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踝关节功能

踝关节功能

踝关节功能的相关文献在1990年到2022年内共计563篇,主要集中在外科学、中国医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518篇、会议论文8篇、专利文献1073733篇;相关期刊203种,包括双足与保健、中国民间疗法、基层医学论坛等; 相关会议8种,包括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骨伤科分会2016年学术年会、第十届北京国际康复论坛、第十一届上海市区县骨科学术交流会等;踝关节功能的相关文献由1319位作者贡献,包括许福运、赵宁、邢晓东等。

踝关节功能—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518 占比:0.05%

会议论文>

论文:8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1073733 占比:99.95%

总计:1074259篇

踝关节功能—发文趋势图

踝关节功能

-研究学者

  • 许福运
  • 赵宁
  • 邢晓东
  • 刘涛
  • 刘玉波
  • 尹金旺
  • 张会增
  • 张同润
  • 朱康
  • 王晓桐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刘玉波; 张会增; 张同润; 睢更义; 马楠; 程旭; 高旭鹏; 许敬; 王朝亮
    • 摘要: 背景:踝关节骨折手术后关节解剖形态的恢复,对关节的活动度和关节功能有极大的影响,以往研究仅仅关注术后踝穴高度恢复情况,因此研究骨折术后踝穴形态变化与功能变化的相关性具有重要意义。目的:探讨踝关节骨折术后踝穴形态变化与踝关节功能及踝关节活动度之间的相关性,并分析踝关节功能的预后影响因素。方法:纳入冀中能源邢台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医院于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268例单侧踝关节骨折患者,根据Mazur评分法对所有患者患侧踝关节功能进行评分并分组:Mazur评分优(93-100分)132例,良(87-92分)65例,可、差(60岁、骨折分型C型、开始康复时间>7 d、未行跟骨牵引以及踝穴形态指标(患侧和健侧踝穴宽度、踝穴深度、冠状位角度以及矢状位角度差值大)均为影响踝关节骨折患者手术后功能恢复的独立危险因素,不利于踝关节功能恢复;(5)上述结果证实,踝穴形态变化与踝关节功能及踝关节活动度之间存在负相关性,患者患侧和健侧踝穴宽度、踝穴深度、冠状位角度以及矢状位角度差值增大以及高龄、未做跟骨牵引、康复训练时间晚以及C型骨折为患者膝关节功能下降的独立影响因素,因此临床中需对这类患者引起重视。
    • 刘玉波; 张会增; 张同润; 睢更义; 马楠; 程旭; 高旭鹏; 许敬; 王朝亮
    • 摘要: 背景:踝关节骨折手术后关节解剖形态的恢复,对关节的活动度和关节功能有极大的影响,以往研究仅仅关注术后踝穴高度恢复情况,因此研究骨折术后踝穴形态变化与功能变化的相关性具有重要意义.目的:探讨踝关节骨折术后踝穴形态变化与踝关节功能及踝关节活动度之间的相关性,并分析踝关节功能的预后影响因素.方法:纳入冀中能源邢台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医院于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268例单侧踝关节骨折患者,根据Mazur评分法对所有患者患侧踝关节功能进行评分并分组:Mazur评分优(93-100分)132例,良(87-92分)65例,可、差(60岁、骨折分型C型、开始康复时间>7 d、未行跟骨牵引以及踝穴形态指标(患侧和健侧踝穴宽度、踝穴深度、冠状位角度以及矢状位角度差值大)均为影响踝关节骨折患者手术后功能恢复的独立危险因素,不利于踝关节功能恢复;⑤上述结果证实,踝穴形态变化与踝关节功能及踝关节活动度之间存在负相关性,患者患侧和健侧踝穴宽度、踝穴深度、冠状位角度以及矢状位角度差值增大以及高龄、未做跟骨牵引、康复训练时间晚以及C型骨折为患者膝关节功能下降的独立影响因素,因此临床中需对这类患者引起重视.
    • 邱林
    • 摘要: 目的探究踝关节骨折术后短腿石膏临时外固定在预防足下垂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20年7月于大余县人民医院行踝关节骨折手术的患者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及B组,各25例。A组采用短腿石膏临时外固定,B组采用简易绷带包扎,2组均持续观察至术后6个月,比较2组踝关节功能优良率、踝关节活动度、踝关节功能评分及足下垂发生率。结果A组踝关节功能优良率为88.00%,高于B组的6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周、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A组踝关节活动度均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3个月及术后6个月踝关节功能评分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足下垂发生率为0,低于B组的2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踝关节骨折术后采用短腿石膏临时外固定能够有效恢复踝关节功能及活动度,并可降低足下垂发生率,疗效确切。
    • 詹伟杰; 李守峰
    • 摘要: 目的探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和交腿皮瓣治疗开放性胫腓骨骨折并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手术方法将2018年3月-2019年12月收治的93例开放性胫腓骨骨折并软组织缺损患者分为两组,两组均接受外固定架联合封闭负压引流治疗。对照组46例,给予传统交腿带蒂皮瓣修复;观察组47例,给予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恢复时间、踝关节功能、皮瓣成活率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62%,较对照组78.26%高(P<0.05);观察组手术、住院及骨折愈合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各维度Kofoed功能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8.51%,较对照组23.91%低(P<0.05)。结论游离股前外侧皮瓣治疗开放性胫腓骨骨折并软组织缺损可缩短其恢复时间,提高皮瓣成活率,改善踝关节功能,提升治疗效果,且并发症少。
    • 张华洋; 冯雷
    • 摘要: 目的探讨针刺联合中药熏蒸对踝关节骨折术后患者踝关节功能及骨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以沈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10例接受手术治疗的踝关节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应用针刺联合中药熏蒸治疗,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总体疗效,观察两组踝关节量表(Olerud-Molander、Baird)评分变化情况、踝关节功能包括踝关节肌力和关节主动活动度以及骨代谢指标改善情况。结果试验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70.91%vs.43.63%,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Baird踝关节评分、Olerud-Molander功能评分均明显升高(P<0.05);踝关节肌力和关节主动活动度均提升(P<0.05);骨代谢指标血清骨钙素(BGP)、前胶原氨基端肽(PINP)、前胶原羧基端肽(PICP)、血清总骨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延长肽(Total-PINP)和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CTX)水平降低(P<0.05);试验组各指标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联合中药熏蒸具有活血止痛、化瘀消肿、补肾壮骨之效,作用于踝关节骨折术后患者,可有效恢复其踝关节功能,缓解关节疼痛、肿胀症状,调节骨代谢指标,对于踝关节骨折术后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 邹伟聪; 董瑞波; 周晓军; 林柯汉
