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毒性机制

毒性机制

毒性机制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257篇,主要集中在药学、中国医学、环境科学基础理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82篇、会议论文73篇、专利文献29532篇;相关期刊132种,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刊、中国新药杂志、中国药房等; 相关会议49种,包括2016年第六届全国药物毒理学年会、2016中国毒理学会神经毒理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产科学分会第十三次学术研讨会等;毒性机制的相关文献由835位作者贡献,包括于瑞莲、唐萌、胡恭任等。

毒性机制—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82 占比:0.61%

会议论文>

论文:73 占比:0.25%

专利文献>

论文:29532 占比:99.14%

总计:29787篇

毒性机制—发文趋势图

毒性机制

-研究学者

  • 于瑞莲
  • 唐萌
  • 胡恭任
  • 廖明阳
  • 张陆勇
  • 张馨月
  • 敬海明
  • 李国君
  • 李红
  • 江振洲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王瑞; 刘蕾(综述); 邱红梅; 赵新元(审校)
    • 摘要: 纳米二氧化硅(SiNPs)作为经典的纳米材料之一,已在各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使其健康风险备受关注。自噬是近些年来报道的细胞响应纳米颗粒材料暴露的分子事件,包括自噬小体诱导形成、自噬小体与溶酶体融合、自噬溶酶体降解底物3个过程。SiNPs可以通过多种机制影响上述自噬的各个阶段,例如SiNPs能够通过氧化应激诱导自噬发生,或是损伤溶酶体功能从而抑制自噬溶酶体降解。此外,该综述介绍了SiNPs诱导的自噬所引起的细胞结局,分析了SiNPs诱导自噬机制差异的可能影响因素。该文可以提高学者对SiNPs介导的毒性机制认识,为更安全应用SiNPs提供指导。
    • 李民; 孔祎頔; 张雷; 王桂芹
    • 摘要: 黄曲霉毒素B1(AFB1)是当下所有已知的霉菌毒素中分布最广、最具代表性的毒素,具有强毒性、致癌性和致畸性。常见的饲料原料极易受到AFB1污染,严重危害动物健康,不仅给养殖生产带来重大经济损失,还会残留于动物产品中威胁人类健康。AFB1的毒性机制包括抑制动物生长发育、氧化应激、线粒体损伤、内质网应激、免疫毒性、细胞凋亡及脂质代谢紊乱等方面。文章对AFB1在体内的代谢过程及其毒性机制进行了综述。
    • 田明明; 夏普; 张效伟
    • 摘要: 认识化学品的毒性机制是开展化学品健康风险评估的基础。掌握化学品有害效应的遗传易感性机制是开展精准的健康风险评估的前提。传统的毒理基因组学主要分析化学品暴露诱导的组学表达图谱,不能建立生物学表型与特定基因/通路表达的直接关联。功能基因组学通过敲除或者敲降全基因组或者特定的基因集,建立基因-化学品毒性的直接关联,进而研究化学品致毒的过程和机制,同时可以提供与化学品暴露的遗传易感性相关的分子响应信息。本论文综述了功能基因组学技术的原理及其主要发展,介绍了酵母、鸡DT40细胞和RNA干扰等功能基因组学测试方法的优缺点。同时,详述了CRISPR功能基因组学的原理和特点,以及其在化学品毒性机制研究中的应用,展望了联合应用分子流行病学和CRISPR功能基因组学,开展化学品有害效应的易感性机制研究。
    • 曲玉楹; 张彩杰; 沈秋岑; 张婧; 于红
    • 摘要: 为研究吐纳麝香(AHTN)对海洋微藻的毒性作用机制,以东海原甲藻(Prorocentrum donghaiense)为受试对象,测定5种浓度的AHTN(1,10,50,200和400μg/L)对微藻的生长、光合色素含量、细胞形态结构、细胞膜通透性、抗氧化系统和光合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AHTN显著抑制东海原甲藻的生长,对东海原甲藻具有高毒性(96h-EC50=48.21μg/L),其毒性作用机制为抑制光合色素产生,破坏其细胞结构和细胞膜完整性,诱发抗氧化系统响应,影响光合作用性能.其中,1μg/L AHTN处理对东海原甲藻生长有促进作用,1和10μg/L AHTN处理促进光合色素合成,并使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部分光合参数升高.低浓度AHTN(1μg/L)可能会诱导东海原甲藻赤潮爆发,高浓度AHTN(10~400μg/L)则会抑制该藻种群生长,从而对海洋生态系统产生潜在威胁.
    • 李玉娟; 肖宁; 贾文丹; 李霞荣; 郑晓峰; 孙志良
