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植骨术

植骨术

植骨术的相关文献在1985年到2022年内共计572篇,主要集中在外科学、口腔科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533篇、会议论文29篇、专利文献10篇;相关期刊260种,包括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河南外科学杂志、临床骨科杂志等; 相关会议23种,包括第七届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学术年会 、第八次国际微笑列车唇腭裂学术会议、2012全国口腔护理新进展研讨会等;植骨术的相关文献由1524位作者贡献,包括李健、王岩、严奉国等。

植骨术—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533 占比:93.18%

会议论文>

论文:29 占比:5.07%

专利文献>

论文:10 占比:1.75%

总计:572篇

植骨术—发文趋势图

植骨术

-研究学者

  • 李健
  • 王岩
  • 严奉国
  • 周延民
  • 平飞云
  • 张斌
  • 李明
  • 李逸群
  • 毕大卫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顾月光; 沈剑欢; 倪洁丽; 郭舒瑜; 闫忠义; 张阳
    • 摘要: 背景:牙槽嵴裂患者植骨后骨存量的保留十分关键,目前对骨存量的研究多为二维测量,即使部分研究应用三维测量,也仅仅是应用锥形束CT进行单一的测量,测量的成骨量差异较大.目的:通过锥形束CT结合Mimics软件探讨牙槽嵴裂患者植骨1年后哪个部位的成骨效果较好,并分析尖牙萌出及术前缺损区大小对骨存量的影响.方法:纳入21例单侧完全性牙槽嵴裂髂骨移植1年后患者,采用锥形束CT结合Mimics软件分区域测量每例患者上颌骨牙槽嵴裂缺损区体积(整个牙槽嵴裂缺损区)及牙槽骨牙槽嵴裂缺损区体积(靠近口腔部缺损区),分析这两个区域的成骨效果,并分析尖牙萌出是否对骨存量产生影响.结果 与结论:①牙槽嵴裂患者骨移植后,上颌骨牙槽嵴裂缺损区成骨量相对较低,牙槽骨牙槽嵴裂缺损区成骨量相对较高;尖牙萌出前缺损区的成骨量高于尖牙萌出后缺损区(P<0.05);牙槽嵴裂缺损区术后成骨效果与术前缺损区体积大小无相关性.②结果表明,牙槽骨部分牙槽嵴缺损区成骨效果高于整个缺损区,临床应以牙槽骨缺损区成骨效果为基准指导后续的正畸及修复治疗;另外,植骨应在尖牙萌出前进行.
    • 顾月光; 沈剑欢; 倪洁丽; 郭舒瑜; 闫忠义; 张阳
    • 摘要: 背景:牙槽嵴裂患者植骨后骨存量的保留十分关键,目前对骨存量的研究多为二维测量,即使部分研究应用三维测量,也仅仅是应用锥形束CT进行单一的测量,测量的成骨量差异较大。目的:通过锥形束CT结合Mimics软件探讨牙槽嵴裂患者植骨1年后哪个部位的成骨效果较好,并分析尖牙萌出及术前缺损区大小对骨存量的影响。方法:纳入21例单侧完全性牙槽嵴裂髂骨移植1年后患者,采用锥形束CT结合Mimics软件分区域测量每例患者上颌骨牙槽嵴裂缺损区体积(整个牙槽嵴裂缺损区)及牙槽骨牙槽嵴裂缺损区体积(靠近口腔部缺损区),分析这两个区域的成骨效果,并分析尖牙萌出是否对骨存量产生影响。结果与结论:(1)牙槽嵴裂患者骨移植后,上颌骨牙槽嵴裂缺损区成骨量相对较低,牙槽骨牙槽嵴裂缺损区成骨量相对较高;尖牙萌出前缺损区的成骨量高于尖牙萌出后缺损区(P<0.05);牙槽嵴裂缺损区术后成骨效果与术前缺损区体积大小无相关性。(2)结果表明,牙槽骨部分牙槽嵴缺损区成骨效果高于整个缺损区,临床应以牙槽骨缺损区成骨效果为基准指导后续的正畸及修复治疗;另外,植骨应在尖牙萌出前进行。
    • 谢彦丰; 刘英杰; 谢君恩
    • 摘要: 目的:观察接骨汤治疗胫骨骨折骨不连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20年3月我院收治的60例胫骨骨折骨不连患者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两个组别。对照组30例患者采用骨折断端注射富血小板血浆治疗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服用接骨汤治疗。对两组的治疗优良率进行比较,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比较两组的HSS评分、Kofoed评分,并检测血清CRP(C反应蛋白)、IL-6(白细胞介素-6)、和TNF-α(肿瘤坏死因子-α)的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的临床优良率为86.67%,与对照组的60.00%比较明显提高,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HSS评分、Kofoed评分在经过治疗后两组均降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上述评分均较对照组升高(P<0.05)。血清CRP、IL-6以及TNF-α水平在经过治疗后均降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上述血清炎症因子水平较对照组降低(P<0.05)。结论:接骨汤联合富血小板血浆治疗胫骨骨折骨不连的效果显著,可以降低机体炎症反应,改善患者关节功能,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 董辉; 王永祥; 胡乐; 蔡俊; 张亮; 冯新民; 杨建东; 陶玉平
