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治疗术后切口感觉不适切口护理药粉的制备方法

一种治疗术后切口感觉不适切口护理药粉的制备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术后切口感觉不适切口护理药粉的制备方法,以解决术后切口感觉不适的治疗问题。其特征在于制备方法包括:(1)将面根藤、松节、还筒子、海桐皮粗粉提取挥发性物质备用;(2)将芥子硬膏粉、磁石粉碎成细粉备用;(3)老君须、丝瓜络、娑罗子、水红花子、海燕、焦谷芽水提醇沉,干燥后得初料;(4)将挥发性物质喷入初料中,加入芥子硬膏粉、磁石粉混匀,过60目筛,装调敷而成。临床实验证明:本发明治疗术后切口感觉不适具有疗效好和安全性较高的特点,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3705777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4-04-09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张翠荣;

    申请/专利号CN201310753443.3

  • 发明设计人 张翠荣;王西英;

    申请日2013-12-31

  • 分类号A61K36/899;A61K9/14;A61P17/02;A61K33/26;A61K35/56;

  • 代理机构

  • 代理人

  • 地址 257000 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北二路683号胜利石油管理局妇幼保健院

  • 入库时间 2024-02-19 21:48:50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8-02-16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A61K36/899 授权公告日:20160302 终止日期:20161231 申请日:20131231

    专利权的终止

  • 2016-03-02

    授权

    授权

  • 2016-02-24

    著录事项变更 IPC(主分类):A61K36/899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131231

    著录事项变更

  • 2014-05-07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61K36/899 申请日:20131231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4-04-09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术后切口感觉不适切口护理药粉 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外科手术后切口状态是医患普遍关心的问题,目前对于切口的护理主要集 中在预防感染、减少疼痛,甚至是如何降低瘢痕反应上。但是一项多中心临床 调查表明,在一期愈合的情况下,局部无红、肿、热、痛以及渗出,有32.63% 的患者在术后一个月的时候仍会有明显的切口不适感,表现为麻木、疼痛、感 觉异常以及皮肤局部发硬,在术后三个月是具有切口不适感的患者比例仍为 24.67%。其原因复杂多样,一方面医生术中需要逐层切开,皮层、结缔组织层、 肌层,皮神经会有不同程度的损伤;另一方面局部软组织修复过程中,由于患 者体质因素,造成间质纤维结缔组织(细胞外基质)增生程度高于正常实质细 胞修复过程,由于该种纤维结缔组织仅仅补救的是局部的形态而不是局部实质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造成局部不适和皮肤变硬。

目前尚缺乏对于该种术后切口愈合后不适感的治疗方案,临床医生多根据 局部手术造成局部气血瘀滞解释,并推荐患者外用红花油活血祛瘀,但是由于 该病机制并无气血瘀滞存在,故而该种治疗方案基本无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技术任务是针对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疗效肯定且副作 用小的治疗术后切口感觉不适切口护理药粉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术后切口感觉不适的切口 护理物,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备而成:老君须10~30份、娑 罗子6~12份、松节3~10份、还筒子6~12份、水红花子3~10份、面根藤6~12 份、丝瓜络6~12份、海燕6~12份、海桐皮6~12份、芥子硬膏粉1~5份、磁石 3~10份、焦谷芽10~25份。

本发明中药可按下列方法制备而成:

(1)将面根藤、松节、还筒子、海桐皮粗粉分别以水蒸气蒸馏提取挥发性 物质,并收集后混合备用;

(2)将芥子硬膏粉、磁石分别粉碎过150目筛,成细粉备用;

(3)老君须、丝瓜络、娑罗子、水红花子、海燕、焦谷芽混匀加10倍水 量,加水煎煮2次,每次1小时,合并煎液,静置;然后往煎液中加入3~4倍 药液的95%的乙醇,静置15分钟,然后以3000rpm/min离心20分钟,取沉淀, 喷雾干燥,得出初料;

(4)将步骤1中所得挥发性物质喷入步骤3所得初料中,加入步骤2中所 得芥子硬膏粉、磁石粉混匀,过60目筛,灭菌、分装而成。

其中所述的:老君须,为萝藦科植物竹灵消Cynanchum inamoenum(Maxim.) Loes.的根或地上部分。性味苦;微辛;性平。归肺经。功可补肾,健脾,化毒。

娑罗子,为七叶树科植物七叶树Aesculus chinensis Bge.、浙江七叶树 Aesculus chinensis Bge.var.chekiangensis(Hu et Fang)Fang或天师栗Aesculus  wilsonii Rehd.的干燥成熟种子。性味甘,温。归肝、胃经。功可理气宽中,和胃 止痛。

松节,为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 Carr,其次为赤松(短叶赤松)Pinus  densiflora Sieb.et Zucc.、西伯利亚红松Pinus sibirica(Loud.)Mayr.、红松(海 松)Pinus koraiensis Sieb.et Zucc.、华山松(青松、五须松)Pinus armandii Franch. 以及马尾松、云南松、思茅松等的松节,或为松树生病后长出的瘤状物。味苦; 性温。归肝;肾经。功可祛风燥湿;舒筋通络;活血止痛。