    • 摘要: 旨在研究氟马西尼联合肾上腺素对钩吻中毒大鼠的解救效果,并验证钩吻可能的毒性作用靶点,为钩吻中毒机制探讨及解救钩吻中毒病例提供参考。构建钩吻大鼠中毒模型,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组、氟马西尼解救组、肾上腺素解救组、联合用药(氟马西尼+肾上腺素)解救组,记录各组大鼠中毒及死亡情况,并监测各组大鼠血压、心率,评价各组药物的解救效果。采用分子对接、全细胞膜片钳技术,预测钩吻主要毒性物质钩吻素己与解救药物作用的靶点,阐释其可能的解毒机制。结果显示:钩吻灌胃大鼠的半数致死量(LD50)为0.25 g·kg^(-1),氟马西尼联合肾上腺素使用时对钩吻中毒的大鼠有显著的解救效果,存活率由25%提高到92%(P<0.01),且平均中毒症状出现时间由16.56 min延长至25.98 min(P<0.01),平均死亡时间由40.13 min延长至58.05 min(P<0.01),解救效果显著高于氟马西尼和肾上腺素单独解救组。联合用药组还可显著缓解中毒所致的大鼠血压、心率下降的临床表征。分子对接计算机模拟结果显示,氟马西尼与钩吻素己都与GABA_(A)受体同一活性位点有较好的结合效果,且氟马西尼的结合能-85.47 kJ·mol^(-1),强于钩吻素己结合能-77.15 kJ·mol^(-1)。全细胞膜片钳结果显示,钩吻素己可显著延长GABA_(A)受体离子通道的开放时间,而氟马西尼可拮抗此作用。综上所述,氟马西尼和肾上腺素联合使用对钩吻中毒大鼠具有明显的解救效果,钩吻神经毒性靶点与氟马西尼作用的GABA_(A)受体密切相关,肾上腺素对调节中毒所致的血压下降起到关键作用,联合用药可起到标本兼治效果。
    • 陈珂; 樊黎丽; 侯超峰; 杜一杰; 孟义人; 孟泳
    • 摘要: 目的:使用网络毒理学的方法预测苍耳子主要毒性成分的毒性作用机制。方法:使用中国系统药理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比较毒物基因组学数据库(CTD),得到7种苍耳子的有毒活性成分;使用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查询苍耳子有毒活性成分的作用靶点;使用cytoscape软件对苍耳子的7种毒性成分、作用靶点蛋白进行互作网络构建;使用生物学信息注释数据库(DAVID)进行基因本体生物过程功能富集分析与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得到苍耳子的有毒活性成分对机体产生危害作用的通路。结果:苍耳子的有毒活性成分联系度最高的蛋白PTPN 1、BCHE、CHRM 2等以及苍耳子的有毒活性成分可能通过氮素代谢通路、雌激素信号通路、钙离子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cAMP信号通路等产生肝、肾毒性,对神经系统、呼吸系统以及循环系统的功能产生危害作用。结论:苍耳子对机体的毒性作用是多种组分经多条途径、多种靶点而产生的。
    • 张百刚; 徐冬梅; 邵琳; 鹿琪坤; 梁海荣; 李金亮; 黄橙辉
    • 摘要: 该研究以KM小鼠作为实验动物,研究2.5、5.0、7.5、10、15μmol/L五个浓度梯度下棒曲霉素对小鼠体重、肾脏系数等的影响,并通过各项肾脏切片染色试验验证PAT对肾脏的毒性损伤。其中PAT浓度对体重增长率基本无影响,两者之间几乎无相关关系;而随着PAT浓度增大,肾脏系数有逐渐增大的趋势,其中7.5μmol/L和10μmol/L PAT处理的差异显著(p<0.05);随着PAT浓度增加,苏木素-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后可观察到大片细胞基质和胞外基质,蓝紫色细胞核逐渐减少且细胞核密度逐渐降低,此外PAT浓度较高时出现了长条状空白;Masson染色后肾小球发生明显的纤维硬化情况,且胞间充血;过碘酸雪夫(Periodic Acid-Schiff,PAS)染色后出现了少量糖原,可知糖原没有被正常降解。因此,PAT浓度的增加会导致核密度降低、肾脏细胞皱缩、胶原纤维增加、糖原分解被抑制等问题,从而对KM小鼠肾脏造成严重损伤。研究结果将为进一步研究棒曲霉素对肾脏的损伤提供理论支持。
    • 严秀莺; 向平; 于治国; 严慧
    • 摘要: 代谢组学是继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之后新近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是系统生物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高通量、高灵敏度的仪器对限定条件下的特定生物样品中所有代谢组分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并结合多元统计对数据分析处理,获得机体生理、病理或毒理变化的信息。近年来,由于滥用物质的作用机制比较复杂,且新精神活性物质不断涌现,代谢组学在滥用物质中的研究越来越广泛。因此,本文对代谢组学在滥用物质毒性作用机制、成瘾机制及生物标志物的发现等方面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 李妍怡; 张玉杰; 汪祺; 马双成
    • 摘要: 目的分析探讨何首乌肝毒性作用机制及肝毒性物质基础。方法通过查阅何首乌文献对肝毒性机制和争议成分相关报道进行整理、分析、归纳。结果何首乌的肝毒性具体表现在影响肝脏代谢酶的功能与表达、使胆汁代谢循环及转运蛋白的功能受阻、以及免疫应激与线粒体功能紊乱等,文献报道其可能的毒性成分为脂溶性蒽醌类、特征性二苯乙烯苷类、鞣质类和二蒽酮类化合物,推测上述物质对机体的单独或协同作用可能与肝毒性发生有关。结论何首乌肝毒性机制可能众多,相关研究可为何首乌现代研发和安全运用奠定理论基础。
    • 梁书秋; 马明月
    • 摘要: 双酚A(bisphenol A,BPA)作为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广泛用于生产高分子材料及精细化工产品,属于环境内分泌干扰物.BPA可以通过消化道、呼吸道以及皮肤进入机体,对多个系统均能产生有害的影响,其生殖系统毒性尤为引起人们重视.流行病学调查结果与动物实验数据表明,BPA暴露对雌性生殖系统会产生不利的影响,但具体机制尚不十分明确.本文综述了BPA对雌性生殖系统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