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髋关节置换术

髋关节置换术

髋关节置换术的相关文献在1988年到2023年内共计5861篇,主要集中在外科学、临床医学、中国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5558篇、会议论文135篇、专利文献148190篇;相关期刊702种,包括齐鲁护理杂志、吉林医学、医药前沿等; 相关会议89种,包括《中医杂志》特邀心血管专家学术座谈会暨中医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疾病临床经验会议、第23届中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年会、第25届全国脊柱脊髓学术会议暨2013年贵州省骨科年会等;髋关节置换术的相关文献由10702位作者贡献,包括杨柳、李军、李娜等。

髋关节置换术—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5558 占比:3.61%

会议论文>

论文:135 占比:0.09%

专利文献>

论文:148190 占比:96.30%

总计:153883篇

髋关节置换术—发文趋势图

髋关节置换术

-研究学者

  • 杨柳
  • 李军
  • 李娜
  • 张敏
  • 李敏
  • 李萍
  • 王涛
  • 陈虹
  • 王丽
  • 王勇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周红星; 张保健; 袁祥生
    • 摘要: 背景:随着接受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的患者越来越多,出现髋臼侧松动伴不同程度骨缺损的患者日趋增加,治疗方式有多种,包括结构植骨、颗粒植骨加钛网重建、钽金属垫块重建、Jumbo杯、Cup-Cage技术等。目的:总结个性化生物臼杯翻修全髋关节置换后髋臼侧松动的近期临床疗效,为髋关节翻修提供一种可行的方法。方法:选择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解放军第九八九医院平顶山医疗区收治的全髋关节置换后髋臼侧松动11例患者,其中男7例,女4例;年龄55-71岁,均采用个性化生物臼杯进行髋臼侧翻修并进行3年随访,记录术前和末次随访的髋关节Harris评分、目测类比评分和双下肢绝对长度差,观察X射线片表现,评估髋关节功能恢复状态和骨长入情况。结果与结论:(1)所有患者均由同一医生主刀完成,随访满3年,无丢失病例,其中1例出现坐骨神经症状,口服甲钴胺片,6个月恢复;(2)末次随访的髋关节Harris评分、目测类比评分和双下肢绝对长度差与术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0.05);(3)末次随访X射线片显示有良好的骨长入;(4)结果表明,应用个性化生物臼杯翻修全髋关节置换后髋臼侧松动可获得假体的初始稳定性、恢复理想的关节功能和较好的骨长入,为髋关节翻修提供一种可行的方法。
    • 马军霞; 牛灵芝
    • 摘要: 目的 探讨快速康复护理模式在髋关节置换术(THA)中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60例接受THA治疗患者为对象,盲选法分为观察组(快速康复护理)与对照组(常规护理).对比两组髋关节功能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两组干预前Harris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干预后1个月、3个月、6个月Harris评分均升高(P<0.05),观察组各时间点Harri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髋关节优良率为100.00%,高于对照组83.23%(22/30)(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费用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DVT发生率为3.33%(1/30),低于对照组20.00%(6/30)(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67%(29/30),高于对照组80.00%(24/30)(P<0.05).结论 快速康复护理可促进接受THA治疗患者髋关节功能的恢复,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
    • 刘红娟; 杨富花
    • 摘要: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以100例行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为对象,盲选法分为观察组(临床护理路径)、对照组(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治疗依从性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关节脱位概率.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概率为2.00%,低于对照组14.00%(P<0.05);观察组患者发生关节脱位概率为2.00%,低于对照组16.00%(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8%(49/50),高于对照组(80.00%(40/50)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依从性为96%(48/50),高于对照组(70.00%(35/50)P<0.05).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可以有效改善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关节脱位概率,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及治疗依从性.
    • 王鲲; 王辉
    • 摘要: 目的 探讨布托啡诺复合罗哌卡因超声引导神经阻滞对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恢复的影响.方法 以80例接受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为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布托啡诺复合罗哌卡因)与对照组(单独罗哌卡因).对比两组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起效时间、丙泊酚、芬太尼用量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QoR-40评分升高,观察组QoR-40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DVT发生率为7.50%(3/40),低于对照组27.50%(11/40)(P<0.05).结论 将布托啡诺与罗哌卡因用于腰丛、骶丛神经阻滞可有效缩短神经阻滞时间,减少术中镇痛药物的用量,减轻患者疼痛感,减少DVT的发生,促进患者术后恢复.
    • 钟镇阳; 宋超; 白耘豪
    • 摘要: 目的 探讨外侧与后路小切口髋关节置换术对老年创伤性股骨颈骨折患者关节功能及血清Ⅰ型胶原羧基肽β特殊序列(beta C-terminal cross-linked telopeptides of typeⅠcollagen,β-CTx)、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one isoenzyme alkaline phosphatase,BALP)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3月延安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60例老年创伤性股骨颈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外侧组(行外侧小切口髋关节置换术)和后路组(行后路小切口髋关节置换术),每组30例.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手术切口长度、术后髋关节功能及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术前和术后1、3、6个月时的髋关节Harris评分和血清β-CTx、BALP水平.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后路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和切口长度均明显低于外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前两组髋关节Harris评分和血清β-CTx、BALP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1、3、6个月时两组髋关节Harris评分和血清BALP水平明显高于术前,且术后1、3个月时后路组明显高于外侧组,术后1、3、6个月时两组血清β-CTx水平明显低于术前,且术后1、3个月时后路组明显低于外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 外侧与后路小切口髋关节置换术对老年创伤性股骨颈骨折患者髋关节功能、血清β-CTx及BALP水平均具有较好的改善作用,安全可靠,且后路手术的改善作用更为明显,在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和切口长度方面也有明显优势,临床可根据患者情况酌情选择.
    • 黄燕聪; 张义