还筒子,兰科植物天麻Gastrodia elata Bl.的果实。味甘;性寒。功可补虚定 风。主眩晕;眼黑;头风头痛;少气失精;须发早白。

水红花子,为蓼科植物红蓼Polygonum orientale L.的干燥成熟果实。咸,微 寒。归肝、胃经。功可散血消症,消积止痛。

面根藤,为双子叶植物药旋花科植物打碗花Calystegia hederacea Wall.的全 草或根。性味甘微苦;平。归肝;肾经。功可健脾;利湿;调经。

丝瓜络,为葫芦科植物丝瓜Luffa cylindrica(L.)Roem.的干燥成熟果实 的维管束。甘,平。归肺、胃、肝经。功可通络,活血,祛风。

海燕,为棘皮动物门海燕科海燕Asterina pectinifera Miller et Troschel,以全 体(去内脏)入药。性味咸,温,无毒。功可滋阴,壮阳,祛风湿。

海桐皮,为豆科乔木刺桐Erythrina indica Lam.的树皮或根皮。性味苦,平。 归肝、肾经。功可祛风湿,舒筋通络。祛风湿,通经络,杀虫。

芥子硬膏粉,为十字花科植物白芥Sinapis alba L.或芥Brassica juncea(L.) Czern.et Coss.的干燥成熟种子,干燥磨成粉后除去脂肪油而得。性味辛,温。 归肺经。功可温肺豁痰利气,散结通络止痛。

磁石,为氧化物类矿物尖晶石族磁铁矿,主含四氧化三铁(Fe3O4)。性味 咸,寒。归肝、心、肾经。功可平肝潜阳,聪耳明目,镇惊安神,纳气平喘。

焦谷芽,为禾本科植物粟Setaria italica(L.)Beauv.的成熟果实经发芽干 燥,照清炒法炒至焦褐色。性味甘,温。归脾、胃经。功可消食和中,健脾开 胃。

组方原理:术后切口感觉不适,指的是已一期愈合,在局部无红、肿、热、 痛以及渗出的情况下,而患者有明显的切口不适感,表现为麻木、疼痛、感觉 异常以及皮肤局部发硬。该种不适感其原因复杂多样,一方面医生术中需要逐 层切开,皮层、结缔组织层、肌层,皮神经会有不同程度的损伤;另一方面局 部软组织修复过程中,由于患者体质因素,造成间质纤维结缔组织(细胞外基 质)增生程度高于正常实质细胞修复过程,由于该种纤维结缔组织仅仅补救的 是局部的形态而不是局部实质细胞的结构和功能,造成局部不适和皮肤变硬。 目前尚缺乏对于该种术后切口愈合后不适感的治疗方案,临床医生多根据局部 手术造成局部气血瘀滞解释,并推荐患者外用红花油活血祛瘀,但是由于该病 机制并无气血瘀滞存在,故而该种治疗方案基本无效。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具有以下特点:

1、本方采用老君须和娑罗子配合为君药:肺与皮肤相表里,所述的老君须 入肺经,可以通过调适肺络化皮肤之纠结,老君须水煎液可以改善对抗小鼠羧 甲基纤维素引起的炎症囊肿所致的蛋白渗出和白血球游走,促进实质细胞增生; 而娑罗子总皂甙5mg/kg局部应用于大鼠蛋清性结缔组织刺激模型中,能够抑制 纤维结缔组织增生。

2、发明人临床经验总结得出,术后切口感觉不适与经络中风寒湿有关,故 而本方采用松节、海桐皮、丝瓜络祛风湿,通经络;在众多相关药物中选取这 三味药物的原因是,这三种药物性平和,非苦寒燥湿,无伤阴之虞。而面根藤 块根中含有的内酯成分咖伦宾,有辅助配合抑制纤维结缔组织增生。

3、术后切口不适还与局部血燥伤阴有关,阴虚风动而麻木、麻痒,故而本 方采用还筒子补虚定风、海燕滋阴壮阳祛风湿,二者均为攻补兼施之品,无滋 腻之虞。

4、水红花子散血消症,芥子豁痰散结,这两味药的目的在于,术后切口不 适属于已经一期愈合的切口,该种切口急性期已过,经络中残留的痰、症均比 较顽固,故而加入这两味药物以助通利。

5、磁石本为重镇之品,但是动物实验结果表明,大鼠外用可使局部中性粒 细胞吞噬反应增加。

6、芥子含黑芥子甙,黑芥子甙遇水经芥子酶的作用生成挥发性物质,主要 成分为异硫氰酸烯丙酯,有刺激作用,应用于皮肤,有温暖的感觉并使之发红, 甚至引起水泡、脓疱,故而本发明组方中采用芥子硬膏粉,即芥子粉除去脂肪 油后所得,该种脱脂肪油方法为业内常见方法,芥子硬膏粉可以直接从市场购 得,原料来源充足。但是由于本发明需要在局部作用超过3小时,故而配合焦 谷芽,焦谷芽含有大量淀粉,可以减轻芥子的皮肤刺激性。

