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盆腔器官脱垂

盆腔器官脱垂

盆腔器官脱垂的相关文献在2003年到2023年内共计1228篇,主要集中在妇产科学、临床医学、外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92篇、会议论文110篇、专利文献5509篇;相关期刊351种,包括中国妇幼健康研究、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中国医学影像技术等; 相关会议34种,包括第十届北京大学女性盆底重建与微创学术研讨会、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妇产科建科70周年庆典暨学术交流会议、第八届北京大学女性盆底重建与微创手术研讨会等;盆腔器官脱垂的相关文献由2611位作者贡献,包括王建六、朱兰、孙秀丽等。

盆腔器官脱垂—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092 占比:16.27%

会议论文>

论文:110 占比:1.64%

专利文献>

论文:5509 占比:82.09%

总计:6711篇

盆腔器官脱垂—发文趋势图

盆腔器官脱垂

-研究学者

  • 王建六
  • 朱兰
  • 孙秀丽
  • 杨欣
  • 张晓红
  • 鲁永鲜
  • 宋岩峰
  • 郎景和
  • 沈文洁
  • 夏志军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胡新明; 乔艳华; 王肖帆; 李林玉; 赵冰
    • 摘要: 背景:作者所在课题组前期通过高通量测序结果发现长链非编码RNA浆细胞瘤变异性易位基因1在盆腔器官脱垂患者子宫主韧带中表达明显降低,转化生长因子β1信号通路也是相关通路之一。目的:观察长链非编码RNA浆细胞瘤变异性易位基因1对盆底韧带成纤维细胞的影响,探讨其在盆腔器官脱垂疾病发病机制中的可能作用。方法:提取大鼠盆底韧带组织标本,分离成纤维细胞,进行原代培养。慢病毒构建长链非编码RNA浆细胞瘤变异性易位基因1干扰和过表达载体加入成纤维细胞中。通过免疫荧光、MTT、细胞划痕实验、流式细胞术来检测成纤维细胞的形态、增殖、迁移和凋亡情况;RT-PCR和Western-blot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1、smad2/3、c-Myc的mRNA及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结论:①长链非编码RNA浆细胞瘤变异性易位基因1过表达时可显著促进成纤维细胞的增殖,提高细胞的迁移能力,抑制成纤维细胞凋亡;长链非编码RNA浆细胞瘤变异性易位基因1干扰时结果相反;②此外,长链非编码RNA浆细胞瘤变异性易位基因1过表达时细胞中的c-Myc、转化生长因子β1、smad2/3的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明显增加,其干扰时则显著抑制c-Myc和转化生长因子β1的表达;③提示长链非编码RNA浆细胞瘤变异性易位基因1能够影响成纤维细胞的形态和生物学功能,可能与转化生长因子β1/smad2/3/c-Myc通路有关;该研究可为盆腔器官脱垂患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新思路。
    • 修瑞娟
    • 摘要: 目的:分析足月初产妇产后发生盆腔器官脱垂(POP)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60例于该院分娩的足月初产妇为研究对象,分娩后随访6个月,统计产后POP发生率,并分析产后发生POP的影响因素。结果:60例产妇产后发生POP 19例(31.67%);发生POP产妇的新生儿体质量、肥胖、盆腔手术史、第二产程时间、妊娠期糖尿病、产后进行体力活动情况与未发生POP的产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4000 g、肥胖、有盆腔手术史、第二产程时间延长、合并妊娠期糖尿病和产后过早进行体力劳动均为影响足月初产妇产后发生POP的独立危险因素(OR>1,P4000 g、肥胖、有盆腔手术史、第二产程时间延长、合并妊娠期糖尿病和产后过早进行体力劳动均为影响足月初产妇产后发生POP的独立危险因素。
    • 王琼英; 周丽
    • 摘要: 目的 探讨改良曼氏手术治疗重度盆腔器官脱垂(POP)伴宫颈延长建行的疗效观察。方法 选取本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62例伴宫颈延长重度POP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施行植入网片的盆底重建术,观察组施行改良曼氏手术。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盆底功能障碍问卷简表20(PFDI-20)、盆底功能影响问卷简表7(PFIQ-7)、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分别为(68.92±6.53)ml、(87.92±5.45)分钟]与对照组[分别为(69.46±5.85)ml、(88.25±6.76)分钟]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保留尿管时间、术后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分别为(3.25±0.74)天、(6.43±2.23)天、(9.92±2.57)天]均明显小于对照组[分别为(4.92±0.85)天、(8.26±1.84)天、(12.15±2.65)天](P0.05);观察组并发症肠梗阻、感染、尿失禁、阴道分泌物增多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改良曼氏手术与盆底重建术对治疗伴宫颈延长重度POP的疗效相当,但术后恢复更快,并发症风险小,安全性较高。
    • 翁雨亭; 蒋秀秀; 方克伟
    • 摘要: 盆腔器官脱垂(POP)是女性常见的盆底功能障碍,老年人群的患病率逐年升高,手术是POP的有效治疗方法,而聚丙烯网片是其最重要的手术材料。细胞外基质(ECM)具有减轻异物炎症反应、促进新生胶原成熟、维持平滑肌形态与功能的作用,具有ECM涂层聚丙烯网既保留了传统网片的机械强度,又可减轻传统网片因异物反应导致的炎症。为了适应POP手术的临床需求,现已开发的组织原位脱细胞法能够防止盆底组织塌陷,并提供成像系统,通过优化电纺丝制造技术获得的ECM网片3D结构更加贴合盆底结构,且在聚丙烯网片中添加脂溶性雌二醇可刺激盆底血管再生,有助于盆底重建术后恢复。因此,ECM涂层聚丙烯网在女性盆底手术中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 胡倩; 赵迪; 马小娜; 徐佳
