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特征
分布特征的相关文献在1959年到2023年内共计7898篇,主要集中在环境污染及其防治、大气科学(气象学)、农业基础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5724篇、会议论文1848篇、专利文献153760篇;相关期刊1960种,包括地下水、农业环境科学学报、现代农业科技等;
相关会议1024种,包括2015年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年会、2015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第32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等;分布特征的相关文献由23250位作者贡献,包括李军、刘敏、孙继朝等。
分布特征—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53760篇
占比:95.31%
总计:161332篇
分布特征
-研究学者
- 李军
- 刘敏
- 孙继朝
- 李鹏
- 张敏
- 李伟
- 李超
- 李静
- 杨威
- 王健
- 王鹏
- 高柏
- 刘景涛
- 李勇
- 李波
- 王丽
- 王建林
- 荆继红
- 陈玺
- 黄冠星
- 刘伟
- 张伟
- 张枝焕
- 李强
- 李芳
- 祁士华
- 刘勇
- 刘超
- 刘颖
- 张涛
- 张玉玺
- 张玲玲
- 李杰
- 李磊
- 杨斌
- 林柏泉
- 沈新强
- 王伟
- 陈敏
- 余灯广
- 刘娟
- 刘涛
- 刘阳
- 周文斌
- 张博
- 李东浩
- 李娜
- 李琦
- 杨帆
- 杨洋
-
-
赵文智;
朱如凯;
刘伟;
卞从胜;
王坤
-
-
摘要:
我国相继在多个盆地陆相页岩油勘探中获得突破,展示了良好的发展前景。基于现阶段勘探认识,本文认为陆相页岩油富集主要条件是:(1)稳定且有规模和适宜热成熟度的富有机质页岩是重要物质基础,以TOC含量>2%,最佳为3%~4%、母质类型Ⅰ和Ⅱ_(1)型为主,R_(o)>0.9%或更高(咸化环境0.8%);(2)有一定容积规模的微纳米孔隙且具脆性的多类储层是重要条件,页岩储层有效孔隙度宜>3%~6%;成岩阶段偏低时,纯页岩段不是中高熟页岩油富集段,致密砂岩和混积岩黏土含量宜2 mg/g为门限,最佳>4~6 mg/g;气油比>80 m^(3)/m^(3),最佳150~300 m^(3)/m^(3);(4)顶底板具封闭性保持超压且滞留足够多轻-中组分烃类。陆相页岩油分布特征是:(1)有外物质注入的深-半深湖相是页岩油主要富集区;(2)具备“四高一保”条件的页岩层系控制页岩油垂向富集分布;(3)页岩组构与岩性组合对富集区/段分布也有重要控制作用。初步评价我国陆相中高熟页岩油地质资源量(131~163)×10^(8) t,其中经济偏好的地质资源量(67~84)×10^(8) t,主要分布在鄂尔多斯盆地长7^(1+2)、松辽盆地古龙凹陷青一、二段、渤海湾盆地沧东、岐口凹陷和济阳坳陷孔店组、沙河街组与准噶尔盆地芦草沟组等层系。
-
-
李地元;
蔡荣厅;
余一松;
王勇兵;
李华华
-
-
摘要:
针对深部矿岩在高地应力下钻孔岩芯饼化现象频发、现场取完整芯样困难等问题,选取采场爆破后的岩石与矿块进行现场点载荷试验,通过测试获得不规则尺寸试样的点载荷强度指标.采用指数型和线性型两种修正系数(f_(1),f_(2))对点载荷强度指标进行修正,得到修正后的点载荷强度指标为I_(s50-1)和I_(s50-2),获得修正前后的点载荷强度指标的分布特性及规律:修正前后的点载荷强度指标的分布频率基本满足正态分布,修正前的点载荷强度指标呈偏态型分布,修正后的点载荷强度指标基本呈标准正态分布.采用线性型修正后点载荷强度指标的正态分布更加明显,其点载荷强度值整体上大于指数型修正后的点载荷强度值,且在等效直径为50 mm左右时点载荷强度基本相等.指数型修正方式所得结果受尺寸效应影响较大,强度值偏差较大;而线性型修正方式所得结果更具准确性.在95%的置信度下,岩样标准点载荷强度指标的置信区间为1.09~1.57 MPa,均值为1.33 MPa;矿样的置信区间为0.37~0.45 MPa,均值为0.39 MPa.由于试样受爆破损伤的影响,岩样与矿样基于单轴抗压强度的点载荷强度指标计算值约为本试验结果的1.62和3.67倍.
