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
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的相关文献在1999年到2022年内共计128篇,主要集中在外科学、中国医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22篇、会议论文5篇、专利文献169676篇;相关期刊80种,包括双足与保健、现代诊断与治疗、实用骨科杂志等;
相关会议5种,包括2015临床急症经验交流高峰论坛、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骨关节疾病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国际骨与关节疾病高峰论坛、中国法医学会·全国第十七届法医临床学学术研讨会等;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的相关文献由280位作者贡献,包括彭生凌、张俊清、张晋吉等。
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69676篇
占比:99.93%
总计:169803篇
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
-研究学者
- 彭生凌
- 张俊清
- 张晋吉
- 李军
- 杨益宏
- 洪斌
- 王佩经
- 王毅
- 谢书源
- 闫芝勤
- 陈承雨
- 万海武
- 万淑琴
- 丘国际
- 云才
- 何佩生
- 何玉涛
- 余华伟
- 侯丽萍
- 兰晖
- 关凯
- 冯庆烈
- 冯敬桃
- 刁健会
- 刘仲前
- 刘克元
- 刘兴国
- 刘宝安
- 刘峰
- 刘志豪
- 刘洋
- 刘浩坤
- 刘海春
- 刘磊
- 刘自贵
- 卢秋野
- 向柄彦
- 吕广华
- 吕文阁
- 吕波
- 吴鹏飞
- 周剑
- 周次生
- 周永焘
- 周玉兰
- 周立平
- 唐继仁
- 夏冰
- 姚庆强
- 姜郁
-
-
刘志豪
-
-
摘要:
目的:比较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与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内固定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88例高龄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行PFNA内固定术治疗,研究组予以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水平(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首次下地活动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Harris评分。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术后首次下地活动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引流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应用于高龄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患者的效果优于PFNA内固定术,可缩短术后首次下地活动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提高Harris评分,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但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手术时间长于PFNA内固定术,术后引流量高于PFNA内固定术。
-
-
王正君;
白马恒
-
-
摘要:
目的 探究股骨外侧单皮质重建锁定钢板术联合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对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患者手术指标及髋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标注法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仅采取PFNA治疗,研究组采取股骨外侧单皮质重建锁定钢板术联合PFNA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 研究组的手术时间、术后卧床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后引流量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两组患者的红细胞压积(HCT)、血红蛋白(Hb)水平均低于术前,但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股骨外侧单皮质重建锁定钢板术联合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的效果显著,可促进患者关节功能恢复及骨折愈合,缩短手术用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
-
郭向丽
-
-
摘要:
目的 探讨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老年患者进行围术期整体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患者65例,分为参考组(n=32)与试验组(n=33),参考组行常规护理,试验组采用围术期整体护理路径,探讨不同护理方法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发生感染、疼痛、压疮等并发症率.结果 随访6个月,参考组优12例,良15例,差5例,优良率为84.37%.试验组优20例,良11例,优良率为93.94%.两组优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x2=10.240,P<0.05).试验组未出现并发症,参考组1例感染,2例疼痛,并发症率为9.38%,试验组的并发症率低于参考组(x2=10.370,P<0.05).结论 利用围术期整体护理对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患者予以护理的效果明显,能够提高临床疗效,推荐在临床治疗中应用.
-
-
韩魏魏
-
-
摘要:
目的 探讨对高龄重度骨质疏松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临床治疗上,经人工股骨头进行置换对疾病资料的效果.方法 纳入6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30例对照组采取全麻下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30例实验组实施全麻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指标、随访12个月髋关节Harris评分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各指标表现均存在差异,其中实验组手术时间更长、术中出血量更多,同对照组进行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术后的下床及住院两项时间指标则是实验组更短,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6个月、12个月两组Harris评分均较术前提高,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工股骨头的置换手术方式应用于高龄重度骨质疏松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治疗桑,优势在于对髋关节功能改善满意且并发症少,但存在手术创伤大的缺陷.
