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多溴联苯醚

多溴联苯醚

多溴联苯醚的相关文献在2004年到2023年内共计787篇,主要集中在环境污染及其防治、环境科学基础理论、化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22篇、会议论文179篇、专利文献36183篇;相关期刊219种,包括农业环境科学学报、理化检验-化学分册、广东化工等; 相关会议56种,包括持久性有机污染论坛2014暨第九届持久性有机污染全国学术研讨会、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论坛2013暨第八届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全国学术研讨会、第七届全国环境化学学术大会等;多溴联苯醚的相关文献由2011位作者贡献,包括麦碧娴、江桂斌、罗孝俊等。

多溴联苯醚—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22 占比:1.15%

会议论文>

论文:179 占比:0.49%

专利文献>

论文:36183 占比:98.37%

总计:36784篇

多溴联苯醚—发文趋势图

多溴联苯醚

-研究学者

  • 麦碧娴
  • 江桂斌
  • 罗孝俊
  • 傅家谟
  • 盛国英
  • 吴永宁
  • 张庆华
  • 李敬光
  • 赵云峰
  • 陈社军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胡鹏抟; 张子峰; 马万里; 刘丽艳; 宋维薇; 李一凡
    • 摘要: 为改善污染物人体暴露的评估方法,研究了哈尔滨大气环境中多溴联苯醚(PBDEs)的暴露情况,评估各形态PBDEs单体经皮肤每日摄入量,利用多粒径气/粒分配公式与皮肤摄入量公式,实现对粒径影响下颗粒态PBDEs经皮肤每日摄入量的预测.结果表明,哈尔滨大气PBDEs经皮肤摄入量为71.6 pg/d,颗粒态和气态PBDEs的经皮肤摄入量相当,分别为32.8和38.8 pg/d,BDE-209是经皮肤摄入的主要单体.受颗粒物质量浓度影响,供暖期的PBDEs经皮肤摄入量高于非供暖期.颗粒态PBDEs的经皮肤摄入量由粗颗粒主导,其中传质系数为主要影响因素.本研究首次提出预测粒径影响下颗粒态PBDEs经皮肤摄入量的方法,并应用哈尔滨、上海和广州的监测数据进行验证,证明之前推导的恒稳态多粒径气/粒分配公式可以很好地预测粒径影响下颗粒态PBDEs的经皮肤摄入量.
    • 王梦梦; 谢琳娜; 朱英; 陆一夫
    • 摘要: 建立了同位素内标-气相色谱-高分辨双聚焦磁质谱(GC-HRMS)同时测定人体血清中14种多溴联苯醚(PBDEs)的方法。血清样品解冻后,取0.5 mL与^(13)C标记的内标物进行混合,加入甲醇沉淀样品中的蛋白质,比较了3种酸化条件下的去脂效果和回收率,结果显示硫酸去脂效果最好;使用液液萃取法提取样品中的目标物,比较了不同萃取溶剂对回收率的影响,结果显示以正己烷(6 mL)-甲基叔丁基醚(6 mL)作为萃取溶剂效果最好;提取液经固相萃取柱净化和洗脱,比较了不同固相萃取柱和洗脱溶剂的净化效果和回收率,结果显示采用硅胶柱净化和用正己烷-二氯甲烷(1∶1,v/v)洗脱时效果最好;洗脱液经氮吹近干后用正己烷复溶,经GC-HRMS测定。目标物经Rtx-1614色谱柱(30 m×0.25 mm×0.1μm)分离,电压选择离子检测(VSIR)模式测定。BDE-209在0.40~25μg/L、其他13种多溴联苯醚在0.08~5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0.995,方法检出限为0.01~0.51μg/L,定量限为0.04~1.70μg/L,加标回收率为75.5%~120.7%,日内精密度为3.8%~10.9%(n=6),日间精密度为4.2%~12.4%(n=6)。应用该方法对采集的某地区15份青少年血清样本进行检测,结果显示14种PBDEs中,BDE-47检出率为100%,其他组分均未检出,说明该人群存在一定的PBDEs暴露。与现有文献报道方法相比,本方法样本需求量少,灵敏度、准确度较高,可对人血清中包括BDE-209在内的14种PBDEs同时测定,有效提高检测效率。本方法的建立可为我国开展多溴联苯醚对人群健康的影响提供技术支撑。
    • 朱青; 张琪; 薛亚楠; 王吉成; 李燕华; 王翠苹
