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烧伤
手烧伤的相关文献在1988年到2022年内共计151篇,主要集中在外科学、临床医学、儿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43篇、会议论文5篇、专利文献673787篇;相关期刊103种,包括护理研究、中国康复医学杂志、中国美容医学等;
相关会议5种,包括第八届全国创伤修复(愈合)与组织再生学术交流会、中华医学会烧伤外科学分会第11届学术会议(2010年)暨国际烧伤研讨会、第二十一届全军烧伤外科学术会议等;手烧伤的相关文献由351位作者贡献,包括李琳、许乐、孙志刚等。
手烧伤—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673787篇
占比:99.98%
总计:673935篇
手烧伤
-研究学者
- 李琳
- 许乐
- 孙志刚
- 张菲
- 李莉
- 赵宇辉
- 余靓
- 刘亦峰
- 刘建春
- 刘忆菁
- 刘森
- 卢海燕
- 周杰
- 周琴
- 周舜英
- 周荣芳
- 周静
- 夏美华
- 尤爱民
- 张雁聘
- 徐刚
- 徐晓川
- 曹志红
- 李冬梅
- 李晓敏
- 林洪武
- 江美云
- 王兆丽
- 王冰水
- 石梦娜
- 练慧斌
- 罗艺
- 胡大海
- 胡祎
- 臧妍
- 苗丹民
- 赵国瑛
- 赵继东
- 邸英莲
- 郭艳慧
- 陈昭宏
- 雷万军
- 韩小燕
- 马双
- 高微红
- 魏有亮
- 黄金华
- Miao Dan-min
- Zang Yan
- Zhou Qin
-
-
刘灿滨;
郑建军;
刘维;
郑林文;
许钊荣;
陈昭宏;
陈舜
-
-
摘要:
目的评价早期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治疗深Ⅱ度手烧伤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6年4月-2018年3月收治的深Ⅱ度手烧伤患者20例,伤后早期清创,负压材料覆盖后持续封闭引流,每周更换负压材料同时评估创面,根据创基情况决定是否继续负压治疗或手术植皮。观察创面愈合时间及愈合后手功能恢复情况。结果20例共20个创面平均愈合时间(22.6±7.3)d,第一次VSD技术治疗时间为伤后(2.9±2.6)d,第二次VSD技术治疗时间为伤后(10.0±2.3)d,第三次VSD技术治疗时间为伤后(16.0±1.2)d。15例VSD技术治疗后痊愈,5例VSD技术联合植皮手术痊愈。随访6个月,手部瘢痕形成少,手功能恢复优良率60%,合格率95%,功能恢复满意。结论早期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深Ⅱ度手烧伤创面能缩短愈合时间、减轻瘢痕增生,手功能恢复良好,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
-
李梦菲;
郭丽;
顾丽培
-
-
摘要:
目的:探讨对手烧伤患者进行规范化护理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烧伤科收治的100例手烧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护理方法 的不同将其分为常规护理组(n=50)和规范化护理组(n=50).对常规护理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对规范化护理组患者进行规范化护理.然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指关节活动度、Carroll评分和ADL评分.结果:护理后,规范化护理组患者的手指关节活动度大于常规护理组患者,其Carroll评分、ADL评分均高于常规护理组患者,P<0.05.结论:对手烧伤患者进行规范化护理的效果较好.
-
-
王志锋
-
-
摘要:
目的:观察与分析深度手烧伤患者生活质量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临床治疗与后期功能锻炼、预防瘢痕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53例深度手烧伤患者,采用一般资料调查法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及简明烧伤健康量表展开对患者的调查分析.结果:所有患者经过系统功能锻炼及预防瘢痕增生治疗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评分、简明烧伤健康量表评分均高于功能锻炼中断或间断、未经过系统预防瘢痕增生治疗,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②经分析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及简明烧伤健康量表,发现影响深度手烧伤患者的共同因素为烧伤深度、手术时机、手术方式、功能锻炼及长期预防瘢痕增生,其差异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深度手烧伤后患者生活质量受到严重的影响,针对性的治疗及功能锻炼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其生活质量.
-
-
王湘南
-
-
摘要:
目的 探讨早期护理干预与功能锻炼对手烧伤患者手部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4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手烧伤患者40例,选择其中20例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作为常规组,其余20例患者采取早期护理干预与功能锻炼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手部功能、心理状态、护理满意度与瘢痕程度.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运动评分、触觉评分与痛觉评分均高于常规组(P<0.05);观察组的SAS与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温哥华瘢痕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 手烧伤患者在临床治疗过程中运用早期护理干预以及功能锻炼可取得显著的临床效果,促进手部功能的良好恢复.
