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植皮术

植皮术

植皮术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397篇,主要集中在外科学、临床医学、内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77篇、会议论文13篇、专利文献97521篇;相关期刊216种,包括创伤外科杂志、实用手外科杂志、中国美容医学等; 相关会议12种,包括江苏省第十一次整形烧伤外科学术会议、2013年全军烧伤外科学术年会、第八届全国创伤修复(愈合)与组织再生学术交流会等;植皮术的相关文献由985位作者贡献,包括周荣芳、安德鲁·齐格勒、萨米尔·艾哈迈德·萨比尔等。

植皮术—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77 占比:0.39%

会议论文>

论文:13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97521 占比:99.60%

总计:97911篇

植皮术—发文趋势图

植皮术

-研究学者

  • 周荣芳
  • 安德鲁·齐格勒
  • 萨米尔·艾哈迈德·萨比尔
  • 任军
  • 刘亦峰
  • 刘振宝
  • 刘森
  • 周杰
  • 徐刚
  • 杨家骥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郑珍; 龚妍; 卢乐群; 邓绮兰
    • 摘要: 达卡气单胞菌(Aeromonas dhakensis)是一个新发现的气单胞菌分离株,临床上以严重组织破坏的灾难性进展为特征,携带大量的毒力基因[1]。由气单胞菌引起的伤口感染最典型的表现是蜂窝织炎,患者大多有外伤史,后接触土壤、水或鱼刺直接刺伤而感染[2];肌坏死(伴或不伴产气)、横纹肌溶解也有报道,甚至严重者可进展为坏死性筋膜炎(necrotizing fasciitis,NF),NF通常发生在免疫功能低下(恶性肿瘤、肝硬化、糖尿病等)的患者中[3],这些患者常常出现低血压、发烧、皮肤软组织坏死和坏疽,甚至死亡[4]。
    • 原晓晖; 蒋筱扬; 汪刚; 苗文静; 孙平
    • 摘要: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联合小剂量氯胺酮在重度烧伤患者植皮术中瑞芬太尼麻醉后痛觉过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在我院接受植皮手术治疗的98例重度烧伤患者,根据麻醉用药不同分为研究组(右美托咪定联合小剂量氯胺酮)及对照组(右美托咪定)各49例。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术后2、4、8、12及24h的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记录麻醉诱导前(T0)、麻醉诱导后(T1)、插管后(T2)、手术中(T3)、拔除气管导管时(T4)以及拔除气管导管后10 min(T5)的心率(HR)及平均动脉压(MAP),于拔管后30 min评估Ramsay镇静分级,比较两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植皮面积、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苏醒时间以及拔除气管导管时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的疼痛评分均下降,且研究组术后不同时点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联合小剂量氯胺酮在重度烧伤患者植皮术中瑞芬太尼麻醉后痛觉过敏中预防效果较佳,且能有效减轻患者术后疼痛程度,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改善患者术后痛觉过敏现象,有一定推广价值。
    • 刘灿滨; 郑建军; 刘维; 郑林文; 许钊荣; 陈昭宏; 陈舜
    • 摘要: 目的评价早期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治疗深Ⅱ度手烧伤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6年4月-2018年3月收治的深Ⅱ度手烧伤患者20例,伤后早期清创,负压材料覆盖后持续封闭引流,每周更换负压材料同时评估创面,根据创基情况决定是否继续负压治疗或手术植皮。观察创面愈合时间及愈合后手功能恢复情况。结果20例共20个创面平均愈合时间(22.6±7.3)d,第一次VSD技术治疗时间为伤后(2.9±2.6)d,第二次VSD技术治疗时间为伤后(10.0±2.3)d,第三次VSD技术治疗时间为伤后(16.0±1.2)d。15例VSD技术治疗后痊愈,5例VSD技术联合植皮手术痊愈。随访6个月,手部瘢痕形成少,手功能恢复优良率60%,合格率95%,功能恢复满意。结论早期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深Ⅱ度手烧伤创面能缩短愈合时间、减轻瘢痕增生,手功能恢复良好,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 徐滨
    • 摘要: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术联合植皮术在深度烧伤创面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纳入2018年11月~2019年11月我院收治的94例深度烧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分为研究组(n=47)和对照组(n=47).对照组接受削痂植皮术治疗,研究组接受负压封闭引流术联合植皮术治疗.比较两组疼痛评分和植皮愈合及住院时间,并记录两组植皮存活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疼痛评分和植皮愈合及住院时间明显更少,植皮存活情况明显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术联合植皮术治疗深度烧伤不仅可有效减轻患者疼痛,促进创面愈合,缩短住院时间,还能显著提高植皮存活率.
    • 郭敏娜; 蒋秀红; 刘存明; 俞敏
    • 摘要: 目的 慢性皮肤溃疡患者行植皮术后常有剧烈疼痛和睡眠障碍,影响患者恢复.文中旨在探讨右美托咪定作为全身麻醉辅助用药对慢性皮肤溃疡患者植皮术后疼痛和睡眠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0年5月至2021年1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因慢性皮肤溃疡行择期全身麻醉下自体植皮术的27例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把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等渗盐水,n=13)和右美托咪定组(右美托咪定,n=14).统计术后0~24 h、24~48 h按压镇痛泵的次数;记录2组患者术前和术后1 h、6 h、24 h和48 h活动性疼痛程度的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前和术后第1天、第2天和第5天通过阿森斯失眠量表(AIS)量表评估睡眠状态,记录术后发生心动过缓或过速、呼吸抑制、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 右美托咪定组0~24 h、24~48 h时间段按压镇痛泵的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作为慢性皮肤溃疡患者行植皮术全身麻醉的辅助用药,能减轻术后疼痛和改善睡眠状况,同时具有较好的安全性,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