7、本方中避免使用动气行血和清热解毒药物,减少局部纤维增生始动刺激。

8、由于术后切口感觉不适湿敷不便,所以采用散剂剂型,即调即用,方便 快捷。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际情况,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实施例1,原料药重量配比:老君须20份、娑罗子10份、松节6份、还筒 子10份、水红花子6份、面根藤10份、丝瓜络10份、海燕10份、海桐皮10 份、芥子硬膏粉2份、磁石6份、焦谷芽20份。

实施例1的制备方法是:将老君须、娑罗子、松节、还筒子、水红花子、 面根藤、丝瓜络、海燕、海桐皮、芥子硬膏粉(包煎)、磁石、焦谷芽混合加水 煎煮,30分钟后取滤液,药渣加水继续煎煮20分钟后取滤液,两次滤液合并, 浓缩成稠膏,适量湿敷于切口上。

实施例2,原料药重量配比:老君须10份、娑罗子6份、松节3份、还筒 子6份、水红花子3份、面根藤6份、丝瓜络6份、海燕6份、海桐皮6份、 芥子硬膏粉1份、磁石3份、焦谷芽10份。

实施例3,原料药重量配比:老君须20份、娑罗子10份、松节6份、还筒 子10份、水红花子6份、面根藤10份、丝瓜络10份、海燕10份、海桐皮10 份、芥子硬膏粉2份、磁石6份、焦谷芽20份。

实施例4,原料药重量配比:老君须30份、娑罗子12份、松节10份、还 筒子12份、水红花子10份、面根藤12份、丝瓜络12份、海燕12份、海桐皮 12份、芥子硬膏粉5份、磁石10份、焦谷芽25份。

实施例2~4的中药可按下列方法制备而成:

(1)将面根藤、松节、还筒子、海桐皮粗粉分别以水蒸气蒸馏提取挥发性 物质,并收集后混合备用;

(2)将芥子硬膏粉、磁石分别粉碎过150目筛,成细粉备用;

(3)老君须、丝瓜络、娑罗子、水红花子、海燕、焦谷芽混匀加10倍水 量,加水煎煮2次,每次1小时,合并煎液,静置;然后往煎液中加入3~4倍 药液的95%的乙醇,静置15分钟,然后以3000rpm/min离心20分钟,取沉淀, 喷雾干燥,得出初料;

(4)将步骤1中所得挥发性物质喷入步骤3所得初料中,加入步骤2中所 得芥子硬膏粉、磁石粉混匀,过60目筛,灭菌、分装而成。

使用时,用温水调敷于切口处。

上述药物的有效组合,互相协调,有效达到治疗术后切口感觉不适之目的, 且副作用较少。上述结果为临床资料充分证明,有关资料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1.1.1病例选择:2011年1月~2013年6月主诉术后切口感觉不适的患者133 例,主诉的切口感觉不适包括局部疼、麻、痒、牵涉痛、蚁走感、感觉异常, 伴或不伴切口周围皮肤及皮下发硬。其中腹壁切口59例、腰背部切口36例, 四肢切口38例。分为对照组40例、稠膏组48例和调敷组45例。三组患者治 疗前在性别、年龄、手术切口分布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 可比性。

1.1.2纳入标准为:①术后切口一期愈合;②手术后三个月内;③切口局部 无红肿热痛及可视的囊肿;④无糖尿病及精神疾病病史。

1.2方法

1.2.1治疗方法:对照组用红花油局部涂擦,2次/d。稠膏组以本发明实施例 1中所得稠膏局部适量湿敷于切口上,2次/d。调敷组以本发明实施例2中所得 药粉局部适量温水调敷于切口上,2次/d。3组治疗均以14天为1疗程,一疗程 后统计疗效。

1.2.2疗效标准:痊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显效:临床症状、体征基本 好转,不再影响生活;有效:临床症状、体征减轻,但是仍会影响睡眠或者生 活;无效:临床症状、体征无变化。

1.2.3统计学分析:SPSS13.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 料用χ2检验。

2结果

2.1三组临床综合疗效比较:稠膏组和调敷组治愈率与对照组差异极明显 (稠膏组χ2=16.97,P<0.05;调敷组χ2=14.42,P<0.05),稠膏组和调敷组总有 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稠膏组χ2=12.46,P<0.001;调敷组χ2=16.03,P<0.001), 见下表。

2.2三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三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

3.结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使用本发明的稠膏组和调敷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明显高 于对照组,说明本发明方法制备的切口护理物在治疗术后切口感觉不适方面拥 有不良反应较轻、安全性较高的优点。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