-
-
李文琦;
吴涛;
蒋国俊;
张建珍;
解雪峰
-
-
摘要:
为全面了解金华市农用地土壤重金属的污染状况,提升土地资源的配置效率,利用描述性统计和地统计分析等方法研究金华市农用地土壤重金属含量特征,并结合单因子指数法、内梅罗综合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开展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进而对金华市农用地安全利用进行分区,提出针对性安全利用调控策略.结果表明:1)研究区土壤重金属含量空间分布较为集中,呈现西北部高、中部和东南部较低的特点.2)单项污染指数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中镉污染最为严重,污染点位占比为13.86%,铜污染次之,占比为1.29%;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结果显示,研究区土壤以清洁水平为主,清洁点位占比为79.81%,部分地区存在中度、重度污染;潜在生态危害指数结果显示,研究区土壤主要为低风险和中风险,低中风险点位总占比为94.42%,不存在高风险地区.3)研究区安全利用分区结果显示,各类区域占地面积由大到小依次为风险监控区、清洁安全区、风险预警区、基本清洁区、严格管制区.
-
-
-
黄冬福;
何建文;
江叶莎;
付文婷;
范高领;
吴迪;
詹永发;
石燕金;
王楠艺
-
-
摘要:
本试验以牛场辣椒为研究对象,利用Illumina HiSeq 2000平台进行全基因组重测序,通过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测序质量、SNP在染色体和基因组上的分布规律和特征。结果表明,本研究获得了783349390条clean reads,基因组覆盖率98.23%,测序深度36.35×;12条染色体上共获得9141358个SNP,10号染色体上的纯合SNP最多,9号染色体上的纯合SNP最少;不同染色体上SNP密度分布不同;SNP分布在基因组上5个位置且数量不同,基因间(94.68%)>基因内(3.64%)>基因上游(0.9%)>基因下游(0.74%)>基因上游/下游;基因内SNP数量依次为内含子(281002)>外显子(51242)>剪接位点(288);外显子上有4种类型的SNP变异且数量不同,非同义突变(31265)>同义突变(19079)>终止子获得(710)>终止子缺失(188);发生转换的SNP数量是颠换的1.99倍。牛场辣椒SNP的出现频率为1个/366 bp,其中外显子上的51242个SNP具有开发成功能标记的潜力,外显子上SNP产生的710处终止子获得对基因功能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
-
罗亚飞;
陈炤光;
李志强;
付东洋;
余果;
徐华兵;
钟小僅
-
-
摘要:
【目的】研究秋季环雷州半岛海域浊度空间分布特征。【方法】建立基于哨兵3-OLCI波段差(B8-B16)的浊度反演模型,利用经C2RCC大气校正后的哨兵3-OLCI影像并结合实测数据综合分析秋季环雷州半岛海域的浊度平面和断面分布特征。【结果与结论】秋季环雷州半岛海域浊度平面分布特征为从近岸向外海逐渐降低,表层浊度范围为0~50 NTU,底层浊度范围为0~200 NTU,低浊度水体主要分布于离岸较远的外海和琼州海峡中央水道,高浊度水体主要分布在雷州半岛南岸的灯楼角近岸、西岸的东场湾和流沙湾以及东岸的外罗门水道和东南码头近岸。浊度断面分布特征为随水深的增加而升高,且半岛东西两侧的浊度分布特征为南高北低。复杂的水动力过程、人类活动和热带气旋是影响环雷州半岛海域浊度分布的主要因素。
-
-
李树刚;
沈万贵;
张羽坤;
李茂春
-
-
摘要:
目的:探讨H型高血压患者MTHFR基因型分布特征。方法:将医院收取的60例H型高血压患者作为H型高血压组,60例非H型高血压患者作为非H型高血压组,选择血压正常的志愿者60例为对照组。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调查,并予以MTHFR基因型检测,采集MTHFR基因型分布、等位基因频率等数据,进行统计学对比分析。结果:H型高血压组患者的TT型、CT型基因分布比例最高,而CC型基因分布比例最低。同时,H型高血压组患者的T等位基因频率最高。结论:MTHFR基因型分布在H型高血压的治疗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应当在未来的研究中继续扩大样本数量,开展更深入的研究。
