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电刺激

电刺激

电刺激的相关文献在1978年到2023年内共计5805篇,主要集中在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外科学、基础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488篇、会议论文83篇、专利文献247040篇;相关期刊1098种,包括针刺研究、四川生理科学杂志、中国康复等; 相关会议75种,包括第五届全国吞咽障碍高峰论坛、2015年中国生物医学工程联合学术年会、2014中国心电学论坛等;电刺激的相关文献由11935位作者贡献,包括明东、万柏坤、不公告发明人等。

电刺激—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488 占比:1.39%

会议论文>

论文:83 占比:0.03%

专利文献>

论文:247040 占比:98.58%

总计:250611篇

电刺激—发文趋势图

电刺激

-研究学者

  • 明东
  • 万柏坤
  • 不公告发明人
  • 殷涛
  • 董为伟
  • 邱爽
  • 刘志朋
  • 綦宏志
  • 张定国
  • 李路明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戴越; 周帆; 穆军升
    • 摘要: 心肌梗死引起的缺血性心脏疾病是影响人类健康的重要问题。基于干细胞的心肌梗死治疗前景广阔,然而干细胞经定向诱导分化形成的心肌细胞具有分化率和成熟度低的特点,移植到受损心肌处可能会增加心律失常的风险。相关研究表明,施加电刺激可显著促进干细胞的心肌向分化。现综述不同电刺激参数对不同干细胞类型的影响及其中可能涉及的相关机制。
    • 刘婷婷
    • 摘要: 目的 探讨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本院116例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依据治疗方法将其分为盆底肌训练组与联合治疗组,各58例。盆底肌训练组给予盆底肌训练,联合治疗组在盆底肌训练基础上给予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尿失禁分级、盆底肌力分级、盆腔器官脱垂分度、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性生活质量、日常生活质量评分及满意度。结果 治疗后,两组的尿失禁分级均优于治疗前,且联合治疗组优于盆底肌训练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PISQ-12、PFIQ-7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联合治疗组低于盆底肌训练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的满意度为89.66%,高于盆底肌训练组的65.5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尿失禁、盆底肌力、盆腔器官脱垂情况,提高生活质量及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赵丽; 万佳乐
    • 摘要: 稳态体感诱发电位(SSSEP)在提升运动想象脑机接口分类性能方面有着显著作用,因此如何有效提取SSSEP是研究的重点。为有效提取下肢膝-踝临近关节处的SSSEP,设计体感刺激参数筛选试验,分别采集10名受试者在右腿腘窝和右脚踝内侧处10种不同电刺激频率下的脑电信号,使用快速傅里叶变换、时频图谱和脑地形图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显示,受试者在右脚踝内侧的频谱特征优于右腿腘窝,33 Hz为最优刺激频率,能用于下肢的电刺激强度为10~20 mA。
    • 胡倩; 赵迪; 马小娜; 徐佳
    • 摘要: 目的评价艾灸联合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盆腔器官脱垂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妇科门诊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61例盆腔器官脱垂患者(Ⅰ~Ⅱ度)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1例)。对照组采用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每周2次,治疗3个月;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艾灸治疗,艾灸隔日1次,持续3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盆底表面肌电各收缩阶段测量值、盆底功能障碍问卷(PFDI-20)评分、盆底障碍影响简易问卷-7(PFIQ-7)评分及中医证候积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盆底表面肌电快速收缩阶段、持续收缩阶段及耐久收缩阶段测量值均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PFDI-20评分和PFIQ-7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刺激生物反馈联合艾灸能显著改善盆腔器官脱垂患者的盆底肌力、盆腔器官脱垂情况,同时可调节患者气虚症状,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陈凌燕
    • 摘要: 目的探讨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对产后盆底肌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本院妇产科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接收的130例盆底功能障碍产妇作为研究对象,以上产妇随机分为研究组以及对照组,每组当中各65例。对照组产后进行常规盆底肌功能康复锻炼,研究组在此基础上采取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治疗,比较两组产妇盆底肌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PFDI-20评分无显著差异性(t=0.494,P=0.622);经过治疗后,研究组PFDI-20评分要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t=5.184,P=0.001)。研究组盆底肌肌力改善总有效率(96.62%)要明显高于对照组(84.62%),组间差异显著(χ^(2)=5.876,P=0.015)。结论采取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产妇产后盆底肌功能恢复,进一步改善盆底肌肌力。
    • 苏翠金; 张宝英
    • 摘要: 目的探讨会阴深浅层肌联合电刺激治疗阴道松弛症的效果。方法将80例接受阴道松弛症电刺激治疗的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n=40)和试验组(n=40),对照组采用阴道内放置治疗头电刺激治疗,试验组采用阴道内放置治疗头和阴道口两侧贴电极片联合电刺激治疗,2组患者均要求在家坚持盆底功能训练。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阴道松弛度、盆底肌功能、性生活质量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阴道松弛度、盆底肌功能、性生活质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阴道松弛度、盆底肌功能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会阴深浅层肌联合电刺激可改善阴道松弛症患者阴道松弛度,提高盆底肌功能,改善性生活质量。
    • 路亮; 许华; 赵璐
