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医药卫生>第六届《中华骨科杂志》论坛
第六届《中华骨科杂志》论坛

第六届《中华骨科杂志》论坛

  • 召开年:2013
  • 召开地:厦门
  • 出版时间: 2013-12-06

主办单位:《中华骨科杂志》编辑部

会议文集:第六届《中华骨科杂志》论坛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目的:通过病例回顾分析评价抗生素骨水泥对初次全膝关节术后假体周围深部感染的预防作用.方法:回顾2003年2月至2012年10月所有我院骨科接受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按是否使用抗生素骨水泥进行分组,比较两组间年龄、性别等其他危险因素的分布,对分布不均因素与是否使用抗生素骨水泥一起进行二元Logstic回归分析,评价是否使用抗生素骨水泥与术后深部感染是否相关.结果:共纳入2293例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手术患者,平均年龄64.8±10.7岁,女性占83.04%,术后深部感染的总体发生率为0.70%.Log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抗生素骨水泥不能降低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深部感染的发生率(p=0.535).结论:抗生素骨水泥对预防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深部感染的发生无明显疗效,因此不建议常规使用.
  • 摘要:目的:对人股骨头骨坏死标本不同区域的骨微观结构以及成、破骨细胞活性进行分析比较.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至2013年非创伤性股骨头骨坏死病人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股骨头标本10例(Ficat Ⅳ期),其中男性6例,女性4例,年龄40-57岁.将所获得标本按照病理学表现分为软骨下骨区、坏死区、硬化区、健康区,然后通过Micro-CT、纳米压痕、实时荧光定量PCR、免疫组化染色等方法对不同区域的骨微观结构以及成、破骨细胞活性进行评价.结果:(1)股骨头骨坏死不同区域的骨小梁排列及结构特征存在差异.(2)坏死区和健康区骨小梁的弹性模量和硬度无显著差异(P>0.05).(3)软骨下骨区和坏死区可见TRAP染色阳性细胞,硬化区以及健康区未见TRAP染色阳性细胞.(4)Rux2和Bmp2在硬化区及健康区呈阳性表达,其余区域为阴性;Rank和Rankl在软骨下骨区及坏死区呈阳性表达,其余区域为阴性.结论:股骨头骨坏死塌陷过程中,坏死区骨小梁微观力学强度相比健康区没有显著降低,而骨微观结构发生明显改变.软骨下骨区及坏死区破骨细胞活性增强,硬化区成骨细胞活性增强,成、破骨细胞活性改变可能是造成股骨头宏观力学降低的原因.
  • 摘要:目的:寻找初次人工全髋、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的变化规律.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3年3月在本院行单人工全髋、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监测术后1、2、3、4、5、7、14监测血常规结果.结果:223例患者中168例术后第4天为血红蛋白含量最低点,32例术后第3天为血红蛋白含量最低点,6例第5天为最低点,2例第2天为最低点,第7天明显恢复;红细胞压积呈相同的规律.全膝关节置换和全髋关节置换患者呈相同变化规律,但术后第1、2天前者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压积明显低于后者.而术中输血组的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压积术后第1、2、3、4天明显高于未输血组和稀释回输组(后2组无明显差异),而在第5、7、14天三者无明显差异.结论:初次人工全髋、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有明显的变化规律.
  • 摘要:目的:探讨交叉松质骨螺钉联合单臂外固定支架在晚期全膝关节结核加压融合术中运用的临床疗效.方法:我科自2004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26例晚期全膝关节结核患者,男12例,女14例;年龄21~72岁,平均48.7岁.病程11个月~7年,平均3.2年.其中7例伴有小腿中段外侧流注脓肿,6例分别伴有髌上囊、膝关节内外侧窦道和混合感染.所有患者关节内病理切片检查均查见抗酸染色阳性杆菌.患者术前均经至少3周有效抗结核治疗,手术融合后先行交叉松质骨螺钉固定,然后待伤口缝合后再行单臂外支架固定.术后继续给予1年以上的抗结核治疗.对细菌混合感染联合敏感抗生素治疗,直至伤口愈合.评价指标为围手术期并发症,患膝的融合率,以及术后疼痛和功能评分.结果:26例患者术中均无血管神经损伤,术后2例伤口感染,清创后愈合.患者随访26-41个月,平均35个月,其中25例获得骨性融合,1例部分融合,平均融合时间5.5个月,患肢短缩1.2~2.8cm,平均1.8mm.膝关节融合在外翻角度5°~8°、屈曲5°~10°的位置.无1例结核病复发.术后患者膝关节疼痛缓解,患膝功能明显提高,均能参加日常的工作和劳动,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结论:交叉松质骨螺钉联合单臂外固定支架行膝关节融合术是治疗晚期全膝关节结核的一种有效方法,具有操作方便,稳定性好,融合率高等优点.
  • 摘要:目的:评估采用Scorpio假体行关节置换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远期临床疗效.方法:对1999年1月—2000年12月于我科采用Scorpio单半径后方稳定型膝关节假体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北京地区34例患者进行随访.其中10例失随访,随访率71%;8例去世,2例拒绝随访;其余14例患者(24膝)完成随访.手术时患者平均年龄54.6岁,平均体重指数23.10Kg/m2,男2例,女12例.对患者进行临床及影像学评估,临床评估包括膝关节评分(KSS评分)、功能评分、HSS髌股关节评分、膝关节活动度、VAS评分及主观满意度.影像学评估采用膝关节负重正侧位及髌骨轴位,观察假体周围有无透亮线.结果:平均随访时间为12.4年,至随访结束时3例3膝已行膝关节翻修术.余下患者KSS评分由术前的17.8分提高到随访时的94.7分,功能评分由术前的17.1分提高到随访时的61.0分,髌股关节得分为87.9分,ROM由术前的74.1°提高到103.8°,VAS评分由6.6分降低到的0.1分,以上指标均有显著性改变(P=0.000).患者平均主观满意度为9.3分.膝关节假体周围观察到9例透亮线,但无假体松动证据.随访时3膝已行翻修术,其中感染2膝、胫骨平台松动1膝.结论:采用Scorpio假体行关节置换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可有效缓解疼痛,获得满意的远期临床疗效.
  • 摘要:目的:探讨中国汉族人群正常股骨远端旋转轴线的相互关系及其临床意义,为全膝关节置换术提供旋转对线的参考数据.方法:对409名健康成年志愿者进行下肢全长CT扫描,共获得的746例正常膝关节的图像数据.通过垂直于股骨机械轴线的断层图像重建,对轴线参数进行平面测量,包括股骨后髁角、髁扭转角、临床上髁轴线与外科上髁轴线的夹角.按性别和侧别分组,分析有无统计学差异.结果:股骨后髁角平均为3.29°±1.24°,髁扭转平均为7.06°±1.63°,在性别及侧别比较中均不存在统计学差异.临床上髁轴线与外科上髁轴线的夹角平均为3.81°±1.14°,不存在侧别差异,但在全部膝关节的独立样本t检验中存在性别差异,女性大于男性.结论:股骨远端旋转对线的测量结果受到选择的对象人群和测量方法的影响,测量出来的后髁角平均数值也并不能完全代表全部样本的实际情况,还应该注意角度数值在样本人群中的分布情况.在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时,应尽可能进行个体化操作,并应用多种方法联合确定股骨远端的旋转对线.
  • 摘要:目的:探讨关节镜下采用改良双股钢丝前后挤夹固定治疗胫骨嵴骨折的手术技术和临床效果.方法:自2009年1月至2012年2月收治膝关节胫骨嵴骨折12例,男4例,女8例,年龄10~50岁,平均(19.5±10)岁,受伤时间4天-2年,均为Meyers-Mekeever分型Ⅱ型和Ⅲ型骨折.采用关节镜下改良双股钢丝前后挤夹固定治疗治疗.术后支具固定,4周后功能锻炼.结果:本组术中未出现骨块碎裂、前交叉韧带损伤、血管神经损伤和感染等并发症,所有病例均获得随访,时间6~30月,平均15.6个月.最终随访显示关节活动度恢复,关节稳定性良好.术后X摄片提示骨折复位好,全部病例骨折愈合,未发现钢丝断裂的病例.术后Lysholm评分和IKDC评分:优10例,良2例.结论:关节镜下改良双股钢丝前后挤夹固定治疗胫骨嵴骨折,手术操作相对简单,不需要损伤前交叉韧带的实质部,复位固定牢固,可获得满意的疗效.
  • 摘要:目的:探讨采用垂直双微型钢板治疗锁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采用垂直双微型钢板治疗的锁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骨折的资料,其中单纯Craig Ⅱ类Ⅱ型骨折10例,Ⅱ类Ⅴ型骨折5例,罕见锁骨Craig Ⅱ类Ⅱ型合并CraigⅢ类骨折1例;其中男9例,女7例;年龄36-71岁,平均53.6岁.骨折复位后将一枚微型钢板置于锁骨远端上方,根据骨折的长度选择合适长度的螺钉依次固定骨折的远端及近端.然后在锁骨的前方放置一枚微型钢板并使用螺钉进行固定,术中无需修复喙锁韧带.采用美国肩肘外科医师学会评分评价术后肩关节功能.结果:16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9-16个月.平均12.6个月.末次随访时X线片示锁骨均获得解剖复位以及骨性愈合,其中15例在术后8个月内骨折愈合,1例在术后10个月骨折愈合.末次随访时ASES评分为86-93分,平均91分,与健侧肩关节的功能评分接近.末次随访时,一例出现一枚螺钉拔出,所有患者未发生钢板断裂以及钢板周围骨折等并发症.结论:采用垂直双微型钢板治疗锁骨远端Craig Ⅱ类Ⅱ型、Ⅱ类Ⅴ型粉碎性骨折,有效地提高了粉碎性锁骨远端骨折固定效果,避免了干扰肩锁关节和肩关节活动,有利于肢体功能早期恢复.
  • 摘要:目的:探讨采取尺骨鹰嘴截骨入路治疗肘关节恐怖三联征的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对10例肘关节恐怖三联征的患者均采用尺骨鹰嘴截骨入路,固定冠状突和桡骨小头,修补侧副韧带,术后采用铰链式支具固定后,早期功能锻炼.结果:10例患者手术切口均一期愈合,随访时间为4.6~15个月,平均为11.5个月,术后均骨性愈合,功能评价:优3例,良4例,中3例,差0例,优良率为70%,肘关节伸屈范围:80°~110°,旋转范围50°~100°.结论:经尺骨鹰嘴截骨入路治疗肘关节恐怖三联征具有术野暴露清晰,固定操作直观,可早期进行功能锻炼.
  • 摘要:目的:探究内倾型后踝骨折的特点,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及治疗方法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5~2010.12在我院治疗资料完整的后踝骨折病例75例,男46例,女29例,平均年龄45.5岁(15岁~89岁),分析其X片及CT特点.治疗采用后外侧切口2例,后内侧切口13例.结果:按Lauge-Hansen分型,旋后-外旋型48例,旋后-内收型15例,旋前-外旋型5例,旋前外展型7例.其中符合x线示三踝骨折,CT示后踝骨折块延伸到内踝即内倾型后踝骨折为15例(占所有后踩骨折的20%),内倾型后踝骨折累及胫骨远端关节面为35.5±5.5%,15例获得7-50个月(平均18月)随访.根据Baird-Jackson评定标准,优10例,良4例,可1例,优良率达93.3%.结论:内倾型后踝骨折并不少见,绝大部分都伴有关节软骨的损伤,其产生可能是旋转应力合并垂直应力共同作用的结果,是介于踝关节骨折与Pilon骨折的一个特殊类型骨折,需要尽早切开复位手术治疗,采用后内侧切口治疗具有优越性.
  • 摘要:目的:回顾性对比分析闭合复位斯氏针内固定与外侧扩大入路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对Sander Ⅱ型跟骨骨折手术治疗效果的影响,探讨闭合复位技术的适应症.方法:2007年1月至2009年5月,住院手术的Sander Ⅱ型跟骨骨折病例共107例,均为闭合性损伤.根据患者的手术方法分成两组,闭合复位内固定组54例,切开复位内固定组53例.术前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术后按美国足踝外科学会评分系统评价术后功能,采用视觉模拟评分评估术后疼痛程度.同时进行影像学的评估和记录手术并发症.结果:本研究中94例患者得到随访,随访时间24-56个月,平均40.4个月.两组患者在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时,影像学上跟骨的形态学参数测量结果无明显差异;术后AOFAS功能评分和VAS评分没有明显差异.切开复位内固定组2足出现切口感染,6足出现伤口愈合不良.闭合复位内固定组无一例出现伤口并发症.结论:在Sander Ⅱ型跟骨骨折,闭合复位微创固定与常规切开复位内固定的治疗效果相似,伤口并发症显著降低.Sander Ⅱ型骨折是闭合复位技术的适应症.
  • 摘要:目的:比较应用自体半腱肌腱与同种异体肌腱微创移植重建踝关节外侧韧带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9月至2011年6月采用微创手术治疗的68例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患者资料,其中应用自体半腱肌肌腱重建踝关节外侧韧带(自体组)32例,男19例,女性13例,平均年龄32.4岁(17~62岁).踝关节初次扭伤至接受手术的时间9~38月,平均17.3个月.同期应用同种异体肌腱重建踝关节外侧韧带(异体组)36例,男22例,女性14例,平均年龄34.2岁(15~67岁).踝关节初次扭伤后至手术的时间11~56月,平均19.1个月.2组患者均采用相同的手术方法,重建距腓前韧带及跟腓韧带.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发热天数、伤口愈合时间.患者术前术后均按照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关节评分标准评估手术疗效、供区功能影响状况和患者满意度.结论:使用自体半腱肌腱手术时间较同种异体肌腱长,术后发热时间短.自体肌腱与同种异体肌腱移植重建踩关节外侧韧带的临床疗效无差异.自体肌腱愈合康复过程略微快于异体肌腱,但异体肌腱具有损伤小,手术简便等优点.
  • 摘要:目的:探索并评价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在治疗陈旧性踝关节骨折和踝关节骨折畸形愈合后遗症的临床效果.方法:2007年3月至2012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陈旧性踝关节骨折患者,根据AO分型,44-A型1例,44-B型1例,44-C2型3例,术前采用牵引或术中采用撑开技术,结合切开复位技术和钢板螺钉内固定技术治疗陈旧性踝关节骨折和踝关节骨折手术后畸形愈合,根据手术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AOFAS踝后足评分,分析陈旧性踝关节骨折和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后遗症的功能障碍原因和临床疗效.结果:术后平均随访9.6±3.3个月(6个月-12个月),术后无一例出现伤口并发症,患者VAS疼痛评分术前平均5.8±0.4(5-6)分,术后平均1±0.7(0-2)分.AOFAS踝后足评分术前平均25分,术后平均90分.结论:在陈旧性踝关节骨折和复杂踝关节骨折翻修的治疗中,仔细评估骨折类型,辅助牵引或撑开复位,并结合疤痕清理和内固定技术有助于骨折的复位,术后患者的踝关节功能和疼痛有明显改善,效果满意.
  • 摘要:目的:探讨A2FN微创治疗股骨干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应用两种手术方法治疗资料完整的26例股骨干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患者,男22例,女4例;年龄17~50岁,平均33岁.股骨干骨折部位:近段5例,中段20例,远段1例.股骨颈骨折按Garden分型:Ⅰ型2例,Ⅱ型13例,Ⅲ型8例,Ⅳ型3例.其中14例(钢板空心钉组)患者股骨颈骨折采用空心钉固定,股骨干骨折采用加压钢板内固定;12例(A2FN组)患者采用闭合复位小切口辅助行髓内钉(A2FN)固定.结果:术后随访1~4年,平均两组股骨颈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72.3±8.7)天、(68.3±7.4)天,股骨干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134±28)、(102±24)天;钢板空心钉组1例患者在术后18个月股骨骨折仍未愈合,经再次手术内固定并植骨后24周愈合;1例股骨颈骨折10个月不愈合,行全髋关节置换.A2FN组未发生股骨颈骨折和股骨骨不连病例.根据术中术后观察指标、Hss评分、Harris评分功能评价标准,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出血量,股骨骨折愈合时间,Hss评分、 Harris评分功能评分方面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闭合复位小切口辅助行A2FN治疗股骨干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是一种有效的内固定方式,不仅手术时间短,出血小、骨折愈合快,且可明显改善髋、膝关节功能.
  • 摘要:目的:介绍"高位髂腹股沟入路"在治疗骨盆髋臼骨折、特别是累及四方区骨折的手术方法,影像学结果及其手术并发症.材料与方法:自2010年10月至2012年11月,对22例累及四方区的骨盆髋臼骨折患者进行队列研究,术中均采用新改良的高位髂腹股沟入路进行复位及固定.患者平均年龄35.2岁(16-62岁),其中双柱骨折6例,前柱骨折12例,前柱伴后半横行骨折2例,横行骨折l例,T型骨折1例.车祸伤14例,高处坠落伤8例.观察指标包括:骨折类型,受伤到手术时间,手术时间,出血量,复位质量及围手术期并发症等.临床影像检查按照Matta标准进行分级,术后髋关节功能按照Harris及改良Merle D'Aubigne分数进行评价.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至少9个月的随访,所有22例患者受伤至手术时间平均5天,平均出血量750ml,平均手术时间186分钟.根据Matta标准:优,68%,良,23%,差,9%;9个月的Merle D'Aubigne得分:优,73%,良, 18%,差,9%.所有患者无腹股沟疝或腹壁疝形成,两例(9%)患者由于术中牵拉或损伤导致出现股外侧皮神经损伤症状,一例(4.5%)患者出现血管损伤,一例(4.5%)患者出现伤口脂肪液化.结论:"高位髂腹股沟入路"是一种优于腹直肌旁入路和改良Stoppa入路的新入路,单独或联合后路K-L入路可以很好地处理各种复杂的骨盆髋臼骨折,特别四方区骨折及死亡动脉.既可克服腹直肌旁入路不易处理髂骨前1/3及累及髋臼前壁骨折的缺点,又可克服改良Stoppa入路和经典髂腹股沟入路不能真正"直视"四方区和死亡动脉的缺点,同时其操作方便,避免了经典髂腹股沟入路需解剖腹股沟管、血管束游离困难等缺点.