-
-
舒銮勇
-
-
摘要:
目的:分析PFNA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微创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的疗效及对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相关实验室指标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入组先后顺序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研究组患者进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微创内固定(PFNA)治疗,对照组进行微创动力髋螺钉固定(DHS)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及手术相关指标.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前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治疗3个月后有了明显的降低(P<0.05),且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6h研究组患者Myo、CK、h-CRP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可以缩短患者骨折愈合所需的时间,更有利于髋关节功能的恢复,值得推广.
-
-
赵志刚
-
-
摘要:
目的:观察反向股骨远端微创内固定系统(LISS)结合中药治疗粉碎性股骨粗隆间骨折(ITF)的效果.方法:14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72例,对照组用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治疗,观察组用反向股骨远端LISS结合中药治疗.结果:观察组手术切口长度、手术用时短于对照组(P<0.05),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血清IL-6及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Harris评分、优良率、骨折平均愈合用时、内固定失效、不愈合及畸形愈合人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反向股骨远端LISS结合中药治疗粉碎性ITF效果较好.
-
-
胡伟
-
-
摘要:
目的:分析PFNA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高龄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患者80例进行实验,选取时间2018年3月-2019年3月,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2组,每组各40例.期间,参照组采取DHS手术治疗的方法,观察组则采用PFNA手术治疗的方法,继而比较两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情况.结果:两组在骨折愈合情况的比较上存在差异,观察组优于参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高龄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患者的治疗中,应用PFNA手术,能够促进骨折更好的愈合,从而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因此,此种手术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
-
-
-
鱼红进;
刘兴国;
宋明辉;
闫玉
- 《2015临床急症经验交流高峰论坛》
| 2015年
-
摘要:
目的:探讨人工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从2004年1月~2013年10月在我院因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行人工关节置换的65例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前、术后1周、1月、3月、6月Harris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带大小粗隆的特制长柄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效果满意,关节稳定性好,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结论:使用人工关节置换的方法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粉碎性效果显著,具推广应用价值.
-
-
云才;
尤锡东;
苏鹏;
朱建华;
刘峰
-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骨关节疾病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国际骨与关节疾病高峰论坛》
| 2015年
-
摘要:
目的:观察外固定架在老年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治疗中的应用和效果.方法:采用局部麻醉,复位前30min肌肉注射杜冷丁注射液50~100mg,对22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均行外固定架治疗.结果:17例获得随访.时间3~28个月,平均14个月.无脱针、断针、头切割,无严霞髋内翻,无再手术.术后骨折愈合率为100%.结论:外固定架治疗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具有刨伤小、操作简单、固定效果确切的优点,对手术耐受力差的老年患者具有明显优势.
-
-
-
王毅;
王佩经
- 《全国骨科并发症防治及新技术应用研讨会》
| 2005年
-
摘要:
目的:探讨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EvansⅣ型)的治疗方法与疗效.方法:从2003年6月~2005年3月应用自行研制的锁定鹅头钉内固定治疗粗隆间粉碎性骨折12例,并对手术方法及疗效进行总结和随访.结果12例均获得随访,时间3~24个月.10例于术后6~8周骨性愈合,2例10周骨性愈合.术后8~10周逐步负重,按黄公怡关节功能标准评定,髋关节优良11例,占91﹪.结论:用锁定鹅头钉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具有手术创伤小、操作简单、固定牢固、并发症少、畸形愈合少、术后能早期活动等优点,是治疗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较为的理想的方法之一.
-
-
赵敏;
袁太珍;
申军;
马培耕
- 《2011全国骨关节创伤学术研讨会》
| 2011年
-
摘要:
目的:临床观察角度型髁骨板应用于治疗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的疗效,研究该手术方式的优劣。rn 方法:自2009年起收集本院21例股骨粗隆粉碎性骨折患者,采用闭合复位角度型髁骨板内固定,术后随访6~12个月,观察其疗效。rn 结果:髋关节功能评定采用Sanders标准:优10例,良5例,优良率为88%。rn 结论:股骨角度型髁骨板治疗的股骨粗隆骨折具有出血少、操作简便、固定稳妥和并发症少等优点,符合股骨粗隆的生物力学特点,有利于骨折愈合,可以作为股骨粗隆骨折的一种有效的内固定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