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微创内固定

微创内固定

微创内固定的相关文献在2003年到2022年内共计189篇,主要集中在外科学、临床医学、中国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68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727726篇;相关期刊111种,包括中国内镜杂志、医药前沿、中国实用医药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2010中国长江医学论坛——骨科学与医学发展暨江苏省第十二次骨科学学术会议、第五届全国解剖与临床(骨科专题)学术研讨会暨人工关节高级论坛、第十届《中华骨科杂志》论坛 等;微创内固定的相关文献由445位作者贡献,包括伍秀东、刘涛、李文华等。

微创内固定—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68 占比:0.02%

会议论文>

论文:3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727726 占比:99.98%

总计:727897篇

微创内固定—发文趋势图

微创内固定

-研究学者

  • 伍秀东
  • 刘涛
  • 李文华
  • 杨小珍
  • 肖洪
  • 邓刚强
  • 魏文强
  • 于洪波
  • 付玉敬
  • 任国强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李奕奕; 刘兴涛; 李旭开
    • 摘要: 目的探讨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早期微创内固定对创伤性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血清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骨形态发生蛋白-7(BMP-7)水平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将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2019年10月至2021年5月收治的创伤性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采用早期微创内固定手术)和观察组(3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各30例。1次/周,连续治疗8次。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骨折愈合时间、疼痛消失时间、住院时间进行记录并比较,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2个月血清BMP-2、BMP-7、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CTX)、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RANKL)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疼痛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术后2个月两组患者血清BMP-2、BMP-7水平均升高,观察组均较对照组升高,血清β-CTX、RANKL水平均降低,观察组均较对照组降低(均P<0.05)。结论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早期微创内固定治疗创伤性多发性肋骨骨折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降低患者机体内的破骨细胞因子水平,减轻术后疼痛,促进骨折愈合,缩短患者恢复时间。
    • 梅丽丽; 余玲萍; 杨洋; 吴丰泽
    • 摘要: 目的观察微创内固定钢板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在浙江省台州医院住院治疗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80例,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行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观察组行微创内固定钢板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膝关节优良率、骨折愈合时间及VAS评分术前及术后变化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8个月,入选患者切口均愈合。膝关节疼痛视觉模拟量表评分术后较术前明显降低。观察组患者的优良率为8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切口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VAS评分术后较术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患者术后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微创内固定钢板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确切,安全性好,患者疼痛程度轻、骨折愈合时间快、术后恢复快,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应用。
    • 张东伟; 刘兵兵
    • 摘要: 目的探讨跟骨关节内骨折微创内固定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7年4月至2021年4月于本院就诊初治的SandersⅢ型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70例,随机分为微创内固定治疗组和切开复位内固定组各35例。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伤口引流量及手术时间等手术相关指标,比较两组患肢功能恢复情况及局部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恢复工作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切开复位内固定组术中出血量、术后伤口引流量和手术时间均高于微创内固定组(P0.05),治疗后两组SF-36评分和AOFAS踝与后足评分均升高,VAS评分降低(P0.05),切开复位内固定组SF-36评分低于微创内固定组(P<0.05)。切开复位内固定组总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微创内固定组(P<0.05)。结论跟骨关节内骨折微创内固定治疗疗效与切开复位内固定相当,且并发症相对较少。
    • 尹鹏
    • 摘要: 目的探讨微创螺钉内固定联合自拟中药方熏洗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01-2021-06虞城县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120例胫骨远端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微创螺钉内固定组(对照组)和微创螺钉内固定联合自拟中药方熏洗组(观察组),各60例。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指标和治疗前后的踝-后足功能。治疗后6个月评价踝关节功能。结果观察组骨痂形成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6个月,2组患者的踝-后足功能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其中观察组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观察组患者的踝关节功能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螺钉内固定联合自拟中药方熏洗治疗胫骨远端骨折,可加快骨痂形成和骨折愈合,有利于促进踝关节功能早期恢复。
    • 张文波; 褚慧贤; 李亚锋; 付玉敬