    • 摘要: 目的 观察经安全三角区伤椎植骨联合后路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9年12月脊柱外科收治的41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术式的不同分为研究组20例(经安全三角区伤椎植骨联合后路内固定)和对照组21例(单纯后路内固定)。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以及术前及术后伤椎前缘高度比、伤椎Cobb角、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腰背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和并发症等。结果 研究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时,研究组伤椎前缘高度比大于对照组;术后12个月及内固定取出后1个月时,研究组伤椎前缘高度比大于对照组,Cobb角小于对照组;研究组伤椎前缘高度比和Cobb角的矫正度丢失均小于对照组,上述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及内固定取出后1个月时,研究组VAS评分、OD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切口均达到Ⅰ期愈合,随访期间未出现螺钉和连接棒断裂及其他并发症,末次随访时Frankel评级均为E级。结论 经安全三角区伤椎植骨联合后路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效果显著,能维持伤椎前缘高度比和Cobb角,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应用。
    • 何亚青; 何博文; 蔡桦
    • 摘要: 目的比较自固化磷酸钙人工骨植骨与同种异体骨植骨在桡骨远端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0例基线资料匹配成功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采用切开复位掌侧锁定钢板内固定及植骨术治疗,按照植骨材料不同分为A组(采用自固化磷酸钙人工骨植骨,60例)和B组(采用同种异体骨植骨,60例)。记录两组术后抗生素使用时间、拆线时间、住院时间、切口甲级愈合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12个月的骨折临床愈合率、影像学指标、腕关节活动度。采用Gartland-Werley评分评价腕关节功能。结果患者均获得12个月随访。术后抗生素使用时间、拆线时间、住院时间、切口甲级愈合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12个月腕关节尺偏、桡偏活动度A组均明显优于B组(P0.05)。术后12个月采用Gartland-Werley评分评价的腕关节功能优良率A组明显高于B组(P<0.01)。结论在切开复位掌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时,采用自固化磷酸钙人工骨植骨在切口愈合及腕关节功能恢复方面优于同种异体骨植骨,可明显修复骨质缺损,维持骨折复位,对促进骨折愈合具有积极作用。
    • 周活龙; 曾焰辉; 符名赟; 陈国涛
    • 摘要: 目的:探讨养血固肾汤辅助治疗胫骨下段骨折延迟愈合的效果及对其骨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8年5月—2020年4月收治的56例胫骨下段骨折延迟愈合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27例)行植骨术,观察组(29例)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养血固肾汤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血液流变学指标以及骨代谢指标。结果:术后观察组总有效率(86.21%,25/29)高于对照组(66.67%,18/27)(P<0.05);观察组血浆黏度、高切和低切全血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清碱性磷酸酶(ALP)、钙(Ca)、磷(P)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养血固肾汤辅助治疗胫骨下段骨折延迟愈合可降低血液流变学指标,提高骨代谢水平,进而提高临床疗效。
    • 宁晓桥; 刘湘; 晋茹; 叶国