  • 摘要:目的:分析超近端胫骨平台双髁骨折的临床特点,探讨此类骨折的治疗策略.方法:对2007年6月~2012年10月收治的8例超近端胫骨平台双髁骨折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性6例,女性2例,平均年龄40.8岁(范围28~56岁).所有患者常规术前3维CT检查,在等待7~14天软组织条件改善后接受了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结果:8例患者术后获得12~26个月的随访(平均18.6个月).所有患者末次随访时均获骨性愈合,HSS评分结果:平均78.12(范围56~90),其中优3例,良3例,可1例,差1例;Lysholm评分结果:平均81.37(范围58~91),其中正常4例,尚可3例,差1例.结论:超近端胫骨平台双髁骨折是一种具有膝关节脱位特点的特殊骨折,现有的分类都没有类似描述.术前常规三维CT,术中注意评估膝关节稳定性,恢复膝关节的力线及关节面平整,早期支具保护下功能锻炼可以获得较好的疗效.
  • 摘要:目的:探讨后外侧胫骨平台骨块在胫骨平台骨折中的发生率及其形态学特点.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5月~2013年1月收治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利用医学影像存储和传输系统(PACS系统)分析CT图像上的后外侧平台骨块骨折线的轴向角度、受累面积、矢状位角度、骨折块高度及移位程度等形态学参数.结果:在264例胫骨平台骨折中,共检测到39例后外侧胫骨平台骨折,其发生率为14.8%.后外侧髁骨块平均移位10.5mm(4~19mm),后外侧髁骨折线轴向角度为22°(62°~-43°),后外侧骨块的高度为28mm (18~42mm),后外侧髁骨块的矢状位角度为76°(58°~97°),受累的后外侧骨块面积占整个胫骨平台面积的比例为14.1%(8%32%).结论:后外侧胫骨平台骨折的骨折线偏于冠状位、骨块所累及的关节面面积较小、骨折线的矢状位角度较大.明确上述特点,能够为该类型骨折的临床治疗决策提供一定参考.
  • 摘要:目的:探讨经腹直肌外侧切口入路与改良Stoppa切口入路治疗髋臼骨折的手术操作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2013年3月,采用经腹直肌外侧切口入路治疗髋臼骨折15例(组1)和改良Stoppa切口入路治疗髋臼骨折7例(组2)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组1:男性11例,女性4例;年龄21~57岁,平均39岁;骨折Judet-Letournel分型:前柱骨折8例(含双侧前柱骨折2例),前柱伴后半横形骨折5例,双柱骨折2例,合并骨盆骨折7例;组2:男性5例,女性2例;年龄28~53岁,平均41岁;骨折Judet-Letournel分型:前柱骨折4例,前柱伴后半横形骨折2例,横形伴后壁骨折1例,合并骨盆骨折4例.手术采用平卧或漂浮体位,单纯髋臼前部分骨折行平卧位、单纯经腹直肌外侧切口入路或改良Stoppa切口入路;波及髋臼后壁、后柱需联合后侧K-L入路者行漂浮体位,先行腹直肌外侧切口入路或改良Stoppa切口入路,完成髋臼前部分骨折的复位固定,再经后侧K-L入路完成髋臼后壁或后柱骨折的复位固定.比较两组间的手术显露时间、术中操作、手术显露过程出血量、骨折复位情况及手术入路并发症等.结果:本组22例均顺利完成手术;组1中15例患者,单纯行经腹直肌外侧切口入路10例(含2例经单一皮肤切口下双侧腹直肌外侧切口入路固定双侧前柱骨折),经腹直肌外侧切口联合后侧K-L入路5例;组2中7例患者,单纯行改良Stoppa切口入路5例,改良Stoppa切口入路联合后侧K-L入路2例.组1中手术切口显露时间平均7min,显露过程出血量平均25m1;组2中手术切口显露时间平均8min,显露过程出血量平均40ml;两组中术后X线及CT扫描均显示髋臼骨折复位良好,按照Matt影像学复位评估标准:组1优8例,良5例,一般2例,优良率86.7%;组2优5例,良1例,一般1例,优良率85.7%.组1中有1例出现坐骨神经损伤症状(考虑为后侧入路牵拉致),术后6周恢复,1例出现腹壁伤口皮下脂肪液化,经换药后愈合.结论:经腹直肌外侧切口入路与改良Stoppa切口入路术中均能充分显露髋臼前柱和四方体,并能正视下复位并固定髋臼骨折,且手术显露简单、损伤小,手术并发症少,是治疗髋臼前方骨折尤其是累及四方体的骨折的理想手术入路.
  • 摘要:目的:总结闭合性胫骨上段骨折手术治疗方法并探讨并发症发生原因和预防办法.方法:回顾本院骨科5年半以来收治的93例闭合性胫骨上段骨折病人,以AO/OTA分型其中41A22例,42A 18例,42B 36例,42C17例.分别以单接骨板、双接骨板及髓内钉3种方法治疗,术后定期随访并以放射学及Johner&Wruhs胫骨骨折临床效果评价法评分.结果:获得随访78例,Johner&Wruhs胫骨骨折临床效果评价:优63例,良8例,中4例,差3例,优良率为91.0%.所有并发症包括骨筋膜室综合征1例,胭动脉栓塞3例,至肢体坏死截肢2例,手术复位不良4例,骨折不愈合并内固定断裂1例,软组织愈合不良甚至感染8例.结论:胫骨上段骨折的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原因复杂并可能造成严重后果.为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需在多个环节上提高对本疾病特点的认识.只有理想的复位、充分的固定、早期的功能康复才能获得满意的疗效.
  • 摘要:目的:测量股骨颈骨折闭合复位内固定术后股骨头的术前术后空间移位参数以评估手术复位情况.方法:收集5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闭合复位内固定术前术后双侧股骨近端的多层螺旋CT扫描的薄层原始数据及X线片,其中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32例,Garden Ⅰ型7例,Garden Ⅱ型16例,GardenⅢ型21例,GardenⅣ型6例.将所得数据图像(Dicom格式)导入Mimics 10.01软件生成双侧股骨近端三维模型,将患侧股骨与健侧股骨镜像模型相配并进行关键点的标记,通过软件三维测量技术计算股骨头空间移位参数,即股骨头空间移位角度、股骨头中心的移位距离和股骨头小凹最深点的移位距离,并利用SPSS 16.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在不同Garden分型中内固定术前术后股骨头小凹最深点移位除Garden Ⅰ型移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P>0.05),Garden Ⅱ型、Ⅲ型、Ⅳ型移位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内固定术前术后股骨头中心移位发现,Garden Ⅰ型移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arden Ⅱ型、Ⅲ型、Ⅳ型移位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术后的股骨头空间移位角度发现,Garden Ⅰ型、Ⅳ型移位角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arden Ⅱ型、Ⅲ型移位角度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在空间移位角度改善率方面我们同时发现股骨头小凹最深点移位和股骨头中心的移位在Garden Ⅰ型、Ⅱ型中改善率都较小,同时GardenⅣ型在股骨头空间移位角度改善率不佳.结论:基于螺旋CT的三维重建及其测量技术能够更加准确、高效地测量股骨颈骨折的真实空间移位程度和手术复位后的空间位移程度,发现股骨颈骨折闭合复位内固定术后股骨头实际上仍存在一定的空间移位和较大的成角,所以临床医生需要慎重考虑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的术式,从而达到良好的复位质量,降低产生并发症的机率.
  • 摘要:目的:X线对于踝关节骨折及韧带损伤的诊断及治疗方案的制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研究通过不同旋转角度对踝关节进行透视,分别比较正常与病理状态下各参数对下胫腓联合及踝穴损伤诊断的可靠性.方法:获取8具新鲜下肢尸体标本,分别在正常情况以及建立腓骨短缩和/或三角韧带损伤模型后,C臂机以5°为间隔,从-30°至30°逐一测量内踝间隙(MCS)、胫距上间隙(SCS)、胫腓间隙(TCS)及胫腓重叠(TFO)的数值.结果:正常情况下,平均内踝间隙为2.58±0.59mm,胫距上间隙为2.89±0.56mm,胫腓间隙为3.03±0.72mm,胫腓重叠为4.25±3.14mm.建立腓骨短缩和/或三角韧带损伤模型后,内踝间隙及胫腓间隙变大,而胫距上间隙及胫腓重叠变小.所有参数值均随X线投射角度的改变而发生相应变化.结论:胫腓间隙受透照角度的影响较小,是判断下胫腓联合损伤较为可靠的影像学参数.内踝间隙始终小于胫距上间隙,一旦内踝间隙超过胫距上间隙,则应怀疑三角韧带损伤,或存在外踝短缩畸形的可能.胫腓重叠不会出现负值,如果出现负值,意味着下胫腓联合存在损伤.
  • 摘要:目的:观察经锁骨下切除部分第一肋行上胸椎前方暴露的手术入路,比较左、右两侧入路的暴露范围及易损伤重要结构的解剖学特点.方法:10具成人新鲜尸体(58-83岁,平均74.1岁),分别行左、右两侧锁骨下切除部分第一肋上胸椎手术入路,从胸骨外缘开始切除部分第一肋至锁骨下动、静脉内侧缘,游离胸膜进胸显露上胸椎前方,结合直视观察和X线透视确定该入路在上胸椎的显露节段.用游标卡尺在尸体标本上测量以下数据:左右两侧胸骨外缘距锁骨下静脉(第一肋与胸骨柄交界点距锁骨下静脉与第一肋交点)的距离;双侧交感干在各胸椎(T1-T4)水平距肋头内侧界的距离.比较左、右两侧入路相关解剖结构尤其是大、中血管、胸导管、交感干、迷走神经等对手术操作的影响程度.结果:通过经锁骨下切除部分第一肋手术入路,10具标本左、右两侧均能顺利暴露T1-T4椎体前方,而无需损伤重要的血管、神经,如奇静脉、交感干、上腔静脉,主动脉弓等.其中5具标本在右侧可向下显露至T5.胸骨外缘距双侧锁骨下静脉距离分别为:左侧:7.56+-0.453(6.88~8.13)cm,右侧:7.55+-0.460(6.82~8.15)cm,P>0.05.双侧交感干在上胸椎不同节段距离肋头的平均距离约在4.9~6.3mm之间,左右两侧交感干距肋头距离在T1-T4各节段无统计学差异.结论:锁骨下部分切除第一肋显露上胸椎前方的手术入路在左、右两侧均可暴露上胸椎前方,可拟应用于上胸椎病变的患者.但尚需进一步大样本的解剖学研究及临床验证.
  • 摘要:目的:分析儿童和青少年骨盆type-Ⅱ型尤文肉瘤的特点、手术切除后远期生存率、局部复发率、转移率及术后功能,探讨影响其生存率和功能的因素.方法:2001年1月至2010年10月,8例骨盆type-Ⅱ型尤文肉瘤患者在我科接受治疗.所有患者经X线、CT、磁共振成像等影像学检查,并经病理学诊断证实.所有病例均为局部肿瘤,无远处转移.所有患者均接受了经髋臼Y型软骨截骨,异体髋臼复合钢板重建、髋臼挽救术.术后均辅助以放、化疗.8例均获得随访,中位随访时间37.8月(12-72月).结果:7例病人(7/8)无病生存的平均时间为39月(24至60月).1例患者(1/8)术后24月发生死亡.总的2年生存率为100%,5年生存率为90%.MSTS平均为25.4分(18-27分).影像学平均得分90.1%(介于76%-94%)。结论:髋臼挽救即借助Y型软骨的天然屏障作用,通过Y型软骨截骨,切除受肿瘤侵犯的部分髋臼而保留大部分骨量,通过匹配的异体髋臼进行髋臼重建,避免了关节置换、关节转位或是融合,提升了患者的肢体功能.
  • 摘要:目的:探讨灌注性细胞接种和培养方法结合规则支架结构体外构建完全活化的组织工程骨以及修复兔桡骨节段性缺损的可行性和效果.方法:以RP技术制备的可控微结构β-TCP支架为载体,采用自行设计的生物反应器进行兔成骨细胞的灌注接种和灌注培养(PSPC),以静态接种和静态培养(SSSC)以及静态接种和灌注培养(SSPC)方法为对照,通过葡萄糖日耗量、细胞活力检测、碱性磷酸酶活性检测和组织学观察,对比三种方法的细胞增殖和分布情况;将组织工程骨植入兔桡骨节段性骨缺损,以缺损旷置、自体骨和单纯β-TCP支架为对照,通过影像学和组织学检查比较骨缺损的修复效果.结果:PSPC组的葡萄糖日耗量、细胞活力和碱性磷酸酶活性高于SSPC和SSSC组(P<0.05),SSSC组细胞仅在支架边缘分布而PSPC组和SSPC组细胞在支架内部和边缘均有分布,PSPC组的细胞占孔率高于SSPC和SSSC组(P<0.05).植入兔桡骨缺损12周后,X线结果显示PSPC组的骨修复效果以及组织学结果显示的新骨生成量高于SSPC组、SSPC组和单纯β-TCP组(P<0.05).β-TCP残余量与SSPC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但低于单纯β-TCP和SSSC组(P<0.05).结论:PSPC法结合规则内部结构的RP支架可促进支架内细胞增殖和均匀分布,从而构建完全活化的组织工程骨成功修复节段性骨缺损.
  • 摘要:目的:发现骨肉瘤中突变的新基因,以及通过检测化疗药物相关基因指导骨肉瘤的个体化治疗.方法:采用第二代高通量测序技术对23例骨肉瘤手术样本进行化疗相关药物靶基因检测,并对其中10例样本的339个基因进行突变检测.系统分析后,发现骨肉瘤相关的特异性突变以及患者对化疗药物的敏感程度.结果:确定了85个未报道过的基因突变位点,其中发现ALK基因的第19个外显子和第29个外显子在骨肉瘤中存在共同突变位点;NOTCH基因与患者血清碱性磷酸酶水平相关.另外,药敏结果显示:23例骨肉瘤患者均对异环磷酰胺敏感,铂类敏感率为39.1%,阿霉素敏感率为21.7%.在术前化疗中使用患者敏感的化疗药物时,化疗有效率会显著提高.结论:ALK基因与NOTCH基因可能均为致癌基因,在不同方面参与骨肉瘤的病理过程.骨肉瘤个体化治疗可能成为提高化疗效果并最终提高骨肉瘤生存率的关键.
  • 摘要:目的:对兔椎间隙感染后不同时间点,椎体软骨终板及髓核组织学改变、生物化学成分变化与软骨终板弥散功能改变的相关性进行研究,评估椎间隙感染病程中软骨终板弥散功能改变情况.方法:取新西兰兔60只,制作椎间隙感染模型.在术后1、2、4、8、12周,每次随机取椎间隙感染模型兔各8只、对照组兔4只.采用HE染色观察软骨终板组织形态学、免疫组化测定软骨终板下血管内皮细胞VEGF表达、RT-PCR测定髓核组织中Ⅱ型胶原蛋白、aggrecan蛋白mRNA表达、连续动态增强MRI检测椎间盘软骨终板弥散功能.结果:在椎间隙感染后,软骨终板上出现新生毛细血管,VEGF表达逐渐增多,髓核组织内蛋白多糖及Ⅱ型胶原含量减少,软骨终板弥散功能逐渐增强;感染后4周时,新生毛细血管达到最多,VEGF表达最多,弥散功能达到最佳,4周后逐渐减少,在感染后8周时,蛋白多糖及Ⅱ型胶原破坏达到最强,8周后基质破坏有所修复.软骨终板VEGF表达与软骨终板弥散功能呈正相关关系,r=0.846;蛋白多糖mRNA表达与软骨终板弥散功能呈负相关关系,r=-0.735.结论:椎间隙感染后软骨终板的弥散功能处于一个动态变化中,在感染后4周时弥散功能达到最佳.椎间隙感染后软骨终板VEGF表达与软骨终板弥散功能呈正相关关系,髓核中蛋白多糖mRNA表达与软骨终板的弥散功能呈负相关关系.
  • 摘要:组织工程骨因强大的成骨功能被选择用来修复骨缺损,但是骨移植手术是一种开放手术,不可避免的可以导致感染,为了克服这种在组织工程移植过程中所发生的潜在感染,设计了一个可控性缓释抗生素系统"纤维蛋白凝胶修饰的藻酸盐-万古霉素缓释微球"(FG-Vanco-AB),在移植部分发挥持续的抗感染作用.将组织工程骨结合(FG-Vanco-AB)移植到山羊右侧股骨临界骨缺损的部位,作为对照组组织工程骨被移植到同一山羊的左腿.作为诊断抗生素发挥抗菌作用的标准浓度则是5mg/ml,即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低杀菌浓度.实验结果证明了右侧局部、血液及左侧局部持续超过杀菌浓度的天数分别分别为28天,7天,2天.对于万古霉素在股骨中的浓度,则是从移植部位向两边逐渐递减的.山羊双侧股骨术后28天及56天ECT检查结果均提示没有明显的区别,CT及组织学检查证明在术后112天,山羊双侧股骨均得到了完全修复.实验结果证明了:(FG-Vanco-AB)在移植的部位可以发挥杀菌作用,并且不会影响组织的重建与修复.