    • 摘要: 目的:研究膝关节镜小切口复位内固定术(KASIRF)治疗胫骨平台骨折(FTP)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76例FTP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传统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给予膝关节镜小切口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手术及恢复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优良率(92.11%)高于对照组(71.05%)(P<0.05);观察组手术及恢复情况好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7.89%)低于对照组(21.05%)(P<0.05).结论:KASIRF治疗FTP效果明显,可促进患者术后康复,提高膝关节运动功能.
    • 魏文强; 顾峥嵘; 曹烈虎; 方国正; 梁志民; 子树明; 季佳庆; 王雄
    • 摘要: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微创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合并前交叉韧带(A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手术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7月-2019年7月上海市宝山区罗店医院骨科和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骨二科收治的18例胫骨平台骨折合并A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患者.利用关节镜进行关节腔检查、处理合并症、复位骨折及微创内固定,采用膝关节功能HSS评分分别在术后3、6和12个月对患者进行随访,评估患肢膝关节的功能.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切口均无感染,愈合良好,随访时间3~12个月,平均6个月.术后12个月膝关节功能为:优6例(33.3%)、良10例(55.6%)、可2例(11.1%).结论 关节镜结合微创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合并A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
    • 冯锡光; 陈俊柱; 张敏; 黄明军; 邹建荣; 陈志文
    • 摘要: 目的 探究外固定支架与微创内固定术在不稳定性骨盆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1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不稳定性骨盆骨折患者,应用对照组采用传统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共28例设为对照组,应用外固定支架和(或)微创内固定术治疗的30例患者设为观察组.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骨盆骨折治疗效果Majeed骨盆骨折评分,并发症发生率,患者舒适满意度.结果 由Majeed骨盆骨折评分得知,观察组患者疗效优良率为96.7%,对照组患者疗效优良率为78.6%(χ2=8.358,P=0.000);观察组患者发生切口感染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3.3%,对照组患者发生切口感染2例,发生尿路感染1例,发生骨盆环复位不良3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1.4%,(χ2=9.341,P=0.000);观察组患者术后舒适满意度评价满意度为76.7%,低于对照组的85.7%,但2组的统计学无差异(χ2=2.358,P=0.086),上述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使用外固定支架和(或)微创内固定术式治疗不稳定性骨盆骨折,临床疗效显著,并发症发生率低,患者舒适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
    • 崔东祥
    • 摘要: 目的:临床针对肱骨近端骨折患者多采用手术治疗的方式,分析运用经肩峰下前外侧入路微创内固定的治疗方式对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产生的影响.方法:研究中共纳入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患有肱骨近端骨折,研究时间2018.6-2019.6,利用电脑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平均分为常规组(常规治疗)以及试验组(微创内固定治疗),针对两组研究结果展开对比.结果:试验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较常规组更高,P<0.05,手术相关指标均较常规组更低,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经肩峰下前外侧入路微创内固定治疗方法能够对巩固近端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带来显著影响,值得推广.
    • 范宁; 李德春; 罗一军; 陈强; 刘一江; 邓八豹; 黄中杰; 罗书钜; 林贞桦
    • 摘要: 目的 比较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以下简称桥接系统)与锁定钢板在不稳定型骨盆前环骨折手术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不稳定型骨盆前环骨折患者42例,随机分为桥接组和钢板组,各21例.桥接组采用桥接系统行微创手术内固定治疗,钢板组采用骨盆锁定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及骨折愈合时间;按Majeed评分标准评估两组患者术后肢体功能,并观察记录临床表现和相关并发症.结果 桥接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手术时间以及骨折治愈时间均少/短于钢板组(均P<0.05).根据Majeed评分标准,桥接组与钢板组术后肢体功能优良率分别为90.48%、85.71%,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钢板组有1例术后并发切口感染,1例出现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桥接组无相关并发症出现.结论 不稳定型骨盆前环骨折通过桥接系统微创内固定治疗,创伤小、并发症少、固定牢靠,且利于骨折愈合,适宜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张玲玲; 黄月萍
    • 摘要: 目的:探究关节镜微创内固定在胫骨平台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关节外科2019年5月-2020年4月98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8例)和观察组(50例),分别应用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和关节镜微创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并发症发生率、膝关节功能及治疗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切口长度、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术中出血量、X线曝光次数较对照组少(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HSS、Barthel评分均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治疗满意度为98.00%,较对照组的87.50%高(P<0.05);两组随访期间均未见血管神经损伤、固定或松动等并发症.结论:在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手术治疗中,与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相比,实施关节镜微创内固定可改善其手术相关指标及膝关节功能,提升治疗满意度.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