-
-
房昊天;
翁白莎;
常文娟;
杨裕恒;
宫晓艳
-
-
摘要:
植被根系的分布特征是其适应和改变环境能力的体现,研究植被根系对草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怒江源区那曲流域不同海拔梯度的高寒草甸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微根管技术探讨根系的分布特征,并分析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高寒草甸根系对季节变化响应敏感,约有80%的根系分布在0~25 cm的土层,且分布较均匀,细根在土壤中所占比例随土壤深度增加而增大;进一步分析发现,海拔越高,根系越往土壤较浅层分布,特征参数呈现降低趋势。冗余分析表明,土壤温湿度呈正相关关系时,两者主要通过影响根径大于0.5 mm的根来影响根系参数;呈负相关关系时,根系在土壤表层对土壤温度的变化更为敏感。
-
-
孙兴雷;
公彦庆
-
-
摘要:
为提升城市雾霾污染时空分布特征分析的精度,提出基于空间插值的城市雾霾污染时空分布特征分析方法。利用空间插值建立自相关模型,分析空间数据,确定中国城市的空气质量时空分布特性,实现动态特征分析。通过分析表明,在不同区域,城市雾霾污染的分布差异相对较大,污染呈现集中分布的特点,从时间分布特征来分析,雾霾浓度月累计数据呈现U型分布,不同季节的雾霾浓度时空分布存在一定差异。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有效分析城市雾霾污染时空分布特征,具有一定可行性。
-
-
李芬;
李良;
莫雨灵;
傅小凡;
覃亚勤;
郑子玉
-
-
摘要:
目的:分析肺结核患者中丙型肝炎分布特征及其与肝功能损害的关联性。方法:选择收治的1310例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行肝功能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将其分为合并丙型肝炎组和未合并丙型肝炎组,对比合并丙型肝炎组和未合并丙型肝炎组肝功能损害发生率,并分析引发患者出现肝功能损害的危险因素。结果:共有152例患者发生丙型肝炎,丙型肝炎发生率为11.60%。合并丙型肝炎组患者性别为男性、年龄段为青年的发生率显著高于未合并丙型肝炎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结核患者中发生肝功能损害组男性、合并丙型肝炎、饮酒的例数显著高于未发生肝功能损害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合并丙型肝炎、饮酒均是引发肝功能损害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肺结核患者中合并丙型肝炎患者肝功能损害发生率显著高于未合并丙型肝炎者,除此之外肝功能损害的发生与患者性别、饮酒也有关。
-
-
于大涛;
高范;
马瑞丰;
姜恒志;
崔雷
- 《2020年全国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及监测技术研讨会》
| 2020年
-
摘要:
依据锦州湾近海10个站位表层沉积物重金属含量调查结果,分析了研究区表层沉积物重金属含量的分布特征,并采用3种评价方法评估研究区重金属污染情况和潜在生态风险,最后讨论了重金属的来源.结果表明,研究区表层沉积物中Hg、Cu、Pb、Zn、As平均含量为0.46±0.17、50.17±22.42、53.34±23.01、262.40±87.55、19.48±6.43μg/g.从空间分布来看,5种重金属高值区位于靠近锦州湾的港口航运区,低值区位于笔架山外海保留区附近.Pb和As达到海洋沉积物质量一类标准,Hg、Cu和Zn含量超标.Hg为偏重污染,Pb为中度污染、Cu、Zn为偏中污染,As为轻度污染,同时Hg达到了严重生态风险等级,其余4种重金属为低生态风险等级.5种重金属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判定其具有相似的来源.分析来源,陆源污染以及港口航运等是研究区重金属污染的主要原因.