  • 摘要:目的:探讨后交叉韧带断裂对于前交叉韧带形态结构的影响,为PCL损伤后治疗方法的选择提供实验依据.方法:24只成年雄性家兔,双侧膝关节互相对照.实验侧膝关节行PCL完全切断术,对照侧膝关节行假手术,切开关节囊,暴露但不切断PCL.在术后第8周、第16周、第24周、第40周四个时间点随机处死6只家兔.6只兔双膝ACL进行组织学检测:HE染色观察ACL组织韧带细胞数目变化、纤维形态改变;天狼猩红染色偏振光检测Ⅰ型和Ⅲ型胶原的含量及比值变化;透射电镜观测韧带胶原纤维的超微结构改变.结果:PCL切断后,组织学观察显示第24周和第40周,实验组ACL细胞较对照组减少(P<0.05),实验组出现较多椭圆型、圆形细胞核,胶原纤维排列较对照组稀疏.透射电镜观测第24周开始,胶原原纤维直径大小不一,出现细小纤维和粗大纤维,实验组前交叉韧带排列稀疏,间隙增大.天狼猩红染色偏振光检测Ⅰ型和Ⅲ型胶原纤维含量显示第40周实验组ACL的Ⅰ型胶原纤维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5.Ⅲ型胶原纤维含量在第24周和第40周,实验组较对照组显著增多,P<0.05.第16周,第24周和第40周实验组ACL的Ⅰ/Ⅲ型胶原纤维的比值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兔膝关节PCL断裂一定时间后,ACL形态结构发生改变:韧带细胞数目减少,胶原纤维松散,排列紊乱,Ⅰ型和Ⅲ型胶原的比值下降.
  • 摘要:目的:明确JNK信号转导通路在损伤疝出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中激活情况及免疫学因素探讨.方法:选择24例天津市天津医院脊柱外科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收集手术摘除的髓核组织,根据影像学检查及术中所见纤维环是否破裂分为12例单纯突出型和12例损伤疝出型,所有标本根据其影像资料按照改良Piffirmann评分系统进行分级以评价椎间盘的退变程度并进行HE染色;TUNEL染色分析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技术检测标本中JNK信号通路的激活情况.结果:标本HE染色切片中发现损伤疝出组出现炎性细胞浸润比例多于单纯突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的Piffirrman评分相同的情况下,损伤疝出组髓核细胞凋亡计数明显多于单纯突出组,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JNK蛋白在损伤疝出组激活程度明显高于单纯突出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JNK信号通路在损伤疝出型腰间盘突出症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其可能机制是JNK信号通路和髓核疝出引发的自身免疫反应相互作用的结果.
  • 摘要:目的:分离、纯化及鉴定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干预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内源性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基因表达,并观察基因干预后细胞向神经样细胞分化特征.方法:全骨髓贴壁法分离、纯化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流式细胞技术鉴定细胞表型分子;获取第三代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后,实验分为A、B、C三组,A组以载鼠源性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rGDNF)与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重组腺病毒(Ad-rGDNF-GFP)感染BMSCs,B组以载GFP基因重组腺病毒(Ad-GFP)感染BMSCs,C组为非感染空白对照组.荧光显微镜观察三组中BMSCs表达GFP情况,荧光定量PCR (Q-PCR)比较各组GDNFmRNA在细胞内表达水平,MTT法测定三组中细胞活力,并分别在转染后5、10d后免疫荧光检测表达巢蛋白(Nestin)和微管蛋白-2(MAP-2)在BMSCs内的表达情况.结果:全骨髓贴壁法可获取贴壁细胞,连续半换液法可进一步分离、纯化该贴壁细胞,流式细胞技术鉴定结果表明该细胞为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显微镜观察发现该细胞多为梭形,形态较为统一;荧光显微镜观察观察发现,Ad-rGDNF-GFP与Ad-GFP感染BMSCs 5d、10d后,均可观察到GFP的表达,空白对照组未见GFP表达;Q-PCR结果表明Ad-rGDNF-GFP感染组GDNF基因表达水平较Ad-GFP感染组与空白对照组显著提高,且Ad-rGDNF-GFP感染组中细胞活力亦高于其他两组;Ad-rGDNF-GFP感染BMSCs 5d后,免疫荧光鉴定结果证实细胞表达神经元干细胞标志物-巢蛋白,10d后,细胞表达成熟神经元标志物-微管蛋白-2(MAP-2),而Ad-GFP感染组与空白对照组细胞在相应检测时间定均未表达Nestin与MAP-2.结论:以全骨髓贴壁法为基础通过连续半换液法可分离、纯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Ad-rGDNF-GFP感染BMSCs后,细胞GDNF表达水平及细胞活力可显著提高,并在内源性GDNF作用下向神经样细胞定向分化.
  • 摘要:目的:探讨重组腺相关病毒介导VEGF和BMP双基因共表达对兔早期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修复作用.方法:制备rAAV-IRES-hrGFP(AAV-GFP)、rAAV-hVEGF 165-IRES-hrGFP(AAV-VEGF)、rAAV-hBMP-7-IRES-hrGFP(AAV-BMP)及rAAV-hVEGF165-IRES-hBMP-7(AAV-VEGF/BMP)四种重组腺相关病毒载体.以细菌脂多糖联合甲基强地松龙注射制备兔早期SANFH模型,通过MRI影像学检测行SANFH模型的筛选;通过髓芯减压手术分别将四组重组腺相关病毒载体以25μL/侧剂量直接注射入各组髓芯减压遗留的骨缺损区内.病毒注射后12w分别应用Western blot检测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股骨头hVEGF165及hBMP-7目的蛋白的表达;通过股骨头MRI影像学检测、股骨头核素扫描组织代谢检测、股骨头组织病理学检测、股骨头血管墨汁灌注冰冻切片检测、Micro-CT股骨头骨矿物质密度检测及股骨头生物力学强度检测等方法综合评估重组腺相关病毒载体对兔早期SANFH的修复作用.结果:早期兔SANFH模型可见典型的早期骨坏死表现,成模率可达73.33%;病毒注射12w后,rAAV-hVEGF 165-IRES-hBMP-7重组腺相关病毒载体有效表达hVEGF165及hBMP-7基因并产生hVEGF165及hBMP-7目的蛋白;体内表达的hVEGF165目的蛋白通过增加股骨头内新生血管数量,改善股骨头内血供,促进了骨坏死区组织代谢;体内表达的hBMP-7目的蛋白通过增加股骨头区骨矿物质密度,改善股骨头骨生物力学强度,促进髓芯减压后骨生成.rAAV-hVEGF165-IRES-hBMP-7组重组腺相关病毒载体较rAAV-hVEGF 165-IRE S-hrGFP组及rAAV-hBMP-7-IREShrGFP组更有效的提高了兔早期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修复效果.结论:hVEGF165和hBMP-7双基因共表达重组腺相关病毒载体通过增加股骨头组织的血运及增强股骨头骨质量提高兔早期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修复作用.
  • 摘要:目的:描述纤维环抗拉伸性能情况,分析磁共振表现与纤维环抗拉伸性能之间相关性.方法:对27例(男16例,女11例,死亡年龄31-57岁,平均44.3岁)尸体标本腰椎行磁共振检查,对椎间盘行Pfirrmann分级,并观察邻近椎体Modic改变情况.分别去T12-S1节段各椎间盘前侧,前外侧,外侧,后外侧及后侧部分,并进一步分为内层,中层及外层,测试样本弹性模量及极限应力.结果:内层、中层及外层纤维环的平均弹性模量分别为4.80±1.96MPa,8.25±2.73MPa及13.20±3.19MPa,极限应力分别为1.13±0.54MPa,1.73±0.87MPa及3.37±1.30MPa.各层次纤维弹性模量、极限应力与年龄、性别之间均不存在显著相关性.随着MRI椎间盘退变分级的升高,除中层纤维环极限应力外,各层纤维环弹性模量及极限应力均呈降低趋势,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伴随邻近终板Modic改变的出现,椎间盘表现出明显的内层纤维环弹性模量及最大应力降低,而中层、外层纤维环仅表现为最大应力降低.结论:椎间盘的Pfirrmann退变分级显示退变程度越重,纤维环的抗拉伸性能越弱.伴有邻近终板Modic改变的椎间盘纤维环抗拉伸性能较弱.
  • 摘要:我院自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采用后路短节段椎弓根螺钉跨伤椎固定的同时辅于单节段椎板关节突螺钉固定治疗腰椎骨折25例,所有病例均完成椎弓根和椎板关节突置钉,术中未出现椎弓根或椎板关节突骨折现象。椎板关节突螺钉通过瞄准器引导下置入,简单、快速、安全,因而在不扩大手术切口和增加手术创伤的同时,加强了脊柱的稳定性,可早期下床活动,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无内固定松动或断裂,特别是在下腰椎骨折术后矫正度的维持方面效果良好,可作为腰椎骨折后路手术治疗的较好选择。
  • 摘要:目的:评估后路一期截骨短节段融合术联合双棒生长棒技术治疗严重、僵硬先天性脊柱侧凸的初步结果。方法:回顾性研究2006年至2011年于我院接受一期截骨短节段融合联合双棒生长棒技术治疗的7例(男2例,女5例)先天性脊柱侧凸患者;平均年龄5.9岁(2-10岁);Risser征均为0度;平均随访时间为53.3个月(30-77个月).对这些患者的病历进行回顾,对年龄、撑开次数以及并发症进行记录.同时对影像学资料进行测量分析.测量指标包括侧凸Cobb角、胸后凸、腰前凸、T1-S1距离以及内固定的长度.结果:7例患者共接受44次手术,其中37次为撑开术,平均每例患者经历5.3次撑开术.冠状面主弯度数术前81.4°,术后40.1°,末次随访时41.0°.T1-S1从术前23.66cm增至术后27.00cm,末次随访时为32.00cm,平均年增长率为1.23cm.Campbell's space available for lung ratio (SAL)术前为0.87,术后改善至0.95,末次随访时为0.96.至末次随访为止,无并发症发生.结论:本研究的初步结果表明一期截骨短节段融合联合双棒生长棒技术治疗严重、僵硬先天性脊柱侧凸是安全而有效的.截骨术矫正了可产生巨大不对称生长潜力的后凸或侧凸,减少了异常应力,减少了生长棒内固定并发症.短节段融合对脊柱的生长能力影响很小.总之,该技术可以在维持矫形的同时,保留大部分脊柱的生长潜力,生长棒的并发症大大减少.对于部分严重、僵硬脊柱侧凸患儿而言,这可能是一个新的选择.但是该技术创伤较大、手术难度较高、需多次手术,在病例选择时应严格并充分考虑这些因素.
  • 摘要:目的:目前国内外已经有许多研究报道了AIS患者脊柱后路内固定融合术后的肺功能有改善,然而关于肺功能改善的具体过程的报道比较少.该研究的目的旨在利用三维CT来研究AIS患者脊柱后路内固定融合术后肺形态的改变以及进一步阐释术后肺功能改善的过程.方法:我院自2009年4至2012年8月,一共有30例(9男,21女)符合条件的患者纳入本研究.所有患者均在术前和术后一周左右完成了全脊柱的三维CT扫描,CT扫描时患者仰卧位并保持深吸气末.将所有CT扫描的资料导入工作站,利用Syngo软件来测量肺容积、肺高度和顶椎平面肺横截面积.结果:脊柱后路内固定融合术后左肺高度、右肺高度和总肺高度有显著的增高(P<0.05),而且术后的顶椎平面肺横截面积较术前明显的减少(P<0.05);然而,左侧肺容积、右侧肺容积、总肺容积以及凸侧/凹侧肺容积比的改变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AIS患者左肺容积和总肺高度的改变与主胸弯Cobb角的矫正率呈正相关.其他参数的改变则没有表现出明显的相关性.结论:研究证实了AIS患者脊柱后路内固定融合术后一周左右肺形态的变化规律,并填补了相关信息的空白.认为术后即刻AIS患者仅表现为肺高度的增加而没有肺容积的变化,随着肺和膈肌对矫形后的胸廓的适应,肺的顺应性逐渐恢复,肺功能与肺容积也随之改善.而且,后路内固定融合术后的肺形态的相关改变与主胸弯的Cobb角的矫正率呈正相关性.
  • 摘要:目的:本研究目的在于定义一组新的参数——脊柱-骨盆曲线和谐角(CHA),用于描述和量化相邻生理弯曲间的相关性.方法:分析正常志愿者93名及95例脊柱疾病患者(包括退变性脊柱侧凸、特发性脊柱侧凸及强直性脊柱炎).对所有志愿者及患者测量包括骶骨后凸角(SKA)在内的常见脊柱-骨盆矢状面局部参数和整体参数,并对所测参数进行相关分析.将脊柱-骨盆曲线和谐角(包括颈胸和谐角CTA:C2下终板中点与C7下终板中点连线和T1上终板中点与T12下终板中点连线的夹角;胸腰和谐角TLA:T1上终板中点与T12下终板中点连线和L1上终板中点与L5下终板中点连线的夹角;腰骶和谐角LSA:L1上终板中点与L5下终板中点连线和S1上终板中点与骶骨尾端连线的夹角.),比较正常人及不同疾病间CHA的特征性改变.此外,根据Schwab SRS成人脊柱侧凸分型对病例进行分组,比较不同平衡状态下的CHA改变,以检验此参数评价矢状面平衡的可信度.结果:正常志愿者与各种脊柱疾病患者在常用脊柱骨盆参数上呈现典型改变.在相关分析中,SKA与包括PI、LL、PT、SS在内的重要骨盆参数密切相关(p<0.05).此外,正常组中LL与PI、SS及PI与PT、SS密切相关(p<0.01),而TK与LL、CL具有相关性(p<0.05).与正常组比较,退变性脊柱侧凸组与强直性脊柱炎组均表现CTA与LSA减小、TLA增大(p<0.05),且强直性脊柱炎组变化程度更为显著;特发性侧凸组仅TLA减小(p<0.05)而CTA及LSA与正常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各疾病呈现CHA的特征性改变.在Schwab SRS成人脊柱分型中,代偿平衡组较平衡组有较小的LSA(p<0.05),失衡组较平衡组有较小的CTA与LSA(p<0.05)和较大的TLA(p<0.05),CHA能反映各代偿阶段的特征性改变.结论:脊柱-骨盆和谐角可用于量化描述矢状面相邻节段间的关系.正常组与各种脊柱疾病,以及不同平衡状态下表现出不同的CHA特点,CHA用于临床矢状面平衡以及畸形矫正效果的评估具有可行性.SKA作为骨盆的矢状面解剖参数,与LL、PT及SS密切相关,可用于预示其他姿势性参数的变化.
  • 摘要:目的:研究椎旁肌细胞凋亡因子Bax、Bcl-2于后颅窝减压术前后表达的差异,探讨PFD术对Chiari畸形/脊髓空洞伴脊柱侧凸患者椎旁肌失神经支配的改善作用.方法:前瞻性选取2011年7月至2012年7月期间于我院接受PFD及二期脊柱侧凸矫形手术的14例Chiari畸形伴脊髓空洞患者,于PFD及矫形术中分别切取颈胸段脊柱两侧椎旁肌中的部分竖脊肌组织.通过蛋白免疫印迹检测椎旁肌细胞Bax与Bcl-2的表达,测定灰度值对其PFD前后表达差异进行定量分析.结果:14例患者接受PFD时平均年龄16.0±3.3岁,主弯Cobb角平均63.8°±18.3°,PFD与侧凸矫形术间隔平均7.6±2.6个月.Bax净灰度、阳性灰度积和阳性比于PFD术前分别为106.2±30.9、12.6±9.4(×104)、0.75±0.13,术后改善为73.9±38.5 (P =0.021)、5.6±6.1(×104)(P=0.013)、0.28±0.15(P<0.001).Bcl-2净灰度、阳性灰度积和阳性比于PFD术前分别为84.4±35.8、10.6±6.1(×104)、0.400.17,术后改善为101.6±33.3(P=0.197)、21.3±9.2(×104)(P=0.001)、0.85±0.19(P<0.001).结论:Chiari畸形/脊髓空洞伴脊柱侧凸患者椎旁肌的失神经支配可于PFD术后获得改善,提示此类患者脊髓功能损害可能是一种可逆的病理过程.