    • 摘要: 目的:观察桑皮饮加味口服联合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阴虚火旺证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的疗效及对神经功能和氧化应激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选择郑州市中医院和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阴虚火旺证DPN患者112例,按就诊顺序分为两组,每组56例。对照组给予甲钴胺片0.5 mg/次,3次/d,口服;硫辛酸注射液0.6 g加入生理盐水150 mL中,静脉滴注,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桑皮饮加味(桑白皮、葛根、黄连、黄芪、柴胡、地骨皮、红花、丹参、延胡索、鸡血藤、天冬、麦冬、木通、甘草片)口服,选用免煎中药颗粒,1剂/d,以葱白1寸煮水100 mL冲服,2次/d;同时联合经皮穴位(取穴手三里、合谷、少海、外关、足三里、三阴交、阳陵泉、血海、太溪、承山、丰隆和阿是,每次交替选6个穴位)电刺激治疗,20~30 min/次,1次/d。两组均于连续治疗8周后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32例,有效20例,无效4例,有效率为92.86%(52/56);对照组显效20例,有效24例,无效12例,有效率为78.57%(44/56)。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神经症状、神经反射、感觉功能评分和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TCSS)总分均明显降低,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血清铁蛋白(SF)、丙二醛(MDA)水平均明显降低,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水平均明显升高,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频率5 Hz、250 Hz、2000 Hz时分别与对照组对比,治疗组正中神经、尺神经、腓浅神经、腓肠神经的电流感觉阈值(CPT)均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桑皮饮加味口服联合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阴虚火旺证DPN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少氧化应激反应,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减轻感觉神经亚群损伤,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探讨。
    • 曹娟; 王红怡; 石羽; 文昌思; 肖志云; 简丽琳
    • 摘要: 目的探讨电刺激对新生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大鼠脑组织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及其受体(IGF-1R)表达和神经轴索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选择SPF级新生SD大鼠6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氯胺酮组、电刺激组,每组16只。模型组、氯胺酮组、电刺激组构建HIBD模型,模型组建模后立即予生理盐水灌胃,氯胺酮组建模后立即予氯胺酮灌胃,电刺激组建模后立即予低频电刺激耳后部小脑顶核,对照组不予干预。连续干预4周后,参照Zea-Longa的分级标准评估各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通过水迷宫实验检测各组学习记忆能力(包括逃避潜伏期、经过原平台位置次数、原平台象限停留时间),显微镜下观察各组脑组织病理变化,采用TUNEL法检测各组神经细胞凋亡率,电镜下观察各组神经轴索超微结构,采用RT-PCR法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脑组织IGF-1、IGF-1R mRNA与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氯胺酮组和电刺激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逃避潜伏期、神经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而经过原平台位置次数、原平台象限停留时间明显降低(P均0.05)。对照组海马组织及神经轴索超微结构正常;模型组海马组织可见较多红细胞,炎症细胞浸润明显,神经轴索突触减少,间隙融合,线粒体数量减少;氯胺酮组和电刺激组海马组织红细胞数量较模型组明显减少,炎症细胞浸润亦明显减轻,神经轴索超微结构趋于正常。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氯胺酮组和电刺激组脑组织IGF-1、IGF-1R mRNA与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降低(P均0.05)。结论电刺激对新生HIBD大鼠脑神经具有明显保护作用,对神经轴索恢复具有促进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促进新生HIBD大鼠脑组织IGF-1、IGF-1R表达,进而激活IGF-1/IGF-1R信号通路有关。
    • 吴洁; 袁梦; 陈伟; 于丹; 马敬; 杨洋; 姚瑶; 马黎黎
    • 摘要: 性功能障碍是以性交痛、性高潮困难、性欲低下为表现特征的临床疾病[1]。女性分娩后,性功能障碍较孕前明显增加[2—4],尤其初产妇更是高达70.6%[5],因而受到医学界的广泛关注。女性在孕期,子宫不断增大,压迫盆底肌,致使盆底筋膜和韧带逐渐被拉伸,压力不断增大,再经阴道分娩后,引起纤维、筋膜、韧带的进一步损伤,导致弹性下降,阴道紧缩度降低[6],从而引起性功能障碍的发生。盆底磁刺激是利用变化的脉冲磁场直接作用于盆底肌,产生盆底神经电兴奋,强化盆底肌深、浅层肌肉的感觉刺激,提高肌肉收缩能力,加速盆底血液流动,使肌纤维的数量不断增多,达到改善盆底肌功能的目的。目前,国内在治疗产后性功能障碍方面多采用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训练,电刺激以侵入性刺激为主,易产生疼痛,增加了感染的风险,而盆底磁刺激作为一种新的治疗方法,其在产后性功能障碍的治疗应用鲜有报道。本研究探讨磁刺激对初产妇产后性功能障碍的疗效,旨为临床提供参考。
    • 闫小军
    • 摘要: 目的分析产后盆底功能康复选用生物反馈电刺激疗法产生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抽取2019年7月—2020年12月来院接受医治的82例产后盆底肌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抽签的方式分为对比组(常规治疗,41例)和治疗组(生物反馈电刺激疗法,41例),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盆底肌平均电压值(17.24±3.33)μV,盆底肌最大电压值(24.23±3.54)μV,盆底肌Ⅰ类肌纤维肌力(4.40±0.67)级,盆底肌Ⅱ类肌纤维肌力(3.57±1.04)级均高于对比组(13.09±2.87)μV、(17.69±2.07)μV、(2.96±0.72)级、(2.62±0.71)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044、10.211、9.375、4.830,P<0.05)。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97.56%高于对比组78.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89,P<0.05)。治疗后,治疗组精神状态评分(93.58±4.14)分,生理功能评分(94.03±2.87)分,心理功能评分(93.16±4.82)分,总体健康评分(94.31±3.54)分均高于对比组(85.24±4.15)分、(85.71±2.54)分、(86.03±3.87)分、(85.65±3.3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109、13.900、7.385、11.409,P<0.05)。治疗组治疗总满意度97.56%高于对比组80.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应用生物电反馈刺激疗法,可以促进产后盆底功能康复效果的进一步提升,适合推广普及。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