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股神经阻滞

股神经阻滞

股神经阻滞的相关文献在1994年到2022年内共计497篇,主要集中在外科学、临床医学、基础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89篇、会议论文7篇、专利文献79571篇;相关期刊234种,包括现代生物医学进展、中国老年学杂志、临床麻醉学杂志等; 相关会议5种,包括2011年全国微创外科高峰论坛暨《中国微创外科杂志》创刊十周年庆典、2011中国西部十一省(区)麻醉学术年会、第十六次长江流域麻醉学术会议、青海省麻醉学术年会、第九届全国关节外科学术大会等;股神经阻滞的相关文献由1313位作者贡献,包括李民、郭向阳、张建楠等。

股神经阻滞—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89 占比:0.61%

会议论文>

论文:7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79571 占比:99.38%

总计:80067篇

股神经阻滞—发文趋势图

股神经阻滞

-研究学者

  • 李民
  • 郭向阳
  • 张建楠
  • 柳垂亮
  • 王宁
  • 王美容
  • 肖莉
  • 董补怀
  • 蔡靓羽
  • 任志伟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同红伟; 马慧
    • 摘要: 目的 探讨股神经阻滞和收肌管阻滞对全膝关节置换(TKA)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影响.方法 以60例接受TKA的患者为对象,盲选法分为观察组(收肌管阻滞)与对照组(股神经阻滞).比较两组术后疼痛、股四头肌肌力及DVT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术前、术后6 h、12 h、24 h、48 h、72 h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24 h、48 h、72 h股四头肌肌力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24 h、48 h、72 h膝关节活动度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未见下肢DVT发生,对照组为6.67%(2/30),P<0.05).结论 股神经阻滞、收肌管阻滞在TKA围术期镇痛效果无明显差异,而收肌管阻滞对患者术后股四头肌肌力的保留作用及膝关节活动度改善效果好,可减少DVT的发生.
    • 吕文学; 鹿洪秀; 蔡余力; 邱红明; 孔鹏; 于明秀
    • 摘要: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腘窝坐骨神经联合股神经阻滞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拟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120例,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对照组,每组60例。手术均选择椎管内麻醉,术后即刻实施周围神经阻滞镇痛,对照组采用股神经阻滞,试验组采用腘窝坐骨神经联合股神经阻滞。分别于术后6、12、24、72 h静息及活动状态下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评价疼痛程度,术后1、3、7 d测量膝关节主动屈曲角度,术前及术后1、3 d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浆促肾上腺激素分泌激素(ACTH)、皮质醇(COR),记录与穿刺相关的并发症及镇痛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结果 静息状态下,术后6、12 h试验组VAS评分略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 05);术后24、48 h试验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均0. 05);术后1、3 d,试验组ACTH、COR均低于对照组(P均0. 05)。结论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采用超声引导下腘窝坐骨神经联合股神经阻滞,镇痛效果满意,且可减轻患者应激反应。
    • 王泽鹏
    • 摘要: 目的:分析在老年髌骨骨折手术中采用超声引导的股神经阻滞+股外侧皮神经阻滞的麻醉价值。方法:抽取2020年1月—2021年7月西安航天总医院收治的76例老年髌骨骨折手术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术中采用腰硬联合麻醉,观察组采用超声引导的股神经阻滞+股外侧皮神经阻滞麻醉,对比两组的麻醉不良反应率、感觉和运动阻滞情况、术后不同时间点的疼痛度评分以及术中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T_(0)时两组的HR、DBP、SBP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T_(1)、T_(2)、T_(3)时对照组的DBP均显著低于观察组,T_(3)时对照组的SBP显著低于观察组(P0.05),而观察组感觉阻滞持续时间较对照组更长,运动阻滞持续时间均较对照组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麻醉不良反应率为2.6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5.79%(P<0.05);观察组术后4 h、8 h以及12 h的VAS疼痛度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老年髌骨骨折手术患者通过应用超声引导的股神经阻滞+股外侧皮神经阻滞可获得满意的麻醉效果,有利于维持血流动力学平稳,且麻醉安全性较高。
    • 张艳婕
    • 摘要: 目的分析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引导骶丛及股神经阻滞在骨科手术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9月—2021年8月于该院治疗的88例骨科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44例。观察组采用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引导骶丛及股神经阻滞,对照组采用神经刺激仪引导骶丛及股神经阻滞,观察至术后24 h。比较两组血流动力学指标、阻滞完成时间、阻滞起效时间及持续时间、镇痛效果。结果两组阻滞前(T0)、阻滞后10 min(T1)、阻滞后30 min(T2)时心率(HR)、舒张压(DBP)、收缩压(SB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阻滞完成时间(11.68±1.82)min、起效时间(9.14±1.56)min短于对照组,持续时间(256.91±38.74)min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081、9.923、4.385,P<0.05);观察组术后2、12、24 h时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分别为(1.39±0.41)分、(2.37±0.81)分、(2.82±1.06)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32、3.225、6.697,P<0.05)。结论在骨科手术中采用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引导骶丛及股神经阻滞效果确切,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影响小,起效快、持续时间长,可提升术后镇痛效果,可作为骨科手术中一种更好的麻醉选择。
    • 汤永南; 侯大标; 罗东斌; 罗斯敏
