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全膝关节置换术

全膝关节置换术

全膝关节置换术的相关文献在1994年到2023年内共计3723篇,主要集中在外科学、临床医学、中国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486篇、会议论文162篇、专利文献254232篇;相关期刊625种,包括临床骨科杂志、实用骨科杂志、中国骨与关节外科等; 相关会议91种,包括第七届《中华骨科杂志》论坛、第三届世界灾害护理大会、第六届《中华骨科杂志》论坛等;全膝关节置换术的相关文献由8407位作者贡献,包括翁习生、裴福兴、王伟等。

全膝关节置换术—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486 占比:1.35%

会议论文>

论文:162 占比:0.06%

专利文献>

论文:254232 占比:98.59%

总计:257880篇

全膝关节置换术—发文趋势图

全膝关节置换术

-研究学者

  • 翁习生
  • 裴福兴
  • 王伟
  • 吴海山
  • 马建兵
  • 钱文伟
  • 林进
  • 刘允才
  • 周一新
  • 曹学伟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徐祥钧; 王超; 宋群山; 李冰言; 张吉超; 王国栋; 董跃福
    • 摘要: 背景:膝关节的运动是三维空间的运动,具有3个平移自由度和3个旋转自由度,全膝关节置换在假体植入时要充分考虑到冠状面的内外翻角度、矢状面的前后倾角度和轴状面的内外旋角度。目的:对全膝关节置换中股骨和胫骨假体植入角度的临床优缺点展开综述,为全膝关节置换中假体的有效植入提供参考。方法:由第一作者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和知网数据库中关于全膝关节置换假体植入方面的文献。英文检索词包括“total knee arthroplasty,total knee replacement,femoral,tibial,coronal,sagittal,axial,prosthesis,component,alignment,osteotomy”,中文检索词包括“全膝关节置换术,股骨,胫骨,假体,截骨,冠状面,矢状面,轴状面,力线”。将符合检索词的文章进行初筛,保留与综述内容相关且具有假体植入角度临床优缺点分析的相关文献,进一步详细分析、归纳并总结。结果与结论:①在股骨冠状面,通过下肢负重位全长片测量下肢机械轴与股骨解剖轴之间的夹角作为股骨截骨的参考,常取4°-6°外翻截骨,将假体垂直于机械轴植入;②在股骨矢状面,为获得良好的屈膝功能,常取0°-3°前倾截骨,将假体稍微前倾植入;③在股骨轴状面,虽然外科经髁轴被认为是股骨远端的旋转中心,但手术器械在使用时参照后髁轴更方便,将假体相对于后髁轴外旋2°-5°植入;④在胫骨冠状面,为获得伸直位的矩形间隙和水平的关节线,应垂直于胫骨机械轴植入假体;⑤在胫骨矢状面,聚乙烯垫片自带一定后倾角度,常将假体后倾0°-7°植入;⑥在胫骨轴状面,因Akagi线与胫骨前后轴近似平行,常将假体前后轴与Akagi线平行植入。
    • 张立创; 高华利; 王竞超; 林惠君; 吴崇桂; 马迎辉; 黄云霏; 方雪; 翟伟韬
    • 摘要: 背景:全膝关节置换后患者股四头肌肌力存在一定的下降,如果长期未对损伤的股四头肌进行有效的康复训练,可能会造成持续性的股四头肌肌力下降,甚至造成下肢肌肉萎缩的情况。目的:探讨筋骨并重的理筋手法对全膝关节置换后患者股四头肌加速康复的影响。方法:纳入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光华医院拟行全膝关节置换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0)与治疗组(n=40)。对照组全膝关节置换后进行常规康复锻炼,包括踝泵训练与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训练等,锻炼时间为术后第1-14天;治疗组全膝关节置换后进行常规康复锻炼与筋骨并重的理筋手法康复治疗,锻炼时间为术后第1-14天。对比两组患者股外侧肌表面肌电中位频率、目测类比评分、膝关节周围压痛阈值、特殊外科医院膝关节(HSS)评分、韦仕敦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问卷(WOMAC)评分、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等。结果与结论:(1)锻炼7,14 d后,治疗组股外侧肌表面肌电中位频率值、HSS评分、膝关节周围压痛阈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目测类比评分、WOMAC评分、HA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2)手法康复期间未见因手法引起的不良事件,未出现手术并发症;(3)结果表明,筋骨并重的理筋手法可加速全膝关节置换后患者股四头肌的功能康复,且安全有效。
    • 谷明西; 王博; 田丰德; 安宁; 郝瑞胡; 王常成; 郭林
    • 摘要: 背景:原发性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双侧膝关节都需要手术治疗时,选择同期还是分期双侧全膝关节置换仍然是骨科实践中的争论问题。目的:通过比较同期双侧全膝关节置换和分期双侧全膝关节置换在围术期结局和早期功能改善的差异,评价双膝关节两种不同手术方案的安全性及有效性,以期为临床决策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1年1月于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骨科接受双侧全膝关节置换治疗膝骨关节炎的患者资料,分为同期组(n=82)和分期组(n=75)。比较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手术时长、输血量、疼痛目测类比评分、围术期内血红蛋白变化、低白蛋白血症和围术期内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术后1年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与结论:①与分期手术相比,选择同期全膝关节置换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长更短,住院费用更低,但是患者发生贫血和低蛋白血症的概率较大,患者疼痛更明显;②术后1年随访时,同期组可以获得更高的生活质量心理评分和遗忘指数,但两组患者术后膝关节活动度、HSS评分、WOMAC骨关节炎指数和Feller髌骨评分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③结论:同期双侧全膝关节置换将手术和麻醉限制在单一事件中,促进双膝的对称康复及减少住院时间,降低患者和医院成本,改善膝关节功能,主观感觉更佳,是治疗双膝关节炎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 李佳伟; 李灿然; 和雨洁; 邬超; 金凤; 张凯; 李筱贺
    • 摘要: 背景:全膝关节置换是终末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有效治疗手段,股骨外翻角及股骨后髁角是术前评估的重要参数,选择适宜的角度进行截骨有利于术后下肢力线的重建及假体的稳定,因此研究股骨外翻角及股骨后髁角对全膝关节置换术中截骨意义重大。目的:测量内蒙古地区不同年龄段人群的股骨外翻角、股骨后髁角,了解不同年龄段人群两项参数的分布情况。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及乌兰察布市第二人民医院进行下肢血管检查患者,共纳入175例,分为4组: 0.05);(3)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股骨外翻角、股骨后髁角与年龄存在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31,0.46 (P <0.01);(4)结果表明,老年人全膝关节置换术中截骨应考虑年龄对股骨外翻角及股骨后髁角的影响,建议术前行下肢CT检查及三维重建测量,明确股骨外翻角及股骨后髁角,进行个体化精准截骨。
    • 同红伟; 马慧