  • 摘要:目的:探讨后路腰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后邻近节段退变的医源性因素.方法:首先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10年7月因腰椎管狭窄症(腰4/5节段)接受后路腰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的患者294例,切除后方韧带复合体者161例,保留后方韧带复合体者133例(保留邻近节段的后韧带复合体),明确邻近节段后韧带复合体的保留是否能降低术后ASD的发生率.其次,选取新鲜的成年猪腰椎标本12具,取其L1~L5节段.将腰2/3节段做为手术处理节段,每一具标本均进行4种状态测试:A组:完整标本组,做为对照组;B组:腰2/3双侧椎板开窗并切断黄韧带+椎弓根钉固定+椎间融合;C组:在B组基础上切除腰2椎板及棘突下1/2(保留邻近节段后韧带复合体);D组:在C组基础上切除腰2全部椎板、棘突(破坏邻近节段后韧带复合体).除A组外,其余3组手术节段均模仿植骨融合状态:切除椎间盘,交叉克氏针固定手术节段的椎体并向椎间隙内灌入牙托粉,实验中以融合节段无角度位移为融合成功标准.每一种状态下测量6种运动工况:前屈-后伸,左-右侧屈,左-右轴向旋转.分别对比各种状态下腰1/2、腰3/4节段的运动是否存在差异.椎弓根钉棒系统:实验中选用长40mm、直径6.0mm的椎弓根螺钉及直径4.0mm连接棒为内固定材料.标本生物力学测量及分析仪器:步态分析仪数字动作捕捉及分析系统.结论:后韧带复合体作为腰椎稳定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腰椎的前屈运动影响最大.后韧带复合体被手术破坏后,椎间盘、小关节等将遭受异常的瞬间应力,增加了这些结构破坏、退变的机率,进而增加了术后ASD的发生率.棒或板过长,则加速邻近节段退变.若消除以上医源性因素,则可有效预防PLIF术后的ASD发生.
  • 摘要:目的:探讨先天性胸腰段侧后凸畸形顶椎三柱截骨术后冠状面失代偿的发生情况.方法:本组病例为2008年1月至2012年6月在我院因先天性胸腰椎侧后凸畸形接受三柱截骨矫形手术治疗的患者.定义C7偏移为C7铅垂线到骶骨中垂线的距离.冠状面平衡类型分为:Ⅰ型(平衡状态),C7偏移小于2cm; Ⅱ型(凸侧失平衡),C7向主弯凸侧偏移大于2cm;Ⅲ型(凹侧失平衡),C7向主弯凹侧偏移大于2cm.定义术后冠状面失代偿为术后冠状面失平衡,即C7偏移绝对值大于2cm.分析术后患者冠状面失代偿的发生情况.结果:共有1 18例患者入选,其中男55例,女63例.手术时平均年龄为18岁(范围,10~30岁).胸腰椎侧凸和后凸均获满意矫正.平均冠状面C7偏移从术前的1.1cm变化到1.5cm.术前,脊柱冠状面平衡分型为Ⅰ型71例(60%),Ⅱ型45例(38%),Ⅲ型2例(2%).术后26例(22%)发生冠状面失代偿,且均为凸侧失平衡.术后为Ⅱ型患者较Ⅰ型有较大的C7偏移(3.1cm比0.2cm)和C7偏移变化量(1.8cm比-0.8cm).术前冠状面为凸侧失平衡(Ⅱ型)的患者较平衡(Ⅰ型)在术后更易发生凸侧失平衡(33%比15%,P<0.05).相关分析发现术后失代偿与术前C7偏移有较弱的正相关(r=0.3,P<0.05).其中22例在手术后1年内凸侧失代偿改善.结论:顶椎区三柱截骨矫形术后可有效矫正先天性胸腰段侧后凸畸形,但术后冠状面失代偿是其不可忽视的并发症.术后冠状面失代偿可能与截骨矫形和术前为凸侧失平衡相关.
  • 摘要:目的:探索寰枢椎后路椎弓根钉棒内固定非融合治疗不适合前路齿状突螺钉固定的Ⅱ型齿状突骨折在保留寰枢关节旋转活动度方面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07至2012年间14例不适合前路齿状突螺钉固定的Ⅱ型齿状突骨折病人,其中男10例,女4例,平均年龄38岁(4-62岁).对该组患者进行了一期后路C1-2椎弓根钉棒复位内固定(不进行植骨融合);术后随访患者至CT显示骨折骨性愈合后取出内固定,在内固定取出术后至少一个月后采用轴向旋转动力位CT评估寰枢关节及颈椎总体旋转活动度的保留情况.结果:14例患者成功置入3.5×(24-28)mm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共计54枚,使用椎板钩2枚,术中骨折复位满意,未发生脊髓及椎动脉损伤等重大并发症;术后1例患者出现切口感染,经清创后痊愈,内固定得以保留.该组病例平均随访时间为17.3个月,术后平均8.8个月骨折骨性愈合拆除内固定.动力位CT显示术后寰枢关节旋转活动度平均向右18.5°,向左18.2°,寰枢关节总体旋转活动度平均为36.6°;术后颈椎旋转活动度平均向右58.6°,向左60.9°,颈椎总体旋转活动度平均为119.5°.术后寰枢关节旋转活动度下降至颈椎总体旋转活动度的28.4%,颈椎总体旋转活动度下降至同年龄组同性别正常人群的79.7%.在该组病例中,3例患者术后获得正常的双侧寰枢关节旋转活动度(30-45°,向左或向右),3例活动度在20-30°之间,4例在10-20°之间,4例至少有一侧旋转活动度小于10°.相关分析显示,术后寰枢关节及颈椎总体旋转活动度随着病人年龄的增加而减小,而病人的性别及内固定时间对术后颈椎旋转功能无显著影响.结论:寰枢椎后路节段内固定非融合治疗不适合前路齿状突螺钉固定的Ⅱ型齿状突骨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留寰枢关节旋转活动度,但老年患者在这方面获益相对较少.
  • 摘要:目的:通过对颈椎单节段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前后影像学资料的回顾性研究,观察颈椎生理轴线及运动功能,评价颈椎间盘置换术对颈椎生理轴线及运动功能的影响.并研究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术中体位对术后颈椎中立位生理轴线及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纳入于2008~2012年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骨科接受CDR的患者.收集患者术前、术后1周、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及术后12个月的颈椎侧位及过伸过屈位X线平片,并同时收集患者术中颈椎体位摆放后颈椎的C形臂X线侧位透视图像.测量颈椎整体序列(C2-C7)、目标脊柱功能单位的Cobb角以及目标脊柱功能单位高度并计算颈椎与矢状位方向上的运动范围.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PASW Statistics 18(IBM公司,美国)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独立样本的两组间均数比较采用Student's t检验,偏相关分析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表示,分组的数据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分组数据的两两比较采用Least-Significance-Difference法.显著性水平α默认为0.05.结果:术后目标FSH增大;颈椎中立位轴线角度术后增大,颈椎过屈位及过伸位轴线角度于术后1周时明显下降,术后3个月恢复.颈椎前屈ROM于术后1周时明显下降,术后3个月恢复;后伸ROM术后1周时明显下降,术后6个月恢复;总体ROM术后1周时呈现出明显下降,术后3个月恢复.颈椎整体序列的术中矫正值与术后各个随访时间点颈椎整体序列的中立位轴线改善值相关,手术目标FSU的术中矫正值与术后各个随访时间点目标FSU的中立位轴线改善值相关,相关系数均随着随访时间的推移逐渐降低.术中矫正值同时还与术后部分ROM改善相关.结论:单节段PRESTIGE-LP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后,颈椎生理轴线及运动功能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改善,并且这种改善与术中体位摆放时颈椎轴线的矫正程度呈正性相关.
  • 摘要:目的:观察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早期疗效.方法:使用经皮椎间孔镜进行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对L5/S1侧方入路进行优化改良,进行后方入路,使操作简单化.收集术前和术后第3天和3个月时各项统计资料,进行VAS和MacNab评分,共计81例患者,突出间盘共计96个,其中L3/4椎间盘突出6个,L4/5 54个,L5/S1 36个;其中L5/S1侧方入路15个,后方入路21个.对VAS评分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平均每个节段50min,术中出血量6~15ml,平均10ml.术后复查CT显示突出椎间盘被切除、神经根减压.无其他手术并发症发生.术后不同时间点随访腰腿痛VA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降低.随访3个月时按照MacNab标准评定,优39例,良36例,可4例,差2例,优良率为93.2%.结论:经皮腰椎经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为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提供了一项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微创技术,而且经过早期疗效的观察随访证实疗效尚满意,优良率达到93.2%.同时证明L5/S1的后方入路同样取得满意疗效,操作简单.
  • 摘要:目的:通过CT、MRI以及组织形态学分析,来判定腰椎间盘后方高信号区(HIZ)的确切性质: 纤维环破裂还是钙化(骨化)?方法:选取下腰痛病人中其MRI T2WI上存在局限性高信号区的病人41例,男23例,女18例,年龄33-50岁,平均年龄38岁,按照其MRI上HIZ的特点分为两组,即T2加权像高信号,T1加权像低(或等)信号者为A组,29例;而T1,T2加权像上均为高信号者为B组,12例.所有病例均同时进行CT和X线检查,A组26例进行椎间盘造影以及疼痛激发试验;A组15例、B组7例接受手术治疗,并对手术中切取的HIZ区域标本进行HE染色和/或免疫组化染色,进行比较分析.结果:A组中所有病例的CT、MRI检查均显示椎间盘退变,21例椎间盘造影以及疼痛激发试验为造影阳性以及疼痛复制,并显示为纤维环破裂,其中15例阳性者接受手术治疗,另5例阴性.手术中切取的HIZ区域标本HE染色显示为纤维环破裂伴随肉芽组织形成,CD34染色可见HIZ区域见新生血管,CD68见HIZ区域内多量染色阳性的巨噬细胞;而B组中,所有病例椎间盘在CT影像上显示为后方纤维环钙化或骨化,HE染色可见明显的钙化灶和钙化的潮汐线形成.结论:T2WI上在腰椎间盘后方为局限性高信号区,而T1WI上表现为局限性的较低或者等信号者意味着通常所指的纤维环破裂伴随肉芽组织长入;而T2WI和T1WI上的共同高信号区可能是钙化或骨化灶,因此,传统HIZ的概念可能需要一定的修正,结合CT检查可能更有意义.
  • 摘要:目的:探讨单纯前路手术治疗伴前柱爆裂损伤的AO分型B2型胸腰椎骨折的价值.方法:2010年6月至2011年10月,应用单纯前路减压人工椎体植入钉板内固定的方法治疗AO分型B2型骨折9例,男7例,女2例;年龄20~51岁,平均(37.1±11.8岁).损伤节段:T111例,T125例,L13例.Frankel脊髓损伤分级,A级1例,B级4例,C级3例,D级1例.记录手术时间及出血量.术后随访评估局部后凸角纠正及维持情况、Frankel分级改善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4~40个月,平均(31.8±5.6)个月.手术时间115~180min,平均(139.4±25.1)min;术中出血400~1200ml,平均(761.1±267.3)ml.术后6个月时,5/9例(55.5%)患者获得前柱骨性融合,9例全部获得后方骨性结构的骨折愈合.术后12个月时,所有患者获得前柱的骨性融合.术后LKA从术前平均36.1°±10.7°(21.8° ~53.0°)恢复到术后第二天平均3.0°±3.4°(-2.5°~7.9°),末次随访时为2.9°±3.2°(-2.4°~7,8°),术前与术后第二天及末次随访相比,LKA明显改善(t=11.980,P=0.000;t=11.745,P=0.000).末次随访与术后第二天相比,LKA无明显丢失(t=0.884,p=0.402).末次随访时,Frankel评分4例提高1级,3例提高2级,1例提高3级,1例无改善.结论:前柱爆裂损伤的AO分型B2型胸腰椎骨折损伤机制经典AO分型B型骨折不同,单纯前路手术治疗伴前柱爆裂损伤的AO分型B2型胸腰椎骨折效果良好,可避免后路手术的创伤.
  • 摘要:目的:观察神经妥乐平联合塞来昔布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平行对照研究临床方法,将130例膝关节关节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和试验组各为65例.对照组给予口服塞来昔布,实验组给予口服塞来昔布和神经妥乐平,共治疗4周,停药后继续观察2周.采用Lequesne指数作为疗效评分标准,观察服药前后膝关节症状变化:包括休息痛、运动痛、压痛、肿胀、晨僵和行走能力的改善程度,记录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及实验室生化指标等.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Lequesne总指数与治疗前相比,均明显下降.继续观察2周后,两组都能维持原有的治疗效果.治疗6周后,试验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94%VS88%).安全性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神经妥乐平联合塞来昔布治疗KOA,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并不增加副反应,疗效优于单纯的塞来昔布治疗.
  • 摘要:目的:探讨骨性髋关节强直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2005年7月至2011年7月对47例(53髋)髋关节强直(Ankylosed Hip)的患者实施了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在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及此后每年1次随访,进行放射学及临床Harris评分系统评价临床效果.患者髋关节功能评估采用Harris评分标准,术前评分平均41.3±15.8分.结果:所有骨性髋关节强直的患者行THA手术治疗,手术时间50~90 min,平均65.4 min,术中出血量100-400ml,平均194.8 ml,47例患者均获随访,时间1年-6年1个月,平均2年8个月.Harris评分由术前的平均41.3±15.8分提高到末次随访时平均86.5±13.4分,其中优25髋(35.7%),良36髋(51.4%),中4髋(5.7%),差5髋(7.2%),手术优良率为87.1%,手术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术后未出现假体周围骨折、感染等并发症,随访期内未出现松动翻修病例.结论:髋关节骨性融合,手术难度较大,全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由的髋关节骨性强直的一种有效方法.
  • 摘要:目的:研究髋关节表面置换术后影响金属离子水平的相关因素.方法:2008年1月至2013年5月29例38髋行RSAH的患者,男性12例,女性17例,年龄26-64岁,平均52.3岁,共34个血清样本.术前诊断股骨头坏死7例9髋;髋臼发育不良14例18髋,强直性脊柱炎2例3髋,骨性关节炎2例3髋,类风湿性关节炎2例3髋,色素绒毛结节性滑膜炎2例2髋.行单侧置换20例,双侧9例.使用BHR或BMHR假体7例,ASR假体5例,Conserve plus假体26例.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金属离子水平与性别、年龄、身体质量指数(BMI)、股骨头假体直径、假体型号、单双侧置换、术后Harris评分、柄干角、颈干角、髋臼外展角和前倾角、中心边缘角的关系.结果:术后Harris评分、假体头直径、中心边缘角、假体型号会影响金属离子水平并且均与金属离子水平呈负相关,金属离子水平与其他因素没有明显相关性。结论:术中假体精确置入,避免不良位置,合理选择假体对术后降低金属离子水平及患者关节功能评估有较大临床意义.
  • 摘要:目的:探讨内侧副韧带胫骨止点损伤治疗的新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2007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内侧副韧带胫骨侧撅裂或者胫骨止点剥离损伤患者21例,术前均由体格检查和MRI证实内侧副韧带胫骨止点损伤,其中14例合并前交叉韧带损伤,4例合并后交叉韧带损伤,3例单纯内侧副韧带损伤.前后交叉韧带损伤采取关节镜下股薄半腱肌腱重建,内侧副韧带损伤则采用8mm骨道深埋内侧副韧带胫骨段,联合挤压螺钉固定修复.结果:21例均得到随访,多数患者末次随访时间为1年,4例患者末次随访时间为5年.所有患者,在术后即时、历次随访当中,侧方应力检查均为阴性,显示极好的内侧稳定性.伸直位外翻应力位片均与健侧无异常,MRI复查显示内侧副韧带张力走向均恢复长成,止点愈合良好.结论:骨道深埋内侧副韧带胫骨止点,联合挤压螺钉固定治疗内侧副韧带胫骨止点损伤,方法简单,效果良好,可靠性高.
  • 摘要:目的:比较同次麻醉下的一期双侧TKA,同一住院周期的分期双侧TKA和不同住院周期内分期双侧TKA三种手术方式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检索2005年3月~2012年3月在我院行TKA所有患者,共有119例患者纳入本研究,根据手术策略的不同将患者分为3组,即:同次麻醉下的同期双侧TKA组(A组);同一住院周期的分期双侧TKA组(B组)和不同住院周期内分期双侧TKA组(C组).分别比较三组患者术前因素、治疗因素和术后疗效之间的差异.术前因素包括:年龄、身高、体重、体重指数和术前合并症;治疗因素包括住院总天数、术前血色素、术中出血量、术后输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血色素、治疗总费用;疗效判定采用术前HSS评分、WOMAC骨关节炎评分、关节活动度ROM,及末次随访时HSS评分、WOMAC骨关节炎评分、关节活动度ROM作为量化标准,同时统计并发症的种类及例数.结论:由于双侧膝关节同期置换手术创伤大,术后并发症多,而且可能导致假体周围感染风险增加,对这一术式的选择一定要慎重;对于年轻、术前合并症少、双膝关节严重畸形等的患者,在充分告知相关风险后仍强烈要求进行该术式的可考虑进行一期置换。
  • 摘要:目的:探讨应用带血管蒂髂骨瓣转移钽棒植入联合骨髓基质干细胞培养回植治疗股骨头坏死的方法及疗效.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间我院26例(32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男13例,女13例;年龄18岁~55岁,平均36.5岁.采用干细胞体外培养回植,选取带血管蒂髂骨瓣移植提供股骨头血运支持,钽棒植入腾起恢复股骨头外形.对其进行手术效果分析.用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进行临床评价.对患者术前10天内的、术后6个月的、12个月的三维步态值进行测量比较,观察患者步态改变的情况.结果:在对26例(32髋)患者术后随访的16个月里,无一例患者需改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32髋中29髋X片均未见坏死面积增大及股骨头高度塌陷下降,占90.6%.用Harris评分进行临床评价,术前平均(42.7±7.58)分,随访终期为(89.8±5.78)分.三维步态分析结果表明,患者术后较术前的步长、步调、步频均有增加,髋关节活动范围也有明显增加.随着时间的变化患者的步态会逐渐趋于正常.结论:针对青壮年不同程度的中晚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采用带血管蒂髂骨瓣转移钽棒植入联合骨髓基质干细胞培养回植术临床功能评价成功率高,是保头治疗的有效方法.
