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剩余油

剩余油

剩余油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3322篇,主要集中在石油、天然气工业、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地质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718篇、会议论文381篇、专利文献182672篇;相关期刊295种,包括科学技术与工程、石油天然气学报、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等; 相关会议138种,包括中国石油学会石油工程专业委员会2013年精细油藏描述技术研讨会、第五届全国特种油气藏技术研讨会、2011改善水驱提高采收率技术研讨会等;剩余油的相关文献由7263位作者贡献,包括林承焰、杨勇、岳大力等。

剩余油—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718 占比:1.46%

会议论文>

论文:381 占比:0.21%

专利文献>

论文:182672 占比:98.33%

总计:185771篇

剩余油—发文趋势图

剩余油

-研究学者

  • 林承焰
  • 杨勇
  • 岳大力
  • 刘斌
  • 吴胜和
  • 侯健
  • 刘丽
  • 姚军
  • 宋考平
  • 杜庆龙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刘仁勇
    • 摘要: 过环空测调控一体化分层配产技术环空下入仪器,进行井下分层数据录取及分层产液量调整,在测试过程中,易出现仪器遇卡、配产器调节困难、测量仪器测量不准等问题,影响采出井数据监测和分层配产效果。从环空测试特点、分层配产仪器和配产工具等出发,通过优化仪器结构、减少配产器开启力、提高标定频率等几个方面的改进,降低了配产器调节扭矩,增加了仪器在环空中的通过能力,减少了遇阻风险。经现场测试185井次,成功率从65%提高到94%,日均增油0.3 t。该项技术的改进大幅度提高了测试成功率,为油田高含水后期采出井合理控制及剩余油深度挖潜提供技术保障。
    • 王春伟
    • 摘要: 辫状河油藏是河流相油藏的主要类型之一,进入高含水期后,储层的非均质性严重制约着老油田的高效开发,因此,对辫状河油藏的层内非均质性研究对油田开发具有重要意义。以岩心分析、测井解释资料为基础,充分结合动态开发数据,进行了孔店油田馆陶组辫状河油藏的储层非均质性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主要沉积单元辫状河道及心滩储层非均质性受控于垂积作用、前积作用、填积作用以及漫积作用4种沉积作用;心滩以复合正韵律为主,稳定夹层多,而辫状河道以正韵律为主,稳定夹层少,油组、小层间隔层分布稳定,单层间隔层分布相对不稳定,平面砂体形态复杂多样;剩余油分布在层顶部以及夹层底部、物性差的主力含油层位,以及平面低渗带和过渡带。研究结果对辫状河油藏开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邓琳平; 丁峰; 林龙波; 尹成; 张栋; 刘嘉伟
    • 摘要: 海上油田开发中后期,识别并预测河流相砂体边界是老油田剩余油挖潜中亟待解决的重点问题。由于海上井点少、井距大,砂体尺度小、散度大;密井网条件下的测井方法和常规砂体边界地震识别方法并不适用。基于能反映砂体横向展布的地震属性,使用联合双边滤波、Otsu自适应阈值处理方法及形态学算法改进Canny算子,进行河流相砂体边界的预测,形成了一套自适应、高精度的河流相砂体边界的预测方法。从河流相砂体的沉积特点和演变规律出发,建立了一组正演模型,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将此方法应用于渤海Q油田,在目标层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 石晓燕
    • 摘要: 在聚合物驱油生过程中,受技术水平限制,会产生较多的剩余油,可以采用综合挖潜技术措施对剩余油进行处理,实现对剩余油的充分开采,达到一个理想的开采状态,切实提高油田开采的综合经济效益。在对剩余油开采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各个方面的影响因素,采取针对性的开采措施,确保采油技术的应用能够满足开采标准。
    • 薛宝庆; 邹剑; 吕鹏; 李彦阅; 宋鑫
