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外科
神经外科的相关文献在1982年到2023年内共计18093篇,主要集中在临床医学、外科学、预防医学、卫生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2510篇、会议论文498篇、专利文献120543篇;相关期刊1407种,包括中国卫生产业、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医药前沿等;
相关会议169种,包括第三届世界灾害护理大会、中华护理学会第9届全国造口、伤口、失禁护理学术交流会议;全国外科护理学术交流会议;全国神经内、外科护理学术交流会议、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第六届全国代表大会等;神经外科的相关文献由22713位作者贡献,包括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李娜、王静等。
神经外科—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20543篇
占比:90.26%
总计:133551篇
神经外科
-研究学者
- 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 李娜
- 王静
- 王军
-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编辑部
- 王学建
- 王忠诚
- 王芳
- 郑伟
- 王宁
- 李静
- 刘敏
- 张敏
- 不公告发明人
- 李娟
- 韩如泉
- 张晶
- 张磊
- 李霞
- 赵继宗
- 陈静
- 马廉亭
- 丁涟沭
- 张宇
- 王爱凤
- 厉春林
- 陈敏
- 冯华
- 凌锋
- 刘艳
- 张娜
- 张莉
- 徐如祥
- 王保国
- 高国栋
- 倪娟
- 卢亦成
- 张伟
- 张强
- 王丽
- 王勇
- 王守森
- 胡娜
- 周晶
- 徐跃峤
- 王凯
- 王增亮
- 王如密
- 王强
- 王毓
-
-
左红梅;
薛文星;
段爱旭;
谷青芳;
张雁霞;
李倩楠
-
-
摘要:
目的 调查神经内外科护士脑卒中早期康复护理知识、态度和行为的现状并分析影响因素,为提高护士脑卒中早期康复护理水平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山西省6所三级甲等医院神经内科及神经外科299名护士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299名护士脑卒中早期康复护理知识平均得分为56.02±27.97分,合格率42.81%,处于较低水平;态度平均得分为45.78±3.49分,合格率92.98%,处于较高水平;行为平均得分21.20±8.67分,合格率21.41%,处于较低水平.影响早期康复护理知识水平的因素是医院、上学时是否学习过康复方面的课程、工作后是否接受过脑卒中康复方面的培训(P<0.05);影响康复护理态度得分的因素是工作后是否接受过脑卒中康复方面的培训(P<0.05);影响康复护理行为的因素是科室、学历、上学时是否学习过康复方面的课程及工作后是否接受过脑卒中康复方面的培训(P<0.05).结论 神经内外科护士早期康复护理知识掌握得不足,康复护理措施实施得也较少,但对早期康复护理的态度非常积极.护理院校应增设康复护理课程并开设实践课;医院管理者应加强对脑卒中早期康复护理的重视程度,改善护理人力资源短缺的状况,加强康复护理培训.
