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人工股骨头置换

人工股骨头置换

人工股骨头置换的相关文献在1988年到2022年内共计920篇,主要集中在外科学、临床医学、基础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06篇、会议论文13篇、专利文献78229篇;相关期刊322种,包括基层医学论坛、中国老年学杂志、临床骨科杂志等; 相关会议11种,包括第四届全国中西医结合围手术期医学研讨会、2009第十七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研讨会、2009年河南省中医、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年会等;人工股骨头置换的相关文献由2181位作者贡献,包括王军、李国庆、赵枫等。

人工股骨头置换—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906 占比:1.14%

会议论文>

论文:13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78229 占比:98.84%

总计:79148篇

人工股骨头置换—发文趋势图

人工股骨头置换

-研究学者

  • 王军
  • 李国庆
  • 赵枫
  • 张健
  • 李刚
  • 王伟
  • 童培建
  • 赵斌
  • 陈江
  • 何宝林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李翰林; 徐浩; 张伟中; 陈亮; 顾勇; 范伟华; 顾春妹; 邱燕
    • 摘要: 目的观察耳穴贴压对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人工股骨头置换围手术期的镇痛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20年6月期间苏州市吴江区中医医院(扬州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70例股骨颈骨折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高龄患者纳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35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多模式镇痛方案,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辅助耳穴贴压镇痛。对两组患者各时间节点静息状态与运动状态下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镇痛药物使用情况、Harris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循环呼吸系统指标[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心率(Heart rate,HR)、呼吸频率(Respiratory rate,RR)、血氧饱和度(Oxyhemoglobin saturation,SpO_(2))、每分钟通气量(Minute ventilation,MV)]及血清细胞因子水平[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术后两组患者静息与运动VAS评分均较术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研究组Harris评分、Barthel指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 h、24 h两组患者SBP、HR、RR指标均高于术前,而SpO_(2)、MV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8 h两组患者SBP、HR指标均低于术后24 h,而SpO_(2)、MV、RR指标均高于术后24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8 h研究组SBP、HR、RR指标均低于对照组,而SpO_(2)、MV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 h、24 h两组患者血清TNF-α、IL-6、IL-1β、β-EP水平相较于术前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8 h两组患者血清TNF-α、IL-6、IL-1β、β-EP水平相较于术后24 h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48 h血清TNF-α、IL-6、IL-1β、β-E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穴贴压辅助镇痛可以有效缓解高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疼痛症状并减少镇痛药物使用量,同时可以改善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髋关节功能,减轻手术创伤带来的炎性反应与循环呼吸系统抑制作用。
    • 李荣西; 刘明远; 刘延群; 庞昀琦; 张秀杰
    • 摘要: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钛丝固定、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与亚洲型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APFNA)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将62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按照术式不同分为置换组(采用股骨近端钛丝固定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26例)和APFNA组(采用APFNA固定术治疗,36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时间、骨折复位及愈合情况。采用疼痛VAS评分评价疼痛情况,采用Harris评分评价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置换组1例发生股骨头假体脱位,APFNA组1例出现髓内钉主钉断裂,剔除此2例后,其余60例均获得随访,时间12~18个月。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APFNA组均明显短(少)于置换组(P0.05)。末次随访时置换组5例、APFNA组7例需扶拐辅助行走,其余48例均能完全负重行走。结论股骨近端钛丝固定、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具有术后下床部分负重时间早、早期髋关节功能良好等优点,但相对手术创伤大、手术时间长、术中出血量多;APFNA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等优点,但相对术后下床负重时间延迟及髋关节功能恢复慢。
    • 吴军
    • 摘要: 目的:探讨髓内钉内固定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伴骨质疏松症的效果。方法:纳入2019年1月至2020年10月接诊的股骨转子间骨折伴骨质疏松症患者6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对照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观察组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对照组采用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观察两组手术相关指标、Harris评分和不良反应。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手术时间较短(P<0.05),术中出血量较少(P<0.05),下地负重行走时间较早(P<0.05)。观察组干预后3个月,Harris评分优良率为93.55%(29/31),高于对照组的74.19%(23/31,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23%(1/31),低于对照组的38.71%(12/31,P<0.05)。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伴骨质疏松症的效果较好,手术时间短,患者术中出血量少,下地负重行走时间早,而且总优良率较好,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 张军