  • 摘要:目的:评估糖尿病患者初次全膝关节置换(TKA)围术期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评价.方法:纳入2012年在本中心接受TKA的患者中合并糖尿病者148例168膝,男32例(36膝),女116例(132膝);平均年龄67.2岁(49~80岁).骨关节炎(OA) 136例,类风湿关节炎(RA)12例.其中104例合并高血压病,4例哮喘,8例心律不齐,4例风心病伴二尖瓣关闭不全,4例无症状性菌尿.116膝术前存在不同程度的畸形.全部患者入院时空腹血糖平均10.1±4.9mmol/L,最高19.1 mmol/L,;尿糖(-)~(+++).血糖控制目标:空腹血糖<7.8,餐后2H血糖< 11.1mmol/L.结果:经调控血糖,全部患者术前空腹血糖平均7.2±1.2 mmol/L,最高9.9 mmo/L,餐后血糖平均11.0±1.8mmo/L,最高13.3 mmo/L.手术时间平均72±19分钟,术中失血量少,平均术后引流量213.1±101.0ml,根据Gross方程计算患者总失血量771.4±97.2ml.12例患者输血,输血率8.1%.术后下肢血管彩超发现5例小腿肌间静脉血栓,无深静脉血栓形成.平均住院日13.0±4.4天.平均随访9.4±2.9月.至末次随访时,未发现假体松动移位或需翻修者.HHS膝关节评分由术前的平均38.8±14.3分提高到术后92.1±6.1分,优良率100%.膝关节活动范围由术前的平均77.2±19.3°增加到术后109.9±11.1°.未发生深部感染.结论:糖尿病患者行全膝关节置换术可获得满意的早期临床疗效.围术期应全面评估心肺情况,积极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和感染.是否必须将血糖严格控制在正常范围值得商榷.
  • 摘要:目的:研究进口假体与国人正常胫骨承受面之间的偏差,从而为国人膝关节假体设计提供支持,并为TKA手术中假体匹配提供参考.方法:国人北方汉族健康志愿受试者82例/135膝(男85膝,女50膝),年龄19~82岁,平均47.2岁;利用原始CT扫描图像资料建立膝关节三维图像,并在工作平台上对三维标本的胫骨进行旋转、切割,测量计算不同截骨高度及后倾角度各截面的相关线性参数;采用5mm容差范围法对现行三种西方进口假体与国人胫骨平台承受面的匹配程度进行初步评估.结果:测得所有受试者各截面横径的平均值为(75.03±2.88)mm,前后径的平均值为(48.96±3.40)mm;假体A的国人适配涵盖率平均为42.55%,假体B涵盖率平均为44.61%,假体C涵盖率平均为27.41%.结论:国人正常胫骨平台承受面的几何形态同西方人有明显的区别;西方假体与国人胫骨截面的匹配度普遍较低;设计具有国人解剖特点的膝关节假体,以及在术中选用西方假体时候需要考虑国人的体质特点.
  • 摘要:目的:评估氨甲环酸降低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术后失血量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2012年7月至2013年6月选择行初次单侧TKA患者共9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A组为实验组,松止血带前15min静脉予15mg/Kg TXA;B组:为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作为安慰剂;记录两组术中失血量、术后12h引流量,总引流量,输血量、输血人数、术后第1d、2d、3d、5d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术后第三天肢体瘀斑,术后第3d D-二聚体及术后第5-7d下肢静脉超声筛查有无深静脉血栓(DVT),对两组进行比较.结果:最终77例患者进入统计分析.A组39例,B组38例;两组的人口学资料均匹配.术中失血量、输血人数及输血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12h引流量(142.6±202.1ml(试验组)VS 257.4±245.3ml)、总引流量(196.8±260.4ml(实验组)VS 333.6±312.6ml(对照组))、术后隐性失血量(685.4±40.28mL(试验组)VS834.3±200mL(对照组))、总失血量(962.2±286.20mL(试验组)VS 1168.4±455.4mL(对照组))及术后第三天血红蛋白值试验组(104±12.7g/1(试验组)VS96±13.4 g/1(对照组)P<0.05)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三天下肢瘀斑发生率A组低于B组(P<0.05).下肢静脉超声筛查A组出现远端DVT 4例,B组出现3例(P>0.05);A组术后第7天出现1例症状性肺栓塞(PE).结论:TKA手术松止血带前15min按15mg/kg静脉给予TXA是有效并安全的.
  • 摘要:目的:本研究将探讨急性髌骨脱位中内侧髌股韧带损伤的类型以及不同损伤类型的治疗方式的选择.方法:从2003年1月到2009年12月,我科共收治初次髌骨脱位98例患者的MRI进行了统计分析.根据入选和排除标准,本研究共分析了85例进行了保守治疗的患者资料:其中髌骨侧损伤组33例,股骨侧损伤组52例.治疗的时间大致为2-4个月,直到患者的疼痛消失,重新获得肌力.随访期间根据恐惧试验结果确定髌骨的稳定性,髌股关节功能采用Kujala评分来评估,用VAS评分来评估患者的主观疼痛.数据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认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98例患者按照MPFL损伤的类型分成3类:独立区损伤组56例(57.1%),结合区损伤组36例(36.7%),联合损伤组6例(6.1%).在MRI表现上,骨软骨骨折的发生率为32(32.7%),游离体的发生率为14(14.3%),半月板损伤的发生率为19(19.4%),内侧副韧带损伤的发生率为9(9.2%),髌骨撕脱的发生率为10(10.2%).到随访末为止,2例(6.1%)结合区损伤患者和11例(21.2%)独立区损伤患者发生了复发性髌骨脱位,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60);3例(9.1%)结合区损伤患者和9例(17.3%)独立区损伤患者发生了疼痛性髌骨半脱位,组间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P=0.289);总共5例(15.2%)结合区损伤侧患者和20例(38.5%)独立区损伤患者发生了复发性髌骨不稳,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2).两组之间的VAS疼痛评分分别为15.6和28.3,组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26);两组平均的Kujala评分分别为91.1和82.6,组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9);优良率分别为81.8%和57.7%,组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21).结论:MPFL独立区损伤容易导致继发性的髌骨不稳,保守治疗并不能恢复MPFL独立区损伤后功能,推荐对于急性髌骨脱位中的MPFL独立区损伤,应早期进行手术治疗.而MPFL结合区损伤有其强大的愈合能力,在随访发现结合区损伤不易导致复发性脱位的发生,可以首选保守治疗.
  • 摘要:目的:探讨患者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疼痛程度与术前焦虑状态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7月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60例,平均年龄68.23±3.82岁,于术前7,3,1天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焦虑量表)评估,同时与术后第1,3,7天行数字评分法(NRS)疼痛量表评估患者疼痛程度,作二者相关性分析.结果:患者术前HAMA焦虑量表得分与术后NRS疼痛量表得分具有正相关性,Spearman相关系数为0.978(>0.5),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病人的疼痛程度与术前焦虑程度的有正相关性,可以根据其术前焦虑程度行相应抗焦虑治疗,改善术后疼痛情况.
  • 摘要:目的:通过整理分析我院2012年门诊收治骨关节炎(OA)患者情况,了解门诊OA治疗的基本现状.方法:对北京大学人民医院2012年全年门诊OA患者就诊及用药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年龄、性别、就诊科室对患者用药选择的影响.结果:2012年全年我院门诊收治OA患者共67382人次.女性患者多于男性,约为3∶2,平均年龄66.2岁(31-101岁).研究共涉及药物共52种,其中中成药种类最为繁多,其次为控制症状用药.在所有药物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是中成药(61.3%).用药选择与年龄、性别相关.不同科室用药选择存在显著差异,骨科、风湿免疫科应用NSAIDs、DMOADs较其他科室多;疼痛科应用中枢性镇痛药和关节腔注射药较多;中医科应用中成药最多;全科门诊应用抗骨质疏松药物最多.风湿免疫科及骨科应用口服药物较多,疼痛科应用局部注射药物最多,其次为关节科;中医科应用外用药物较多.结论:OA门诊治疗仍以中成药为主,中成药种类繁多,尚无规范的用药指南.DMOADs类药物在门诊治疗OA中的地位较已有研究有明显提升.OA患者选择专科门诊就诊有利于疾病的规范治疗.
  • 摘要:目的:探讨常规松解外侧支持带对保留髌骨型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膝前痛和并发症的影响.方法: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对148例(148膝)行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术的退变性骨性关节炎患者进行前瞻性、随机化研究.所有患者采用保留髌骨型Gemini MK Ⅱ骨水泥固定假体,患者随机松解外侧支持带(治疗组)和选择松解外侧支持带(其中松解的患者排除本研究,未松解患者组成对照组).为了使临床资料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设定相同的随访时间点,均设定为术后18个月.共139例(治疗组,71例;对照组68例)患者纳入最终分析,对其膝前痛发生率、患者满意度、美国膝关节学会评分(KSS)、髌骨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进行评估.结果:术后18个月随访,治疗组膝前痛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5.6%vs.20.6%,P=0.009),而两组患者的满意度(P=0.734)、并发症发生率(P=0.632)、KSS膝评分(P=0.267)、KSS功能评分(P=0.091)及髌骨评分(P=0.165)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保留髌骨型全膝关节置换术中松解外侧支持带能够降低膝前痛,而不增加术后并发症.
  • 摘要:本文收集了2005-2010年间我科采用后内和/或后外侧入路治疗的资料完整的胫骨平台后髁骨折病例24例,24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0-63月,平均28.9月。24例骨折全部获得愈合,愈合时间约3-5月。胫骨平台后髁骨折的特征性表现为内髁后方的劈裂和外髁后方的关节面塌陷,两者可单独或合并存在。通常伴发髁间前嵴的撕脱骨折。通过后内及后外侧入路可直视下完成骨折的复位、固定,在熟悉解剖的前提下,此两入路是安全、微创的入路,对膝关节稳定性亦无明显影响。采用后外侧入路须注意其解剖下限-腘动脉分叉。术后应特别强调膝关节伸直功能练习。
  • 摘要:目的:后Pilon骨折是一种近年来学界逐步认识的特殊类型的三踝骨折.临床上容易与经典的Volkman骨折混淆且治疗效果相对较差.方法:回顾2009年4月至2012年6月华山医院骨科病房共连续收治了241例行手术治疗的踝关节骨折病例.术前均拍摄踩关节正侧位X线片以及踩关节CT平扫并二维重建.29例病例诊断为后Pilon骨折.19例患者采用踝关节后外侧入路治疗,10例患者采用后外侧后内侧联合入路治疗.随访采用门诊体格检查,踝关节正侧位X线片评估手术复位质量,SF-36以及AOFAS踝/后足评分问卷表对患者的疼痛、手术满意度、功能状态进行评估.结果:成功随访22例患者,随访时间均超过1年.后外侧入路组5例病例术后片显示复位良好,11例复位尚可,3例复位差.3例病例术后距骨持续半脱位,关节面台阶大于2mm.内外侧联合入路组8例复位良好,2例复位尚可.未发现术后距骨半脱位或关节面大于2mm的台阶.踝关节后外侧入路组,内外联合入路组AOFAS评分,后外侧入路组为74.7±8.3;联合入路组为83.4±7.9(P=0.001).结论:后Pilon骨折的治疗颇具挑战.适用于经典外旋型三踩骨折的踝关节后外侧入路较难显露与固定后踝内侧骨块.踝关节内外侧联合入路可以较好地复位后Pilon骨折,获得良好的骨折复位,并发症较少并获得较好的临床结果.
  • 摘要:目的:探讨耻骨联合浮动损伤的临床特点及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6年12月至2013年1月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的浮动耻骨联合损伤29例,本组患者29例,男19例,女10例;年龄20-61岁,平均为35.6岁.致伤原因:车祸伤22例,高处坠落伤4例,挤压伤3例.14例合并骨盆后环骨折,4例合并髋臼骨折,5例合并四肢骨折,8例合并胸腹部损伤,3例合并颅脑损伤.受伤至手术时间为3-14d,平均为7d.手术方法:全部采用气管插管全麻,重建板固定双侧耻骨支骨折23例,微创空心钉固定5例,同时固定后环8例.结果:24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12~30个月,平均为16个月,随访结果:骨盆骨折术后功能按照Majeed评分:优17例,良5例,可2例.本组术后1例病人出现切口脂肪液化,经换药后愈合,下肢深静脉血栓1例,经保守治疗痊愈,2例有耻骨上疼痛不适.未见钢板断裂脱出、感染、以及医源性神经或血管损伤,无异位骨化及骨关节炎和股骨头缺血等并发症.结论:耻骨联合浮动性损伤是一类严重骨盆骨折,影响骨盆稳定性,切开复位内固定可以稳定骨盆,有助于早期活动及功能锻炼,从而获得良好临床效果.
  • 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踝关节骨折畸形愈合接受重建手术的病例,探讨踝关节负重侧位X线片在踝关节骨折复位评估中的重要意义.方法:2010年3月至2012年10月踝关节骨折畸形愈合接受重建手术治疗的17例患者,其中男9例,女8例.年龄17~64岁,平均40.2岁.Takakura踝关节炎退变分级:1级7例,2级4例,3级6例.接受单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5例,踝上胫骨截骨术5例,踝上腓骨截骨延长术2例,踝上胫腓骨截骨术5例.比较患者手术前后负重正位片胫骨前面角(TAS),踝穴位上的胫距角、内踝间隙、胫腓间隙和胫腓重叠距离,侧位片上胫骨侧面角(TLS)、胫骨轴线与距骨旋转中心的偏心距和胫距关节面圆心位移差.应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踝与足评分(AOFAS)对患者手术前后功能情况进行评估.结果:术后随访时间平均为18.5个月(4~36个月),所有患者均达到临床愈合,愈合时间11~14周,平均12.6周.踝关节退变等级无加重.手术前后的内踝间隙、胫腓间隙和胫腓重叠距离无统计学差异,TAS、胫距角和TLS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胫骨轴线与距骨旋转中心的偏心距术前平均为10.8±2.1 mm,术后平均为2.0±o.5mm(t=-27.9,P<0.01),胫距关节面圆心位移差术前平均为4.5±1.5mm,术后平均为2.2±1.0mm(t=-7.90,P<0.01).术前AOFAS评分平均45.7±15.9分,末次随访时平均为82±9.9分(t=9.79,P<0.01),并且AOFAS优的患者平均重建间隔时间短于AOFAS差的患者.结论:负重侧位X线片胫距关节面平行和胫骨轴线通过距骨旋转中心在踝关节骨折复位中具有重要意义,对存在侧位片上未复位的踝关节骨折畸形愈合患者,接受不同的重建手术方案达到负重侧位片的复位标准,可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 摘要:目的:探讨儿童Gartland ⅠB、Ⅱ、Ⅲ型肱骨髁上骨折行闭合复位经皮穿针并自制克氏针外固定支架手术治疗的手术方式和疗效观察.方法:2004年8月至2012年2月收治儿童Gartland ⅠB、Ⅱ、Ⅲ型肱骨髁上骨折202例.全部采取骨折闭合复位(或局部有限切开)经皮穿针并自制克氏针外固定支架治疗.术后予以"8"字绷带包扎固定,视复查X线片结果,术后2~4周开始进行功能锻炼.结果:术后2例存在针孔浅表感染,保持针孔通常引流,骨折愈合拔除克氏针后,针孔愈合.3例发生轻度肘内翻畸形.无其它相关并发症发生.178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个月至2年,平均8个月.按Flynn标准对术后肘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价:优145例,良30例,可3例,差0例,优良率98.3%.结论:闭合复位和经皮穿针固定的治疗方法适合于Ⅱ型、Ⅲ型骨折及伴有内侧塌陷的IB型骨折,经过改良的方法固定后,给骨折愈合提供了更加稳定的环境.可起到肘外侧张力带的作用,明显减少肘内翻的发生.术后不需石膏固定,可早期进行肘关节功能锻炼,减少肘关节的功能丢失.此方法简单,经济,住院时间短,术后不需应用抗生素.
  • 摘要:目的:研究踝关节外侧韧带在MRI上的最佳显示方法,为临床诊断踝关节外侧不稳提供依据.方法:1.2009年6月至2013年2月,回顾性分析踝关节外侧韧带形态正常的MRI影像学资料81例,男46例,女35例;右49例,左32例;年龄18岁~56岁,平均37岁.观察距腓前韧带(ATFL)和跟腓韧带(CFL)在T2WI上轴位和冠状位的显示情况,设立分级标准,进行评价和分析.2.踝关节标本10例,右6例,左4例;性别年龄不详,解剖分离ATFL和CFL,测量上述两条韧带的长、宽、厚以及与足底外侧缘平面的夹角,作为倾斜MRI扫描的基础,并观察韧带的走行和起止点.3踝关节外侧不稳的患者8例,男2例,女6例;左3例,右5例;年龄26岁~38岁,平均32岁,所有患者均经过手术/关节镜证实ATFL和CFL同时存在损伤,术前使用轴位和冠状位MRI扫描,以及倾斜轴位和冠状位MRI扫描,对比分析其显示效果.结果:1.在T2WI上,ATFL在轴位的显示效果一般,全长显示率为69%,而CFL在冠状位的显示效果较差,全长显示率只有16%,轴位和冠状位扫描并不能完全满足临床诊断的需要.2.ATFL的长、宽、厚平均为28.60mm,4.68mm,1.92mm,与足底外侧缘平面夹角为2.44°,CFL的长、宽、厚平均为27.20mm,4.35mm,2.21mm,足底外侧缘平面夹角为39.20°.有3例标本ATFL存在变异.3.轴位和冠状位扫描扫描对ATFL损伤的诊断符合率是63%,对CFL是25%,倾斜轴位和冠状位扫描(倾斜角度为韧带与足底外侧缘平面的夹角)对ATFL损伤的诊断符合率是100%,对CFL是63%.倾斜轴位和冠状位扫描具有更高的诊断符合率.结论:MRI对于诊断踝关节外侧不稳具有一定价值,且倾斜轴位和冠状位扫描可提高诊断符合率.