-
-
黄庆锋;
苏星;
陈建国
-
-
摘要:
目的探讨影像归档和通信系统(PACS)联合以问题为导向(PBL)教学方法在神经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以期为优化神经外科临床教学质量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南通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实习的66名同届临床医学专业的专科班实习生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B组和C组,各22人。A组实习生采用传统教学法,B组实习生在传统教学基础上加用PBL教学方法,C组实习生在B组的基础上加用PACS教学方法,比较实习生入科及教学1个月后考核成绩;采用自制满意度调查表对实习教学的满意度进行调查;比较3组实习生临床教学相关项目提高学习兴趣、培养自学能力及提高文献查阅能力的评分情况。结果3组实习生入科考核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教学1个月后3组实习生考核成绩均高于入科成绩,且C组高于B组、A组,B组高于A组(P<0.05);C组实习生对带教满意度高于B组、A组,B组高于A组(P<0.05);在提高学习兴趣、培养自学能力、提高文献查阅能力的评分比较,C组高于B组、A组,B组高于A组(P<0.05)。结论将PACS联合PBL教学方法应用于神经外科临床教学,可提高学生考核成绩及带教满意度。
-
-
赵胜
-
-
摘要:
目的:评价S-100可吸收止血材料在神经外科开颅手术止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贵阳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在2018年1月-2021年8月需行开颅手术患者764例,根据止血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n=382)和研究组(n=382)。研究组使用S-100可吸收止血材料进行止血,对照组止血材料为明胶海绵。对比两组粘连情况、术中出血量、止血有效率和手术时间,以及术后不良反应和认知功能(MMSE)评分。结果:研究组粘连9例(2.36%)、手术时间(1.60±0.50)h、术中总出血量(166.20±17.85)ml、止血有效375例(98.17%),对照组分别为24例(6.28%)、(2.05±0.65)h、(210.30±20.68)ml、337例(88.22%),研究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5例(1.31%),对照组发生47例(12.30%),研究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MMSE评分(24.08±2.91)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0.19±2.0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100止血绫止血迅速,明显减少术中出血量,并降低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改善患者认知功能,值得大力推广。
-
-
蒋雅兰;
陈彩娣;
方艳雅
-
-
摘要: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RAS)护理在神经外科围术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9年1月1日~2020年3月31日神经外科收治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ERAS护理;比较两组术后相关指标、肢体活动情况(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日常生活能力(采用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并发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及导尿管留置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两组Fugl-Meyer评分及Barthel指数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且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将ERAS护理应用于神经外科围术期患者,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
-
-
杜德勇;
张海涛;
郭科;
高阳;
李克
-
-
摘要:
目的 探索教师标准化病人运用于神经外科相关带教工作中的教学作用。方法 课题数据来自2018年3月—2020年3月于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外科学习的42名学生的相关统计所得资料,2组构建所使用方法是掷骰子,每组归入21名,实验组选用教师标准化病人开展教学,参照组选用常规带教方法开展教学,记录不同方面对应调查分数结果、对不同方面对应能力提升状况认可情况。结果 实验组问诊、查体、理论基础知识掌握度方面调查分数均高于参照组(P<0.05);实验组提升学习主动性、提升学习自主性、提升学习兴趣、提升沟通能力方面认可人数均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 于神经外科相关带教工作中使用教师标准化病人得到较好教学效果。
-
-
高洁云;
邓勇
-
-
摘要:
目的 通过对两种心血管信号的线性和非线性分析来评估神经外科手术过程中三种不同麻醉策略的自主控制。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8年2月至2021年3月共计93例神经外科手术患者在麻醉诱导、硬脑膜开放、手术第1和第2小时、硬脑膜和切口缝合等固定时间点的心率和收缩压信号进行分析。患者被随机分配到3种麻醉方式:七氟醚+芬太尼(S-F),七氟醚+瑞芬太尼(S-R)和异丙酚+瑞芬太尼(P-R)。结果 3种麻醉方式的特点都是心率和动脉收缩压变化率降低。与七氟醚+瑞芬太尼(S-R)组相比,丙泊酚+瑞芬太尼(P-R)组存在更活跃的自主交感神经调节,即心率变异性的低频和高频频谱成分(LF/HF)比值。心率(RR)的非线性分析和动脉收缩压(SAP)变异性分析证实了这一点。此外,通过对RR非线性分析分析,提示S-F组在手术第2小时时副交感神经调节增加。结论 尽管心血管信号变异性显著降低,但对RR和SAP信号的分析能够检测到麻醉过程中自主神经控制的信息。非线性分析能够突出不同麻醉方式之间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调节的差异,而线性分析在两种神经控制系统之间存在相同的差异。
-
-
谈碧君;
蒋蕾
-
-
摘要:
目的:探讨追踪方法学在神经外科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干预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1年6月医院收治的神经外科肠内营养病人10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肠内营养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追踪方法学,比较两组腹泻发生率、严重程度与持续时间、病人腹泻管理质量合格率与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病人干预后腹泻发生率、严重程度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持续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病人腹泻管理质量合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神经外科肠内营养病人的干预措施中应用追踪方法学,能够明显降低病人腹泻发生率,减轻腹泻者的症状严重程度,并缩短腹泻者的腹泻时间,明显提高病人腹泻管理质量与生活质量。
-
-
周耀琴
-
-
摘要:
目的探讨对接收的神经外科患者,对症治疗期间予以细节化护理服务模式的效果。方法选取神经外科病房接收的60例患者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均予以患者实施保守治疗,期间予以对照组常规护理,予以观察组细节化护理,对比两组经相关护理干预后,患者住院期间发生不良事件的情况、护理质量情况及满意度情况。结果在住院期间,发生感染、跌倒与坠床事件的比例上,观察组为3.33%,对照组为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护患沟通、细节护理、专业知识及护理态度各生活质量评分上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出院时刻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观察组满意度为96.67%,对照组满意度76.67%,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临床接受治疗的神经外科患者,予以细节化护理服务模式的干预,可取得满意效果,有效降低患者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值得应用。
-
-
吕明明;
吉敏娇;
马蓉
-
-
摘要:
目的 探讨导管信息化管理平台对神经外科中长导管置管患者护理安全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6月—2021年5月神经外科收治的行中长导管置管患者18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基线资料匹配原则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90例,对照组行常规留置导管管理,观察组应用导管信息化管理平台实施管理,比较两组导管并发症发生率、导管留置时间、导管维护费用及患者满意度评分。结果观察组渗血、穿刺部位肿胀、机械性静脉炎、导管滑脱、导管尖端移位、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导管留置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导管维护费用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导管信息化管理平台可降低神经外科中长导管置管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置管安全性及满意度。
-
-
李艳;
陈璐
-
-
摘要:
目的:探讨基于关键点控制原理的神经外科危重症病人预防漏尿优化方案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某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2021年1月—2021年6月收治的63例病人作为试验组,采取基于关键点控制原理的预防漏尿优化方案;选取2020年7月—2020年12月收治的65例病人作为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案。比较两组病人漏尿、会阴及骶尾部皮肤异常情况及实施优化方案前后护士满意度。结果:试验组病人漏尿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4.75,P=0.03);试验组病人会阴及骶尾部皮肤异常情况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5.18,P=0.02);实施优化方案后护士满意度评分高于实施前(t=-2.66,P<0.05)。结论:留置导尿期间采用基于关键点控制原理的预防漏尿优化方案有利于减少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病人漏尿的发生,减少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发生,提高护士的满意度。
-
-
-
-
罗得
- 《中国医学装备协会第26届学术与技术交流年会》
| 2017年
-
摘要:
目的:分析预防神经外科侧卧位手术患者术中压疮的方法与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收集了2016年1月至2016年10月于本院神经外科行侧卧位手术的患者200例,进行描述性统计学分析压疮的易发因素、部位以及预防.结果:200例手术患者中有21人发生压疮,手术19人一处部位压疮,手术时间在4~6小时,14人为肩峰处,15人为腋下方,2人两处压疮,手术时间大于6小时,为肩峰处及髋部.结论:在神经外科行侧卧位手术时,对手术时间过长的患者采取预防性保护措施能帮助减少压疮的发生.
-
-
崔筱筱
- 《河南省第二十六次神经外科学术年会》
| 2017年
-
摘要:
目的:探讨式分析神经外科护理中存在的危险因素,并提出有效的预防措施,以提升我院神经外科护理质量.方法:搜集我院神经外科在2016年1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80例患者临床资料和护理记录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在护理过程中存在的危险因素,进而提出针对性的预防措施.结果: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能够有效地降低护理风险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减少医患纠纷的发生.结论:在神经外科护理中,有效掌控护理的危险因素,积极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能够极大地降低护理风险的发生率,提升护理质量为患者的康复创造良好的条件;同时,亦利于改善护患关系,进而赢造和谐的医患关系.
