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交锁髓内钉

交锁髓内钉

交锁髓内钉的相关文献在1992年到2022年内共计2851篇,主要集中在外科学、中国医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672篇、会议论文36篇、专利文献200502篇;相关期刊498种,包括基层医学论坛、临床骨科杂志、实用骨科杂志等; 相关会议28种,包括2015临床急症经验交流高峰论坛、第十一届中国泉州——东南亚中医药学术研讨会、2012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急救医学专业委员会学术会议等;交锁髓内钉的相关文献由5879位作者贡献,包括戚珊红、陈勇、孙磊等。

交锁髓内钉—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672 占比:1.31%

会议论文>

论文:36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200502 占比:98.67%

总计:203210篇

交锁髓内钉—发文趋势图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王严; 崔建乐
    • 摘要: 目的探究微创经皮钢板与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骨骨折对患者康复情况和血清各项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2月至2021年8月利津县中心医院收治的80例胫骨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交锁髓内钉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微创经皮钢板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清指标水平、康复情况及评分;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的临床有效率为1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00%(P<0.05);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失血量少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各项康复评分均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皮生长因子(EGF)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50%,低于对照组的15.00%(P<0.05)。结论应用微创经皮钢板治疗胫骨骨折患者,可有效改善其临床症状,缩短骨折康复时间,减轻手术创伤,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加强预后转归水平,建议临床推广与应用。
    • 唐茁栋; 钟凤林; 刘绍江; 王川
    • 摘要: 目的探究多模式镇痛在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围术期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4月本院收治的接受交锁髓内钉治疗的胫骨骨折患者74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8例采用多模式镇痛,对照组36例采用传统镇痛,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静息、运动状态下的VAS评分,膝关节活动度,主被动屈曲膝关节达90°所需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术后第1、3、7天在静息及活动状态下VAS评分,多模式镇痛组低于传统镇痛组(P0.05)。结论在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的围术期应用多模式镇痛理念,可有效减轻膝关节疼痛,增加膝关节活动度,临床应用效果满意。
    • 谢彦丰; 刘英杰; 谢君恩
    • 摘要: 目的:观察接骨汤治疗胫骨骨折骨不连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20年3月我院收治的60例胫骨骨折骨不连患者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两个组别。对照组30例患者采用骨折断端注射富血小板血浆治疗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服用接骨汤治疗。对两组的治疗优良率进行比较,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比较两组的HSS评分、Kofoed评分,并检测血清CRP(C反应蛋白)、IL-6(白细胞介素-6)、和TNF-α(肿瘤坏死因子-α)的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的临床优良率为86.67%,与对照组的60.00%比较明显提高,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HSS评分、Kofoed评分在经过治疗后两组均降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上述评分均较对照组升高(P<0.05)。血清CRP、IL-6以及TNF-α水平在经过治疗后均降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上述血清炎症因子水平较对照组降低(P<0.05)。结论:接骨汤联合富血小板血浆治疗胫骨骨折骨不连的效果显著,可以降低机体炎症反应,改善患者关节功能,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 牛作风; 张鑫峰; 张金叶
    • 摘要: 目的探讨胫骨骨折患者应用交锁髓内钉(IIN)与锁定钢板(LP)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2月~2021年1月菏泽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胫骨骨折患者102例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1例。对照组行IIN固定术治疗,研究组患者行LP固定术治疗。针对两组临床疗效、术中情况(手术时间、失血量)、术后情况(骨折愈合速度、住院时间、并发症),以及术前、术后3个月与6个月时的踝关节功能情况进行观察与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失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踝关节功能Mazur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胫骨骨折患者应用IIN与LP治疗均可以取得满意的效果,但LP具有操作简便、失血量少、愈合快速、并发症概率低等优势,适于临床应用。
    • 李大文; 王剑; 曹磊光
    • 摘要: 目的探究创伤性下肢长管状骨骨折患者应用交锁髓内钉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2月~2020年2月武警内蒙古自治区总队医院接受治疗的48例创伤性下肢长管状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24)及对照组(n=24)。观察组患者接受交锁髓内钉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钢板内固定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骨折愈合情况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经不同方法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8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67%,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33%,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3.33%,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骨折愈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创伤性下肢长管状骨骨折患者应用交锁髓内钉治疗,可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骨折愈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李有斌; 丁治红; 温永刚
