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病例对照研究

病例对照研究

病例对照研究的相关文献在1986年到2023年内共计5112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肿瘤学、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903篇、会议论文209篇、专利文献14250篇;相关期刊918种,包括中华流行病学杂志、中华预防医学杂志、中国骨伤等; 相关会议93种,包括江西省科协第二届学术年会暨华东地区第十一次流行病学学术交流会议、全国第十二届心脏学会第十五届心功能学会和《心脏杂志》编委会联合学术会议、国际胃肠疾病论坛(重庆)暨第三届内分泌外科学术研讨会等;病例对照研究的相关文献由16217位作者贡献,包括高长明、丁建华、陈坤等。

病例对照研究—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903 占比:25.32%

会议论文>

论文:209 占比:1.08%

专利文献>

论文:14250 占比:73.60%

总计:19362篇

病例对照研究—发文趋势图

病例对照研究

-研究学者

  • 高长明
  • 丁建华
  • 陈坤
  • 吴建中
  • 徐德忠
  • 李苏平
  • 丁保国
  • 刘燕婷
  • 施侣元
  • 沈洪兵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期刊

作者

    • 皇甫晓娟; 李小娟; 陈敏; 刘吉红; 翟蕊; 蔡志鹏; 李俐涛
    • 摘要: 背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在全球范围蔓延,严重影响人类健康和生活。有研究报道COVID-19可导致血栓性疾病,而脑卒中与血栓事件密切相关。目的评估COVID-19对脑卒中患者病死率的影响,并对其可能机制进行探讨,从而为合并COVID-19的脑卒中患者的科学防治提供可靠的临床理论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及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等数据库,收集关于COVID-19对脑卒中患者病死率影响的队列研究或病例对照研究,检索时间为2019年12月至2022年1月。2名研究人员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采用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NOS)对文献质量进行评估。采用Meta分析评价COVID-19对脑卒中患者病死率的影响,采用漏斗图评价文献发表偏倚。结果共纳入18篇文献,12篇文献质量为高质量,6篇文献质量为中等质量。Meta分析结果显示,合并COVID-19的脑卒中患者病死率、凝血酶原时间(PT)、D-二聚体水平、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高于未合并COVID-19的脑卒中患者〔RR=4.16,95%CI(2.82,6.13),P<0.00001;MD=0.78,95%CI(0.35,1.20),P=0.0003;MD=1.34,95%CI(0.83,1.84),P<0.00001;MD=6.66,95%CI(4.54,8.79),P<0.00001〕,年龄低于未合并COVID-19的脑卒中患者〔MD=-2.04,95%CI(-3.48,-0.61),P=0.005〕。合并COVID-19的脑卒中患者和未合并COVID-19的脑卒中患者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D=2.51,95%CI(-2.69,7.71),P=0.34〕。对合并COVID-19脑卒中患者的病死率绘制漏斗图,结果显示两侧基本对称分布。结论COVID-19可增加脑卒中患者病死率,PT、D-二聚体等凝血系统指标的改变可能在其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其预后与年龄、入院时NIHSS评分等相关。
    • 虞竹梅; 刘安诺; 肖娟; 汤玉霞; 宇丽; 童欢欢
    • 摘要: 背景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是早产儿最常见的严重肺部疾病,是多种因素对未成熟肺的损伤,识别BPD的危险因素对制定预防策略至关重要。目前BPD的危险因素尚存争议,且国内外鲜有系统评价。目的系统分析早产儿BPD的危险因素。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 Data)、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维普网(VIP)、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和Cochrane Library中有关早产儿BPD危险因素的文献,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1年10月。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3篇文献,BPD早产儿累计33508例,各文献纽尔卡斯-渥太华量表(NOS)评分总体质量较高。Meta分析结果显示,母亲合并绒毛膜羊膜炎〔比值比(OR)=1.46,95%CI(1.18,1.80),P=0.0006〕、母亲合并妊娠期高血压〔OR=1.26,95%CI(1.15,1.37),P7 d〔OR=7.99,95%CI(4.47,14.29),P0.05)。结论当前证据表明,母亲合并绒毛膜羊膜炎、妊娠期高血压、胎膜早破及早产儿SGA、产房气管插管、5 min Apgar评分7 d、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使用类固醇、RDS、PDA、败血症、NEC是早产儿BPD发生的危险因素,高出生体质量、高胎龄是早产儿发生BPD的保护因素,医护人员应及时识别并处理相关危险因素,预防早产儿BPD的发生。
    • 周娥; 刘胤佃; 何金爱
