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膝关节镜

膝关节镜

膝关节镜的相关文献在1976年到2022年内共计1725篇,主要集中在外科学、临床医学、中国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588篇、会议论文27篇、专利文献128193篇;相关期刊461种,包括吉林医学、医药前沿、医学信息等; 相关会议22种,包括2015临床急症经验交流高峰论坛、2015临床急重症经验交流高峰论坛、首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骨科微创学术交流会暨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等;膝关节镜的相关文献由3667位作者贡献,包括张伟、杨柳、崔吉正等。

膝关节镜—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588 占比:1.22%

会议论文>

论文:27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128193 占比:98.76%

总计:129808篇

膝关节镜—发文趋势图

膝关节镜

-研究学者

  • 张伟
  • 杨柳
  • 崔吉正
  • 何汉武
  • 吴小涛
  • 姜伟浩
  • 宁宁
  • 张小宝
  • 张建华
  • 李晋芳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杨阳; 李纳玺; 张建; 王勉; 龚泰芳; 辜刘伟
    • 摘要: 背景:膝关节镜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在0.27%-17.5%之间,因此积极预防膝关节镜术后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目的:研究膝关节镜术中常规止血带下使用驱血带驱血对患者术后早期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的影响.方法:纳入2019年6月至2020年12月在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太和医院行膝关节镜手术的患者200例,年龄40-60岁,根据术中是否使用驱血带驱血分为驱血带组(n=100)和抬腿驱血组(n=100),驱血后两组均使用加压止血带止血.术前1 d及术后1,3,7,14 d,检测两组患者血液凝血功能状态;术后2 d,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估两组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发生情况;术后1,3,7 d,比较两组患者膝关节活动度.研究获得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太和医院伦理审批(医院伦理批件号:2021KS096).结果 与结论:①两组患者术后的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D-二聚体水平与术前相比均有不同程度增加;术后1,3,7 d,驱血带组患者的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D-二聚体水平较抬腿驱血组增加(P0.05).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显示,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但有较多下肢肌间静脉血栓发生,驱血带组患者的肌间静脉血栓发生率高于抬腿驱血组(28%,16%,P0.05).④结果表明,止血带联合驱血带使用后可加重膝关节镜手术患者术后血液高凝状态,增加下肢肌间静脉血栓发生率及由此引起的继发性肺栓塞风险,但不会增加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
    • 杨阳; 李纳玺; 张建; 王勉; 龚泰芳; 辜刘伟
    • 摘要: 背景:膝关节镜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在0.27%-17.5%之间,因此积极预防膝关节镜术后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目的:研究膝关节镜术中常规止血带下使用驱血带驱血对患者术后早期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的影响。方法:纳入2019年6月至2020年12月在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太和医院行膝关节镜手术的患者200例,年龄40-60岁,根据术中是否使用驱血带驱血分为驱血带组(n=100)和抬腿驱血组(n=100),驱血后两组均使用加压止血带止血。术前1 d及术后1,3,7,14 d,检测两组患者血液凝血功能状态;术后2 d,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估两组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发生情况;术后1,3,7 d,比较两组患者膝关节活动度。研究获得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太和医院伦理审批(医院伦理批件号:2021KS096)。结果与结论:①两组患者术后的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D-二聚体水平与术前相比均有不同程度增加;术后1,3,7 d,驱血带组患者的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D-二聚体水平较抬腿驱血组增加(P0.05)。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显示,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但有较多下肢肌间静脉血栓发生,驱血带组患者的肌间静脉血栓发生率高于抬腿驱血组(28%,16%,P0.05)。④结果表明,止血带联合驱血带使用后可加重膝关节镜手术患者术后血液高凝状态,增加下肢肌间静脉血栓发生率及由此引起的继发性肺栓塞风险,但不会增加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
    • 陈敬杰