    • 摘要: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术(MIPPO)和交锁髓内钉(IMN)治疗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的疗效及美国足外科协会(AOFAS)踝-后足评分比较。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0年6月收治的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患者9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46例)与研究组(46例),对照组患者予IMN手术治疗,研究组患者予MIPPO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指标,治疗前后AOFAS踝-后足评分与炎症因子[白介素-1(IL-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术后并发症。结果较对照组,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与骨折闭合时间均更短(P0.05);治疗前两组AOFAS踝-后足评分、IL-1、TNF-α比较(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AOFAS踝-后足评分、IL-1、TNF-α均明显提高,其中较对照组,研究组IL-1、TNF-α明显更低(P0.05);较对照组,研究组患者并发症更少(26.09%vs10.87%,P<0.05)。结论 MIPPO与IMN手术用于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的治疗均可有效改善患者足踝功能,但较IMN治疗,MIPPO治疗引发炎症反应更小,其患者恢复更快,且并发症更少,更具优势。
    • 许志贤; 何武兵; 柯铁; 张旭鸣; 张永发
    • 摘要: 目的比较微创钢板接骨术(MIPO)与顺行交锁髓内钉(LIN)内固定术治疗肱骨干骨折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2月—2020年5月福建省立医院急诊外科收治的66例新鲜肱骨干骨折患者临床资料,32例采用MIPO治疗(微创钢板组),34例采用闭合复位顺行LIN内固定治疗(髓内钉组)。微创钢板组男性19例,女性13例;年龄28~62岁,平均45.0岁;致伤原因:道路交通伤14例,高处坠落伤10例,摔伤8例。髓内钉组男性20例,女性14例;年龄26~63岁,平均43.3岁;致伤原因:道路交通伤15例,高处坠落伤10例,摔伤9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末次随访时肩关节功能Neer评分与肘关节功能Mayo评分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66例术后均获得随访,时间12~15个月,平均13.2个月。微创钢板组和髓内钉组手术时间分别为(71.1±8.4)min和(72.5±7.9)min(P>0.05),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86.6±23.9)mL和(223.1±23.9)mL(P0.05),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12.2±1.7)周和(15.4±1.8)周(P0.05)。术后并发症:髓内钉组并发切口感染1例,微创钢板组未并发切口感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髓内钉组并发肩关节痛4例,微创钢板组无一例出现肩关节痛(P0.05)。结论MIPO与顺行LIN内固定术均可用于治疗肱骨干骨折。应用MIPO技术骨折愈合时间更短、术后肩关节功能更优。
    • 王晓雁; 李祥; 邱鹏; 徐玉虎
    • 摘要: 目的分析肱骨交锁髓内钉治疗肱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该院2018年11月—2020年11月住院治疗的64例肱骨骨折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参照组,各32例。其中参照组患者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交锁髓内钉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手术指标、肩关节功能优良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3.13%)低于参照组(28.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585,P=0.006);观察组肩关节功能优良率(96.88%)与参照组(75.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55,P=0.031)。结论交锁髓内钉与锁定钢板内固定均可改善肱骨骨折患者肩关节功能,但交锁髓内钉耗时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并发症发生率更低。
    • 颜武
    • 摘要: 目的:分析交锁髓内钉内固定疗法在创伤性下肢长管状骨骨折中的临床效果。方法:2018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患者创伤性下肢长管状骨骨折36例,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给予交锁髓内钉内固定疗法;对照组采用传统钢板内固定疗法。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疼痛评分、关节功能恢复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6个月,观察组膝关节功能量表(HSS)及生活质量量表(QOL)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交锁髓内钉内固定疗法的效果显著,能够优化手术操作,降低术后风险,最大程度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进而促进生活质量提升。
    • 邹尚浏; 何生; 郭庭余; 余小曼
    • 摘要: 目的:比较交锁髓内钉与钢板内固定术用于创伤性骨折患者的疗效,探讨其对医疗费用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创伤性骨折患者58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选取时间范围在2018年2月—2022年2月之间,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平均分为对照组(n=29,钢板内固定术)和观察组(n=29,交锁髓内钉固定术),评估两组的治疗效果和费用,比较两组手术基础情况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医疗费用、住院时间、器材价格等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交锁髓内钉治疗应用于创伤性骨折患者,不仅能缩短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而且节省医疗费用,显著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器材价格,利于患者机体恢复正常,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