髋关节疼痛
髋关节疼痛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158篇,主要集中在外科学、临床医学、肿瘤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51篇、会议论文7篇、专利文献51364篇;相关期刊112种,包括中国社区医师、实用中医药杂志、医药食疗保健等;
相关会议7种,包括2009国防科技管理学术会议、2007北京国际骨坏死、骨质疏松及骨关节疾病学术论坛、第九届西部骨科论坛等;髋关节疼痛的相关文献由364位作者贡献,包括郎凤萍、王忠霞、吴燕峰等。
髋关节疼痛—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51364篇
占比:99.69%
总计:51522篇
髋关节疼痛
-研究学者
- 郎凤萍
- 王忠霞
- 吴燕峰
- 唐勇
- 张景辰
- 张洪
- 张鑫
- 张鑫杰
- 李子荣
- 李玉希
- 杨睿
- 沈慧勇
- 潘进社
- 王俊发
- 王刚
- 王敏
- 王鹏
- 皮书高
- 等
- 蔡文仪
- 高梁斌
- 黄克义
- 黄克勤
- 黄霖
- CHEUNG K W
- CHUNG K Y
- FAN C H
- Strahl A
- Zhang Rong
- 严世贵
- 严相默
- 于一民
- 于丽
- 于明慧
- 于梅
- 于腾波
- 付爱民
- 任仲轩
- 伍晓丹
- 伍晓刚
- 何云婷
- 何成奇
- 何春耒2
- 何杰
- 何红晨
- 何维英
- 何耀华
- 何芳
- 佟莉贞
- 俎垚(译)
-
-
孙晖晖;
陆姗姗;
季卫锋
-
-
摘要:
髋关节痛是一种常见的症状。有研究对成年人出现髋关节疼痛的原因进行分类,FAI位居首位^([1]);在美国,因髋关节疼痛就诊患者中,有60.5%的患者影像学表现符合FA1的表现^([1]);在国内,由于临床医师对于FAI的认识不够深刻,常有髋关节痛的患者被误诊、漏诊^([3-5])。
-
-
CHUNG K Y;
CHEUNG K W;
FAN C H;
胡孔足(摘译)
-
-
摘要:
陶瓷内衬背面金属环设计是为了减少陶瓷碎裂的风险,然而,近年有报道称这种设计的陶瓷杯错位安放率高。作者分析了35例陶瓷对陶瓷全髋置换术患者资料,采用Trident髋臼系统,术后影像学检查发现,8例陶瓷杯错位安放,其中1例早期手术更换了陶瓷杯,其余7例平均随访14年,没有进行翻修术。所有病例无髋关节疼痛,Harris评分平均为94.7分。
-
-
龚秋文(译);
Strahl A
-
-
摘要:
髋关节骨关节炎(OA)是最常见的关节疾病之一,以慢性疼痛为特征。之前的研究已经证明了疼痛和认知能力下降之间的关系,尽管这种关系的根本原因还不完全清楚。这项研究评估了全髋关节置换术(THA)后髋关节疼痛减轻的效果以及同时发生的认知变化。这项前瞻性队列研究包括计划进行单侧THA的终末期OA患者。在术前、术后三个月和六个月时,通过标准化的神经心理学和患者报告问卷评估认知能力。主要结果变量是认知能力从基线到术后6个月的变化。受试者为148名平均年龄为67.4岁的患者。
-
-
梁海松;
白新文;
舒从科
-
-
摘要:
股骨头坏死是股骨头血供破坏导致的髋关节疼痛伴功能障碍的难治性疾病;。分为创伤性股骨头坏死和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创伤性股骨头坏死因为髋部骨折或髋关节脱位所致,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常见因素为长期使用激素药物或酗酒。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晚期主要采用髋关节置换手术治疗,而早期则为中医介入保守治疗的关键点。白新文有30多年中医骨伤科工作经验,现将白新文治疗早期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经验介绍如下。
-
-
石玮玮
-
-
摘要:
司女士今年69岁,前几天在骑车买菜回家途中摔倒,屁股着地,当时感觉到疼痛剧烈,但仍能勉强走路,遂继续骑车回家,1小时后左髋关节疼痛加重,来院就诊。检查髋关节屈伸外展受限,左腹股沟压痛及髋关节叩击痛,X片显示左股骨颈骨折伴明显移位。
-
-
俎垚(译)
-
-
摘要:
热消融技术通过松解神经进而减轻疼痛来治疗髋关节骨性关节炎(OA)已受到广泛关注。冷却射频消融(C-RFA)是一种使用低温射频探头(低于100°C)进行微创治疗的技术。这项前瞻性研究探究了C-RFA对髋关节OA患者的疗效。这项前瞻性研究纳入了10例髋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在透视下以股神经和闭孔神经感觉支为靶点,注射少量局部麻醉剂进行诊断试验。试验后,患者接受股神经和闭孔神经CRFA治疗。主要结局包括髋关节疼痛和功能评分(HOOS)、疼痛强度视觉模拟量表评分(VAS)。
-
-
钱利海;
梁清宇
-
-
摘要:
股骨头坏死(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ONFH)是好发于中青年髋关节的一种渐近性、难治性疾病,其病理进程为坏死与修复交织进行。髋关节疼痛提示股骨头内不稳定或塌陷状态,然而病变进展至塌陷期易导致负重区软骨下不可逆的损害,最终导致股骨头塌陷、骨关节炎发生,从而失去保髋治疗的时机[1]。此时人工关节置换成为唯一选择,而人工假体有使用年限,尤其对于年轻患者存在多次翻修的可能,因此,保髋治疗仍具有很高的临床和社会意义。早中期的ONFH保髋治疗具有明显优势,能够中止或逆转ONFH的自然进程,获得良好疗效。目前,保髋治疗主要包括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两个方面,本文就近几年来临床上有关ONFH的保髋治疗概况作一综述,为临床提供参考。
-
-
高闯;
皮红林(采访)
-
-
摘要:
荆阿姨(化姓)左小腿及髋关节疼痛麻木已经有2年时间,平时依靠贴膏药缓解。最近两个月,她的症状明显加重,小腿外侧疼痛麻木,重时引起髋关节疼痛,活动时及阴雨天加重。检查发现,腰椎出现不同程度增生等问题,后采取口服中药汤剂、局部进行热疗、理疗等物理疗法。经过1个月治疗,病情好转。
-
-
杨静;
黄坚霖;
刘敏;
蔡树鹏
-
-
摘要:
目的 探讨补肾活血汤在股骨头坏死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72例股骨头坏死患者,按照系统抽样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健骨生丸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补肾活血汤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血液流变学指标,髋关节活动度和髋关节疼痛评分,软骨缺损评分.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1.67%高于对照组的72.2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全血低切粘度、全血高切粘度分别为(8.69±0.92)、(4.10±1.16)mPa·s,均低于对照组的(9.27±1.10)、(5.10±0.65)mPa·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髋关节活动度和髋关节疼痛评分分别为(7.84±2.32)、(7.53±2.11)分,均高于对照组的(5.65±1.86)、(5.43±1.75)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软骨缺损评分为(2.95±0.92)分,低于对照组的(3.41±1.03)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998,P=0.049<0.05).结论 股骨头坏死患者采用补肾活血汤治疗不仅可以增强患者髋关节功能,减轻髋部疼痛,而且有助于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确保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进一步采纳与推广.
-
-
蔡鄂;
张天伟;
张震祥;
郑钧文
-
-
摘要: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被认为是一种非常成功的手术,作为缓解疼痛、恢复髋关节功能、改善髋关节疼痛或畸形患者生活质量的最有效方法之一,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使用[1-3]。从1822年开始初步探索至今,THA已有两百余年历史。随着关节假体材料、手术方式和其他医疗条件的进步,THA技术在最近30年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其假体10年生存率已超过90%。
-
-
Zhang Rong;
张荣
- 《2017中国护理管理大会》
| 2017年
-
摘要: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干预对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髋关节疼痛及功能活动恢复的影响. 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骨科常规护理及功能锻炼指导,观察组在骨科常规护理及功能锻炼指导的基础上给予中医护理干预.对干预后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患者护理依从性、髋关节功能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 结果:(1)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第5天VAS评分明显小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2)干预后观察组的护理依从性(96.67%)明显优于对照组(93.33%),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3)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术后第14天、第4周的患髋关节功能评分(Harri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4)干预后观察组及对照组均无不良反应发生. 结论:对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术后实施中医护理干预,可明显减轻术后换髋关节疼痛,提高患者的换髋关节功能评分及护理依从性,无不良反应发生.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