    • 摘要: 目的探讨活血祛瘀汤对膝关节镜术后膝关节炎(KOA)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软骨寡聚基质蛋白(COMP)、Ⅰ型胶原交联C末端肽(CTX-Ⅰ)、Ⅱ型胶原交联C末端肽(CTX-Ⅱ)水平及关节功能的影响,以期为临床治疗该疾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北京中医药大学房山医院2019年9月至2021年5月收治的102例膝关节镜术后KOA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1例。两组患者均实施关节镜清除术,术后予以对照组患者玻璃酸钠注射液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活血祛瘀汤进行联合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周,并于治疗后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2周后的临床疗效,治疗前与治疗2周后的骨代谢指标与炎性因子水平,以及治疗前与治疗后3个月的日本骨科协会评估量表(JOA)评分、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AS)评分、关节肿胀值。结果治疗2周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血清MMP-3、COMP、CTX-Ⅰ、CTX-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IL-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治疗后3个月,两组患者VAS评分、关节肿胀值与治疗前比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JOA评分与治疗前比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活血祛瘀汤治疗膝关节镜术后KOA患者,可有效提升其临床治疗效果,调节患者机体骨代谢,减轻炎症反应,同时改善患肢疼痛、肿胀等临床症状,促进关节功能的恢复。
    • 何鹏; 马拓; 杜俊伟; 王斌; 石海浪
    • 摘要: 目的研究膝关节镜下有限切开骨折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神经生长因子(NGF)、血管细胞黏附因子(sVCAM)、碱性磷酸酶(AL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西电集团医院骨科收治的60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进行研究。按照简单抽签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膝关节镜下有限切开骨折复位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的治疗优良率、术后恢复情况(手术切口长度、骨折愈合时间、关节活动度),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的膝关节功能评分(Rasmussen)和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血清NGF、sVCAM和ALP水平,记录两组患者住院期间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为8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下床时间分别为(7.85±1.40)cm、(81.90±8.46)min、(78.60±16.21)mL、(31.29±3.28)d、(3.67±0.85)d,明显短于或少于对照组的(15.60±3.91)cm、(107.56±11.87)min、(96.30±19.32)mL、(41.89±6.23)d、(5.18±1.20)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为(3.10±0.52)个月,明显短于对照组的(5.89±0.71)个月,关节活动度为(126.75±15.6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18.63±13.2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Rasmussen评分为(25.03±3.87)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1.65±3.32)分,VAS评分为(3.09±0.52)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61±1.03)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NGF、ALP水平分别为(1.36±0.32)mg/L、(275.86±60.32)U/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89±0.27)mg/L、(190.76±47.69)U/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膝关节镜下有限切开骨折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可促进患者的骨愈合,减轻炎症因子NGF、sVCAM、ALP水平,减少术后并发症,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 赖建鸿; 龙燕; 廖琪; 林鹰
    • 摘要: 目的探讨膝关节镜术后罗哌卡因联合氟比洛芬酯膝关节周围多点注射对老年患者加速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膝关节镜下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0例。对照组在手术结束后予以静脉芬太尼镇痛泵止痛,实验组予以罗哌卡因+氟比洛芬酯膝关节周围7个部位进行注射止痛。分别于术前1 d,术后4、8、12、24、48、72 h比较两组在膝关节静息状态下和运动后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记录两组术后肠蠕动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天数;比较两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整体满意率;利用失眠严重程度量表(ISS)评估并比较两组手术当天及第2天睡眠质量情况。结果术前两组膝关节静息状态下和运动后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8、12、24、48、72 h膝关节静息状态下和运动后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实验组整体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术后当日、术后第1天ISS评分及肠蠕动恢复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天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4)。结论老年患者膝关节镜术后膝关节周围罗哌卡因联合氟比洛芬酯多点注射较静脉芬太尼镇痛泵更有助于减轻术后疼痛,有助于早期康复和改善睡眠质量。
    • 王明帅; 孟亚轲; 陈斌; 王跃辉
    • 摘要: 目的:分析前交叉韧带(ACL)损伤患者采用膝关节镜下自体腘绳肌腱重建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12~2019-11 ACL损伤患者75例,其中37例行膝关节镜下髌腱移植重建术为对照组,另38例行膝关节镜下自体腘绳肌腱重建术为研究组,比较2组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膝关节功能(HSS评分)、膝关节活动优良率。结果: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研究组HS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ACL损伤患者采用膝关节镜下自体腘绳肌腱重建术治疗可有效改善膝关节功能,膝关节活动效果良好。
    • 吴蒙; 朱佩佩