-
-
王海云;
王国林
- 《第十一次全国麻醉学与复苏进展学术会议》
| 2017年
-
摘要:
短程围手术期众所周知,影响神经外科麻醉康复质量因素是复杂的,疾病特异性因素对神经外科麻醉质量影响不容小觑,而且神经外科手术患者同样是其他类型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常见并发症(心肌梗死、急性肾衰等)高发人群.因此神经外科麻醉患者康复质量核心指标应该重新定义,努力建立标准化体系,便于加强质量管理,同时为今后针对核心指标开展大规模临床研究奠定基础.
-
-
傅芮凡
- 《重庆医科大学第十二届临床教学研讨会》
| 2017年
-
摘要:
护理专业实习生(护生)在校经过校内教育后即将走上临床岗位,将所学知识实际运用的过程中,能力本位教育能够为护生的培训提供思路.本研究从能力定位、培训模式设置和监督反馈三个方面介绍了科室护生能力本位培训模式的运用.使得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实现了临床带教老师在带教过程中有据可依,护生有内容可学,提高了护生在神经外科的临床实践能力,同时激发了护生调动和发挥自身所具备的能力参与临床工作,促进了其能力的发展,实现了教学相长.
-
-
任玉洁;
王静;
沈凤
- 《2017中国护理管理大会》
| 2017年
-
摘要:
目的:通过实际病例,对神经外科护理不良事件所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防范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本院2014年5月至2015年10月之间的神经外科所发生的30例护理不良事件进行相应地统计及分析.结果:造成神经外科护理不良事件的主要原因来源于患者本身情况不佳、护理人员工作不到位、管理人员未进行妥善地管理.其主要表现为基础护理不到位以及静脉炎的产生.结论:造成神经外科护理不良事件产生的原因有很多,通过对患者进行相关的防范措施以及加强基础护理工作,以此尽量避免神经外科护理不良事件的产生.
-
-
李明霞
- 《2017中国护理管理大会》
| 2017年
-
摘要:
目的:探究神经外科术后院内感染构成因素及其防治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1月神经外科术后并发院内感染47例患者一般资料,并从患者年龄、性别、感染部位、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抗生素使用种类以及原发疾病等因素分析其与术后院内感染发生相关性.结果:经过统计分析患者性别与术后院感无明显相关性(P>0.05);其余均与术后院感发生有明显相关性(P<0.05).针对以上导致院内感染相关因素,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从而可以有效的降低院感的发生率.结论:规范化医疗操作与术后院内感染有着密切的关系,恰当、有效的医护措施可以使感染得到良好控制.
-
-
冯小云;
吴玉燕;
张博;
王平;
文淑会
- 《2018中华护理学会全国静脉输液治疗护理学术交流会议》
| 2018年
-
摘要:
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ICU)是收治神经重症患者的重要场所,患者病情危重、变化快、并发症多,许多患者需要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以便应用于需要长期静脉药物治疗、全肠外营养支持以及外周静脉血管条件较差的患者中.有研究证实,接受专业护士维护与置管的患者其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接受普通护士置管维护的患者,所以对神经外科ICU专科护士PICC置管能力的培训就显得尤为重要.
-
-
曹娅妮
- 《2017中国护理管理大会》
| 2017年
-
摘要:
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是指围手术期对患者应用一系列经临床科学实践及循证医学证实为安全有效的优化护理措施,其主要策略涵盖了围手术期的处理、外科、麻醉、护理等多领域、多学科的最新临床应用,强调临床多学科合作,从而最大限度降低患者应激反应,促进患者术后康复,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患者住院费用.饮食在ERAS的各个环节中,包括患者术前宣教、术前评估与优化、术前护理、手术室护理、麻醉管理、术中术后医疗管理、术后护理管理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本文主要综述临床饮食在ERAS管理中的新理念和新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