    • 摘要: 目的评价艾灸联合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盆腔器官脱垂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妇科门诊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61例盆腔器官脱垂患者(Ⅰ~Ⅱ度)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1例)。对照组采用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每周2次,治疗3个月;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艾灸治疗,艾灸隔日1次,持续3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盆底表面肌电各收缩阶段测量值、盆底功能障碍问卷(PFDI-20)评分、盆底障碍影响简易问卷-7(PFIQ-7)评分及中医证候积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盆底表面肌电快速收缩阶段、持续收缩阶段及耐久收缩阶段测量值均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PFDI-20评分和PFIQ-7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刺激生物反馈联合艾灸能显著改善盆腔器官脱垂患者的盆底肌力、盆腔器官脱垂情况,同时可调节患者气虚症状,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盛丽; 田园; 周春丽
    • 摘要: 目的探讨全子宫切除术阴道残端改良缝合用于预防盆腔器官脱垂(POP)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收治的66例盆腔器官脱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33例。对照组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残端改良缝合术,比较两组手术指标、盆腔器官脱垂定量分期法(POPQ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手术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90 d,研究组POPQ评分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子宫切除术阴道残端改良缝合预防盆腔器官脱垂效果显著,能明显缩短患者手术及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王一婷; 程子怡; 张坤; 杨俊芳; 韩劲松
    • 摘要: 盆腔器官脱垂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对于高龄、合并症多的中重度盆腔器官脱垂的患者,如无性生活要求,可考虑行阴道封闭术。标准的阴道部分封闭术(Le Fort colpocleisis,LFC)是Le Fort 1877年首次提出的[1]。LFC术后子宫发生恶性肿瘤较少见,2019年12月我科收治1例LFC术后发生子宫癌肉瘤,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女,75岁,因“阴道封闭术后2年,血性分泌物8个月,腹痛1个月”于2019年12月入院。
    • 余小艳; 王洪萍; 杨正勤; 周贝
    • 摘要: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保留子宫微创术与传统术式治疗POP的比较。方法:选取六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盆腔器官脱垂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围手术期、术后3个月、术后1年患者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痊愈率略低于对照组,两组POP-Q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观察组复发率、PFIQ-7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留子宫微创术与传统术式治疗POP疗效相当,但保留子宫微创术能减少复发,患者长期生活质量较好。
    • 尹薇薇; 汪珺莉; 谢文; 马千清
    • 摘要: 随着生育政策的放开,女性生育次数增加,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Female pelvic floor dysfunction,FPFD)发病率也逐年增长。FPFD的辅助检查方法主要有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尿流动力学检查、排粪造影以及盆底超声(Pelvic floor ultrasound,PFU)等,其中PFU具有无辐射、便捷、价廉等优势,已逐渐成为评估FPFD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本文对盆底超声评估FPFD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 廖浩竹; 林雪艳; 田永杰
    • 摘要: 盆腔器官脱垂是临床常见的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之一,在中老年女性人群中普遍存在。子宫托是一种支撑子宫和阴道壁并将其保持在阴道内的装置,能够使盆腔脏器恢复其解剖位置,是治疗盆腔器官脱垂的一种简便、经济、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子宫托已经存在数千年之久,其材质已从最初的水果、木质、金属等发展至今天的硅胶、乳胶、树脂等。目前,子宫托主要有支撑型子宫托和填充型子宫托两种类型。佩戴子宫托需严格掌握其适应证和禁忌证。根据盆腔器官脱垂的临床症状和治疗目的不同,子宫托主要用于改善脱垂症状、治疗压力性尿失禁以及改善肠道症状和性功能。但在佩戴子宫托时需注意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同时重视个体化随访,及时解决患者可能出现的问题,帮助患者更有效地改善盆腔器官脱垂症状。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