    • 李莎; 黄美霞; 王秀美; 彭晓菁
    • 摘要: 目的:探讨精细化美容护理对烧伤整形植皮术后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治疗的80例植皮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住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模式,观察组采用精细美容护理;比较两组创面愈合情况,护理后不同时间疼痛评分,护理前后负性情绪评分.结果:观察组皮下血肿个数少于对照组(P<0.01),瘢痕指数低于对照组(P<0.01),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护理前,两组均有较强疼痛感,护理后3 d、1周、2周,观察组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护理后,观察组负性情绪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精细化美容护理是针对患者心理和生理的双重护理,能促进烧伤整形植皮术后患者愈合、降低疼痛感、缓解负性情绪.
    • 陈虹; 周娴; 陈伟
    • 摘要: 目的 探究植皮术修复烧伤后瘢痕挛缩畸形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5月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烧伤科收治的44例烧伤瘢痕修复患儿,均采取异体脱细胞真皮与自体刃厚皮片复合移植修复,并给予治疗期间的护理干预.比较干预前后患儿心理、疼痛评分变化,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患儿生存质量变化.结果 本组患儿复合移植成功率91.11%(41/44),成活后皮肤弹性与正常皮肤相似,无瘢痕增生.干预后,患儿SAS、DSRSC、VAS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下降(P<0.05).干预后,患儿WHOQOL-BREF评分中生存质量主观感受、健康状况主观感受、生理/心理领域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升高(P<0.05).结论 对烧伤后瘢痕挛缩畸形患儿植皮术期间进行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瘢痕修复疗效,有助于缓解焦虑抑郁情绪,降低疼痛,提高患儿生存质量.
    • 刘爱蓬; 刘衍松; 曹天勇
    • 摘要: 目的 探究磺胺嘧啶银乳膏应用在植皮手术供皮区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徐州仁慈医院创面修复科收治的植皮手术患者700例,排除不符合实验标准的患者,共选取其中100例需完成植皮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50例.实验组采用在植皮供皮区创面应用油纱内衬,外敷磺胺嘧啶银乳膏;对照组采用油纱内衬,加压包扎;比较两组患者的创面感染情况、愈合时间、疼痛评分、创面愈合效果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两组患者疼痛评分、愈合时间、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创面感染发生率、创面愈合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磺胺嘧啶乳膏应用于供皮区效果显著,可促进患者创面的愈合,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陈聪; 牛大伟; 韩志新
    • 摘要: 目的:探讨早期埋线固定联合植皮术减轻面部烧伤累及眼睑烧伤患者下睑外翻的效果及对二次手术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安阳市眼科医院2015年6月—2020年6月收治的34例(共45眼)面部烧伤累及眼睑烧伤患者的临床资料,2018年3月—2020年6月收治的行上、下睑切痂全厚皮移植+下睑尼龙线埋植缝合内固定术的17例患者(22眼)作为观察组,2015年6月—2018年1月收治的行上、下脸切痂全厚皮移植+上、下睑缘暂时性粘连术17例(23眼)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术后1、3、6、12个月上下睑缘间距,对术后睑外翻程度进行分级,中、重度睑外翻患者行二次手术,统计两组患者接受二次手术率.结果:观察组上下睑缘间距术后1个月为(0.49±0.12)mm、术后3个月为(1.87±0.50)mm、术后6个月为(1.23±0.38)mm、术后12个月为(1.10±0.27)mm;对照组上下睑缘间距术后1个月为(0.48±0.13)mm、术后3个月为(3.76±1.02)mm、术后6个月为(1.63±0.49)mm、术后12个月为(1.89±0.57)mm;两组间术后1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3、6、12个月观察组上下睑缘间距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睑外翻3例(5眼),行二次手术2眼,二次手术发生率为9.09%;对照组睑外翻7例(10眼),行二次手术9眼,二次手术发生率为39.13%,观察组二次手术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埋线内固定联合植皮术可以减轻眼部深度烧伤下睑外翻,减少二次手术发生率.
    • 马迎新; 廉器宇
    • 摘要: 目的:研究在植皮术修复烧伤后瘢痕挛缩畸形中应用护理干预的具体效果.方法:于本院烧伤科2020年7月份到2021年7月份入院接受植皮术修复烧伤后瘢痕挛缩畸形患者中选取70例,将其划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针对35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针对35例观察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从护理前后患者心理状态、生活质量评分指标予以分析.结果:对照组护理后患者SDS评分(52.08±1.12)分,SAS评分(52.93±0.67)分;社会功能评分(74.82±3.69)分,躯体功能(73.72±3.62)分,角色功能(73.63±3.87)分,认知功能(74.66±4.27)分;观察组护理后患者SDS评分(43.83±0.48)分,SAS评分(45.93±0.37)分;社会功能评分(84.02±4.29)分,躯体功能(83.26±3.63)分,角色功能(84.02±3.98)分,认知功能(82.53±4.27)分,两组数据相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植皮术修复烧伤后瘢痕挛缩畸形患者若能得到优质护理干预服务,既能改善患者不良情绪,维护身心健康,又能增加其生活质量,使其早日适应新的生活.对此,可将优质护理干预作为临床护理首选方案.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