    •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瑞马唑仑全麻诱导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镇静深度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选取2019年10月至2021年4月襄城县人民医院治疗的110例老年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用药剂量的不同将110例患者分为低剂量组56例与高剂量组54例。两组均接受全身麻醉,低剂量组、高剂量组瑞马唑仑诱导剂量分别为0.3 mg/kg、0.4 mg/kg。对比手术不同时间的平均动脉压(MAP)、一氧化氮(NO)、心率(HR)、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血氧饱和度(SaO_(2))及镇静深度[苏醒时的脑电双频谱指数(BIS)、睁眼时间、恢复室(PACU)停留时间、拔管时间]。结果麻醉诱导前两组的SaO_(2)(t=0.203)、HR(t=0.021)、MAP(t=0.02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诱导30 min后低剂量组的SaO_(2)(t=6.321)、MAP(t=3.125)高于高剂量组(P0.05);术前1 d两组ACTH(t=0.984)、NO(t=0.07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 d时低剂量组ACTH(t=3.989)、NO(t=5.319)低于高剂量组(P<0.05)。结论在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中采用瑞马唑仑进行麻醉诱导的效果良好,0.3 mg/kg剂量镇静深度低于更高剂量用药,但患者术中血液动力学稳定性更好且手术应激更小。
    • 黄燕聪; 张义
    •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瑞马唑仑全麻诱导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镇静深度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选取2019年10月至2021年4月襄城县人民医院治疗的110例老年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用药剂量的不同将110例患者分为低剂量组56例与高剂量组54例。两组均接受全身麻醉,低剂量组、高剂量组瑞马唑仑诱导剂量分别为0.3 mg/kg、0.4 mg/kg。对比手术不同时间的平均动脉压(MAP)、一氧化氮(NO)、心率(HR)、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血氧饱和度(SaO_(2))及镇静深度[苏醒时的脑电双频谱指数(BIS)、睁眼时间、恢复室(PACU)停留时间、拔管时间]。结果麻醉诱导前两组的SaO_(2)(t=0.203)、HR(t=0.021)、MAP(t=0.02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诱导30 min后低剂量组的SaO_(2)(t=6.321)、MAP(t=3.125)高于高剂量组(P0.05);术前1 d两组ACTH(t=0.984)、NO(t=0.07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 d时低剂量组ACTH(t=3.989)、NO(t=5.319)低于高剂量组(P<0.05)。结论在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中采用瑞马唑仑进行麻醉诱导的效果良好,0.3 mg/kg剂量镇静深度低于更高剂量用药,但患者术中血液动力学稳定性更好且手术应激更小。
    • 刘会鹏; 李莉; 龚珂; 郭攀
    • 摘要: 目的探讨力学原理奠基式压力性损伤预防方案对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将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7年8月至2020年8月收治的101例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予术后压力性损伤常规预防措施干预,观察组51例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力学原理奠基式压力性损伤预防方案干预,观察两组髋关节功能、不良事件发生率、压力性损伤发生情况以及严重程度。结果干预期间,观察组压力性损伤发生率(5.88%)低于对照组(26.00%);观察组压力性损伤发生率、损伤程度低于对照组;干预前观察组关节活动度(1.21±0.35)分、关节畸形(2.64±0.35)分、疼痛(18.78±4.83)分以及关节功能评分(15.46±4.78)分和对照组(1.24±0.34)分、(2.56±0.42)分、(19.45±4.12)分、(14.78±4.34)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均上升且观察组关节活动度(3.62±0.78)分、关节畸形(4.01±0.98)分、疼痛(40.55±1.78)分以及关节功能评分(30.12±5.24)分均高于对照组(2.34±0.58)分、(3.56±0.68)分、(22.12±1.45)分、(21.12±4.56)分(P>0.05);观察组皮肤破损、水疱、红斑、乏力总发生率(11.76%)低于对照组(34.00%)(P<0.05)。结论对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予以力学原理奠基式压力性损伤预防方案干预,可降低压力性损伤发生率,促进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且不良事件发生率更低。
    • 毕洪菊; 王迅; 张飒
    • 摘要: 目的探讨程序化护理干预对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康复质量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选取2019年5月—2021年4月在河南省某医院进行髋关节置换术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常规护理组(30例)和程序化护理组(30例)。常规护理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程序化护理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程序化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及干预3个月时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表及视觉模拟量表评分。比较2组患者住院期间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包括下肢深静脉血栓及假体脱位。结果干预前,2组患者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个月时,2组患者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表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程序化护理组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个月时,2组患者视觉模拟量表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程序化护理组低于常规护理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程序化护理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程序化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康复质量,减少假体脱位、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并促进患者髋关节功能快速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孙兰; 李长玉; 张蕾
    • 摘要: 目的:探讨基于快速康复理念的临床护理路径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影响。方法:将2019年2月1日~2021年1月31日期间收治的80例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1例和观察组3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基于快速康复理念的临床护理路径干预。比较两组患者身体恢复情况、干预前后髋关节功能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拔管时间、首次下床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干预后Barthel指数评分和Harris髋关节功能评价量表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干预后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各领域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基于快速康复理念的临床护理路径干预,有助于促进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康复,改善髋关节功能,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