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胫骨远端骨折

胫骨远端骨折

胫骨远端骨折的相关文献在1995年到2022年内共计968篇,主要集中在外科学、中国医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20篇、会议论文46篇、专利文献16275篇;相关期刊281种,包括河南外科学杂志、临床骨科杂志、实用骨科杂志等; 相关会议36种,包括“急诊医学临床学术探讨研究会”会议、2015临床急症经验交流高峰论坛、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骨关节疾病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国际骨与关节疾病高峰论坛等;胫骨远端骨折的相关文献由2263位作者贡献,包括刘斌、张勇、刘志斌等。

胫骨远端骨折—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920 占比:5.34%

会议论文>

论文:46 占比:0.27%

专利文献>

论文:16275 占比:94.40%

总计:17241篇

胫骨远端骨折—发文趋势图

胫骨远端骨折

-研究学者

  • 刘斌
  • 张勇
  • 刘志斌
  • 刘文和
  • 叶茂
  • 周方
  • 姬洪全
  • 张健
  • 李伟
  • 李华富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罗逸林
    • 摘要: 目的研究髓内钉治疗胫骨远端骨折患者的疗效,观察其对患者术后踝关节功能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8月至2021年5月琼海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胫骨远端骨折患者,根据平行对照试验原则,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患者行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对照组行微创经钢板固定术。记录两组患者手术基本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随访记录术后关节康复进程和康复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及术后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关节负重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踝关节功能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髓内钉用于胫骨远端骨折复位术有助于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术后早期康复。
    • 刘建民; 周杰; 袁之木; 孙文建
    • 摘要: 目的探讨改良双切口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将108例胫骨远端骨折患者按照术式不同分为观察组(采用改良双切口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51例)和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治疗,57例)。记录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复位情况、骨折愈合情况。采用疼痛VAS评分、ODI评分、踝关节活动度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8~28(13.52±3.41)个月。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折复位情况、骨折愈合情况及末次随访时的疼痛VAS评分、ODI评分、踝关节活动度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改良双切口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在恢复踝部功能、缓解疼痛及促进骨折愈合等方面疗效满意,还可有效规避手术创伤对康复的影响,降低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率。
    • 王禹; 李东光; 王洪淼; 刘剑; 邢武军
    • 摘要: 目的:探讨锁定加压钢板(LCP)结合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技术(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plate osteosynthesis,MIPPO)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优良率及对愈合时间、负重时间、bFGF水平及BMP-2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20年7月佳木斯市中医院收治的86例胫骨远端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组。对照组进行传统钢板固定治疗,研究组使用LCP联合MIPPO技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优良率;两组术后的骨折愈合时间及负重时间;两组手术前后的血清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水平及骨形成蛋白(BMP-2)水平变化差异。结果:研究组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骨折愈合时间及负重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研究组血清bFGF及BMP-2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胫骨远端骨折患者使用LCP联合MIPPO技术治疗,可显著提升治疗优良率,缩短骨折愈合及负重时间,提高BMP-2及bFGF水平。
    • 纪振中; 张奕; 李焱; 艾卓
    • 摘要: 目的观察3D打印结合微创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胫骨远端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对血清碱性磷酸酶(AL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64例胫骨远端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常规组29例和3D组35例。常规组采用微创钢板内固定术治疗,3D组采用3D打印结合微创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X线透视次数;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0 d的血清ALP、TNF-α水平;术后随访24个月,记录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末次随访时,根据Burwell-Charnley复位标准评价两组患者的复位质量,根据Baird-Jackson评分标准评价两组患者的踝关节功能。结果3D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X线透视次数均短于或少于常规组(均P<0.05);术后10 d,两组患者血清ALP水平均高于术前,TNF-α水平均低于术前,且3D组患者血清ALP水平高于常规组,TNF-α水平低于常规组(均P<0.05);3D组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常规组,解剖复位率及踝关节功能优良率高于常规组(均P<0.05)。结论相较于单纯微创钢板内固定术,3D打印结合微创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胫骨远端骨折能更好地提高患者骨形成能力,减轻炎症反应,促进患者骨折愈合及功能恢复,疗效更确切。