    • 摘要: 调查七里海湿地表层土壤中多环芳烃(PAHs)、多溴联苯醚(PBDEs)及重金属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七里海湿地东海和西海土壤中的16种PAHs组成分布特征相似,以中高环(4环)PAHs为主,主要来源于石油烃、生物质和煤的燃烧。PAHs生态风险分析显示,七里海湿地中有7种致癌多环芳烃(Ba A,Chr,BbF,Bk F,Ba P,DBA,INP)对人体健康具有较大的潜在风险。此外,BDEs的生态风险分析表明,Penta-BDEs处于极低生态风险;Octa-BDEs和Deca-BDE无生态风险。重金属的平均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Cd>Pb>As>Cu>Cr。生态风险分析显示,Cd为主要潜在生态风险因子。综合生态风险指数显示各采样点均处于轻危害程度(RI<150),综合生态风险较低。
    • 张炜; 杨永坛; 王松雪; 李森; 李丽; 蔡娣
    • 摘要: 建立了基于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的分析方法,用于小麦中多氯联苯,有机氯农药和多溴联苯醚的同时检测分析。小麦粉样品加水后,使用乙酸乙酯直接提取,采用44%硅胶净化柱进行净化,净化浓缩后的样品使用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进行检测,质谱检测器采用动态多反应监测(dMRM)模式。通过内标法定量。多氯联苯、有机氯农药和多溴联苯醚具有较好线性范围,其中七溴代联苯醚、八溴代联苯醚、九溴代联苯醚和十溴代联苯醚的响应与浓度呈二次曲线回归;方法检出限在0.001~1.108 ng/g之间,溴联苯醚随溴原子数量增加而检测灵敏度降低;方法回收率在57.9%~118.6%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1.6%~10.7%之间。该方法简单、快速、准确、经济,适用于大批量小麦样品中痕量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筛查和分析检测。
    • 贾存珍; 李智颖; 葛蔚; 陈清华; 吴娟; 柴超
    • 摘要: 采集了山东潍坊某溴系阻燃剂生产厂周边表层土壤样品,分析了土壤中14种多溴联苯醚(PBDEs)的含量、组成和分布特征,并进行了来源解析和致癌风险评价。结果表明,道路土壤中14种PBDEs总质量浓度(∑_(14) PBDEs)为1513.56~6303.74 ng/g,平均值为3515.43 ng/g,农田土壤中∑_(14) PBDEs低于道路土壤。与国内外其他区域相比,该生产厂周边土壤PBDEs处于中高污染水平。土壤中的PBDEs主要为十溴联苯醚(BDE209)、2,2’,3,4,4’-五溴联苯醚(BDE85)和2,2’,3,4,4’,5’-六溴联苯醚(BDE138),占比分别为44.9%、17.3%和16.7%。道路土壤中PBDEs总体上呈现随距离增加而降低的趋势,南部土壤中∑_(14) PBDEs最高。在PBDEs组成上,西部和北部土壤中BDE209比例高,而南部土壤中低溴联苯醚比例相对较高。生产厂周边土壤中的PBDEs主要来源于BDE209的生产、脱溴和五溴联苯醚工业品的排放,对周边人群存在潜在致癌风险。
    • 李华薇; 徐向荣
    • 摘要: 本文研究了中国四省区(福建、广东、广西和海南)共16处红树林湿地表层沉积物中多溴联苯醚(polybrominated diphenyl ethers,PBDEs)和5种替代型溴系阻燃剂(alternative brominated flame retardants,ABFRs)的污染特征,包括十溴二苯乙烷(decabromodiphenyl ethane,DBDPE)、1,2-双(2,4,6-三溴苯氧基)乙烷[1,2-bis(2,4,6-tribromophenoxy)ethane,BTBPE]、六溴苯(hexabromobenzene,HBB)、五溴甲苯(pentabromotoluene,PBT)和五溴乙苯(pentabromoethylbenzene,PBEB)。结果表明,PBDEs、DBDPE和BTBPE在我国红树林湿地沉积物中广泛存在,而HBB、PBT和PBEB仅在部分红树林湿地检出。PBDEs总含量的均值范围为1.39~293ng·g^(–1)(干重),其污染程度具有明显的空间差异性(p=0.016),并且与当地人口和经济水平显著正相关(p<0.01)。在红树林沉积物样品中,BDE 209是最主要的同系物,占PBDEs总含量的72%~96%;DBDPE和BTBPE是最主要的ABFRs,浓度的均值范围分别为0.489~29.4ng·g^(–1)(干重)和0.0127~1.11ng·g^(–1)(干重)。BDE 209与其替代品DBDPE的含量显著正相关(p<0.01),反映出二者在红树林湿地沉积物中空间分布的相似性,这说明BDE 209和DBDPE可能具有相似的污染源和/或环境行为。DBDPE与BDE 209的浓度比值范围为0.0839~0.925,表明我国红树林湿地沉积物中DBDPE的污染水平还未超过BDE 209,但ABFRs逐渐替代使用而带来的环境问题不容忽视。