-
-
孙毓鑫;
张黎
- 《2020年全国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及监测技术研讨会》
| 2020年
-
摘要:
四溴双酚A(Tetrabromobisphenol A,TBBPA)和六溴环十二烷(Hexabromocyclododecane,HBCD)是两种常见的溴系阻燃剂(Brominated flame retardants,BFRs),具有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特征,在各类环境介质和生物体中被频繁检出,近年来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密切关注.本文以珠江口红树林湿地(广州南沙、珠海淇澳岛和深圳福田)为研究区域,以TBBPA和HBCD为目标化合物,研究了TBBPA和HBCD在红树林湿地沉积物中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在红树植物和动物体中的富集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珠江口红树林沉积物中TBBPA和HBCD的浓度变化范围为0.02-37.5和0.44-127.5 ng/g dw(干重)。广州红树林湿地沉积物中TBBPA含量显著高于珠海和深圳(p<0.0001),深圳福田红树林沉积物中HBCD含量显著高于广州和珠海(p=0.008)与2012年11月采集的红树林表层沉积物相比,三个红树林采样地HBCD都呈现增加的趋势;而TBBPA在广州和珠海沉积物中呈现快速增加的趋势,在深圳沉积物中相对稳定。珠海红树林沉积柱中TBBPA表现为快速增加,HBCD含量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广州、珠海和深圳三个采样地沉积物中HBCD组成都以γ-HBCD为主,所占比重分别为52.2%,57.2%和54.0%;其次为α-HBCD,所占比率分别为33.9%,30.7%和33.0%。沉积物中γ-HBCD所占比值低于工业品,而α-HBCD所占比例远高于工业品,暗示两者之间可能发生了相互转换。
-
-
李巧媛;
陈冬素
-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20科学技术年会》
| 2020年
-
摘要:
本文选取2015-2019年湖南省内14个地市(州)所在地的空间污染天数据及同期的降水量数据,主要利用统计学方法,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分析的湖南省污染天气的基本分布特征,并对污染天气与主要气象因子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得到湖南省污染天气分析中主要关注的气象因子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湖南省的污染天气以轻度污染为主,2017、2019年严重污染天气;(2)湖南的污染天气主要集中在冬季,尤其是1~2月,其他季节的污染天气基本是轻度污染,特别是7~8月基本上不会出现污染天气;(3)湖南北部、东北部地区的污染风险等级高,西部、南部的污染等级低;(4)降水量是影响湖南污染天气最主要的气象因子;(5)湖南省的污染天气的有利气象条件包括:日降水量小于5mm、平均相对湿度在70-80%之间、平均最大风速在4~4.2m/s之间且风向在120~190°之间、日较差6~10°C左右.
-
-
江靖;
宋桂英
-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20科学技术年会》
| 2020年
-
摘要:
通过对2017-2019年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环境监测数据进行分析,探讨呼和浩特市臭氧污染状况及其分布特征,并针对臭氧污染过程开展气象条件分析,对臭氧污染进行了天气学分型,结果表明:呼和浩特市臭氧污染主要发生在每年的4~9月,尤以6月和7月污染最重;臭氧质量浓度最高的月份是7月,质量最低的月份是12月;夏季是呼和浩特市臭氧浓度最高的季节,其次是春季,冬季臭氧浓度最低;呼和浩特市臭氧污染日变化呈现单峰型",在凌晨5点前后臭氧浓度最低,下午15或16时前后是臭氧浓度最高的时段;臭氧质量浓度与日平均气温、日最高气温和日照时长成正比,与日平均气压、日最低气压、日平均相对湿度、日平均风速成反比;根据呼和浩特市臭氧污染天气过程中地面气压特征把呼和浩特市臭氧污染天气型分为低压底前部型(D)、高压顶部型(D)以及均压场型(J)三种,出现频率最高的地面底前部型(D)、占总污染天数的71.97%,其次为均压场型(J),占总污染日数的出现频次最少的为高压顶部型(G),占总污染日数的12.57%.