    • 乔璐璐; 高瑛
    • 摘要: 目的分析创伤疼痛护理对胫骨远端骨折患者骨折愈合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将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我院医治的92例胫骨远端骨折患者纳入本次研究中,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6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创伤疼痛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疼痛程度和舒适度、临床指标、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简明疼痛评估量表(BPI)评分均较护理前降低,Kolcaba舒适状况量表(GCQ)评分均较护理前升高,且试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自由活动时间、骨折愈合时长、住院时长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创伤疼痛护理应用于胫骨远端骨折患者中,有利于减轻疼痛感,提升舒适度,促进骨折愈合和身体康复,还可加快踝关节功能恢复,具有良好的临床推广意义。
    • 吴磊; 魏更生
    • 摘要: 目的探讨部分切开低切迹解剖锁定接骨板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0年7月北京市海淀医院收治采用切开复位低切迹解剖锁定接骨板治疗胫骨远端骨折患者99例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分为部分切开组55例(采用部分切开复位)和完全切开组44例(采用完全切开复位)。比较两组手术切口大小、手术时间、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同时采用AOFAS踝-后足评分系统(AOFAS ankle hindfoot scale)评价手术效果。结果部分切开术组切口大小、手术时间、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优于完全切开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部分切开复位低切迹解剖锁定接骨板治疗胫骨远端骨折复位质量高,术后稳定性良好。
    • 顾硕; 赵立来; 阮文斌
    • 摘要: 目的 探讨闭合复位锁定钢板外置技术在软组条件差的高龄胫骨远端骨折的应用。方法 2018年10月至2020年8月,笔者采用闭合复位锁定钢板外置技术治疗特殊胫骨远端骨折患者25例,其中合并有糖尿病18例,尿毒症2例,静脉炎5例。结果 术后随访4~18个月,平均12个月,骨折均获得Ⅰ期愈合,平均为14周,其中2例钉道出现浅表感染,无皮肤坏死、深部感染及钢板螺钉断裂松动情况出现。结论 采用闭合复位锁定钢板外置技术治疗特殊胫骨远端骨折能获得良好疗效。
    • 朱琦; 高立华; 黄武全; 唐进; 陈进昌; 李涛
    • 摘要: 目的探讨踝关节镜辅助下经皮微创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2例胫骨远端骨折患者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踝关节镜下经皮微创内固定组(观察组,16例)及常规经皮微创内固定组(对照组,16例)。比较两组切口长度、术中X线透视次数、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12个月踝关节活动度。采用AOFAS踝-后足评分标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患者均获得12个月随访。骨折均愈合,时间3~6个月。切口长度、术中X线透视次数、住院时间观察组明显短(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踝关节镜辅助下经皮微创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临床疗效满意,具有切口短、术中X线透视次数少、住院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势,尤其对于合并韧带及软骨损伤,可在关节镜下行一期诊治,符合当代运动医学治疗理念。
    • 甄春阳
    • 摘要: 目的观察递进式目标康复锻炼联合认知行为干预对胫骨远端骨折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发生率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就诊于我院骨科的胫骨远端骨折患者167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参照组83例,试验组84例,均使用常规干预,试验组在参照组基础上增加递进式目标康复锻炼联合认知行为干预,分析两组术后下肢DVT发生率、干预前后生活质量(WHOQOL-100)评分。结果试验组术后下肢DVT发生率0%低于参照组7.23%(6/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WHOQOL-100评分较参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递进式目标康复锻炼联合认知行为干预应用于胫骨远端骨折患者能降低患者术后发生下肢DVT的风险,并在短期内进一步巩固和提升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 于小奎; 赵勇; 申才佳; 刘东旗
    • 摘要: 胫骨远端骨折是骨科常见的骨折类型,若未能及时治疗,极易诱发患肢缩短畸形及骨折不愈合等严重并发症[1]。内固定术是目前临床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有效方式之一,通过骨折复位后使用固定装置进行骨折端复位固定,以促进骨折端愈合[2]。但临床治疗中发现,内固定术后有患者会出现骨折不愈合情况,需进行二次甚至多次手术治疗[3]。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2021年6月太和县人民医院骨二科收治的200例胫骨远端骨折患者资料,找出影响胫骨远端骨折患者内固定术后骨折不愈合相关因素,为临床早期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