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跟骨关节内骨折

跟骨关节内骨折

跟骨关节内骨折的相关文献在1988年到2022年内共计638篇,主要集中在外科学、中国医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13篇、会议论文24篇、专利文献217037篇;相关期刊252种,包括双足与保健、浙江临床医学、临床骨科杂志等; 相关会议23种,包括第六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骨科微创学术年会、第23届中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年会、第十届中国南方骨质疏松论坛暨重庆市医学会骨质疏松年会等;跟骨关节内骨折的相关文献由1543位作者贡献,包括张鹏、罗国强、刘志彬等。

跟骨关节内骨折—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613 占比:0.28%

会议论文>

论文:24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217037 占比:99.71%

总计:217674篇

跟骨关节内骨折—发文趋势图

跟骨关节内骨折

-研究学者

  • 张鹏
  • 罗国强
  • 刘志彬
  • 张志文
  • 李伟
  • 梁晓军
  • 王培民
  • 王波
  • 王菊芬
  • 邬哲慧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石涛
    • 摘要: 目的:评价骨折撑开器辅助复位技术应用在微创内固定手术中的方法和对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9年11月来本院就诊的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为观察主体展开调查分析,从中选出54例并按照电脑随机分配法划分成2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7例,其中对照组接受微创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则在微创术中配合骨折撑开器辅助复位,对比两组患者的骨折复位愈合情况、术后并发症以及手术优良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出现的并发症概率比对照组低,其手术时间、伤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美国矫形外科足踝协会(AOFAS)评分以及手术优良率均比对照组高,P<0.05,可见骨折撑开器的有效之处。结论:在对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进行微创内固定术治疗时,配合骨折撑开器辅助复位的效果更佳,其能最大限度恢复跟骨解剖形态,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从而保障手术效果,远期疗效好,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但是术后需要注意康复锻炼,以改善预后。
    • 赵志杰
    • 摘要: 目的探讨壮筋养血汤治疗晚期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8年6月—2020年11月大同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88例晚期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4例)和研究组(44例)。2组均接受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术后接受抗感染等西医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壮筋养血汤治疗,2组均持续治疗3个月。比较2组治疗前后Bohler角、Gissane角、跟骨宽度、足部功能评分表(Maryland),观察2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2组Bohler角、Gissane角、跟骨宽度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Bohler角、Gissane角均升高(P 0.05),治疗后,2组Maryland评分均升高(P <0.05),且研究组更高(P <0.05);2组疗效等级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研究组优良率比对照组高(90.91%VS 72.73%,P <0.05);2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50,P=0.713)。结论壮筋养血汤联合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晚期跟骨关节内骨折肝肾亏虚型,可改善患者的足部功能及复位效果,疗效显著,且安全可靠。
    • 黄海生; 解克非; 刘祿祥
    • 摘要: 目的:探讨在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的治疗中运用解剖型锁定钢板或传统钢板的治疗效果。方法:抽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本院70例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并依据术中钢板材质分组,对照组患者应用传统钢板治疗,观察组患者应用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比较2组常规围术期指标、手术前后Böhler角以及术后足功能恢复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且P0.05;术后观察组的Böhler角、AOFA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且P<0.05。结论:在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治疗中使用解剖型锁定钢板的治疗效果优于传统钢板,前者更有利于优化患者的围术期指标,并促进跟骨解剖结构和功能的恢复。
    • 陶勇; 谢垒; 马一鸣; 闫亮; 朱健华; 陈晟; 徐刚
    • 摘要: 跟骨关节内骨折在临床上较为常见,治疗方法也较多,其中切开复位内固定应用的较为广泛,但术后发生切口裂开、切口皮缘坏死、切口感染等问题仍待克服[1]。通过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至2019年9月在绍兴第二医院骨科治疗的单侧闭合性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83例,探讨小趾展肌肌瓣转移预防跟骨外侧扩大“L”型切口手术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 李宗一
