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肌电图

肌电图

肌电图的相关文献在1976年到2023年内共计2956篇,主要集中在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外科学、内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701篇、会议论文88篇、专利文献167篇;相关期刊804种,包括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临床神经病学杂志等; 相关会议71种,包括中华中医药学会骨伤科分会学术年会暨全国中医骨伤科高峰论坛、2015北京医学会神经病学学术年会、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神志病专业委员会第二次学术年会暨中华中医药学会神志病分会第六次学术研讨会等;肌电图的相关文献由6123位作者贡献,包括袁亦金、夏唯一、樊东升等。

肌电图—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701 占比:91.37%

会议论文>

论文:88 占比:2.98%

专利文献>

论文:167 占比:5.65%

总计:2956篇

肌电图—发文趋势图

肌电图

-研究学者

  • 袁亦金
  • 夏唯一
  • 樊东升
  • 崔丽英
  • 黄旭升
  • 卢祖能
  • 田东
  • 肖波
  • 陈朝晖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张立创; 高华利; 王竞超; 林惠君; 吴崇桂; 马迎辉; 黄云霏; 方雪; 翟伟韬
    • 摘要: 背景:全膝关节置换后患者股四头肌肌力存在一定的下降,如果长期未对损伤的股四头肌进行有效的康复训练,可能会造成持续性的股四头肌肌力下降,甚至造成下肢肌肉萎缩的情况。目的:探讨筋骨并重的理筋手法对全膝关节置换后患者股四头肌加速康复的影响。方法:纳入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光华医院拟行全膝关节置换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0)与治疗组(n=40)。对照组全膝关节置换后进行常规康复锻炼,包括踝泵训练与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训练等,锻炼时间为术后第1-14天;治疗组全膝关节置换后进行常规康复锻炼与筋骨并重的理筋手法康复治疗,锻炼时间为术后第1-14天。对比两组患者股外侧肌表面肌电中位频率、目测类比评分、膝关节周围压痛阈值、特殊外科医院膝关节(HSS)评分、韦仕敦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问卷(WOMAC)评分、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等。结果与结论:(1)锻炼7,14 d后,治疗组股外侧肌表面肌电中位频率值、HSS评分、膝关节周围压痛阈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目测类比评分、WOMAC评分、HA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2)手法康复期间未见因手法引起的不良事件,未出现手术并发症;(3)结果表明,筋骨并重的理筋手法可加速全膝关节置换后患者股四头肌的功能康复,且安全有效。
    • 谭翠霞; 黄巍; 杜文
    • 摘要: 目的探讨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肌电图异常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11月至2020年11月我院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126例,所有患者进行肌电图检查,分为肌电图正常组(33例)和肌电图异常组(93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特征、血生化及常规指标等的差异;以有无肌电图异常为因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可能影响肌电图异常的相关因素。结果与肌电图正常组患者相比,肌电图异常组的患者血清肾小球滤过率(GFR)水平明显降低,尿素氮(UREA)、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病程、年龄、0 h胰岛素水平、0 h C肽水平、UREA、高敏C反应蛋白(hsCRP)、HbA1c与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肌电图异常有相关性。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可能出现肌电图异常,病程、年龄、0 h胰岛素、0 h C肽、UREA、hsCRP、HbA1c可能是这类患者肌电图出现异常的危险因素。
    • 肖霞; 周香雪
    • 摘要: 免疫介导的坏死性肌病(immune-mediated necrotizing myopathy,IMNM)是一种自身免疫性肌病,以较严重的对称性四肢近端肌肉无力、肌纤维坏死为突出表现;主要由抗信号识别颗粒(signal recognition particle,SRP)肌病、抗HMGCR肌病和自身抗体阴性IMNM组成。抗SRP抗体为IMNM疾病中的一种特异性抗体,表现为急性发作的严重肌炎,可伴有吞咽困难等;肌活检表现为明显的肌纤维坏死但淋巴细胞浸润不常见。
    • 朵拉; 双梅
    • 摘要: 神经根型颈椎病常见于中老年人。严重的情况下,神经根型颈椎病会导致运动无力。有效的诊断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疼痛和残疾,还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护理的直接和间接成本。肌电图(EMG)检查是检测神经根病最重要的手段之一,该法灵敏度适中,但特异性高,是颈椎成像检查的有效补充。本文主要综述肌电图的诊断原理、诊断及鉴别诊断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效果及其应用的局限性,以期为临床应用该技术提供帮助。
    • 郭凤; 姚钦元; 陈卓曼; 郭惠霞; 邱红燕; 任力杰; 周艳霞
    • 摘要: 目的:分析以头痛为主要特征的吉兰–巴雷综合征(GBS)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10月期间在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就诊的合并有头痛的GBS患者4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对其临床特征进行总结。结果:3例患者主要为头痛伴全身乏力、四肢麻木;1例患者为头痛伴视物重影;4例患者行颅脑计算机断层扫描(CT)、颅脑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均未见明确异常,腰穿脑脊液检查均提示蛋白–细胞分离,3例患者行肌电图检查提示多发周围神经运动传导功能受损;1例患者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检查提示双侧中枢段损害(听神经颅内段至脑干中枢段),双眼视觉诱发电位(VEP)提示视觉传导通路传导功能受损。4例患者均予静脉滴注免疫球蛋白及激素治疗后头痛症状缓解。结论:头痛是GBS的少见合并症,容易误诊为偏头痛或颅内感染,针对GBS的治疗可有效缓解头痛症状。
    • 穆桂瑶; 杨晓光; 刘嘉媛; 时艳程; 李玉芳; 刘四恩; 侯建雄