  • 摘要:目的:探讨并对比分析纱布填塞术与造影栓塞术在骨盆骨折大出血治疗中的效能.资料和方法:2004年4月至2012年4月间共收治43例骨盆骨折大出血的患者,按照骨盆骨折的救治流程进行救治,有26例应用纱布填塞术,17例应用造影栓塞术.记录每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输血量、并发症等详细临床信息进行对比研究.结果:纱布填塞组(A组)平均手术时间为42±2.1 min,造影栓塞组(B组)平均为86±3.6min.两者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输注红细胞量A组平均为15±4.7u,B组平均为13±5.4u(p>0.05),术后24h内红细胞输注量A组平均为6±1.6u,B组为10±2.1u(p<0.05).ICU住院时间A组平均为6±3.6d,B组为11±1.8d(p<0.05).A组患者中,有2例二次纱布填塞止血,B组中有6例患者.A组有5例患者死亡,无因大出血死亡的患者,B组中有4例患者死亡,其中1例因大出血死亡.术后感染患者A组有3例,B组有1例,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造影栓塞相比,纱布填塞术具有更高的效能,其手术时间短,止血效果确切,明显减少术后的输血量,减少ICU住院时间及术后的死亡率,而且需要设备条件低,更适应于我国国情及基层医院的骨盆骨折出血的抢救.
  • 摘要:目的:探讨经腹直肌外侧切口入路治疗髋臼骨折合同侧骨盆骨折的手术入路操作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2013年3月,我科收治并采用经腹直肌外侧切口入路治疗髋臼骨折合并同侧骨盆骨折1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10例,女性5例;年龄21~64岁,平均45.6岁;骨折分型:髋臼骨折Judet-Letoumel分型:前柱骨折8例,前柱伴后半横形骨折3例,双柱骨折4例;骨盆骨折Tile分型:B2.1型5例,C1.2型7例,C1.3型3例.手术采用平卧或漂浮体位,单纯骨盆、髋臼前部分骨折行平卧位、经腹直肌外侧切口入路,依次完成后骨盆环、髋臼、前骨盆环骨折的复位、固定;波及髋臼后壁、后柱需联合后侧K-L入路者行漂浮体位,先行腹直肌外侧切口入路,完成后骨盆环骨折的复位固定,再经前后联合切口完成髋臼骨折复位固定术,最后行前骨盆环骨折的复位固定.结果:本组15例中单纯行经腹直肌外侧切口入路11例,经腹直肌外侧切口联合后侧K-L入路4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X线及CT均显示骨盆、髋臼骨折复位良好,按照Matt影像学复位评估标准:优8例,良4例,一般3例,总体优良率80%.1例出现坐骨神经损伤症状,术后6周恢复,1例出现腹壁伤口皮下脂肪液化,经换药后愈合.随访5月-18个月,骨折均愈合,根据改良的Merle d' Aubigne和Postel评分系统:优10例,良4例,可1例,总优良率93.3%.结论:经腹直肌外侧切口入路术中能充分显露处理累及髋臼前柱和四方体的髋臼骨折,并可对同侧耻骨上支、髂骨翼、骶髂关节周围骨折进行有效的复位固定.
  • 摘要:目的:肩袖撕裂临床上需要特殊检查和辅助检查(MRI)来帮助诊断.本研究利用肩关节镜技术来对比研究Jobe征和MRI对肩袖冈上肌腱撕裂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的差别.方法:对162临床诊断肩袖破裂的患者进行肩关节镜检查.肩关节镜术中对肩袖分别从关节内和肩峰下间隙双重检查.术前所有患者进行Jobe征和MRI检查并记录结果;术前Jobe征与MRI检查结果与肩关节镜术中发现进行对比.结果:162例患者中125例有冈上肌腱的撕裂;部分撕裂29例,全层破裂74例;巨大撕裂16例.Jobe诊断冈上肌腱撕裂的敏感度为86.4%,特异性为54.8%;而MRI诊断的敏感度为97.6%,特异性为25.8%.Jobe征与MRI、肩关节镜检查诊断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Jobe对肩袖巨大撕裂的诊断敏感度97%和特异性较高65.3%;和其他两者撕裂类型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Jobe征与MRI对肩袖的诊断敏感性相当;但在诊断冈上肌腱巨大破裂中Jobe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应用Jobe征进行筛查并结合MRI查共同评估肩袖的撕裂是可靠的.
  • 摘要:背景:距下关节融合术是治疗距下关节病变常用的手术方法,本研究旨在回顾性研究单纯距下关节融合的患者,分析术后疗效,评价中足及踝关节功能是否受其影响.方法:回顾性研究1996.1~2011.8期间距下关节融合的患者,做SF-36和AOFAS踝与后足评分.拍摄足踝负重下X片,分析足踝矢状面和冠状面活动度,观察有无关节退变,评估中足和踝关节功能.通过t检验、方差分析和Pearson相关分析等方法比较数据差异及相关性.结果:成功随访37位患者,男27例,女10例,平均年龄42.6岁(13~74岁),平均随访9.2年(2-17年),SF-36评分由术前(30.21±7.19)分升至术后(78.5012.23)分,AOFAS踝-后足评分由术前(50.32±12.39)分升高至术后(73.14±15.44)分.所有患者冠状面踝关节无明显活动,对斜面的适应能力由跗中关节活动代偿;35.1%患者的距舟关节,56.8%的跟骰关节,27.0%的跖骰关节,13.5%的踝关节出现轻度退变,但无临床症状;34位患者踝关节背伸跖屈受限,这与距骨倾斜角减小、后足高度降低以及踝关节周围软组织粘连挛缩等原因有关.结论:距下关节融合是距下关节病变的有效治疗方法,后足功能丧失后跗中关节活动,使足旋后旋前来代偿.踝关节冠状面无明显代偿活动,但92%患者跖屈背伸活动明显受限,这与融合时距骨的位置不佳和后足高度降低有关.
  • 摘要:目的:探讨改良外后侧单切口双肌间隙入路治疗有后外侧塌陷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应用.方法:2007年8月~2012年7月,采用改良外后侧入路治疗伴有后外侧劈裂、塌陷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32例,改良后外侧入路是自胫前肌、胭肌和比目鱼肌间隙分别显露胫骨前外侧髁及后外侧髁,骨折在直视下复位,分别用高尔夫锁定板与"T型"锁定钢板固定胫骨前外侧和后外侧骨折.结果:32例患者获得3个月以上随访,随访时间3~36个月,平均11.3月.患膝关节功能评定按Hohl评分标准,评价术后疗效,结果本组优12例,良16例,中3例,差1例.复查X线片:骨折复位良好,关节面未见明显塌陷.无一例发生腓总神经损伤及重要血管神经损伤,取得较满意疗效.无1例发生手术区皮肤坏死、感染或内固定松动.结论:本组所采用的改良后外侧入路,在一个切口内既可显露胫骨前外侧平台骨折还可兼顾后外侧塌陷骨折,不必另作前外侧或后外侧切口,既减少创伤,又减少切口间皮瓣坏死、钢板外露的可能, 是一个值得基层医院推广应用的实用、经济入路.
  • 摘要:目的:评价动力性外固定治疗由压砸伤所致的中节指骨双髁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动力性外固定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中节指骨双髁骨折16例,均为有移位的双髁骨折.髁间骨折块采用闭合复位横穿一枚克氏针予以固定,再于关节背侧放置外固定支架.结果:术后平均随访7.9月,16例开放伤口愈合良好.2例出现针道感染,通过加强护理得到改善;骨折愈合良好,关节间隙恢复正常.远指间关节平均活动度为41.5°.患者对关节活动度满意.结论:动力性外固定操作简单,结合有限内固定能够对中节指骨双髁骨折进行有效固定,并维持关节牵引,允许关节早期活动,是一种理想的治疗关节内骨折的方法.
  • 摘要:目的:总结胸椎恶性肿瘤术后复发的外科治疗结果并探讨其治疗策略.方法:2009年10月至2012年10月,共12例胸椎恶性肿瘤初次术后复发的患者接受了外科治疗,其中软骨肉瘤2例,骨肉瘤1例,低度恶性血管内皮细胞瘤1例,血管肉瘤1例,侵袭性骨母细胞瘤1例,转移瘤6例.全部病例均为一期手术,手术方式包括全脊椎切除3例(其中2例整块切除,1例分块切除)、病灶刮除6例、姑息性减压3例,均采用椎弓根钉内固定及钛网重建或骨水泥填充.术后接受单纯化疗4例,接受单纯局部放疗2例,接受联合放、化疗3例,其余3例患者未行放、化疗.结果:手术时间平均223.33±90.08分钟,术中出血量平均1585.83±1203.25ml.术后所有患者局部疼痛均有不同程度缓解.10例脊髓神经功能损伤的病例中术后较术前改善8例,无变化1例,恶化1例.手术并发症包括脑脊液漏3例,经引流、延长卧床时间处理后愈合; 因胸膜破裂引起的血气胸2例,经胸腔穿刺闭式引流后恢复;切口皮肤坏死2例,经及时清创和二次缝合后均愈合.二次术后复发2例,其中1例行第三次手术,另1例行单纯放疗.除随访过程中死亡的病例术后至少随访12个月,平均随访时间13.92-±10.94个月.生存分析结果显示平均术后生存期为18.57±4.27个月.结论:胸椎恶性肿瘤术后复发的二次手术风险较大,外科治疗应根据肿瘤的类型和分期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对于能够彻底切除的复发肿瘤仍然可以尝试整块切除;而对于不能彻底切除的原发肿瘤和转移性肿瘤应采取姑息性手术,避免过度手术.对于放、化疗敏感的肿瘤应该积极采取放、化疗.
  • 摘要:目的:随访脆性髋部骨折的近期死亡率并分析其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至2012年入住我院且获得随访的286例的脆性髋部骨折患者资料(年龄≥50岁),统计患者3个月、1年、总的死亡率,并分析与死亡率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286例患者随访时间6个月至42个月,平均21.42±9.88个月,3个月死亡率7.69%,1年死亡率16.02%,总的死亡率17.48%.与死亡率相关的危险因素有年龄、性别、是否手术、受伤到手术时间、合并症数量、住院期间肺部感染、伤前合并心血管疾病及呼吸系统疾病.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OR=5.385,P=0.003)、是否手术(OR=21.217,P=0.000)、合并内科疾病数量(OR=9.038,P=0.000),合并心血管疾病(OR=3.201,P=0.041)是脆性髋部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脆性髋部骨折患者近期死亡率高,多种因素与死亡率有关.伤后积极处理内科合并症,条件允许下尽早手术,可降低患者近期死亡率.
  • 摘要:目的:探讨枕颈部椎管内髓外肿瘤的手术治疗策略.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7年1月~2010年5月期间治疗的15例枕颈部髓外肿瘤患者,男7例,女8例;年龄21-72岁,平均44.6岁.全部为硬膜下肿瘤,其中7例位于脊髓背外侧,5例位于侧面,3例位于腹外侧.Frankel分级:C级4例,D级8例,E级3例.肿瘤位于延髓-C1 5例,位于C1-C2 10例.前者采用后路肿瘤切除、C2椎弓根螺钉、弧形钛板枕颈融合术;后者采用后路肿瘤切除、C1-2椎弓根螺钉、钛板内固定植骨融合术.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年-4年,平均2.8年.术后影像学检查显示肿瘤切除完整,植骨融合良好.Frankel分级,2例由C级恢复到D级,2例由C级恢复到E级,6例由D级恢复到E级,2例术前D级的患者术后无改变.结论:后正中入路完整切除椎管内髓外肿瘤后,采取相应的内固定及植骨融合方式,能解除脊髓压迫,最大限度的保留下位脊柱功能单位,有效重建枕颈部稳定.
  • 摘要:目的: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α2亚基(AMPKα2)被证实参与调控血小板的活化过程,并且能够通过调控肌细胞形态与功能进而影响血栓的发生发展,本研究旨在探索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α2亚基的编码基因PRKAA2单核苷酸多态性(rs2143749)与骨科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关系.方法:总共分析828例骨科术后患者rs2143749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并比较血栓组与非血栓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中rs2143749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PRKAA2单核苷酸多态性(rs2143749)与骨科术后深静脉血栓无相关性.
  • 摘要:目的:研究通过终板下椎体穿刺、髓核置入法,建立兔Modic改变反应动物模型的可行性,并通过影像学、组织学和分子生物学等实验来分析Modic改变的发病机制.旨在通过建立动物模型,为相关研究提供实验依据,进一步理解自身免疫反应在Modic改变中的作用.方法:54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肌肉置入组和髓核置入组,利用腰椎前外侧手术入路暴露的腰4/5、腰5/6椎间盘右前外侧,使用16G骨穿针在腰5/6椎间盘紧邻骺板的椎体处钻孔,深度约3毫米;利用5毫升空针刺入腰4/5椎间盘中,抽取髓核.按照各实验组的要求,分别将髓核、肌肉推入至已钻孔的椎体内,止血、冲洗后缝合各层组织和皮肤.对照组除不置入任何组织外,其操作与其它两组相同.在术后12周、16周和20周行MRI检测后分批处死各组动物,行大体形态学观察、HE染色、实时荧光定量PCR及Western blot观察其实验部位炎症因子的表达.结果:实验后的12周、16周和20周,MRI显示髓核置入组T1WI上可见有低信号出现,T2WI上则在低信号的背景下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混杂高信号,而正常对照组及肌肉置入组均未见明显信号改变.大体观察及HE染色结果也证实了在髓核置入部位会出现组织的异常增殖.Rt-PCR及Western blot则检测到了IL-4、IL-17及IFN-γ在髓核置入组的高表达现象.结论:终板下椎体穿刺,髓核置入法可以建立Modic改变的动物模型,自身免疫因素很有可能在Modic改变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 摘要:目的:探讨低位腹主动脉内球囊长时间阻断血流技术在骨盆及骶骨肿瘤外科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05年1月至2013年6月期间,我院共收治78例骨盆或骶骨肿瘤患者术中采用腹主动脉内球囊阻断技术.根据球囊的阻断时限分为A、B、C组.分析比较3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输血量、术后并发症、平均住院时间等的差异.结果:3组患者全部获得整块切除,术中均未发生球囊移位及腹主动脉血流渗漏现象.3组患者比较,各组间手术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较A组在术中出血量、输血量、平均住院日方面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并发症方面,A组发生率28.6%,B组为28.9%,C组为31.6%,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骨盆及骶骨肿瘤外科治疗中选择性使用腹主动脉内球囊阻断技术可大大减少出血,节约血液成本,降低医疗费用.超长时间阻断球囊控制出血,可以充分显露手术野,保证手术的安全性,且不增加术后远端肢体麻痹、甚至缺血坏死等并发症的发生率.
  • 摘要:目的:研究华蟾酥毒基对多种骨肉瘤细胞系的增殖抑制和诱导凋亡的作用及相关作用机制.方法: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观察华蟾酥毒基对骨肉瘤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细胞核荧光染色及Annexin V/PI染色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凋亡蛋白的表达.结果:华蟾酥毒基可明显抑制U2OS,MG63和SaO2骨肉瘤细胞的增殖,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华蟾酥毒基可诱导骨肉瘤细胞阻滞于G2/M期,并诱导细胞产生典型凋亡小体,Annexin V/PI亦检测到细胞凋亡.研究其作用机制是通过上调Bax,cleaved-PARP,下调xIAP、cIAP-1、survivin及p65蛋白来实现.结论:华蟾酥毒基可显著抑制骨肉瘤细胞株U2OS,MG63和SaO2增殖并诱导其凋亡,其作用机制为调节IAPs和Bcl-2凋亡相关蛋白活性.
  • 摘要:本研究拟通过建立不同力学环境大鼠骨折愈合模型,观察骨折端微环境对骨折愈合的影响,以及力学环境不同对骨折端局部CGRP受体表达的影响。建立了不同直径髓内钉大鼠骨折模型可以模拟相对稳定与相对不稳定的力学微环境。在骨折愈合早期,相对不稳定的力学环境不利于骨折的愈合,但骨折端可以通过骨痂体积的增大代偿较大的微动。在骨折愈合后期,较大的微动刺激有利于骨痂的矿化和骨痂质量的提高。相对不稳定力学环境有利于局部CGRP受体的表达。因此,力学因素可能通过影响CGRP受体的表达间接调节骨折愈合的过程,但尚需进一步的细胞及分子生物学水平实验进一步证实。
  • 摘要:假体周围骨溶解伴随界膜的形成是假体松动的主要原因,之前已经有动物体内实验研究证明低强度脉冲超声(LIPUS)可抑制微粒诱导的假体周围骨溶解.在LIPUS治疗过程中加入微泡来证实微泡联合LIPUS是否可加强早期假体周围骨溶解模型中骨与假体的结合.动物模型为新西兰大白兔股骨髓腔隧道模型,配压植入圆柱体型纯钛假体.为建立骨溶解模型,在假体植入前向骨隧道中注射钛微粒,其中对照组的隧道中注入生理盐水作为对照.在接受超声治疗前,分别向超声组和超声微泡组的关节腔内注入生理盐水和微泡悬浮液.生物力学测试结果提示超声微泡组的抗剪强度要显著高于单纯超声组,近段假体周围骨密度的差异并不显著,远端假体周围骨密度超声治疗组要显著高于骨溶解组,但是在加入微泡后提升并不显著.组织形态学分析显示超声组业已增加了的骨假体接触率、骨小梁厚度、近侧及远侧假体周围量在加入微泡后得到了进一步提升.综上所诉,该实验证实了微泡注射可以加强LIPUS对微粒诱导的假体周围骨溶解的抑制作用,进一步提高早期假体周围骨溶解动物模型中假体的抗剪强度.
