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流动单元

流动单元

流动单元的相关文献在1994年到2022年内共计581篇,主要集中在石油、天然气工业、地质学、力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507篇、会议论文30篇、专利文献167558篇;相关期刊146种,包括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石油天然气学报、东北石油大学学报等; 相关会议27种,包括第十一届宁夏青年科学家论坛、第十届宁夏青年科学家论坛石化专题论坛、第三届中国石油勘探开发青年学术交流会等;流动单元的相关文献由1603位作者贡献,包括彭仕宓、孙卫、吴胜和等。

流动单元—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507 占比:0.30%

会议论文>

论文:30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167558 占比:99.68%

总计:168095篇

流动单元—发文趋势图

流动单元

-研究学者

  • 彭仕宓
  • 孙卫
  • 吴胜和
  • 林承焰
  • 尹太举
  • 张昌民
  • 姚光庆
  • 宋子齐
  • 张吉
  • 张烈辉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石磊; 管耀; 冯进; 高慧; 邱欣卫; 阙晓铭
    • 摘要: 中国南海东部海域陆丰油田古近系文昌组砂砾岩储层具有岩性复杂、孔隙度低、孔隙结构非均质性较强等特征。不同类型储层渗流特征差异明显,传统的孔渗模型精度难以满足生产开发需要。流动单元能有效刻画储层内部渗流特征,但单纯依据流动单元指标进行流动单元划分就会出现错划的现象。文昌组储层非均质性由宏观到微观具有层次性,综合地质、测井、岩心资料建立多层次流动单元判别法:首先基于沉积相划分第一级流动单元,然后以岩心和成像测井标定常规测井,识别岩性并划分第二级流动单元,最后基于孔隙结构,以流动单元指标FZI为依据划分第三级流动单元,由此形成了基于沉积微相—岩性—孔隙结构的三级流动单元划分方法。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避免流动单元划分不准确的现象,提高渗透率计算精度,对寻找优质产层、实现油藏高效开发具有重大意义。
    • 王起云
    • 摘要: 注水油藏在长期注水冲刷过程中,油水井间逐步形成优势流场,使水驱油效率变低。以某油田高含水普通稠油油藏为对象,通过对油藏流场的分布和变化规律的研究,明确流场表征参数并推导出流场强度计算数学模型,确定流线调整的技术界限,利用注采关系调整、生产制度调整及井网完善对策进行流场调整方案编制,形成一套适合特高含水稠油油藏改善水驱开发的技术对策。
    • 于磊; 高晓飞; 石磊
    • 摘要: 南海东部XJ油田珠江组储层具有岩性颗粒较细、孔隙结构非均质性强的特征,而且高泥质储层和薄层普遍发育,常规测井解释无法对其精细刻画,导致部分油层解释结果与实际生产动态产生严重不符现象。为了提高油区薄层和高泥质储层识别及解释精度,为油田后期挖潜研究提供支持,开展了薄差层识别及解释方法的研究,完善了测井原始资料,并利用流动单元储层评价技术将珠江组储层分为好、中、差3类,重新建立了测井解释模型,提高了薄差层识别及评价准确率。该方法在XJ油田应用后,新增油层30.1 m,与生产动态吻合。
    • 屈兴勃; 刘学利; 郑小杰; 谭涛
    • 摘要: 为了揭示塔河油田9区下油组辫状河三角洲储层非均质性及流体渗流规律,采用层次分析、模式拟合的思路,对辫状河三角洲储层砂体进行构型分析,识别出各级次渗流屏障,并划分连通单元。在此基础上筛选出渗透率、孔隙度、流动带指数(FZI)、孔隙几何形状因子(R_(35))为判别参数,通过聚类分析及逐步判别的方法在储层内部定量划分出Ⅰ类、Ⅱ类、Ⅲ类、Ⅳ类4类流动单元,刻画出各单层流动单元平面分布图,分析其空间分布特征。
    • 刘成川; 陈俊; 程洪亮
    • 摘要: 川西致密砂岩气藏具有低孔隙度、低渗透率、孔隙结构多样、气水关系复杂的地质特征,使得传统测井评价技术得到的孔隙度、渗透率、含水饱和度等参数精度偏低,测井评价容易产生偏差,因此,亟需开展有针对性测井评价技术研究。以中江沙溪庙组复杂河道致密砂岩气藏为研究对象,结合气藏勘探开发实践,形成了以基于沉积微相约束的测井曲线标准化为基础,以多元回归、BP神经网络、基于流动单元的储层物性评价技术和多因素交会、基于多因素判别的流体识别雷达图、变m、n参数的饱和度评价模型为核心的致密砂岩气藏测井评价技术体系,为中江沙溪庙组气藏的高效开发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形成的致密砂岩气藏测井评价技术体系为同类型的气藏开展相关研究提供了有效的借鉴。
    • 要惠芳; 赵明坤; 陈强