    • 摘要: 目的:系统评价病人非计划重返重症监护室(ICU)的危险因素。方法:计算机检索中英文数据库,搜集病人发生非计划重返ICU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队列研究,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21年5月31日。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Stata 16.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30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共纳入21个危险因素作为本次Meta分析。经过Meta分析得出年龄、男性、糖尿病史、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肝硬化、医院获得性肺炎(HAP)、非择期手术、留置人工气道、首次入ICU为普通病房转入、夜间转出ICU、ICU住院时长、使用机械通气、透析治疗、ICU住院期间液体正平衡、序贯器官衰竭评估(SOFA)、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估(APACHEⅡ)、格拉斯哥昏迷指数评分(GCS)、急性生理评分(APS)、转移评分的稳定性和工作量指标(SWIFT)、嗜酸性粒细胞、C-反应蛋白是病人非计划重返ICU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中年龄因素具有发表偏倚的可能性大。结论:当前证据显示年龄、男性、糖尿病史、COPD、肝硬化、HAP、非择期手术、留置人工气道、首次入ICU为普通病房转入、夜间转出ICU、ICU住院时长、使用机械通气、透析治疗、ICU住院期间液体正平衡、SOFA、APACHEⅡ、GCS、APS、SWIFT、嗜酸性粒细胞、C-反应蛋白是病人非计划重返ICU的独立危险因素,医护人员应对具有以上危险因素的ICU病人在做出转出决定时谨慎考虑,以降低病人非计划重返ICU的发生率。
    • 田苗苗; 高震; 柴晓萍; 王建龙; 曹利民
    • 摘要: 失眠是神经内科常见疾病,焦虑共病性失眠是失眠患者同时合并有焦虑障碍[1]。由于长期受焦虑情绪的影响,焦虑共病性失眠患者对睡眠状况的感知能力较普通失眠患者更容易存在差异。这种差异的存在往往可能是患者长期服用抗失眠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原因。为进一步了解这种差异,我们对原发性和焦虑共病性失眠患者行睡眠日记获取受试者的主观睡眠参数,并对其进行多导睡眠监测获得客观睡眠参数,二者进行对比分析,以探讨两者之间的差异。
    • 常莹; 李敏; 李发军; 邱小金; 戚亚平
    • 摘要: 目的 探讨儿童抽动障碍与过敏性疾病的相关性,为儿童抽动障碍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021年1—11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儿科、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神经内科及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儿科确诊为抽动障碍的216例患儿设为病例组,同时选取同期前往相同科室就诊的216例非抽动障碍儿童设为对照组。对两组儿童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病例组患儿中过敏性结膜炎与抽动障碍的相关性最高(OR=4.95,95%CI=2.75~8.90),其次分别为湿疹(OR=4.18,95%CI=2.36~7.43)、过敏性鼻炎(OR=2.64,95%CI=1.72~4.05)和食物过敏(OR=2.50,95%CI=1.28~4.88),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儿童抽动障碍的发生与过敏性疾病相关,过敏性疾病可能是抽动障碍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 陈维怡; 王玥珠; 苏怡; 沈恋迪; 蔡徐山; 张丽峰; 杨凤云; 喇雪娜; 陈安; 程路; 蒋泓
    • 摘要: 目的描述孕前女性牙周病与口腔唾液菌群的关联,探索患有牙周病的孕前妇女口腔唾液特征菌群。方法基于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孕前队列,选取2016-2019年在上海市嘉定区妇幼保健院孕前体检夫妇中患有牙周病并计划备孕的妇女58例,以及60例牙周健康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16S r DNA测序技术对118份唾液样本进行检测,比较两组口腔唾液菌群的特征和差异菌群。结果两组口腔唾液菌群在群落结构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739,P2.000,P<0.05)。结论育龄女性在备孕前应当重视牙周健康,保持良好的口腔环境,建议为备孕女性提供口腔检查,为牙周病患者提供及时的治疗与保健咨询服务。
    • 贾元敏; 伊默; 王海霞; 李一章; 张泽懿; 王晶晶; 陈欧(指导)
    • 摘要: 目的:通过Meta分析系统评价壳多糖酶3样蛋白1(CHI3L1)基因rs4950928多态性与哮喘发病风险的相关性。方法:计算机检索知网、万方、维普、CBM、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和The 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查找国内外关于CHI3L1基因rs4950928多态性与哮喘相关性的病例-对照研究,检索时限均为从建库至2021年1月。由2位研究者独立按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后,采用Stata15.0软件进行Meta分析和发表偏倚评估。结果:共纳入13篇病例-对照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CHI3L1基因rs4950928多态性与哮喘易感性有关[GG vs CG+CC:OR=1.291,95%CI(1.045,1.595),P=0.018;GG vs CC:OR=1.300,95%CI(1.036,1.631),P=0.023]。按年龄进行亚组分析结果显示,CHI3L1基因rs4950928多态性与成人哮喘易感性有关[GG vs CG+CC:OR=1.443,95%CI(1.107,1.880),P=0.007;GG vs CC:OR=1.430,95%CI(1.074,1.903),P=0.014],但在儿童组中未发现该多态性与哮喘存在统计学关联。按种族进行亚组分析结果显示,CHI3L1基因rs4950928多态性与亚洲人群哮喘易感性有关[GG vs CG+CC:OR=1.475,95%CI(1.072,2.029),P=0.017;G vs C:OR=1.246,95%CI(1.042,1.491),P=0.016;GG vs CC:OR=1.811,95%CI(1.235,2.655),P=0.002],但在高加索人群中未发现该多态性与哮喘存在统计学关联。结论:CHI3L1基因rs4950928多态性与哮喘易感性相关,GG基因型相对CC或CG基因型,可能会增加哮喘发病风险,特别是在成人及亚洲人群中。在亚洲人群中,G等位基因可能是哮喘的易感因子,C等位基因可能是哮喘的保护因子,在高加索或儿童人群中,CHI3L1基因rs4950928多态性可能与哮喘易感性不相关。
