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术后预防

术后预防

术后预防的相关文献在1995年到2023年内共计197篇,主要集中在临床医学、外科学、内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16篇、会议论文5篇、专利文献56103篇;相关期刊82种,包括中国保健、齐鲁护理杂志、护理研究:下旬版等; 相关会议4种,包括2015年河南省妇产科学学术年会、第二届“CSCO-南方”肿瘤生物治疗与分子靶向治疗论坛、第一届循证医学与肿瘤规范化诊疗研讨会暨第七届全国肿瘤综合诊疗新进展研讨会、第八届东南亚地区医学美容学术大会等;术后预防的相关文献由429位作者贡献,包括杨连粤、何卫恒、姚鹏翔等。

术后预防—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16 占比:0.21%

会议论文>

论文:5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56103 占比:99.78%

总计:56224篇

术后预防—发文趋势图

术后预防

-研究学者

  • 杨连粤
  • 何卫恒
  • 姚鹏翔
  • 宫丽萍
  • 康冰心
  • 张帆
  • 李启琴
  • 杨瑞
  • 梁绮文
  • 江水兰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庞雨欣; 刘晨; 楚光华; 田燕妮
    • 摘要: 宫腔粘连(Intrauterine adhesion, IUA)是多因素导致宫腔内形成纤维组织条带,也是导致妇科不孕症的常见原因之一,严重影响着广大育龄期妇女的身心健康。IUA可导致月经异常及妊娠相关并发症等。目前临床上较为认可的治疗方式为宫腔镜IUA分离术(Transcervical resection of adhension, TCRA),同时术后辅以激素类药物或宫腔置入物理屏障等方式预防粘连复发。但雌激素的用药剂量及用药时机仍存在争议,本文就IUA的相关发病原因、诊断及雌激素在宫腔粘连治疗中的应用进行综述,旨在为IUA的诊疗提供一些思考。
    • 孙叶荟
    • 摘要: 目的 探讨应用人工关节置换术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配合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的90例人工关节置换术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方式,指引患者进行功能性锻炼,并同时进行预防抗凝治疗.观察患者肢体的血液循环状况,并对两组患者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使用人工关节置换术的患者进行下肢深静脉血栓护理,能减少其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几率,有利于患者快速康复,效果明显,值得推广应用.
    • 李艳
    • 摘要: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妇科腹腔镜术后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应用研究.方法:选取我院妇产科2019年2月—2020年2月期间收治的51例进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方法随机分为研究组26例和对照组25例,两组患者治疗和基础护理内容一致,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增加护理干预内容,对两组进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情况进行统计和对比.结果:经过手术和护理后,对两组进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术后发生下肢静脉血栓情况进行统计,研究组发生1例,占比4.0%,对照组发生7例,占比26.9%,在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情况中对比,研究组更为理想,差异较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妇产科中针对进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进行护理时,对期实施护理干预内容,能够有效的控制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概率,从而提高护理质量,具有更高的实用性,适合在妇产科中推广应用.
    • 苗利彬; 马润阳; 路伟强; 窦学军
    • 摘要: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对食管癌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预防作用。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21年1月于航天中心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60例食管癌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术后用药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n=26,术后应用低分子肝素)和常规组(n=34,术后未应用低分子肝素)。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术后即刻)和治疗后(术后第11天)的凝血功能指标[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中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下肢血流动力学指标(股动脉、腘动脉、足背动脉的血流峰速和搏动指数)。统计两组患者术后DVT及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t-PA水平高于常规组患者,PAI、Fib、D-D水平低于常规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中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均低于常规组患者,股动脉、腘动脉、足背动脉的血流峰速均快于常规组患者,搏动指数均低于常规组患者,DVT和肺栓塞发生率低于常规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能够降低食管癌患者术后DVT风险,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血流动力学及凝血功能指标,且不会增加出血风险,用药安全。
    • 苗利彬; 马润阳; 路伟强; 窦学军
    • 摘要: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对食管癌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预防作用.方法 收集2016年1月至2021年1月于航天中心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60例食管癌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术后用药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n=26,术后应用低分子肝素)和常规组(n=34,术后未应用低分子肝素).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术后即刻)和治疗后(术后第11天)的凝血功能指标[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中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下肢血流动力学指标(股动脉、腘动脉、足背动脉的血流峰速和搏动指数).统计两组患者术后DVT及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t-PA水平高于常规组患者,PAI、Fib、D-D水平低于常规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中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均低于常规组患者,股动脉、腘动脉、足背动脉的血流峰速均快于常规组患者,搏动指数均低于常规组患者,DVT和肺栓塞发生率低于常规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分子肝素能够降低食管癌患者术后DVT风险,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血流动力学及凝血功能指标,且不会增加出血风险,用药安全.
    • 胡晨
    • 摘要: 目的 研究在宫颈癌患者术后采取护理干预对预防其发生尿路感染的价值.方法 本院于2018.06~2020.05纳入200例宫颈癌手术患者开展研究.依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选出100例予以常规护理(A组),另外100例在A组基础上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B组),评估两组护理干预效果.结果 B组患者干预后HAMA评分,尿管留置及阴道异常分泌物持续时长均优于A组;B组尿路感染发生率为2.00%,显著低于A组23.00%,护理满意度为95.00%,高于A组81.00%(P<0.05).结论 护理干预措施在宫颈癌手术患者中合理应用,能够缩短尿管留置时长,减少阴道异常分泌物,从而有效降低尿路感染发生率,促使护理满意情况提升.
    • 王基源1; 刘天航1; 郭艾2
    • 摘要: 髋关节置换术得到广泛临床应用,深静脉血栓形成是髋关节置换术的常见并发症之一,有较高的发病率和致死率。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主要原因为静脉壁损伤、血液高凝状态和血流缓慢。髋关节置换并发深静脉血栓的高危因素可以分为患者因素(性别、年龄、既往病史等)和获得性因素(手术时长、材料选择等)。其得到广泛认可的有统计学意义的高危因素包括高龄(> 65岁)、非O型血、体质指数(BMI)≥25 kg/m~2、糖尿病、血栓史、心血管疾病、下肢静脉曲张、风湿性关节炎以及患者静脉血栓栓塞(VTE)家族史、重大手术史和癌症治疗史;这些高危因素可以指导临床预防手段,如对有多项高危因素的患者进行严格术前评估,制定个体化预防方案;术中综合患者各方面情况来选择麻醉方式、假体材料等;术后积极进行药物和物理预防。本文对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和预防措施进行综述。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