    • 摘要: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模式在膝关节镜手术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将56例行膝关节镜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快速康复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常规护理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快速康复护理组应用快速康复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满意度、功能优良率等的情况。结果:快速康复护理组与传统护理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满意度、功能优良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快速康复护理模式在膝关节镜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可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肢功能恢复,有利于患者康复,同时提高患者满意度。
    • 邹昆; 黄诚; 丁冉; 王佰亮; 程立明; 王卫国; 郭万首; 张启栋
    • 摘要: 目的 探讨虚拟现实技术(VR)在膝关节镜手术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通过选取北京中医药大学2019年4月至2019年7月期间在我科培训的学员,共60人,随机分为VR教学组和传统教学组。VR教学组采取虚拟现实技术教学,传统教学组采取多媒体课件教学。采用理论考核和实践考核两种方式综合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评估。另外,采用调查问卷评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感兴趣度、课程满意度、三维空间感和虚拟交互性等体验。结果 VR教学组的三次操作考核操作成绩分别为(93.87±2.58)分、(91.97±1.85)分、(90.97±2.43)分,均高于传统教学组(89.07±2.74)分、(84.87±2.96)分、(82.47±7.21)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虚拟现实技术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对骨科临床实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三维空间感,还提高了骨科临床教学质量。
    • 丁荣攀
    • 摘要: 目的:比较膝关节镜下微创复位内固定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TPF)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5月-2020年5月上蔡县人民医院治疗的86例TP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膝关节镜下微创复位内固定术治疗。两组患者术后均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指标、术后恢复指标、膝关节功能、膝关节活动度、疼痛应激指标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为(81.06±12.35) mL,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86.79±10.16) min、切口长度(5.70±1.52) cm、下床时间(4.06±1.25) d、完全负重时间(101.96±20.41) d、骨折愈合时间(97.62±14.19) d,短于对照组,放射学评分(14.95±1.16)分、主观评分(24.16±2.13)分,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屈膝最大角度(130.79±12.26)°、伸膝最大角度(-0.68±0.15)°,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312、 17.217、 21.943、 8.223、 3.270、 5.831、 9.518, P<0.05);术后观察组神经肽Y (NPY)(170.09±30.52) pg/mL、前列腺素E2(PGE2)(126.38±22.36) pg/mL及P物质(SP)(5.71±1.24)μg/mL,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47、5.162、4.005,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4.65%)低于对照组(18.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74,P<0.05)。结论:TPF患者采用膝关节镜下微创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创伤小、并发症少且骨折愈合快速,抑制疼痛应激反应,能够促进患者术后早期活动,改善膝关节活动度,提升膝关节功能恢复效果,是治疗TPF的有效术式。
    • 祖德佩
    • 摘要: 目的研究膝关节镜辅助微创手术治疗老年胫骨内侧平台骨折(FTP)患者对其预后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1年3月该院收治的123例胫骨内侧平台骨折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61例)和观察组(62例),分别行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膝关节镜辅助微创术,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围术期指标、并发症及术前后膝关节功能(KSS)评分、疼痛程度(VAS)评分。结果治疗优良率比较,观察组(96.77%)高于对照组(83.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55,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更短,切口长度更短,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均更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534、6.769、18.267、18.661、10.072、19.149,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后VAS评分更低,KSS评分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458、5.542,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3.23%)低于对照组(19.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245,P<0.05)。结论膝关节镜辅助微创手术治疗老年FTP患者的疗效显著,可促进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缩短患者骨折愈合时间,且并发症少,可保证治疗安全性。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