    • 摘要: 目的 回顾性分析四种多模式镇痛方案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通过提取电子病历系统中的数据,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至2020年4月行初次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的537例骨关节炎患者,采用四种多模式镇痛方案:A组耳穴贴压联合股神经阻滞,B组耳穴贴压联合隐神经阻滞,C组塞来昔布联合股神经阻滞,D组塞来昔布联合隐神经阻滞。统计术前一般资料及术后第1、3、7天VAS评分、股四头肌肌力、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评分、膝关节主动活动度。结果 四组术前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第3和7天,A组和B组的VAS评分均比C组和D组低。A组和C组股四头肌肌力在术后第1和3天明显比B组和D组差。A组和B组术后第1、3、7天PSQI量表评分均低于同时间段的C组和D组。A组和B组术后第1和3天膝关节主动活动度比C组和D组大。结论 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采用耳穴贴压联合单次收肌管隐神经阻滞更能有效缓解术后疼痛,改善睡眠,促进早期功能锻炼,达到快速康复的效果。
    • 赵海京; 朱妍妍; 董庆云
    • 摘要: 目的分析股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对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8月至2021年8月本院收治膝关节置换术患者96例,按随机数表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予以全身麻醉,研究组48例实施股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两组患者应激反应对比.结果研究组术后血糖(5.17±0.38)mmol/L、C反应蛋白(72.03±15.67)mg/L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股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用于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不仅能缓解患者应激反应,还能改善其苏醒期谵妄,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周红梅; 蒋晨浩; 张建楠; 尹卫娟
    • 摘要: 目的观察颊针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多模式镇痛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全膝关节置换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单次股神经阻滞后复合舒芬太尼静脉PCA镇痛方案,观察组采用颊针配合单次股神经阻滞后复合舒芬太尼静脉PCA镇痛方案,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段静息状态及运动状态的疼痛数字分级法(NRS)评分、膝关节的主动屈曲度及被动屈曲度、股四头肌肌力评分、镇痛泵按压次数、输入总药量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来评价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12、24 h静息时和术后12、24、48 h活动时NR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2、24、48、72 h膝关节主动伸屈度和术后24、48、72 h膝关节被动伸屈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2、12、24 h股四头肌肌力均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48 h镇痛泵按压次数、镇痛泵输入量、恶心呕吐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颊针在全膝关节术后镇痛效果明显,减少了术后镇痛药物用量,副作用更小,在早期关节功能康复方面效果确切。
    • 杨帆; 钱骏平; 周玉梅; 吴嗣莲
    • 摘要: 目的探讨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手术中采用股神经阻滞麻醉联合局部浸润麻醉对镇痛、麻醉效果及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3月—2020年3月在本院行老年髋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实行局部浸润麻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行股神经阻滞麻醉。对两组麻醉效果、镇痛效果、手术相关指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感觉阻滞时间、恢复痛觉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更长(P0.05),但下床活动时间更长(P0.05)。结论将股神经阻滞麻醉联合局部浸润麻醉应用于老年髋关节置换手术中效果较好,能够有效延长镇痛时间,改善麻醉效果,促进患者术后恢复,效果较为显著。
    • 王佳帝; 张晓敏
    • 摘要: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股神经阻滞与髂筋膜间隙阻滞对股骨颈骨折患者疼痛和认知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南通大学附属医院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6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的阻滞方式将其分成A组(28例)和B组(32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A组患者使用超声引导下股神经阻滞,B组患者使用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间隙阻滞。比较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后5 min(T_(1))和麻醉苏醒时(T_(2))血流动力学水平,阻滞时间,术前、术后12、24 h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AS)评分,术后1、2、3 d的患肢制动关节屈曲角度,以及术前与术后1、7 d的认知功能。结果两组患者各时间点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心率(HR)水平、感觉阻滞起效、完善时间与运动阻滞起效、完善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术前比,术后12~24 h两组患者VAS评分均呈下降趋势,且B组显著低于A组;与术后1 d比,术后2~3 d两组患者关节屈曲角度均呈逐渐升高趋势,且术后1~3 d B组显著高于A组;与术前比,术后1、7 d两组患者认知功能评分均呈先下降后升高趋势,但B组患者均显著高于A组(均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间隙阻滞与股神经阻滞均可起到快速阻滞的效果,且对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但相较于股神经阻滞,髂筋膜间隙阻滞镇痛效果更好,从而减轻对患者认知功能的损害,有利于术后尽早行康复锻炼,改善患者关节屈曲角度。
    • 张宁宁; 王晶晶
    • 摘要: 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是一种用于人工关节置换的外科手术[1],主要用于不能通过合理治疗恢复的膝关节严重受损者,可通过人工关节置换退化的软骨[2]。目前TKA的麻醉方法主要包括全身麻醉、硬膜外麻醉、膜下腔麻醉及神经阻滞麻醉4种[3]。股神经阻滞(femoral nerve block,FNB)在膝关节和小腿手术麻醉中的应用具有较好的镇痛效果[4]。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