-
-
梁亮;
余博识;
郑丹萍;
朱鸿明;
任智红
-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20科学技术年会》
| 2020年
-
摘要:
以宁绍平原汤浦水库为研究对象,采用火焰原子吸收法对库区沉积物中Fe、Mn的垂向分布进行测定并采用地累积指数法对Mn的污染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汤浦水库9个样点沉积物中,Fe、Mn含量分别为486.25~3522.4mg/kg、809.67~1365.49mg/kg.垂直剖面上,沉积物中Fe、Mn总体表现为表层富集的特性,即在表层含量最高,随着沉积物深度增加含量逐渐降低,到一定深度后含量保持稳定.水库沉积物中Mn高于浙江省宁绍平原土壤背景值,地累积指数法评价结果显示其为轻度污染水平,需要采取措施防止水体二次污染,保障水库水质安全.
-
-
袁蕾;
马恭博;
张安国;
付元宾
-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20科学技术年会》
| 2020年
-
摘要:
本文对2018年5月海口市海域采集的25个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Cd、Pb、Zn、Cu、Cr、Hg、As)含量及其分布进行了分析,并利用地累积指数法、单因子指数法、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其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显示:海口市海域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Cu、Pb、Zn、Cr和Hg可能具有相同或相似来源,但是Cd和As在沉积物中富集不仅与污染来源有关,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沉积物中各重金属元素的地累积指数排序为As>Cd>Zn>Hg>Pb>Cr>Cu;沉积物中重金属Cu、Pb、Cd、Zn、Cr、Hg均符合第一类沉积物质量标准,调查站位中As符合第一类沉积物质量标准的占80%,符合第二类沉积物质量标准的占20%;沉积物单项潜在生态风险危害程度由高到低为Cd、As、Hg、Pb、Cu、Zn、Cr,其中Cd的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最大,其次为As、Hg;综合潜在生态风险指数结果表明,海口市海域表层沉积物4%的调查站位处于强潜在生态风险,60%的调查站位处于中等潜在生态风险,36%的调查站位处于轻微潜在生态风险,南渡江西侧海域生态风险明显高于东侧海域,生态风险最高的区域位于海口港.
-
-
袁蕾;
马恭博;
张安国;
付元宾
-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20科学技术年会》
| 2020年
-
摘要:
本文对2018年5月海口市海域采集的25个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Cd、Pb、Zn、Cu、Cr、Hg、As)含量及其分布进行了分析,并利用地累积指数法、单因子指数法、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其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显示:海口市海域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Cu、Pb、Zn、Cr和Hg可能具有相同或相似来源,但是Cd和As在沉积物中富集不仅与污染来源有关,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沉积物中各重金属元素的地累积指数排序为As>Cd>Zn>Hg>Pb>Cr>Cu;沉积物中重金属Cu、Pb、Cd、Zn、Cr、Hg均符合第一类沉积物质量标准,调查站位中As符合第一类沉积物质量标准的占80%,符合第二类沉积物质量标准的占20%;沉积物单项潜在生态风险危害程度由高到低为Cd、As、Hg、Pb、Cu、Zn、Cr,其中Cd的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最大,其次为As、Hg;综合潜在生态风险指数结果表明,海口市海域表层沉积物4%的调查站位处于强潜在生态风险,60%的调查站位处于中等潜在生态风险,36%的调查站位处于轻微潜在生态风险,南渡江西侧海域生态风险明显高于东侧海域,生态风险最高的区域位于海口港.