    • 邓洪齐; 郭俊恺; 刘浩; 文睿; 林桂淼
    • 摘要: 多溴联苯醚(PBDEs)是一类高效溴化阻燃剂,由于其具有良好的阻燃性能、成熟的制造工艺以及低廉的价格,被广泛使用在化工纺织和电子产品等生产生活材料中。然而,PBDEs具有环境持久性和生物富集性,已成为全球性污染的可持续性有机污染物。相关研究资料显示,PBDEs对机体的心血管系统存在不同程度的毒性作用,但机制尚不明确。本文基于流行病学资料与实验室研究,通过环境暴露水平、细胞实验、动物实验以及人群研究多个层次对PBDEs的心血管毒性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同时,从细胞内活性氧激活、膜受体调节和相关通路激活等方面,概述其毒性作用机制。为了解PBDEs污染物的心血管毒性作用,尽早发现环境危险因素和人群健康问题提供参考。
    • 张炜; 冯灏; 张冰; 杨永坛
    • 摘要: 基于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法对11种代表性多溴联苯醚进行分析,考察不同类型气相色谱柱对多溴联苯醚分离分析的影响.结果表明:色谱柱极性是影响分离和响应的主要因素,极性较大的固定相上多溴联苯醚各单体的保留时间变长,响应降低,尤其是高取代多溴联苯醚的响应受到的影响最大.柱长较短、液膜较薄的色谱柱有助于高取代多溴联苯醚的分析.不同品牌的色谱柱受生产工艺的影响,对多溴联苯醚的响应产生较大影响.
    • 孔维巍
    • 摘要: 环境固体废物种类繁多,成分复杂。目前没有针对复杂环境固体废物出台相关检测标准。本文采用微波加速萃取体系提取,在国标GB/T37639—2019基础上,对样品的提取进行了筛选和优化;扩大了检测目标物的范围,从单一的塑料制品检测,扩大到树脂、橡胶等高分子固体废物。以丙酮-甲苯(体积比1∶1)为提取溶剂,微波萃取温度150°C,萃取时间30 min,提取效果最佳;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对多溴联苯及多溴联苯醚进行同时测定,建立了环境固体废物中多溴联苯及多溴联苯醚的分析测试方法。结果表明,方法的线性范围在0.5~100μg/mL之间,线性相关系数在0.999以上,检出限在0.02~2.41μg/g之间,回收率在81.2%~109.7%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在1.1%~5.8%之间。本方法前处理提取效率高,萃取时间短、溶剂用量少、灵敏度高,定性、定量分析准确可靠,分析时间短,可用于大批量环境固体废物样品的分析测定。
    • 陈美林; 高雅倩; 郭瑞昕; 刘艳华; 陈建秋
    • 摘要: 多溴联苯醚(poly brominated diphenyl ethers,PBDEs)作为一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在水体环境中分布广泛且检出率高,一直受到广泛关注。本综述从PBDEs类污染物在水体中的分布、转化再到生态毒性,比较全面地阐述了目前水环境中PBDEs的污染现状。对PBDEs在水环境中的分布特征和组成特征研究发现,PBDEs在水环境中已无处不在,海洋和地下水均遭受到污染,且在淡水水体中工业区的污染严重程度远高于低工业区。在水环境中以BDE-209污染为主,随着与污染源距离增大,BDE-209的相对丰度呈现下降趋势。PBDEs可在水生生物体内进行转化,高溴代PBDEs转化为低溴代PBDEs或者氧化还原为其他PBDEs的衍生物。在水环境中的PBDEs对水生生物具有生殖毒性、神经毒性以及血管毒性等毒性效应,可以抑制胚胎发育和生物的生长繁殖。本文从分布、转化和生物效应3个方面概述PBDEs在水体中的环境行为以及潜在风险,为之后PBDEs的研究以及风险评估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能够推动对PBDEs治理的科学化、精准化和系统化。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