    • 摘要: 目的分别评估低强度脉冲超声波(LIPUS)辅助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术(SRP)以及引导性组织再生术(GTR)联合植骨术治疗中重度慢性牙周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例(20颗牙)中重度慢性牙周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及B组,每组10例(10颗牙);另选取20例(20颗牙)具有GTR联合植骨术手术适应证的中重度慢性牙周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C组及D组,每组10例(10颗牙)。A组采用SRP+常规口腔卫生维护治疗,B组采用SRP+LIPUS治疗,C组采用GTR联合植骨术+常规口腔卫生维护治疗,D组采用GTR联合植骨术+LIPUS治疗。比较A组与B组、C组与D组患牙不同时间节点牙周探诊深度(PD)、出血指数(BI)和临床附着水平(CAL)以及C组与D组患牙不同时间节点植骨区锥形束CT(CBCT)骨密度。结果术后4、8周,A组与B组PD和BI均低于本组基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8周,A组与B组PD明显小于术后4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后8周BI明显低于术后4周,且B组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即刻、3个月、6个月,C组CBCT骨密度分别为(113.05±52.54)、(152.27±23.54)、(303.69±72.41)HU;D组CBCT骨密度分别为(119.28±56.82)、(183.41±22.57)、(315.08±92.57)HU。术后3、6个月,C组与D组CBCT骨密度均高于本组术后即刻,且术后6个月高于本组术后3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IPUS辅助SRP或GTR联合植骨再生手术治疗中重度慢性牙周炎,可以起到一定辅助消炎、促进牙周成骨的作用。
    • 杨滔; 岳超; 吴铮
    • 摘要: 目的:分析伤椎椎体内植骨结合后外侧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疗效如何。方法:将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确定为观 察样本,收集病例的时间为2019年1月-2020年6月,共选择28例,分成甲、乙组的依据是抽签法,每个组都是14例患者。甲组术式为自体 骨粒经椎弓根植入伤椎及后外侧内固定,乙组术式为后外侧植骨内固定,伤椎前缘高度比、伤椎Cobb角变化情况为两个组的最后对比项。 结果:术前伤椎前缘高度比、伤椎Cobb角进行两个组别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时,组名为甲组的患者,伤椎前缘高 度比低于组名为乙组的患者,而伤椎Cobb角则小于组名为乙组的患者,组间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伤椎椎体内植骨结 合后外侧植骨内固定在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中的应用不仅可促使伤椎椎体高度和稳定性恢复,还能预防椎体高度与Cobb角再丢失,值得积 极推广。
    • 曹会珍
    • 摘要: 目的 探究应用海奥膜行引导组织再生术联合植骨术修复治疗牙周骨内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本院收治的20例牙周骨内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各10例.对照组采用植骨术,观察组采用海奥膜行引导组织再生术联合植骨术.比较两组术后6个月的修复满意度、牙周袋探诊深度(PPD)、牙龈退缩量(GR)及临床附着丧失(CAL)指标.结果 术后6个月,观察组修复效果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6个月,两组GR指标均高于术前,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6个月,观察组PPD、CAL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治疗牙周骨内缺损应用海奥膜行引导组织再生术联合植骨术总体修复效果较好,利于骨内缺损的再生,可改善牙周各指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王杰; 何其泽; 孟林
    • 摘要: 股骨头坏死是骨科难以治愈的疾病之一.随着病情的进展,股骨头会塌陷,需要行髋关节置换术.股骨头坏死的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的病因、病程来制定,早中期患者多可通过保髋手术预防或延缓病情进展.目前,临床上常用的保髋手术主要有各种方式的髓芯减压术、截骨术以及髋关节外科脱位技术等,本文就保髋手术的研究进展情况作一综述.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