    • 摘要: 目的探讨利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与人工股骨头置换两种手术方法,防治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与实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1年3月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人民医院骨外一科收治的80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依照计算机表法分为A组与B组,每组40例。A组患者给予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手术,B组患者给予人工股骨头置换手术,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数据(手术指标、髋关节恢复状况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与负重时间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的髋关节恢复状况评分高于A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效果更为突出,可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缩短患者负重与髋关节恢复所需时间,加强患者术后髋关节恢复程度,并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
    • 胡淼锋; 胡劲涛; 胡柏松; 孙奇; 夏晓斌; 杨炯
    • 摘要: 人工股骨头置换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移位明显的常用的治疗方法,其避免了股骨头坏死的风险,以及减少了患者因长期卧床导致褥疮、坠积性肺炎、深静脉血栓形成等风险,有利于患者早期功能康复训练[1]。肌少症是一种以肌量减少、肌力降低为特点的疾患,在老年人群众发生率较高,且与骨质疏松症密切相关,肌肉功能的下降会影响到髋关节置换术后功能的恢复,增加术后并发症,降低患者满意率[2]。本研究将采用补肾健脾活血法干预合并肌少症人工股骨头置换患者,期望能提高患者术后髋关节的功能,获得更好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 杨绪荣; 聂立雄; 施春帆; 吴世勇; 田建泷
    • 摘要: 目的探讨术中多模式镇痛在老年人工股骨头置换患者中的应用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12月因股骨颈骨折于医院行人工股骨头置换的60例老年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术中不予以镇痛,试验组术中采用多模式镇痛,比较两组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认知功能[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血清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术后住院时间和阿片类药物用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2、12、24、48 h,两组VAS评分均降低,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中多模式镇痛在老年人工股骨头置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减轻术后疼痛程度及机体炎症反应,减少阿片类药物用量,且对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较小,安全性较高,利于预后。
    • 刘大诚; 戴醒明; 李政道; 张秀伟
    • 摘要: 目的:对比人工股骨头置换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在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中的应用效果及对髋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21年2月本院收治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98例,随机纳入对照组、观察组,各组49例。对照组接受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观察组接受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两组均随访12个月。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治疗1个月后疗效,术后不同时间点髋关节功能、血红蛋白丢失量、下肢相对长度、疼痛,术后随访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完全负重时间、卧床天数、住院天数更短,术中出血量、住院费用相对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术中创伤大、费用更高,可缩短下肢相对长度,缓解术后疼痛,改善患者术后康复情况,促进关节功能的改善,且并未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 刘含; 陈妍妍
    • 摘要: 目的:分析人工股骨头置换和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围手术期血红蛋白(HGB)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东阿县中医院2019年1月-2020年9月收治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79例,按照手术方式分为人工股骨头置换组(45例)和全髋关节置换组(34例)。观察两组术前与术后1 d、3 d、6 d的HGB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 d、3 d、6 d的HG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HGB水平均于第3天达到最低值,两组术后1 d、3 d、6 d的HGB水平下降幅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较人工股骨头置换术HGB下降明显,出血量更多。
    • 白大鹏; 马德胜
    • 摘要: 目的 探讨全髋关节置换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股骨颈骨折的近期疗效.方法 现将2016年2月——2019年2月在我院进行手术的58例股骨颈骨折手术患者随机选取作为研究对象,按其所接受的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n=29)和对照组(n=29).观察组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对照组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对两组患者患肢功能与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评分均远优于对照组,而且观察组患者的各项手术相关数据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股骨颈骨折的患者进行治疗过程中,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对患者的总体治疗效果要明显好于人工股骨头置换.全髋关节置换术对于患者预后与生活状态有着极大的提升,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 张伟; 王科; 刘小波
    • 摘要: 目的 比较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与人工股骨头置换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20年2月就诊于该院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100例,根据手术方式将其分为PFNA组(53例)与人工股骨头置换组(47例),分别从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围术期并发症、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髋关节Harris功能评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与人工股骨头置换组相比,PFNA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明显缩短或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FNA组术后2周、1个月时髋关节Harris功能评分明显低于人工股骨头置换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FNA组患者术后6个月髋关节Harris功能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人工股骨头置换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股骨粗隆间骨折无论是采用PFNA内固定还是人工股骨头置换,均具有良好的手术效果,PFNA内固定可以减少手术时间,降低术中出血量,对于患者远期临床效果较好.人工股骨头置换可以帮助患者早期进行下床功能锻炼,减少卧床并发症的发生,但是手术创伤较大,术中出血量较多,远期临床效果并未优于PFNA内固定,因此在临床中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