    • 摘要: 目的:探讨紫荆止痛贴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0例急性踝关节扭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5例。对照组给予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外用治疗,观察组给予紫荆止痛贴外敷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6d、治疗12d及治疗后1个月时肿胀积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和关节活动度(ROM)评分,评估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6、12d及治疗后1个月时,两组患者肿胀积分、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组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ROM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且治疗组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紫荆止痛贴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疗效确切,能缓解患者肿胀、疼痛等临床症状,有效改善踝关节功能
    • 朱碧波; 龚广峰
    • 摘要: 目的研究推拿与中药塌渍配合本体感觉训练治疗陈旧性踝关节扭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21年2月周口市中医院收治的91例陈旧性踝关节扭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接受推拿与中药塌渍,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本体感觉训练,对比两组疗效、踝关节功能(踝关节稳定性、行走能力、跑步能力及放射学诊断)、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踝关节活动度(踝关节跖屈活动度、踝关节背屈活动度)、踝关节本体感觉指标(弧度位移差值、角度位移差值)。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65%(44/46)]高于对照组[71.11%(32/45)](P<0.05);治疗3周后观察组踝关节功能评分、ADL评分高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3周后观察组踝关节跖屈活动度、踝关节背屈活动度大于对照组,弧度位移差值、角度位移差值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推拿与中药塌渍配合本体感觉训练治疗陈旧性踝关节扭伤患者效果显著,可有效缓解疼痛,改善患者踝关节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 缪世昌; 黄磊; 郑华庆; 张梦
    • 摘要: 目的:探讨踝关节骨折术后功能恢复效果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5月在本院进行手术治疗的踝关节骨折患者80例,根据末次踝关节功能评估结果分优良组(n=55)和可差组(n=25),回顾性分析患者基线资料,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患者术后踝关节功能恢复效果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踝关节骨折患者术后AOFAS各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术前(均P<0.05),两组患者年龄、受伤原因、骨折类型、手术方式、早期功能锻炼、内固定物取出、并发症、开放性损伤、受伤至手术时间、跟骨牵引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过大、早期功能锻炼缺乏、无跟骨牵引、内固定物未取出、术后并发症为导致术后踝关节功能恢复不佳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年龄偏大、康复训练过晚、未做跟骨牵引、未取出内固定物、术后有并发症可影响患者术后踝关节功能恢复。
    • 郭东哲
    • 摘要: 目的观察自体骨软骨移植与微创骨折术治疗距骨骨软骨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以120例距骨骨软骨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实施微创骨折术,研究组实施自体骨软骨移植术。比较两组患者疼痛反应程度,测定踝关节活动度,评价踝关节功能及临床疗效水平,观察术后并发症。结果研究组术后6个月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较微创骨折术,自体骨软骨移植术更有助于缓解距骨骨软骨损伤患者疼痛反应,改善踝关节功能,提高疗效水平,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李兴鑫; 汪丙昂; 陈施展; 檀臻炜; 熬江鹏; 娄延举
    • 摘要: 目的:探讨微创经跗骨窦入路复位骨折联合螺钉内固定治疗SandersⅢ型跟骨骨折(FC)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5例SandersⅢ型FC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传统组(n=40)和微创组(n=45)。传统组患者接受传统大L形切口内固定治疗;微创组接受微创经跗骨窦入路复位骨折联合螺钉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术后3个月踝关节功能[Maryfand评分和踝-后足功能(AOFA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微创组消肿时间、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术后切口愈合时间短于传统组(P0.05)。微创组术后3个月患者优良率、Maryfand评分和AOFAS评分高于传统组(P<0.05)。微创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传统组(P<0.05)。结论:应用微创经跗骨窦入路复位骨折联合螺钉内固定治疗对SandersⅢ型FC患者,可缩短手术时间,促进术后切口愈合,术后患者恢复情况良好。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