    • 摘要: 鄂尔多斯盆地DJ区块煤系致密砂岩气储层为特低孔隙度和渗透率储层,强非均质性是储层预测和评价的关键难题。利用1880块岩芯柱塞孔渗及33组压汞分析资料,计算了流动层段指数和孔喉半径概率累积分布函数,优选了基于流动层段指数(FZI)的流动单元3分类方案;为解决不同类型砂岩样本数量失衡的问题,对734组宏观岩石相等类别型数据及数值型测井数据进行了二次分层抽样均化采样处理,重构了数据子集;通过参数设定—训练—建模—测试—性能评估的交互验证法优选了建模参数,构建了无监督和有监督2类7种算法的机器学习模型,分别为K均值聚类、朴素贝叶斯、决策树、支持向量机、深度学习、随机森林和梯度提升树;并依据平衡分数f_(1)得分大小确定了梯度提升树学习和深度学习2个最优分类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基于FZI流动单元的砂岩分类,能显著降低非均质性对渗透率预测精度的影响;与无监督方法相比,有监督的、积极的机器学习类方法更契合砂岩流动单元分类原则;梯度提升树学习算法能利用岩石相、成岩相、沉积微相等类别型数据建模,可用于流动单元成因特征等基础地质方面的研究,而深度学习对测井等数值型数据处理能力更强,适合于渗透率预测等工程应用;实现致密砂岩流动单元合理分类的机器学习模型并不惟一,可结合数据类型和研究目的优选算法独立构建。
    • 马永宁; 魏龙杰; 吴珍珍; 何子琼; 傅塬; 郭艳琴
    • 摘要: 通过岩心、分析化验、测井等资料分析,对鄂尔多斯盆地靖安油田杨66井区延10_(1)^(1)储层岩石学、物性及非均质性进行研究,通过对孔隙度、渗透率、储层质量因子I_(RQ)和流动带指数I_(FZ)的聚类分析对储层流动单元进行划分。研究结果表明:延10油层组储层碎屑组分中石英体积分数最高,为59%~62%,平均60.5%;胶结物主要为自生黏土矿物、碳酸盐矿物和硅质等;延10_(1)^(1)各小层内延10_(1)^(1-1)层内非均质性弱于延10_(1)^(1-2),延10_(1)^(1-1)层间非均质性较延10_(1)^(1-2)强,延10_(1)^(1-1)平面非均质性较延10_(1)^(1-2)弱;储层流动单元可划分为3种类型,延10_(1)^(1)的两个小层以Ⅱ类流动单元最为发育,也是油藏富集的一个重要流动单元,延10_(1)^(1-1)Ⅰ类流动单元呈零星分布,且大部分集中在东北部,Ⅲ类流动单元分布在中部以及南部和东北部边缘,延10_(1)^(1-2)Ⅰ类流动单元在东北部和南部部分地区,Ⅲ类流动单元集中在中部。
    • 易有权; 赵艳林; 温敏; 王晓辉; 何杰; 胡小龙; 魏杰; 任静; 闫彦东
    • 摘要: 根据史家畔区储层连通单元的划分及其微相类型与构成的认识,结合储层特征对流体流动能力控制的分析,研究储层参数与产油量和吸水强度的关系,完成区域流动单元的分类和识别,得出流动单元分布情况.通过史家畔区水淹现状分析,结合已知的注采井网,对油区内连通单元部分的油水分布状况进行了判断,为下一步调整方案的制定指明了方向.
    • 周路路; 刘俊刚; 舒广强; 刘志伟; 陈璋; 王双桃; 汤刚; 黎勤国
    • 摘要: 油气储层流动单元在高、中、低渗储层表征中已经得到普遍应用,但在特低渗储层研究中仍然很少涉及.以松辽盆地北部三肇凹陷升554断块下白垩统泉头组四段扶余油层特低渗储层为例,划分出E、G、P三种流动单元类型,从E类至P类流动单元,渗流能力逐渐减小.流动单元物性特征、空间分布特征均表明流动单元储层非均质性较强.分析了沉积相及开启型正断层对流动单元发育的控制作用.研究发现,在特低渗储层尺度内,流动单元自身的渗流能力对油藏开发的作用已经很小,而不同流动单元之间的渗流能力差异引起油藏开发效果的不同也已不明显,开发效果主要取决于砂体射开厚度、注水效果等开发因素以及断层渗流通道、泥岩渗流屏障、砂体厚度等地质因素.这与以往储层流动单元研究中普遍认为的"流动单元渗流能力越强,油藏注水开发效果越好"的观点是截然不同的.通过本文以期为特低渗油气储层流动单元研究提供一定借鉴,为特低渗油藏开发提供一定参考依据.
    • 鲁健康; 郝彬; 李程善; 王维斌; 王乾右; 杨威
    • 摘要: 渗透率是衡量岩石允许流体通过的畅通程度的参数,是反映储层渗流特性进行储层评价的关键参数之一。鄂尔多斯盆地中南部地区长6致密砂岩储层由于受沉积环境、成岩作用和构造因素的综合影响,孔隙结构复杂、非均质性强。岩心孔渗实验数据中,相同孔隙度数值的岩心渗透率数值相差1至2个数量级,利用常规解释方法进行渗透率解释精度较低,不能满足储层评价要求。本论文运用FZI累积频率划分方法将研究区储层划分为4类,分类后的四类储层孔隙度、渗透性差异明显,且每一类储层孔隙结构、渗透性等特征基本一致,说明利用FZI值划分储层类型的合理性。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各类储层的渗透率精细解释模型,利用多元线性回归建模方法建立孔隙度、FZI的测井响应多参数拟合方程,实现了FZI的连续定量评价,实现了研究区致密储层流动单元类型的连续划分及其渗透率的测井评价;并将其应用于研究区典型单井的渗透率计算中,应用结果表明:新方法计算渗透率与岩心分析数据吻合较好,该方法有效地提高了渗透率测井评价的准确度。该研究对于精确预测该研究区长6致密砂岩储层渗透率的空间分布和陆相致密砂岩储层渗透率的详细评价提供理论依据。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