    • 李雪颖; 张霄; 孙铮
    • 摘要: 目的系统评价膳食炎症指数(DII)与女性生殖系统肿瘤风险之间的相关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图书馆、Embase、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收集DII与女性生殖系统肿瘤相关性的病例-对照研究或队列研究,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21年1月24日。由2名研究人员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文献的偏倚风险后,采用Stata1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9个病例-对照研究,包括14663例研究对象。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最低DII类别的个体比较,处于最高类别的女性患生殖系统癌症的风险增加(OR=1.34,95%CI:1.20~1.50,P<0.05)。按研究国家所属洲际、癌症类型和对照来源进行亚组分析,组间仍存在异质性。结论DII的升高与更高的女性生殖系统肿瘤风险独立相关。
    • 卢燕; 潘珊珊
    • 摘要: 目的探讨胎龄<34周的早产儿发生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的危险因素。方法纳入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新生儿监护病房住院的、胎龄<34周且Bell分期≥Ⅱ期的NEC早产儿,以同期住院的非NEC早产儿(胎龄相差小于1周,出生体重相差小于100 g)为对照组,样本量对照组与NEC组1∶1。收集母亲产前激素应用、母亲疾病(高血压、糖尿病)、喂养方式、新生儿疾病(窒息史、贫血、呼吸衰竭、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动脉导管未闭、败血症)、干预措施(输血、静脉置管、抗生素使用、补充益生菌)等因素,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NEC组纳入52例,单因素结果分析,母亲孕期产前激素应用、母亲糖尿病、新生儿败血症、输血、补充益生菌比例NEC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输血可增加NEC的发病风险(OR=5.207,95%CI:1.063~25.508),母亲产前激素应用(OR=0.176,95%CI:0.049~0.632),母亲糖尿病(OR=0.085,95%CI:0.014~0.528)及新生儿益生菌应用(OR=0.124,95%CI:0.027~0.573)为NEC发生的保护因素。结论输血是<34周早产儿发生NEC的独立危险因素,而母亲产前激素应用、母亲糖尿病及新生儿口服益生菌可能为发生NEC的保护性因素。
    • 陈豪杰; 黄小强; 高林; 张嘉男; 刘世长; 陈林娜; 郝定均; 张子龙; 乔瑞; 杨佳瑞
    • 摘要: 目的:比较透视与机器人辅助下微创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minimal invasive transforaminal lumbarinterbody fusion,MIS-TLIF)治疗单间隙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安全性与置钉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至2020年2月采用MIS-TLIF手术方式治疗的52例单间隙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资料。其中24例患者采用脊柱机器人辅助MIS-TLIF治疗(A组);28例患者采用透视下辅助MIS-TLIF治疗(B组)。记录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手术前后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以及手术相关并发症。术后通过CT平扫采用Gertzbein-Robbins对螺钉精准度进行评级。其中A级和B级被评估为满意置钉,C、D、E级被评估为置钉错误,采用Babu等方法评估螺钉对上关节突的侵犯情况。结果:A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中透视次数均少于B组(P0.05)。A、B组置入螺钉分别为96枚和112枚。术后3 d根据Gertzbein-Robbins分类法评估两组置钉精准度,A组中A级90枚,B级5枚,C级1枚,无D、E级置钉;B组中A级84枚,B级16枚,C级8枚,D级4枚,无E级置钉;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709,P=0.000)。A组满意置钉率为98.96%(95/96);B组满意置钉率为89.29%(100/11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254,P=0.004)。术后3 d根据Babu等方法评估椎弓根螺钉对上关节突关节侵犯情况,其中A组0级90枚,1级4枚,2级2枚,3级0枚;B组0级86枚,1级12枚,2级10枚,3级4枚,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433,P=0.001)。两组患者均未出现因置钉失误造成的严重脊髓、神经及血管损伤及其他手术相关并发症。两组患者均获随访,时间6~12(9.06±1.60)个月。术后神经症状均改善良好,随访期间未见症状复发及内固定松动、断裂的情况。结论:与透视下辅助MIS-TLIF相比,脊柱机器人辅助MIS-TLIF术式不仅更具有微创性与安全性,而且置钉精准更高,侵犯上关节突的发生率更低,明确减压靶点更精准,可用于单间隙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微创治疗。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