-
-
卢志强
-
-
摘要:
目的:观察筋膜皮瓣整形修复术在手烧伤后瘢痕挛缩畸形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62例手烧伤后瘢痕挛缩畸形患儿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实施瘢痕切除术联合组织松解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筋膜皮瓣整形修复术治疗,比较两组术后1个月疗效、温哥华瘢痕评定量表评分、关节功能优良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观察组温哥华瘢痕评定量表评分为(6.9±2.2)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9±1.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关节活动优良率为87.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瘢痕切除术联合组织松解术治疗基础上,应用筋膜皮瓣整形修复术可提高手烧伤后瘢痕挛缩畸形患儿治疗总有效率和关节活动优良率,降低瘢痕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效果优于单纯瘢痕切除术联合组织松解术治疗.
-
-
郭坤红
-
-
摘要:
目的 探讨冬菊洗液熏洗对手烧伤后创面愈合时间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05—2020-10扶沟县计划生育服务站收治的78例手烧伤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创面处理方法分为生理盐水清洗组(对照组,38例)和联合冬菊洗液熏洗组(观察组,40例).比较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临床效果、创面愈合时间.采用NRS评分法评价患者创面处理前后各时间点的疼痛程度.结果 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和治疗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创面处理后第15天、第30天的NR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冬菊洗液熏洗治疗手烧伤创面,具有良好的效果,有利于促进创面愈合.
-
-
骆婧;
梁莹
-
-
摘要:
目的 探讨前馈控制护理对手烧伤瘢痕患者功能恢复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3月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唐都医院烧伤整形科收治的90例手烧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护理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前馈控制护理,两组患者均持续护理至出院,均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随访6个月手部功能恢复的疗效,比较随访3个月、6个月时瘢痕美容评估与评级(SCAR)量表评分及护理前、随访6个月的日常活动能力(ADL)量表的变化,并比较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随访6个月时,观察组患者手部功能恢复优良率为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随访3个月、6个月时SCAR量表评分为(9.64±1.40)分、(6.03±0.74)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1.06±1.72)分、(7.95±1.20)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时,观察组患者ADL量表中的进食、洗漱、穿衣评分分别为(3.57±0.30)分、(3.64±0.21)分、(3.53±0.34)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19±0.21)分、(3.26±0.37)分、(3.09±0.2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6.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前馈控制护理在手烧伤瘢痕患者中应用效果良好,其可有效促进患者手部功能恢复,并降低并发症,值得推广应用.
-
-
-
-
张慧;
张小环;
齐立贞
-
-
摘要:
目的:对烧伤患者瘢痕在早期综合护理干预下严重程度缓解状况进行探讨.方法:按照随机抽样方法于2018年1月到2019年1月之间选取来我院进行治疗的Ⅱ、Ⅲ度100例手烧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方法将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50), 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开展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经护理干预3、6个月之后瘢痕严重程度低工作恢复状况进行对比.结果:护理干预后3、6个月,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患者瘢痕严重程度影响更低,差异显著,P<0.05.经护理干预6个月后,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患者工作恢复状况明显更优,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临床治疗手烧伤患者过程中,早期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瘢痕严重程度.
-
-
冯丽霞
- 《2017年河南省整形外科、医学美学与美容学术年会》
| 2017年
-
摘要:
目的:探讨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对于减轻手烧伤患者瘢痕程度的影响. 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06月~2017年06月收治的23例手烧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对照组(n=16)和观察组(n=7),对照组患者给予临床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包括做好心理疏导、烧死创面的护理、瘢痕皮肤的护理和健康教育,治疗后3个月进行疗效评价,对比两组患者临床干预效果. 结果:观察组患者瘢痕严重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70.00%). 结论:对于手部烧伤患者实施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降低患者瘢痕程度,缓解患者的症状,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效果显著,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
徐晓川;
魏有亮;
马双;
吴巍巍
- 《2017中国护理管理大会》
| 2017年
-
摘要:
目的:握拳加压包扎对处于康复期的手烧伤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抽取96例处于康复期的手烧伤患者病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8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处理;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弹力绷带加压握拳包扎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手功能恢复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前后手总主动活动度(TAM)改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结论:握拳加压包扎对处于康复期的手烧伤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