-
-
袁蕾;
马恭博;
张安国;
付元宾
-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20科学技术年会》
| 2020年
-
摘要:
本文对2018年5月海口市海域采集的25个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Cd、Pb、Zn、Cu、Cr、Hg、As)含量及其分布进行了分析,并利用地累积指数法、单因子指数法、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其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显示:海口市海域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Cu、Pb、Zn、Cr和Hg可能具有相同或相似来源,但是Cd和As在沉积物中富集不仅与污染来源有关,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沉积物中各重金属元素的地累积指数排序为As>Cd>Zn>Hg>Pb>Cr>Cu;沉积物中重金属Cu、Pb、Cd、Zn、Cr、Hg均符合第一类沉积物质量标准,调查站位中As符合第一类沉积物质量标准的占80%,符合第二类沉积物质量标准的占20%;沉积物单项潜在生态风险危害程度由高到低为Cd、As、Hg、Pb、Cu、Zn、Cr,其中Cd的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最大,其次为As、Hg;综合潜在生态风险指数结果表明,海口市海域表层沉积物4%的调查站位处于强潜在生态风险,60%的调查站位处于中等潜在生态风险,36%的调查站位处于轻微潜在生态风险,南渡江西侧海域生态风险明显高于东侧海域,生态风险最高的区域位于海口港.
-
-
袁蕾;
马恭博;
张安国;
付元宾
-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20科学技术年会》
| 2020年
-
摘要:
本文对2018年5月海口市海域采集的25个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Cd、Pb、Zn、Cu、Cr、Hg、As)含量及其分布进行了分析,并利用地累积指数法、单因子指数法、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其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显示:海口市海域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Cu、Pb、Zn、Cr和Hg可能具有相同或相似来源,但是Cd和As在沉积物中富集不仅与污染来源有关,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沉积物中各重金属元素的地累积指数排序为As>Cd>Zn>Hg>Pb>Cr>Cu;沉积物中重金属Cu、Pb、Cd、Zn、Cr、Hg均符合第一类沉积物质量标准,调查站位中As符合第一类沉积物质量标准的占80%,符合第二类沉积物质量标准的占20%;沉积物单项潜在生态风险危害程度由高到低为Cd、As、Hg、Pb、Cu、Zn、Cr,其中Cd的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最大,其次为As、Hg;综合潜在生态风险指数结果表明,海口市海域表层沉积物4%的调查站位处于强潜在生态风险,60%的调查站位处于中等潜在生态风险,36%的调查站位处于轻微潜在生态风险,南渡江西侧海域生态风险明显高于东侧海域,生态风险最高的区域位于海口港.
-
-
袁蕾;
马恭博;
张安国;
付元宾
-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20科学技术年会》
| 2020年
-
摘要:
本文对2018年5月海口市海域采集的25个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Cd、Pb、Zn、Cu、Cr、Hg、As)含量及其分布进行了分析,并利用地累积指数法、单因子指数法、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其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显示:海口市海域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Cu、Pb、Zn、Cr和Hg可能具有相同或相似来源,但是Cd和As在沉积物中富集不仅与污染来源有关,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沉积物中各重金属元素的地累积指数排序为As>Cd>Zn>Hg>Pb>Cr>Cu;沉积物中重金属Cu、Pb、Cd、Zn、Cr、Hg均符合第一类沉积物质量标准,调查站位中As符合第一类沉积物质量标准的占80%,符合第二类沉积物质量标准的占20%;沉积物单项潜在生态风险危害程度由高到低为Cd、As、Hg、Pb、Cu、Zn、Cr,其中Cd的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最大,其次为As、Hg;综合潜在生态风险指数结果表明,海口市海域表层沉积物4%的调查站位处于强潜在生态风险,60%的调查站位处于中等潜在生态风险,36%的调查站位处于轻微潜在生态风险,南渡江西侧海域生态风险明显高于东侧海域,生态风险最高的区域位于海口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