    • 摘要: 目的 探讨股神经阻滞和收肌管阻滞对全膝关节置换(TKA)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影响.方法 以60例接受TKA的患者为对象,盲选法分为观察组(收肌管阻滞)与对照组(股神经阻滞).比较两组术后疼痛、股四头肌肌力及DVT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术前、术后6 h、12 h、24 h、48 h、72 h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24 h、48 h、72 h股四头肌肌力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24 h、48 h、72 h膝关节活动度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未见下肢DVT发生,对照组为6.67%(2/30),P<0.05).结论 股神经阻滞、收肌管阻滞在TKA围术期镇痛效果无明显差异,而收肌管阻滞对患者术后股四头肌肌力的保留作用及膝关节活动度改善效果好,可减少DVT的发生.
    • 万承俊; 王新亮; 李兴邦; 刘成恩; 刘炎芬
    • 摘要: 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对膝骨关节炎患者临床疗效、运动学参数、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新兴县中医院和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9年1月至2021年3月分别收治的30例(共6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关节镜下清理术治疗,研究组患者实施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两组患者术后均定期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术前与术后1个月运动学参数、骨关节指数、炎性因子水平。结果术后6个月研究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100.00%,高于对照组的80.00%;与术前比,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主动屈曲角均增大,且研究组大于对照组,内翻角均减小,且研究组小于对照组;两组患者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性关节炎指数(WOMAC)中日常活动、关节疼痛、关节僵硬评分以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全血白细胞计数(WBC)水平均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与关节镜下清理术比较,对膝骨关节炎患者实施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术后早期运动学参数,促进患者恢复,并可缓解膝关节炎症,疗效确切。
    • 李晓辉
    • 摘要: 目的探讨早期量化康复训练联合疼痛管理对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恐动症的影响。方法选取98例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按常规方法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早期量化康复训练和疼痛管理。结果两组患者的恐动症评分在组间效应、时间效应、组间×时间交互效应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首次下床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功能锻炼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对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实施早期量化康复训练联合疼痛管理能够降低患者术后恐动症,提高其对功能锻炼的依从性,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
    • 黄超; 李桓毅; 栾峰; 崔锁明
    • 摘要: 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与膝关节镜清理术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患者膝关节功能与骨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镇江医疗区收治的70例KO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35例,采用膝关节镜清理术治疗)和观察组(35例,采用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均于术后随访1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的临床疗效,术前与术后1个月膝关节功能评分与骨代谢指标。结果术后1个月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疼痛、关节活动度、行走功能、屈曲畸形、关节肌力、稳定性等美国纽约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HSS评分)较术前升高,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而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血清骨代谢指标血清β-胶原降解产物(β-CTX)、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基(RANKL)、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RANK)水平较术前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采用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KOA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与骨代谢,使患者取得更满意的治疗效果。
    • 严志强; 解绪红; 冯凌思; 刘永轶
    • 摘要: 目的:探索膝关节置换(TKA)术后早期外周血白细胞介素(IL)-1β、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就诊的符合纳入标准患者,TKA术后24 h根据有无血栓形成,分为正常组和血栓组,比较两组外周血IL-1β和TNF-α水平差异。血栓组经治疗7 d后,比较治疗前后上述指标差异,同时比较治疗后和正常组上述指标差异,分析IL-1β、TNF-α水平与DVT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外周血IL-1β、TNF-α水平对DVT的诊断性能。结果:血栓组外周血IL-1β和TNF-α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栓组经治疗后上述指标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显著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周血IL-1β和TNF-α水平均与DVT呈显著正相关(分别r_(s)=0.407,P<0.05;r_(s)=0.411,P<0.05)。ROC曲线分析,术后24 h IL-1β的最佳临界值为71.52 ng/L,灵敏度为80.65%,特异度为96.55%,曲线下面积为0.9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NF-α的最佳临界值为41.58 ng/L,灵敏度为83.87%,特异度为89.66%,曲线下面积为0.9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KA术后早期外周血IL-1β、TNF-α水平对DVT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 谢洪华; 曾沣
    • 摘要: 全膝关节置换术(TKA)能够缓解关节疼痛,矫正膝关节畸形,改善关节功能。胫骨假体旋转对线是TKA成功的一个非常重要但易被忽视的技术环节,人工假体组件和关节面位置的准确定位对于手术成败具有重大的决定意义。目前关于胫骨假体旋转对线的方法较多,主要包括参考相关解剖标志、ROM技术、计算机辅助导航及个性化截骨等,且各有优缺点,临床尚存在较多争议,目前缺乏统一标准。本文拟从胫骨相关解剖、胫骨假体旋转对线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综述,以期为TKA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