    • 摘要: 目的 探讨对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分别采用植骨以及不植骨手术方法完成治疗后获得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寿光市人民医院2018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70例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进行治疗研究;随机分为常规组(采用不植骨手术方法进行治疗)和研究组(采用植骨手术方法进行治疗),各35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跟骨Bohler角、跟骨高度、跟骨Gissane角以及跟骨宽度。结果 研究组术后1个月跟骨Bohler角(26.45±2.15)°、术后3个月跟骨Bohler角(25.12±0.91)°以及术后12个月跟骨Bohler角(24.16±0.99)°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737,11.760,22.156,P0.05);研究组术后1个月跟骨宽度(38.55±2.42)mm、术后3个月跟骨宽度(37.55±0.82)mm以及术后12个月跟骨宽度(37.16±1.17)mm同常规组术后1个月跟骨宽度(38.02±2.93)mm、术后3个月跟骨宽度(37.43±0.84)mm以及术后12个月跟骨宽度(37.26±0.99)mm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植骨手术方法有效应用后,同不植骨手术方法比较,可减轻术后跟骨Bohler角丢失,有效改善跟骨高度,促进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预后水平提高。
    • 郭旺旺; 宋金岗; 王文华
    • 摘要: 目的:研究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术后损伤早期止痛汤治疗效果。方法:数据取自某院2020年5月-2021年5月收治的90例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硬币分组法”分为手术组(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和联合组(手术组基础+损伤早期止痛汤)各45例,比较分析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前比较两组骨代谢指标无差异,跟骨形态变化也无差异(P>0.05);治疗后与手术组比较,联合组PYD、OC、BALP及PINP指标更高,Gissane角、Bohler角及跟骨高度更高;联合组有效率(97.78%)高于手术组(84.44%),联合组并发症率(6.67%)低于手术组(22.22%),χ^(2)=4.939,4.406;P=0.026,0.036(P<0.05)。结论: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术后损伤早期止痛汤治疗可促进骨折愈合、足跟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值得推崇。
    • 张东伟; 刘兵兵
    • 摘要: 目的探讨跟骨关节内骨折微创内固定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7年4月至2021年4月于本院就诊初治的SandersⅢ型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70例,随机分为微创内固定治疗组和切开复位内固定组各35例。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伤口引流量及手术时间等手术相关指标,比较两组患肢功能恢复情况及局部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恢复工作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切开复位内固定组术中出血量、术后伤口引流量和手术时间均高于微创内固定组(P0.05),治疗后两组SF-36评分和AOFAS踝与后足评分均升高,VAS评分降低(P0.05),切开复位内固定组SF-36评分低于微创内固定组(P<0.05)。切开复位内固定组总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微创内固定组(P<0.05)。结论跟骨关节内骨折微创内固定治疗疗效与切开复位内固定相当,且并发症相对较少。
    • 孙宏武; 周瑞华; 杜勇翔; 庞兴国; 许嘉晨; 王利; 霍伟立
    • 摘要: 目的探讨经跗骨窦入路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SandersⅡ、Ⅲ型跟骨移位关节内骨折患者30例,经跗骨窦切口复位内固定,记录术中侧轴位及Broden位透视与C臂X光机三维扫描的效果,术前术后Gissane’s角和Bohler’s角、末次随访AOFAS评分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结果30例患者术前术后Bohler’s角和Gissane’s角比较差异显著,P<0.01,末次随访时AOFAS评分为51~100分,平均86.2分,优10例,良15例,可3例,差2例,优良率为83.3%。所有患者均无切口感染。结论跗骨窦入路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的切口并发症少,缩短了患者的术前等待时间;术中C臂机的三维扫描可以作为常规透视的有效补充,减少跟骨骨折复位不良及内植物植入关节内的不良后果。
    • 王巨鹏
    • 摘要: 跟骨关节内骨折属于临床常见足踝部损伤,这一类型骨折的治疗主要围绕复原正常关节力学结构、消除软组织损伤来展开,外固定支架作为各类跟骨关节内骨折治疗的重要辅助手段,其在促进骨折复位、调节软组织回缩张力等方面的作用受到临床广泛关注。考虑到不同类型的外固定支架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劣势均有所不同,现就这一项技术在跟骨关节内骨折治疗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旨在为临床跟骨关节内骨折技术方案的制定提供有效建议。
    • 李新发
    • 摘要: 目的:探讨单轴锁定钢板和多轴锁定钢板治疗SandersⅣ型复杂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效果。方法;将64例SandersⅣ型复杂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分组,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2例,给予单轴锁定钢板治疗,观察组32例给予多轴锁定钢板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围术期状况及影像学指标。结果:观察组总优良率(90.63%)与对照组(84.38%)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与对照组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及术后半年,观察组Gissane角及Bohler角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轴锁定钢板治疗SandersⅣ型复杂跟骨关节内骨折不仅可获得和单轴锁定钢板相同的临床疗效及愈合情况,还能促进关节复位。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