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自然状态

自然状态

自然状态的相关文献在1979年到2022年内共计1553篇,主要集中在欧洲哲学、政治理论、法律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530篇、会议论文10篇、专利文献111309篇;相关期刊1089种,包括法制博览、法制与社会、学理论等; 相关会议10种,包括中国粮油学会储藏分会第八届全国粮食储藏学术交流会、第二届文化遗产保护与数字化国际论坛、2011海峡两岸功能材料论坛等;自然状态的相关文献由1730位作者贡献,包括胡兴建、伍俊斌、张慧等。

自然状态—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530 占比:1.36%

会议论文>

论文:10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111309 占比:98.64%

总计:112849篇

自然状态—发文趋势图

自然状态

-研究学者

  • 胡兴建
  • 伍俊斌
  • 张慧
  • 李晓君
  • 李猛
  • 杨国荣
  • 林国华
  • 王哲
  • 王洋洋
  • 蒋永甫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关键词

    • 杨光; 胡轩浙; 谭俊; 王云洋; 李明
    • 摘要: 为研究室内潮湿环境和室外露天环境下自然状态锈蚀钢筋的物理力学性质变化情况,在停工时间长达4年的工程现场分别选取室内外环境下2种不同公称直径的热轧带肋钢筋进行锈蚀率和拉伸强度试验。根据试验结果对比分析了室内外环境和不同公称直径大小钢筋的锈蚀率、断后伸长率和拉伸强度的变化规律;拟合出了钢筋锈蚀率与名义屈服强度和名义极限强度之间的线性负相关性规律;最后检验分析得出相同环境下不同公称直径大小的锈蚀钢筋的物理力学数值在概率统计分布上服从正态分布特征。
    • 练元浩
    • 摘要: 马克思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三形态”理论全面揭示出文明进步的阶梯式递进,回溯近代启蒙主义的自然状态学说,那里同样存在着由低级到高级的社会进步观。比较两种社会进步观的线索显示,自然状态学说在判断社会进步时仅仅依据理性的独断,衡量社会进步尺度时停留于道德的复归,探索社会进步趋势时桎梏于永恒自然;而“三形态”理论以实践生成为逻辑出发点,判断社会进步依据生产力水平的高低,衡量社会进步尺度以生产关系演进为核心,探索社会进步趋势以世界历史的整体性进行观照,形态更替的历史自觉超越了资产阶级学者的狭隘视野。
    • 迟帅
    • 摘要: 关于社会的起源问题,卢梭和涂尔干有着不同的看法。卢梭认为,自然状态下的自然人是完美的,因而是非道德的,而社会是个体偶然组建的人造物。在涂尔干看来,社会自身具有先于个人存在的道德性和必然性。涂尔干否定了自然状态的理论假设,而试图通过初民社会的历史研究说明,道德社会产生于原始人的社会依恋,个人并非自足的,人类历史的发展表明社会依恋将个人连接起来组建政治社会,并以其规范性和权威性指导个体走向文明的进程。在社会分工的条件下,文明的进步体现为个体化和道德个人主义的发展,并促进道德理想最终成为社会现实。
    • 郝菲菲
    • 摘要: 卢梭从“自然状态”出发,论述了自然人的自由与平等状态,而人的自我完善的特性和“私有财产”的出现打破了这种状态,形成了不平等的社会,建立了不合理的政治制度。卢梭强烈批判专制制度和不平等的现状,提出解决不平等问题的政治方案,他主张通过“公意”,达成“社会契约”,制定法律,建立“人民主权”的政治共同体,在这个共同体中人们可以像以前一样平等和自由。解读卢梭政治哲学的几个关键词,从而建立其内在的逻辑关系,可以阐明卢梭的政治哲学体系。卢梭的政治哲学思想由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难免存在着问题和困境,但是他的观点很有创建且论证中肯,在西方政治哲学中占据重要地位,对德国古典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当代政治哲学影响深远。
    • 马海山
