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术后切口感染

术后切口感染

术后切口感染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518篇,主要集中在外科学、临床医学、内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501篇、会议论文14篇、专利文献632110篇;相关期刊253种,包括中国保健、糖尿病天地·教育(上旬)、现代医药卫生等; 相关会议9种,包括《中医杂志》特邀心血管专家学术座谈会暨中医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疾病临床经验会议、中华预防医学会消毒分会2014年学术年会、2007'国际普通外科论坛暨第十四届全国普外基础与临床进展学术交流大会等;术后切口感染的相关文献由848位作者贡献,包括郭峭峰、丁仁杰、吴成平等。

术后切口感染—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501 占比:0.08%

会议论文>

论文:14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632110 占比:99.92%

总计:632625篇

术后切口感染—发文趋势图

术后切口感染

-研究学者

  • 郭峭峰
  • 丁仁杰
  • 吴成平
  • 李志强
  • 杨薛康
  • 赵辉
  • 陈俏华
  • 任海霞
  • 冯嘉威
  • 刘云涛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董马锋; 李永刚
    • 摘要: 目的 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切口感染患者的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凝血功能指标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以106例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两组患者均采取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根据患者术后切口是否感染将其分为感染组(n=26例)和未感染组(n=80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手术前后PCT、CRP及凝血功能指标变化.结果 感染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长于未感染组(P<0.05);两组术后PCT、CRP水平与术前比较均升高,且感染组高于未感染组(P<0.05);两组术后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水平与术前比较均升高,纤维蛋白原(Fbg)均降低,且感染组aPTT、PT水平低于未感染组,Fbg水平高于未感染组(P<0.05).结论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切口感染的患者PCT、CRP较非感染患者上升更明显,凝血功能紊乱更典型,监测上述指标的变化可为术后切口感染的预测提供良好的参照依据.
    • 王剑锋; 张莉; 韦慧玲; 郭明娟
    • 摘要: 目的:探讨包皮环切术前连续用苯扎氯铵溶液对包皮进行消毒对包皮腔内定植细菌种类分布及术后切口感染的影响。方法:选取近年来在佛山市妇幼保健院进行包皮环切术的484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前是否连续用消毒液对包皮进行消毒将这些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患儿在手术前连续使用苯扎氯铵溶液对包皮进行消毒,对照组患儿在手术前未连续使用任何消毒液对包皮进行消毒。比较两组患儿包皮腔内细菌和多重耐药菌的检出率、包皮腔内定植细菌的种类分布及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分析术前连续用苯扎氯铵溶液对包皮进行消毒与术后切口感染之间的关系。结果:观察组患儿包皮腔内细菌的检出率低于对照组患儿,多重耐药菌的检出率高于对照组患儿,P<0.05。观察组患儿包皮腔内革兰阳性菌的检出率低于对照组患儿,革兰阴性菌的检出率高于对照组患儿,P<0.05。在两组患儿包皮腔内检出的革兰阳性菌主要为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粪肠球菌等,检出的革兰阴性菌主要为大肠埃希菌、阴沟肠杆菌、肺炎克雷伯菌等。术后1周,观察组患儿切口感染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患儿,P<0.05。包皮环切术前连续用苯扎氯铵溶液对包皮进行消毒是导致患儿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包皮环切术前连续用苯扎氯铵溶液对包皮进行消毒可减少包皮腔内革兰阳性菌的定植,但同时也会诱导多重耐药菌的产生,并增加患儿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风险。
    • 陶佳萍; 吴桔青; 姚晓芳
    • 摘要: 目的:探讨全程风险管理预控护理模式在老年骨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为老年骨科患者提供更好地预防措施,以改善预后。方法:将2020年1月1日~2021年1月1日收治的老年骨科手术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将入组患者分为观察组54例和对照组4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预防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全程风险管理预控护理模式。比较两组住院时间、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及切口愈合情况,记录疼痛程度[采用面部表情数字评分法(NR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采用Barthel指数)及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切口愈合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2周、出院后,两组NR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Barthel指数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程风险管理预控护理模式应用于老年骨科患者术后护理中,不仅能降低患者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还能促进切口愈合,减轻疼痛感,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 李胜; 段红梅; 李妍; 刘焕; 任海霞; 杜江; 曹广泰
    • 摘要: 目的:研究中药贴敷疗法对阑尾切除术后愈合和切口感染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2月—2020年2月间收治的120例急性化脓性阑尾切除术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静脉滴注二代头孢加奥硝唑,切口以无菌纱布外敷。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以芒硝加冰片入布袋行中药贴敷疗法。比较两组患者的切口愈合率、疼痛评分、拆线时间、红肿面积/切口长度、换药频率及切口不良愈合结局发生率,同时比较治疗前后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前列腺素E2(PGE2)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结果:观察组的手术切口甲级愈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73.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的术后VAS评分、拆线时间、红肿面积/切口长度、换药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的切口感染和腹腔脓肿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血清TNF-α、PGE2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血清SOD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芒硝加冰片贴敷疗法能明显提高阑尾切除术后切口愈合质量,降低切口感染发生风险,加快切口愈合和病情恢复,切口不良愈合结局发生率低。