  • 摘要:目的:探讨蛋白酶体抑制剂Z-LLL-CHO(MG132)对人软骨肉瘤细胞SW1353的作用以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不同浓度的MG132作用于软骨肉瘤细胞SW1353,采用显微镜观察形态改变、电镜观察细胞超微结构、MTT检测细胞增殖活力、RT-PCR检测基因转录、Western blot检测蛋白表达水平. 结果:MG132能有效诱导人软骨肉瘤细胞系SW1353出现凋亡,出现凋亡的典型形态学改变,同时出现p27kiP1蛋白的积累.结论:MG132可引起人的软骨肉瘤细胞SW1353的凋亡,是与p27kiP1相关的,并通过抑制MMP-9可能抑制肿瘤的复发.
  • 摘要:目的:通过单中心大样本病例的长期随访分析,明确影响活动脊柱GCTB患者术后复发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在上海长征医院骨肿瘤科治疗的活动脊柱GCTB患者.使用生存分析的方法确定影响活动脊柱GCTB的独立预后因素.患者术后无疾病复发生存时间通过Kaplan-Meier法比较,确定潜在预后因素.将P值小于0.1的临床因素纳入多因素分析确定独立预后因素.P值小于0.05被认为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本研究共纳入85例患者,其中34例接受全椎节切除手术,32例术后使用双磷酸盐治疗.研究结果显示手术切除方式和术后使用双磷酸盐治疗可显著降低活动脊柱GCTB患者术后复发率.另外,年龄小于40的患者术后复发率显著低于年龄大于40岁的患者.结论:通过采用En-bloc和分块切除的方式进行全椎节切除,同时应用双磷酸盐长期治疗活动脊柱GCTB患者,可显著降低其术后复发率.另外,年龄小于40岁的患者预后较好.
  • 摘要:目的:研究退变性腰椎失稳患者生理载荷下失稳节段间三维运动学特点.方法:2011年9月到2013年6月间我科收治的L4/5节段失稳症患者9例,年龄51-60岁(54±2)岁,为失稳组;健康志愿者10例,年龄为26-51岁(35±9)岁,为正常组.受试者行腰椎CT薄层扫描,导入三维建模软件(Rhinoceros)建立椎体模型,将椎体模型与双X线透视系统获得的腰椎双斜位透视像匹配,真实重现生理载荷下腰椎椎体间的三维运动状态,通过测定腰椎相邻椎体间椎体中心点的三维坐标空间位移和旋转,最终获得生理载荷下腰椎失稳症患者失稳节段间的三维运动学数据.结果:在前屈后伸时,失稳组L4/5节段沿矢状轴的位移范围为(2.6±2.2)mim相对于正常组(1.0±1.0)mm明显增大(P<0.05).在左右侧弯时,失稳组矢状轴旋转角度为(6.5±5.6)°相对于正常组(3.5±3.4)°表现为更大的旋转角度(p<0.05).在左右旋转位时,失稳组沿矢状轴的旋转角度(5.0±2.5)°相对于正常组(1.9±1.8)°表现为更大的旋转角度(p<0.05);失稳组沿垂直轴的位移及沿垂直轴的旋转角度分别是(1.6±0.9)mm、(2.0±1.6)°相对于正常组(3.8±2.1)mm、(6.9±4.7)°,表现为更小的位移范围和旋转角度(p<0.05).结论:腰椎失稳患者在失稳节段不仅有沿矢状轴位移异常(与临床上常用的过伸过屈位X片诊断腰椎失稳位移相一致),并有沿冠状轴和矢状轴的角度失稳,同时表现有垂直轴上位移的异常;但未发现沿冠状轴位移异常.
  • 摘要:目的:通过研究骨质疏松椎体椎弓根螺钉联合骨水泥(PMMA)钉道强化的生物力学性能,探讨骨水泥钉道强化的最佳灌注量,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16具成人尸体腰椎标本,通过骨密度(BMD)测试确诊为骨质疏松,选择腰1-5椎体作为实验标本,经筛选后随机分成4组,每组19个标本,左右两侧椎弓根随机分配,分别作为钉道强化组和对照组:A组全钉道容积骨水泥强化组;B组75%钉道容积骨水泥强化组;C组50%钉道容积骨水泥强化组;D组25%钉道容积骨水泥强化组;四组对侧作为对照组,单纯行椎弓根螺钉固定.观察各组骨水泥渗漏情况及弥散情况,并分别进行轴向拔出实验和周期抗屈实验以及加压疲劳松动实验的力学测定.结果:1.骨水泥在椎弓根螺钉周围弥散分布较规则,随着钉道内骨水泥强化量的增加,渗漏率也随之增加(P<0.05);2.强化组和对照组的拔出力与骨密度均有相关性,随着骨密度的增加,椎弓根螺钉拔出力相应增加;3.椎弓根螺钉拔出力随着钉道内骨水泥强化量的增加而增加,到达75%容积左右达到饱和状态,拔出力接近最大值;拔出时的功耗最大14.强化组与对照组的拔出力与位移均有相关性,强化组螺钉松动时最大载荷明显高于对照组,平均位移小于对照组.结论:强化组的骨强度、拔出力、循环载荷次数、疲劳性能明显高于对照组,骨水泥强化容量以75%钉道容积为宜,约1.03ml,继续增加灌注量并不能增加螺钉的固定强度反而增加渗漏风险.
  • 摘要:目的:研究微创腰椎间盘分流术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的作用机制,并分析其近期临床疗效.方法:通过尼龙线的体外分流实验评估其对溶液酸碱度的影响,以及将尼龙线置入绵羊椎间盘内的实验评估其对椎间盘蛋白多糖含量的影响和生物相容性.应用特别设计的操作工具将尼龙线置入患者腰椎间盘内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的手术称之为腰椎间盘分流术.15例经椎间盘造影术诊断为椎间盘源性腰痛的患者,在局麻下行腰椎间盘分流术.手术节段L3-4 1例,L4-5 6例,L5-S1 7例,L3-4合并L4-5 1例.术后1周,3月,1年和2年时通过VAS评分,ODI评分和影像学评价综合评估临床疗效.结果:体外实验显示通过尼龙线可将乳酸溶液的pH值从低于4.0调高至7.14;体内实验表明绵羊椎间盘置入尼龙线后,椎间盘内蛋白多糖的含量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增加,且尼龙线周围无炎症反应.临床应用显示所有患者均成功行腰椎间盘分流术,无手术并发症.术后2年随访患者VAS评分与ODI评分均有明显下降,VAS改善率达79.16%±12.33%;ODI改善率为77.42%±12.20%.与术前相比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影像学检查显示术后2年椎间盘高度指数与术前相比,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磁共振显示根据改良Thompson分级,分流椎间盘的退变程度无加重.结论:经皮腰椎间盘分流术增加了椎间盘内营养供给,改善了pH值,促进乳酸等代谢产物分流排出,减少其对伤害感受器的刺激,能够明显缓解腰痛,改善腰背部功能,并且具有创伤小,风险低的优点,有望成为临床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的一种崭新的微创手术.
  • 摘要:目的:探讨经口咽前路复位内固定手术(TARP)治疗儿童难复性寰枢椎脱位的应用价值.方法:我院2009年11月到2012年3月的6例合并颅颈交界区畸形的难复性寰枢椎脱位患儿,龄5岁11个月到12岁3个月,男2,女4.其中先天性游离齿状突伴寰枢椎脱位3例,颅底凹陷症合并的寰枢椎脱位3例.患者术前接受薄层CT扫描,并打印三维快速成型模型,用于手术模拟和术中辅助.并接受了经口咽前路复位钢板固定术.结果:5例患者,均顺利实施手术,手术时间3~4小时,平均2.7±0.6小时.手术出血60~130ml.共置入寰椎侧块螺钉12枚,逆向枢椎椎弓根螺钉5枚,枢椎椎体螺钉5枚.术后CT扫描显示,所有的螺钉位置良好,未出现螺钉偏入椎管或椎动脉孔的现象.手术后患者脊髓压迫解除,肢体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术前JOA评分平均为9.1±1.2术后恢复至15.7±1.2 (p<0.01).术后随访12~28个月,术后8月骨性融合,其余4例患者随访至6~8月骨性融合.发生肺部感染1例,经积极处理后痊愈出院.未出现切口感染等严重并发症.结论:经口咽前路复位内固定技术可以作为儿童难复性寰枢椎脱位的一种有效治疗手段,在合理把握适应症的前提下应用,发挥它的应有价值。
  • 摘要:目的:评估中国南方都市人群中腰椎间盘退行性变化的程度,发生率和在不同椎间节段的分布状况.研究椎间盘退变在不同年龄和性别组中的变化.方法:通过公开邀请,总共有1736例志愿者参加了该研究,对所有参加者进行了影像学检查,临床体格检查和症状学评分.用0.2T和1.5T的磁共振系统进行脊柱扫描.腰椎T2的矢状位序列成像.在所得MRI图像的基础上,依据新设计的评分系统对腰椎间盘退变和椎间盘凸出进行评分.评估每个腰椎节段的许莫氏结节,高信号区(HIZ)和骨髓信号的改变.两位医师共同进行影像学诊断评估.结果:许莫氏结节的发生与性别相关,许莫氏结节在男性中发生率更高.卡方检验发现,许莫氏结节(OR:227.9),骨髓信号改变(OR:20.2)和高信号区(OR:20.4),三种影像学表现与腰椎间盘退变的相关性依次增强,均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005).高信号区和骨髓信号改变与年龄呈显著相关性,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005).许莫氏结节和高信号区在腰椎中的分布规律为:许莫氏结节从上(头端)至下(尾端)呈降序分布;椎间盘高信号区从上至下呈升序分布.腰椎间盘退变评分(DDD分数)和腰椎间盘凸出评分(凸出分数)与身体质量指数呈正相关,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005).发现两种腰椎间盘退变评分结果在男女性别间无明显差异.从上(头端)至下(尾端),腰椎间盘节段的退变发生呈持续升高趋势.腰椎间盘退变在男女性别之间有一定程度的差异(P<0.05).腰椎间盘退变在年轻人群中总体发生率高,男性中为35.3%,女性中为33.9%.结论:许莫氏结节的发生与年龄因素无关,其分布在男女性别之间有明显差异.研究发现腰椎间盘退变在中国南方都市人群中呈高发状态,特别是年轻成人中常见.身体质量指数与腰椎间盘退变显著相关.25-35岁年龄段的男性比女性更易患腰椎间盘退变.考虑是外界环境因素所致.
  • 摘要:目的:探讨胸腰段/腰段特发性脊柱侧凸选择性腰弯融合术后冠状位躯干偏移的重建与未融合节段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0月之前于我院行后路选择性融合并有至少2年完整随访资料的胸腰段/腰段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的影像学资料.测量患者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时的全脊柱正侧位X光片.观察术后至末次随访期间患者冠状位躯干偏移的变化,并对其与上胸弯、主胸弯、腰弯、远端未融合节段和骶骨倾斜角的变化的关系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共27例患者纳入了回顾性分析,平均随访时间为3.6年(2-8.9年).术前患者腰弯Cobb角平均为44.2°,末次随访时为10.3°,最终的矫形率为75.7%.术前患者主胸弯Cobb角平均为25.2°,末次随访时为13.6°,最终的矫形率为44.9%.术前患者躯干偏移平均为2.2cm,术后矫正为2cm,术前与术后比较无明显差异(P=0.21),末次随访时患者躯干偏移自发代偿至0.9cm,术后与末次随访时比较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1).回归分析发现术后患者躯干偏移的变化仅与远端未融合节段角度的改变线性相关,其回归方程可写为躯干偏移变化量(cm)=1.2487+0.1378×远端未融合节段Cobb角变化值(°).结论:胸腰弯/腰段特发性脊柱侧凸选择性后路腰弯矫形术后,冠状位躯干平衡的重建主要由远端未融合节段来代偿.尽管手术保留了大部分胸椎节段,但其在躯干偏移的代偿中并未发挥主要作用.
  • 摘要:目的: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术后,肩部外观平衡常可有不同程度的自主改善,即肩部外观可塑性。本研究旨在分析探讨该现象,并基于该特性对胸弯融合上端椎选择的新理论进行初步探索.方法:选取2008年6月至2010年9月,我院术后随访至少2年的连续56例LenkeⅠ型AIS为研究对象.术前Cobb角平均主胸弯51.5°±15.9°、上胸弯19.5°±10.4°.顶椎范围主胸弯T8至T10,上胸弯T3至T3-T4椎间盘.术中综合考虑各因素,灵活选择融合上端椎,范围为T3-T7.外观资料上测量计算术前、术后即刻、末次随访外观肩高及术后外观肩高可塑值△CSD.将术后即刻、末次随访外观肩高行配对t检验.根据随访中外观肩高的变化,按术前肩部平衡情况分组研究合理的融合策略.结果:末次随访Cobb角平均主胸弯17.0°±10.6°、上胸弯10.3°±7.4°.术前、术后即刻、末次随访外观肩高均值及外观肩高>1cm患者例数分别为-0.19±1.25cm、32例,0.76±0.87cm、21例,0.48±0.67cm、5例(主观均大体满意),其中最大△CSD 1.69cm.术后即刻与末次随访外观肩高存在显著差异(t=3.57,P=0.0008).充分考虑术后肩部外观可塑性,胸弯融合上端椎选择的优化策略,较传统方案减少融合椎数分别为:右肩抬高组1椎、双肩平衡组0-4椎、左肩抬高组1-5椎.结论:AIS患者术后肩部外观存在可塑性,基于该特性可对胸弯融合上端椎选择有新的认识.
  • 摘要:目的:研究腰骶部移行椎(LSTV)及相邻节段生理载荷下椎体节段间三维运动学特点.方法:L4/5间盘突出伴LSTV患者9例,为移行椎组;健康志愿者9名,为正常组.受试者均接受腰椎薄层CT扫描,将CT数据导入三维建模软件建模,将椎体模型与双X线透视影像系统捕获的不同活动体位下的腰椎双斜位X线透视图像相匹配,真实重现生理载荷下腰椎椎体间三维运动状态.利用三维坐标系计算生理载荷下LSTV及相邻节段间三维运动数据.结果:移行椎节段(L5/S1节段)左右侧弯位,移行椎组沿冠状轴位移(0.90±1.32)mm,与正常组(2.99±2.46)mm相比,明显减小(P=0.039<0.05);移行椎组沿矢状轴和垂直轴的旋转角度1.77°±1.19°、1.42°±1.23°,和正常组3.90°±2.59°、5.08°±4.16°相比,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0.031<0.05).移行椎相邻节段(L4/5节段)在前屈、后伸位,沿冠状轴的旋转角度5.22°±2.45°,与正常组2.22°±3.05°相比明显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5<0.05);左右旋转位,沿冠状轴位移(1.19±1.45)mm较正常组(3.0±61.50)mm明显减小(P=0.019<0.05);左右侧弯位,沿冠状轴位移为(1.75±1.28)mm明显小于正常组(3.19±1.26)mm (P=0.029<0.05).L3/4节段三维运动数据与正常组相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其它各个活动体位在各个旋转轴位移及旋转角度两组间均未见明显差异.结论:LSTV患者腰椎三维运动模式与正常组明显不同:由于一侧假关节的形成限制了其正常的活动度,表现为活动度较正常节段减少;而对其相邻节段(L4/5节段)的在体运动形式产生影响,表现沿冠状轴的屈伸活动增加.该腰椎在体运动学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揭示LSTV患者易合并L4/5间盘突出的临床现象.
  • 摘要:目的:探讨小切口经肋隔隐窝入路在胸腰段脊柱侧前方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该入路行胸腰段脊柱侧前方手术31例,男22例,女9例,年龄22-58岁,平均41岁,包括T12爆裂型骨折12例,L1爆裂型骨折15例,T12L1椎间盘突出钙化4例.以伤椎为中心沿11肋行侧前方小切口长约10-15cm,平均12cm,切除第11肋骨,分离膈肌下腹膜外间隙,在胸膜返折以远分离后进入肋膈隐窝,切断膈肌在第11、12肋骨的止点和内侧弓状韧带,显露椎体侧方.结果:31例手术均能顺利、充分地显露T11-L2椎体侧方,其中26例胸膜后侧返折低于第11肋骨床,分离第11肋间血管和神经,经第12肋骨上缘进入肋隔隐窝.4例术中出现胸膜撕裂,立即修补后仍行胸膜外显露,均未进入胸腔.固定融合节段自T11-L2.术后3例有肋间神经疼痛症状,保守治疗后均明显好转.结论:小切口经肋隔隐窝入路在胸腰段脊柱侧前方手术中可避免开胸对胸腔的干扰,在达到充分显露的基础上减少创伤.