    • 摘要: 利用微观仿真模型驱油装置,通过直井和水平井两类层内非均质仿真模型,开展关于泡沫/凝胶堵水可视化微观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堵剂类型相较于井型对采收率增幅的影响更大,泡沫堵水较凝胶堵水具有更强的增油效果;层内非均质油藏泡沫/凝胶堵水过程中,连片状剩余油主要出现在一次采油阶段,分散型剩余油主要出现在二三次采油阶段;各开发阶段剩余油的主要形成机理包括:毛管力作用、黏滞力作用、惯性力作用、剪切力作用、微观指进和绕流等。
    • 李金宜; 李其正; 刘英宪; 罗宪波; 康凯; 陈娜娜
    • 摘要: 以渤海PLX油田为例,围绕多层合采层间干扰中的Ⅰ类、Ⅱ类、Ⅲ类储层,开展干扰机理、干扰幅度方面的实验研究。基于微观驱油实验分析Ⅱ类、Ⅲ类劣势渗流储层微观孔喉结构非均质性及其对剩余油富集和演变规律的影响,劣势渗流层更容易存在前缘指进、连通性差等现象,剩余油以连片状大量富集为主,油滴状、油膜状剩余油较少。基于长岩心驱替实验评价多层合采下的层间干扰对各渗流层的影响,Ⅰ类储层最大干扰幅度达10%,Ⅲ类储层最大干扰幅度可达30%,结合实验数据给出干扰系数图版,可有效指导油田细分层系挖潜。矿场先导试验井投产成功表明,对劣势渗流层细分注采,可提高层间纵向均衡驱替,释放劣势渗流层潜力,增大单井控制储量整体采出程度。
    • 刘成; 王栋; 柳雪青; 李洋冰; 马立涛; 尹彦君; 白瑞婷; 张波; 胡维强; 陈建奇; 冯家智
    • 摘要: 针对老油田可动用储量严重下滑的情况,以大庆油田X6东区开发油层为研究对象,将核磁共振技术与水驱油实验相结合,开展剩余油含量及其分布特征评价,为大庆油田X6东区主力油层的剩余油挖潜和其余非主力油层勘探开发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岩心渗透率是影响水、油可动流体分布特征的重要因素;束缚水状态下含油饱和度为61.3%~74.9%,T2谱图几乎呈单峰形态,油体主要分布于T2弛豫时间大于10 ms的大孔隙中,渗透率越大,含油饱和度越高;剩余油饱和度为16.4%~29.9%,主要分布于大孔隙中,被驱替出的流体相的分布空间以大孔隙为主,较大的孔道为主要渗流通道,较小的孔道成为剩余油分布的主要空间;当驱替倍数达到15 PV时,岩心中含油状态基本稳定,驱油效率为60.1%~73.2%,大孔隙对驱油效率以及采出程度的贡献要远大于小孔隙。比对X6东区开发现状,主力开发油层和非主力开发油层均具有较好的挖潜和开发潜力。
    • 吕端川; 林承焰; 任丽华; 宋金鹏
    • 摘要: 原生整装油藏经过长期注水开发后,逐渐演化为次生底水油藏。次生底水油藏的剩余油类型包括中上部的弱动用可动剩余油、中下部水驱绕流式可动剩余油和高水淹区的水驱后残余油。对该类型油藏开展三元复合驱以进行挖潜。利用油井生产数据,将三元复合驱替历史分为驱油剂的受效前期、持续受效期和受效后期3个阶段,确定驱油剂持续受效期时间跨度。利用驱替特征曲线定量化确定各井在驱油剂持续受效期的驱替能力,同时分析了影响驱替效果的工程和地质及化学因素。结果表明,次生底水油藏的三元复合驱开发特征与常规底水油藏开发明显不同,而工程和地质因素对该两种油藏类型生产特征的影响作用是相似的。驱油剂中的聚合物组分对整个开发历史的油水渗流具有重要的影响。
    • 殷代印; 吕红涛; 王东琪
    • 摘要: 微乳液自20世纪90年代被定义推广以后,逐渐在各领域被研究及应用。微乳液在油气开发中,能够改变岩石表面的润湿性,通过增溶、乳化和富集作用对不同类型剩余油进行拉拽和携带,将其驱替出地层。微乳液具有粒径小、界面张力低、增溶能力强等特点,并且有多种分类方法。通过正交试验法和相图法可以对微乳液进行配比的确定。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微乳液在化学驱油、洗油解堵、返排助剂和污水处理等方面的研究,并且均取得一定的成果。微乳液作为纳米级别的化学药剂,不仅能在常规油气田起到增产提效的作用,同时也为非常规储层的开采开辟新道路,具有很好地应用前景。不过,为了使其能够在油田开发中发挥更好的作用,应加速低廉环保、高效防损微乳液的研制以及深入研究其作用机理。
    • 安玉华; 康楠; 胡治华; 张建升; 王刚; 刘利荣
    • 摘要: 由于开发成本的限制,海上油田动态测试资料较少,剩余油定量描述难度较大,已有的剩余油分布特征研究方法不能满足油田的开发需要。以N油田为例,在辫状河储层精细描述的基础上,利用精细油藏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油田剩余油分布状况,确定了辫状河道与心滩坝之间四种不同注采模式下注水倍数与强水淹波及形态、波及厚度的定量关系,定量描述了平面及纵向剩余油分布特征,研究成果为N油田井间加密和砂体顶部剩余油挖潜提供了支持。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