    • 刘艳武; 尹吉东; 张海伶; 张洲; 赵吉波
    • 摘要: 目的探讨急诊科术后切口感染中应用不同敷料的治疗效果,并分析其临床价值。方法方便抽取2019年2月—2020年12月在该院急诊科进行手术治疗且术后切口感染的患者(62例),借助抽签方式随机分组,其中参照组借助利凡诺敷料对患者进行治疗,观察组借助银离子藻酸盐敷料对患者施以治疗,分析并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切口完全愈合时间、切口换药次数分别为(15.01±2.79)d、(25.14±2.89)次,其数据显著少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537、7.781,P<0.001);治疗后5 d和10 d两个时间段血清C反应蛋白分别为(39.12±5.37)、(16.23±4.78)mg/L,其数据显著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744、5.428,P<0.001);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3.5%)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13,P=0.010)。结论急诊科术后切口感染患者经银离子藻酸盐敷料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指标,有助于提升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 许凌; 张映辉; 庄小华
    • 摘要: 剖宫产是当下常见的一种外科分娩手术,以手术切开腹部与子宫,从中娩出胎儿。随着近年来剖宫产手术发生率的与日俱增,术后不良反应也相应增多,其中以术后感染最为多发,尤其是一些错过最佳育龄的高龄产妇来说,由于生育能力的下降,致使术后并发症风险大大增高。因此,围绕剖宫产过程,积极地开展处理干预十分关键。有研究表明,在剖宫产期间合理地运用抗生素,可有效降低术后感染概率,但把握抗生素的应用时机极为关键。
    • 石阳
    • 摘要: 目的探讨对合并糖尿病手术患者给予手术室护理干预后的术后切口感染预防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2月该院收治的84例合并糖尿病手术患者进行护理研究;随机分为常规组(给予常规围术期护理干预)和研究组(给予围术期手术室护理干预),各42例;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护理舒适度评分、环境评分、护理态度评分、护理专业性评分),术后切口感染、呼吸系统感染及皮肤黏膜感染发生率及护理质量评分(护理效果、护理细致性、专业技术、护理针对性)。结果研究组护理舒适度评分(91.15±5.13)分、环境评分(92.23±4.15)分、护理态度评分(92.27±5.17)分、护理专业性评分(92.63±5.13)分均高于常规组护理舒适度评分(80.23±4.19)分、环境评分(81.25±4.29)分、护理态度评分(81.37±4.17)分、护理专业性评分(81.59±4.2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2.38%)、呼吸系统感染发生率(2.38%)及皮肤黏膜感染发生率(0.00%)均低于常规组(19.05%、19.05%、1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效果(90.29±4.15)分、护理细致性(91.31±5.29)分、专业技术(91.17±4.09)分、护理针对性(90.83±5.13)分均高于常规的(80.22±3.21)分、(79.63±5.32)分、(81.25±1.25)分、(80.99±5.2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方式有效应用后,能显著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有效降低术后切口感染、呼吸系统感染及皮肤黏膜感染发生率,使护理质量获得显著提升,改善合并糖尿病手术患者总体预后。
    • 马柏英; 陶俊
    • 摘要: 目的分析结肠癌患者术后切口感染影响因素及病原菌特点。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的方式,选取2019年5月至2021年2月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后术后切口感染的结肠癌患者81例作为观察组,另外选取同期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但未感染的81例结肠癌患者作为对照组,分别对患者的基本资料(性别、年龄、病程)、疾病类型和手术方法进行单因素分析;另对单因素分析中存在统计学意义的变量进行多因素分析;同时分析结肠癌患者的病原菌特点。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腹腔脓肿切开引流术、临床Ⅲ期、Ⅳ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腹腔脓肿切开引流术、临床Ⅲ期、临床Ⅳ期均是结肠癌患者术后感染的影响因素;81例结肠癌患者因革兰阴性杆菌感染的概率为61.73%,因革兰阳性球菌感染的概率为28.40%,因其他致病菌感染的概率为9.88%。结论导致结肠癌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主要包括腹腔脓肿切开引流术、临床Ⅲ期、临床Ⅳ期等,而革兰阴性杆菌则是导致结肠癌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临床需根据其影响因素和病原菌特点提前做好预防,从而降低患者术后感染的发生率。
    • 盛玲玲
    • 摘要: 目的分析不同冲洗方式对高危孕妇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影响,并分析术后切口感染影响因素,为临床提供指导建议。方法回顾性选取行剖宫产的高位孕妇4375例,根据冲洗方式不同将分为2组,其中A组(n=2172)采用甲硝唑溶液冲洗切口,B组(n=2203)采用氯化钠溶液冲洗切口,其中共发生感染97例,分析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比较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及愈合情况。结果与剖宫产术后切口未感染孕妇相比,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孕妇阴道检查次数较少,术中出血量较多,胎膜早破、羊水污染、瘢痕子宫占比较高(P<0.05);术中出血量多(95%CI为3.128~6.183,OR=4.398)、胎膜早破(95%CI为2.894~5.769,OR=4.086)、羊水污染(95%CI为3.019~5.683,OR=4.142)是导致高危孕妇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A组高危孕妇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1.15低于B组3.27%(P<0.05);A组1期愈合率97.97%高于B组94.37%(P<0.05)。结论术中出血量多、胎膜早破、羊水污染是导致高危孕妇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与常规氯化钠溶液冲洗相比,高危孕妇剖宫产术后采用甲硝唑溶液冲洗可降低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提高1期愈合率。
    • 邓赛芳; 周群
    • 摘要: 目的:研究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应用手术室护理干预对预防术后切口感染效果的影响。 方法:选取在我院就诊的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 90 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针对性手术室护理。 统计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感染发生率、护理质量以及生活质量评分。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质量以及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对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进行针对性手术室护理干预效果较好。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