉与PFNA内固定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均可取得一定的疗效。两者相比,PFNA内固定术操作更为便利,可在更短的时间内完成手术,患者术中的出血量也更少;InterTan髓内钉内固定术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固定及加压效果更理想,更有利于促进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
    • 邱国时; 王小庆; 谢思新
    • 摘要: 目的:高龄腹主动脉瘤患者接受腔内修复治疗的疗效和预后状况。方法:将我院2017年2月至2020年11月期间收治的高龄腹主动脉瘤患者60例按治疗方式分组,其中30例接受腔内修复治疗(观察组),另30例接受传统手术切除(对照组),比较围术期指标、免疫功能指标、疾病预后等。结果:观察组28d死亡率3.33%、1年死亡率6.67%低于对照组6.67%、10%,数据差异小(P>0.05),观察组总住院时间、术后ICU住院时间、术中输血量、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d、术后7d时,观察组CD8+、CD4+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龄腹主动脉瘤患者接受腔内修复治疗,可显著改善其免疫功能,降低出血量和术中输血量,并对术后康复有促进作用。
    • 刘志豪
    • 摘要: 目的:比较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与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内固定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88例高龄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行PFNA内固定术治疗,研究组予以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水平(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首次下地活动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Harris评分。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术后首次下地活动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引流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应用于高龄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患者的效果优于PFNA内固定术,可缩短术后首次下地活动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提高Harris评分,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但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手术时间长于PFNA内固定术,术后引流量高于PFNA内固定术。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