  • 摘要:目的:探讨颈椎人工椎间盘置换术后假体位置不良的发生原因及相关因素,为减少该情况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对本组2009年至2012年行颈椎人工椎间盘置换术的216例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为保持研究的均一性,本研究选择植入假体均为Discover的患者.将术后颈椎侧位X片上矢状面假体前缘位移>1.5mm,假体上下片成角>1.5°定义为假体位置不良.计算颈椎人工椎间盘置换术后假体位置不良的发生率.在颈椎X片上测量患者术前、术后第二天及末次随访时中立位颈椎曲度及手术节段ROM值,颈椎曲度的测量采用Borden法.在GE-PACS系统上测量患者手术节段左右两侧的椎间盘-关节突角,即在CT正中矢状位重建图像上作被测椎体上缘的延长线,再结合横断面图像及矢状面图像共同确定通过该被测椎体上关节突关节面(横断面)中点的矢状截面,并在该矢状面上作被测椎体上关节突关节面的延长线,上述延长线的夹角(钝角)即为椎间盘-关节突角.将术后假体位置不良的患者作为A组,其余纳入患者作为B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前颈椎曲度、术前手术节段ROM和椎间盘-关节突角的差异.结果:纳入患者中共有11例(3.48%)患者术后表现为假体位置不良.A组患者术前颈椎正常前凸的为3例,变直和后凸的8例,A组患者术前颈椎曲度不佳(变直和后凸)的发生率显著高于B组患者;A组患者术前手术节段的活动度明显大于B组患者(A组:10.8±3.9°,B组:9.1±2.4°,P<0.05);A组患者术前手术节段椎间盘-关节突角明显大于B组患者.结论:术后假体位置不良是颈椎人工椎间盘置换术后的常见并发症之一.术前患者颈椎曲度不佳、手术节段活动度过大和椎间盘-关节突角过大可能是术后出现假体位置不良的相关因素.对于该类患者,应充分做好术前准备,术中应小心操作,尽量避免出现术后假体位置不佳的情况.
  • 摘要:目的:比较经椎弓根椎体截骨与Smith-Petersen截骨对退变性脊柱侧后凸畸形患者冠矢状面平衡的重建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5月至2010年11月在我院行PSO或SPO矫形内固定术的47例退变性脊柱侧后凸畸形患者,其中PSO组患者25例,SPO术组患者22例.患者平均年龄59.26±6.85岁(48~70岁),随访时间均在两年以上.所有患者手术前、术后及随访过程中均摄站立位全脊柱正、侧位X线片.测量患者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时冠状面Cobb角、冠状面躯干倾斜距离、顶椎偏移距离、矢状面平衡、胸椎后凸、腰椎前凸、骨盆投射角、骶骨倾斜角、骨盆倾斜角.结果:术前两组患者除了PSO组TS显著大于SPO组外,其余指标均匹配;两组患者间术后SVA存在显著差异(p=0.028),其余影像学参数间均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末次随访两组患者间的影像学参数均没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后和随访参数中除了TS,TK与PI之外,其他参数与术前相比均有显著改善(p<0.05).PSO组TS由术前37.21mm下降至术后24.67mm,末次随访为21.69mm,而SPO组TS由术前18.91mm增加至术后37.43mm,末次随访降至17.84mm.PSO组术后SVA为-15.13mm,末次随访恢复至11.02mm,而SPO组术后SVA为16.68mm,末次随访为19.26mm,两组间SVA矫正值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39).结论:虽然PSO和SPO两种术式的适应症不尽相同,但都能够有效地重建退变性脊柱侧后凸畸形的矢状面形态; PSO术后容易出现SVA的过度矫正,而SPO术后即刻有可能出现冠状面失平衡,这可能是姿势性失代偿所导致,两者在随访过程中均可以得到自发纠正.
  • 摘要:目的:探讨应用脊柱缩短截骨术治疗合并脊髓栓系的先天性脊柱侧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2007年4月~2011年11月,于我院行脊柱缩短截骨术治疗合并脊髓栓系的脊柱侧弯患者共18例,其中男5例、女13例,平均年龄14.5岁.所有患者脊髓末端均在L4椎体平面或以下.患者于顶椎部位行脊柱缩短截骨术,其中10例患者行经椎弓根楔形截骨,8例患者行全脊椎截骨.截骨完成后,直接缩短闭合截骨间隙,进一步完成矫形手术.记录手术时间、失血量、输血量;比较手术前后及随访过程中患者脊柱畸形和神经症状的改变.所有患者平均随访时间45.5个月.结果:本组病例手术时间544.5±135.1 min、失血量2965.8±1750.2ml.平均截骨长度28.3±5.7mm,平均融合13.4个椎体.术前平均冠状位Cobb角为83.9°±25.7°,末次随访时,平均为34.1°±16.3°,矫正率为59.2%;术前平均矢状面Cobb角为74.1°±19.6°,末次随访32.5°±16.5°.在末次随访中,下肢肌力减弱患者症状改善率为90.9%(10/11),腰骶部或下肢疼痛患者症状改善率为83.3%(5/6),下肢感觉减退患者症状改善率为60%(3/5),3例术前大小便障碍患者,术后症状均消失.在本研究中,1例脑脊液漏患者,经保守治疗一周后痊愈,2例术后出现术后神经并发症,在出院后3个月随访时症状消失.结论:脊柱缩短截骨术在达到预期的侧弯矫形效果同时,能够通过缩短脊柱骨性结构间接减少脊髓张力,进而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状态,避免了传统的椎管内栓系松解手术可能对脊髓造成的损伤,是一种相对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为合并脊髓栓系的脊柱侧弯患者提供新的手术方式的选择.
  • 摘要:目的:评价具有"渐变孔"设计的新型骨水泥锚固螺钉在重度骨质疏松性腰椎内固定手术中的安全性、可靠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在人体脊柱标本上,通过X线、CT及生物力学测试,比较不同骨水泥螺钉的侧孔直径、注射剂量对骨水泥渗漏率和固定强度的影响,获得最佳的骨水泥螺钉设计方案和骨水泥注射剂量.2008年1月至2013年5月,选择获得随访的同时合并重度骨质疏松症的胸腰椎疾病患者127例,2012年4月以前采用普通螺钉固定(91例),之后则采用骨水泥锚固螺钉进行手术治疗(36例).比较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出血量、VAS评分、ODI评分、骨水泥渗漏率以及螺钉松动率.结果:侧孔采用直径逐渐增加的"渐变孔"设计能够使骨水泥均匀的分布于椎体内;每枚螺钉注射1.5ml能够在获得最佳的力学固定强度的同时,有效地避免骨水泥渗漏的发生.本组病例共置入骨水泥锚固螺钉214枚,骨水泥锚固螺钉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普通螺钉组,但两组手术出血量无明显差别.2例患者出现椎体前缘骨水泥渗漏(4枚螺钉),椎管内无渗漏发生.末次随访时,骨水泥螺钉无松动,普通螺钉组16枚(5例)螺钉松动,松动率为3.3%.结论:在骨质疏松脊柱手术中,新型"渐变孔"设计的骨水泥螺钉能够提供良好的固定稳定性,并且能够避免骨水泥渗漏发生以及螺钉松动脱出,为重度骨质疏松或脊柱翻修手术提供一种新型的固定方式.
  • 摘要:目的:通过对伴与不伴椎内裂隙征的椎体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后不同类型的骨水泥渗漏的发生率的评估,推断椎基静脉孔和椎内裂隙相通可能是骨水泥渗漏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PKP手术的164位患者204个手术椎体术前与术后平片、CT及MRI.所有病例依据受否存在椎体内裂隙分为裂隙组和骨小梁组.骨水泥渗漏分为5型:通过骨皮质缺损进入椎旁软组织(A型);通过椎基静脉孔(B型);通过进针管道(C型);通过骨皮质缺损进入椎间盘区域(D型);以及通过椎旁静脉(E型).分别统计两组各类型的骨水泥渗漏的发生率及两者之间是否有统计学差异.结果:裂隙组41例,骨小梁组163例.B型骨水泥渗漏最为常见,占总手术椎体的14.7%(30例),其次为D型骨水泥漏(6.9%,14例).裂隙组B型骨水泥渗漏发生率为24.4%高于骨小梁组12.3%,且两者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0,Pearson Chi-Square).其余各型骨水泥渗漏之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B型骨水泥渗漏在具有椎内裂隙征的椎体中更为常见,暗示着椎内裂隙征和椎基静脉孔之间存在通道.因此在为伴有椎内裂隙征的椎体行PKP手术时,需特别小心避免骨水泥通过椎基静脉孔漏入椎管.
  • 摘要:目的:描述纤维环-终板连接区的微结构,阐述其力学性能的结构机制.方法:选取5具(男4例,女1例,死亡年龄22-57岁,平均44.3岁)新鲜尸体的20个腰椎运动节段(LI-L2,L2-L3,L3-L4,L4-L5),每个运动节段分别取上下纤维环-终板连接处前方、侧方及后方组织,组织经过固定、脱钙和包蜡后切成4μm切片分别用苏木精-伊红和Masson三色染色法染色,于光镜下观察纤维环-终板连接区结构.结果:后方组织纤维环条带排列细而密集,前方及侧方纤维条带较粗而稀疏.终板外的纤维条带呈现卷曲或皱褶状态,其中外层纤维带排列整齐有序,内层纤维条带排列紊乱,纤维环主纤维条带穿入软骨终板后,卷曲或皱褶状态消失,分支为数个亚条带均匀分布于软骨终板基质内,其中软骨终板内的外层纤维条带排列粗大,内层纤维条带较细.软骨终板和骨性终板之间除了呈现不规则黏合外,还通过软骨终板内的纤维亚条带锚定在骨性终板上,纤维环-软骨终板和软骨终板-骨性终板交界处均可见钙化带,起到加固连接的作用.后方钙化带较前方及侧方染色更深.结论:纤维条带穿入软骨终板后,其分支为数个亚条带并均匀分布于软骨终板基质内,穿透软骨终板全层,软骨终板和骨性终板之间除了不规则黏合外,还通过软骨终板内的纤维亚条带锚定在骨性终板上,这种结构增加了纤维-基质交界面以及软骨终板-骨性终板交界面的面积,增加条带锚定整体强度,增大纤维所能承受的极限拉力,从而在终板撕脱或纤维环断裂之前,使纤维环-终板交界处承受更大的负荷.
  • 摘要:目的:探讨体重指数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早期活动度恢复进度的影响.方法:随访2012年9月至2013年5月在我科行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术的骨性关节炎患者93例(103膝),根据体重指数将患者分为两组:非肥胖组34例(41膝)(BMI<28kg/m2)和肥胖组59例(62膝)(BMI≥28kg/m2),记录患者在术前、出院时以及术后3月时的活动度.结果:非肥胖组和肥胖组术前膝关节活动度分别为120.7±18.4°、105.3±25.3°,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01);出院时活动度为100.7±13.4°和94.9±11.2°,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24);术后3月随访时活动度为119.0±13.5°、110.0±11.1°,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01).非肥胖组和肥胖组在出院时活动度改善度分别为-20.1±17.8°、-10±19.3°,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出院时至术后3月时活动度改善度以及术后3月时总改善度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体重指数影响患者在术前、出院时和术后3月时的活动度,对两组活动度的恢复进度并没有显著的影响,但是临床医生在指导肥胖病人早期锻炼时需要更加谨慎.
  • 摘要:目的:探讨全膝置换相关腘窝血管损伤的高危区域,以减少全膝置换直接腘血管损伤的风险.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连续纳入的1291例膝关节MR数据,测量腘动脉在股骨髁上水平和股骨外侧后髁(PA-LFC),关节线水平和后关节囊之间的距离(PA-PC),关节线以下10mm腘动脉和胫骨后方皮质之间的距离(PA-PTC)和矢状面上腘动脉和胫骨后方皮质的最短距离(PA-PTCs).腘动脉和后交叉韧带的内外侧关系也进行了记录.解剖6具新鲜冰冻尸体测量观察腘动脉的位置及其分支结构的解剖。结果:纳入膝关节MRI 1291例,右侧565例(43.8%、左侧726例(56.2%);男性564例(56.3%),女性727例(56.3%).患者的年龄从16岁到87岁,年龄中位数37岁.1291例膝关节MRI中胫前动脉高位分叉变异为17例(1.32%).PA-LFC,PA-PC,PA-PTC和PA-PTCs的值分别为4.89±1.80mm,4.05±1.43mm,3.61±1.39mm和3.58±1.04mm(平均值±SD).膝关节积液增加PA-LFC和PA-PC的数值,而PA-PTC和PA-PTCs没有显著差异,这可能是由于膝关节近侧软组织相对疏松有关.MR测量和尸体解剖测量表明:腘动脉位于血管神经束最前方;在膝关节髁上连线水平腘动脉位于后髁连线中点的外侧,在关节线水平,腘动脉均位于PCL内缘的外侧.在膝关节线和胭肌腱近缘之间,腘动脉呈现为一个"裸露的节段",前方紧贴关节囊或骨膜,缺乏其他软组织保护.作者总结了腘动脉及其分支的分布,发现可以得到一个三角形的区域△ABC,它是全膝置换手术造成直接腘窝血管损伤的高危区域,该区域中血管分布密集并且血管和膝关节后方皮质和关节囊之间距离非常接近。结论:当进行全膝关节置换时应该注意一个三角形区域△ABC,该区域的后方存在重要的缺乏足够软组织保护的血管,包括胭动脉,膝外下动脉,膝正中动脉和几个无名小动脉.
  • 摘要: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TKA)中止血带的不同使用方法对出血量的影响.方法:2010年7月至2012年6月,150例单侧TKA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每组50例.A组:术前使用止血带,关节置换完成,关闭切口后释放止血带;B组:关闭切口前释放止血带彻底止血;C组:术前不使用止血带,显露完之后,截骨之前开始使用止血带,至手术结束.各组术后均以弹力绷带加压包扎.记录1.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手术时间,止血带使用时间,输血例数,计算隐性失血量和总出血量.2.各组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及肌间血栓发生率.3.住院天数,术后刀口愈合情况,术后各组hss评分.各组间进行相互比较.结果:C组术中失血量(111.5±30.1)mL多于B组,术后失血量(297.8±84.7)mL少于A、B组,隐性失血量(405.2±98.6)少于A、B组,总失血量(816.8±107.9)mL少于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手术时间为(97.7±14.6)min,B组为(93.6±17.5)min,C组(98.9±18.5)min,三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止血带使用时间为(91.2±13.6)min,B组为(76.0±18.6)min,C组(45.2±17.6)min.与A组,B组比较,C组患者住院期间深静脉血栓及肌间血栓发生率低于A组和B组,A组高于B组.术后刀口红肿天数:C组低于A组,B组.术后HSS评分及住院天数指标三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自截骨时开始应用止血带至关节置换完成的止血带使用方法可显著减少TKA手术总出血量,降低术后止血带及输血相关不良并发症发生率,利于术后早期功能恢复.
  • 摘要:背景:机械轴对线不良是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假体早期松动的一个主要原因.在固定股骨假体部件和胫骨假体部件时,实现最佳的骨水泥渗透是成功的全膝关节置换手术必要的一步.骨水泥被用来固定骨与假体.骨水泥的厚度不均衡可以导致机械轴对线不良.为了评估骨水泥固化过程导致厚度不均衡引起下肢力线的影响,进行了一个回顾性研究.方法:一共有38个病人,(32名女性和6名男性)进入研究.所有的全膝关节置换手术均是在全麻下,遵循导航髌旁内侧入路的标准手术步骤进行.假体用骨水泥进行固定.结果:比较了骨水泥固化前和固化后的机械轴力线、伸直/屈曲和间隙平衡.骨水泥固化前后所有的上述指标都发生了变化.其中机械轴力线的内旋有统计学显著差异(P<0.03).结论:骨水泥可以影响机械轴,伸直/屈曲和间隙平衡.这可以指导在骨水泥固化前及早对膝关节力学上的不良进行纠正.
  • 摘要:目的:提出新型的基于计算机影像软件的"头臼匹配"指标.总结"头臼匹配"在大龄儿童髋臼发育不良手术计划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年~2012年间因发育性髋脱位接受手术治疗的大龄髋臼发育不良病例,共40例43髋,男11例,女29例.左侧24髋,右侧19髋.手术时平均年龄为11岁4个月(8岁2个月~15岁2个月).平均随访2年4个月(1年~15年).采用TraumaCAD软件,根据术前骨盆外展内旋位片头臼是否"同心"定义为头臼是否"匹配".根据术前是否匹配分为"匹配组"与"不匹配组".采用TraumaCAD软件测量末次随访时CE角及Reimer指数,并以之判断髋臼发育不良及半脱位情况,将末次随访时影像学结果定为"优良"与"差".8例8髋既往曾接受保守或手术治疗.采用Fisher检验比较分布差异.结果:1)43髋中23髋为"头臼匹配",20髋为"头臼不匹配";2)"头臼不匹配"髋关节中,8/20影像学结果为"差","头臼匹配"髋关节中,2/23影像学结果为差,两组存在明显差别(P=0.017);3)"头臼不匹配"髋关节中,接受姑息性截骨术的患儿3髋中2髋、接受重建性截骨术的患儿17髋中6髋影像学结果为"差"(P=0.29);4)8髋曾接受治疗术前评估均为"匹配",术后影像学结果均为"优良".40例43髋中,"匹配组"23髋中有治疗史为8髋,无治疗史为15髋,"不匹配组"20髋均无既往治疗史,两组治疗史分布情况存在显著差异(P=0.003).结论:新型的基于计算机影像软件的"头臼匹配"指标在大龄髋臼发育不良中术前计划中有重要意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