林行会;
庄至坤;
吴昭克
- 《第七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骨科微创学术年会》
| 2017年
-
摘要:
据临床研究及总结,目前年龄小于55岁的髋关节疼痛而需行关节置换95%是因髋臼发育不良、股骨撞击综合征及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引起.这些年轻患者经常面临着病因与治疗的困恼,如果能尽早发现及诊断,延长关节置换的时间,或者尽量行保髋手术,这便是医者的需要做的努力.本文通过对引起髋关节疼痛三大疾病的主要临床症状、体征以及影像学评估,以确诊髋部疼痛的主要病因,了解髋关节的异常结构、畸形等,更好的指导髋关节疼痛的治疗,不管选择髋关节镜手术、髋关节周围截骨术、髋关节外科脱位技术、股骨头截骨术、骨盆旋转截骨等,最终的目的是选择更为合适的保髋治疗手段,从而完善确定每一种疾病的最佳选择以及标准的诊治流程,希望这些保髓手术不仅仅是提高短期疗效,而且是真正能帮助患者避免将来接受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
-
-
张鑫杰;
王俊发;
皮书高;
王刚
- 《第一届中国·嵩山骨科高峰论坛暨河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2016年骨科年会》
| 2016年
-
摘要:
目的:运用中医传统疗法火针辨证治疗股骨头坏死引起的髋关节疼痛疗效观察.方法:对2011-2012年郑州中医骨伤病医院230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髋关节疼痛,辩证分型,其中血瘀气滞型有38例,肾虚血瘀69例,痰瘀蕴结型有123例,共计372髋,运用火针治疗,一周一次,连续四次.三个月后对比.结果:372髋,有效336髋,总有效率90.3%.其中,血瘀气滞型,有效率87.8%;肾虚血瘀型,有效率89.3%;痰瘀蕴结型,有效率91.4%.结论:通过中医辨证分型,运用火针治疗,能明显减轻股骨头坏死引起的髋关节疼痛,且操作简单,见效迅速,无不良反应,可作为股骨头坏死引起的髋关节疼痛的辅助治疗.
-
-
刘然;
刘育才;
徐小燕
- 《中华中医药学会骨伤科分会学术年会暨全国中医骨伤科高峰论坛》
| 2016年
-
摘要:
髋关节疼痛及功能障碍临床上较常见,一般由髋关节骨性关节炎、髋关节周围炎、髋骨滑囊炎、髋关节周围肌肉损伤等引起.本院从2010年1月~2015年6月,特制穿刺针髋关节穿刺注药治疗各种原因导致的髋关节疼痛及功能障碍患者90例,治疗效果满意.临床观察显示,应用此法髋关节注药治疗髋关节疾病引起的疼痛及活动功能障碍,疗效更迅速,与之比较,治疗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无不良反应。不仅达到了减轻或消除疼痛、恢复和维持关节功能、改善生活质量的目的,而且有利于髋关节原发疾病的治疗。髋关节穿刺注药治疗髋关节疼痛及活动功能障碍,具有定位准、疗程短、疗效快、操作简便易行等优点。但患者必须做髋关节影像学检查,即CT或MRI检查,在影像学检查无阳性发现,排除股骨头坏死、感染及其他病变的情况下方可进行穿刺注药治疗。
-
-
杨鹏飞;
陈光兴;
彭阳;
彭旭;
古凌川;
黄洪波;
陈昊;
杨柳
- 《第九届西部骨科论坛》
| 2013年
-
摘要:
本文旨在探讨髋关节镜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早期髋关节病变的疗效.通过自2007年4月~2011年7月收治脊柱关节病患者14例,年龄17岁~27岁,均存在患髋疼痛反复发作史,病史2月~6年,其中双髋疼痛7例,就诊时一侧髋关节疼痛明显,所有患者疼痛发作频率平均3.3次,年,疼痛期平均23天.所有患者术前HLA B-27阳性,X线未见患髋关节间隙明显狭窄(关节间隙大于2mm),MRI均提示髋关节积液,5例出现股骨头脂肪抑制序列局部高信号,但软骨下板完整,未见股骨头及髋臼侧明显的骨性破坏.全部患者术前ESR均高,3例CRP增高,2例WBC升高.对所有患者行一侧髋关节镜下关节腔清理术.结果表明强直性脊往炎常致髋关节疼痛,对于早期并未出现明显髋关节间隙狭窄且疼痛发作频繁的患者,髋关节镜下清理术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髋部症状,减轻疼痛发作的频度及程度,增加髋关节活动度,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但对于是否能够延缓关节置换时间,并不肯定,仍需严谨对照研究观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