    • 摘要: 目的:研究高频超声在腕管综合征(CTS)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173例疑似CTS患者,将其中经手术治疗确诊的150例CTS患者纳入CTS组,另选取同期在医院进行体检的145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CTS组依据肌电图检查结果再分为轻度组(55例)、中度组(61例)和重度组(34例)。分析高频超声和肌电图对CTS的诊断价值,比较CTS组和健康对照组肌电图检查结果,比较CTS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和健康对照组高频超声检查腕管内豌豆骨水平正中神经横切面积(CSA),高频超声与手术检查腕横韧带厚度、神经扁平率的结果。结果:高频超声对CTS的诊断灵敏度为93.75%,显著高于肌电图诊断灵敏度(86.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322,P<0.05),经诊断价值分析结果显示,CTS组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MAP)、感觉神经动作电位(SNAP)及感觉传导速度(SCV)低于健康对照组,而末端运动潜伏期(DML)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1.106,t=107.589,t=210.944,t=112.134;P<0.05)。健康对照组与CTS轻度组、中度组和重度组的CSA、横切面积差(△-CSA)及横截面积比(R-CSA)呈逐渐升高趋势,其中重度组、中度组和轻度组CSA、△-CSA及R-CSA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F=24.227,F=38.014,F=71.323;P<0.05)。高频超声测量钩骨钩截面腕横韧带厚度显著低于手术测量(t=6.081,P<0.05),而钩骨钩截面神经扁平率(3.68±0.18)显著高于手术检查测量(3.60±0.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71,P<0.05)。结论:高频超声对CTS的诊断灵敏度高于肌电图,同时CTS患者CMAP、SNAP及SCV降低,DML升高,且随着CTS患者病情的加重,CSA、△-CSA及R-CSA均升高,与手术结果比较,高频超声测量腕横韧带厚度较低,神经扁平率较高,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 范华娟
    • 摘要: 偏瘫是脑卒中常见后遗症,神经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具有重要的作用[1]。临床常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ugl-Meyer exercise scale,FMA)、徒手肌力评定量表(Manual muscle testing,MMT)等的康复评定量表对脑损伤后神经功能的恢复情况进行评估,在临床使用广泛。肌电图作为一种客观评定神经肌肉功能状态的信号分析技术,近几年在脑卒中偏瘫的检查评估中越来越受到重视[2]。
    • 刘德珍; 周玮
    • 摘要: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周围神经肌电图(EMG)改变与临床指标[糖化血红蛋白(HbA1C)、高密度脂蛋白(HDL)、尿游离皮质醇]及病程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2月至2021年6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收治的127例T2DM患者的神经EMG具体结果(下肢感觉和运动神经及自主神经测定)与临床指标(HbA1C、HDL、尿游离皮质醇)、病程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尿游离皮质醇与胫神经运动(踝-AH)波幅呈正相关[左侧相关系数(r)=0.209,P=0.019;右侧r=0.189,P=0.034]。HDL与胫神经运动(腘窝-踝)潜伏期(Lat)呈负相关(左侧r=-0.213,P=0.016;右侧r=-0.210,P=0.018)。HbA1C与胫神经运动(踝-AH)Lat呈正相关(左侧r=0.187,P=0.036;右侧r=0.187,P=0.035)。糖尿病病程与运动感觉神经损害有明显的相关性,且这种相关性与周围神经损害的类型广泛相关。结论T2DM病程、HbA1C、HDL、尿皮质醇和糖尿病周围神经EMG改变有关,尿游离皮质醇主要和神经轴索损害有关,HDL和HbA1C主要与神经髓鞘损害有关,病程主要与运动感觉神经损害有关。
    • 陈培琼; 丁昕; 余聪; 陈名峰
    • 摘要: 目的探讨震颤分析在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和原发性震颤(essential tremor,ET)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20年11月在福建省立金山医院门诊和住院确诊的PD患者27例(PD组)和ET患者23例(ET组),所有患者均至少有一侧上肢静止性或姿势性震颤,用肌电图进行震颤检测,分析震颤峰频率、振幅、肌肉收缩模式以及谐波共振、再现性震颤的出现率。结果(1)ET组较PD组发病年龄更早(P0.05),ET组震颤峰频率亦无明显改变(P>0.05),但PD组震颤峰频率均较ET组低(P<0.05);(3)PD组的肌电爆发模式以交替性肌肉收缩为主,而ET组以同步性肌肉收缩为主,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PD组再现性震颤出现率为37%,而ET组无震颤再现现象,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PD组谐波共振出现率较ET组高(P<0.05)。结论震颤分析可以为PD和ET的鉴别诊断提供客观、实用的依据,具有很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王杰; 马炳全; 郭红丽
    • 摘要: 目的 探讨肌电图定位定量电刺激在烧伤后周围神经损伤患者康复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8月至2020年8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68例烧伤后周围神经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两组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同时,观察组患者采用肌电图定位定量电刺激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低频电疗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以及受损神经诱发电位波幅、运动潜伏期与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结果 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患者优20例、良12例、差2例,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优12例、良14例、差8例(Z=-2.279,P=0.023);观察组患者受损神经诱发电位波幅、MNCV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运动潜伏期明显短于对照组(t=10.891、8.253、8.123,P均<0.001)。结论 肌电图定位定量电刺激能有效促进烧伤后周围神经损伤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提高神经肌肉兴奋性,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