    • 摘要: 卢梭在写作《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一书时始终将追求平等作为一种坚定的信念展开论述。原因在于,卢梭思考了人类的自然状态,认为原始人是自由和平等的,并没有互相奴役和剥削的行为。而随着文明的发展,私有制的产生促进了社会的进步也造就了社会的不平等,暴力和強权逐渐统治了人类社会。在新的社会下,人类变得虚荣、残忍和贪婪,种种痛苦随之产生。在思考了这一变化过程后,卢梭觉得,不平等是可以改变的,这需要建立一种新的制度,使人类在更高的层次上回归自然。平等的社会作为一种曾经拥有过并且未来还可能实现的美好社会样态,也就成为人们应追求的目标。
    • 白惠仁
    • 摘要: 知识传递是人类日常认知实践中重要的知识来源。在知识传递过程中听者自发的非推论式的知识接受包含了相应的批判性判断,该判断依赖听者的感知能力。这种感知能力如同道德感知一样来自于亚里士多德式的社会训练,同时会沿袭因为阶层、性别、种族、国别、宗教等因素所形成的身份偏见。在知识传递中,听者对说者的身份偏见造成了其可信度下降,持续发生的身份偏见消解了部分人的知识身份,从而造成认知非正义。减少这种认知非正义的可能方式是诉诸于包含了认知与伦理维度的认知正义德性,或是诉诸于罗尔斯式的理想的社会基本认知结构。
    • 刘冲
    • 摘要: 按照洛克的观点,人类走出自然状态,成立政府,只是面对自然状态下的“诸多不便”,为了保护财产权而采取的“无奈之举”。在人类不得不依赖政府保护财产权的情况下,劳动理论通过论证何者构成自然法上的财产权,为政府设立实证法上的财产权提供了基础,划定了边界。劳动的对象是共有财产,劳动之所以可以正当化私有财产权,根本原因在于其作为“意图性”行动与人格之间具有同一性。即便假设洛克的劳动理论完全正确,该理论也不能正当化企业数据财产权,原因有二:其一,作为企业劳动对象的个人信息同样是“意图性”行动的产物,并非共有财产而是信息主体的财产;其二,网络空间的自然状态并不存在“洛克式”自然状态的“诸多不便”,故即便企业数据财产权是一项自然法上的财产权,也无需通过实证法赋权的方式予以保护。
    • 谢晓通
    • 摘要: 批判“国家—社会”二元范式是近年来学界兴起的主要研究旨趣,尤其在中国乡村场域得到广泛关注。其中,以再生产出超越“国家—社会”关系的“第三领域”为主张,衍生了诸多围绕国家治理问题的深入探讨,但在基本立场上仍缺乏一种中立的思考。故此,需将理论的规范价值与中西的历史事实结合起来,从国家建立之前的历史进程中挖掘政治发展的重要线索。事实上,立足于长时段的历史前提来考察中西政治制度的现代建构问题,也是由澄清政治的原初形式是否具有社会性这一问题所推动的。通过分析早期人类在自然状态下的一般形态,概括出从自然状态过渡到政治社会的共同基点,可以阐明基于血缘之上的社会性与中西政治发展之间的关联,由此明确国家与社会二元主体必然界分的命题。在这一命题所指向的认知逻辑下,对批判取向所关注的中国农村基层治理问题展开探讨,还可提出一个“寓权威之治于民主之中”的设想。
    • 郁迪
    • 摘要: 麦克弗森通过其研究指出霍布斯所宣称的“自然状态”实质是一种社会状态。霍布斯在其中预设了“占有性市场社会”这一不明言的前提,故而其所宣扬的普遍性并不能真正成立。但借助与施特劳斯的分野,不难发现麦克弗森虽然破除对“自然状态”的迷信,却过分坚持“原子式的个人”这一作为“自然状态”得以成立的理论预设,因此有其自身无法克服的局限。然而,施特劳斯所提供的视角在多大程度上能成为当下我们反思西方现代文明的有效手段,又是一个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 蒲睿
    • 摘要: 霍布斯的自然状态是一个划时代的思想,打破了对于权力来源的固有认识,改变了自柏拉图以来的传统政治哲学思想.自然状态的问题提出以来获得了极大的关注,但是其中更多的是觉得这个思想理所当然的正确,不存在任何问题.然而事实上,自然状态的概念内部是充满着矛盾与冲突的.特别是霍布斯对于战争状态的描述,战争状态是自然状态的核心,在霍布斯看来,自然状态是所有人对所有人的战争,而这种战争状态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是自然状态下的争斗所导致的结果,因此战争状态的成立必然是以争斗的出现为基础的.卡夫卡对霍布斯的自然状态进行了深刻的批判,特别是他认为霍布斯的论证仅仅依赖对人性的假设,虽然看起来更加可信,但是是无效的.通过仔细的考察,我们可以看到霍布斯的论证无论是在其概念中,还是在导致战争状态的结果上都是存在问题的.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