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丙型肝炎

丙型肝炎

丙型肝炎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5404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卫生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840篇、会议论文229篇、专利文献6540篇;相关期刊1016种,包括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传染病信息、肝脏等; 相关会议144种,包括第7届全国疑难及重症肝病大会、第五届中国病毒性肝炎和艾滋病实验室诊断与临床高峰论坛、第四届中国病毒性肝炎与艾滋病实验室诊断与临床高峰论坛等;丙型肝炎的相关文献由9985位作者贡献,包括魏来、张英俊、张健存等。

丙型肝炎—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840 占比:41.69%

会议论文>

论文:229 占比:1.97%

专利文献>

论文:6540 占比:56.34%

总计:11609篇

丙型肝炎—发文趋势图

丙型肝炎

-研究学者

  • 魏来
  • 张英俊
  • 张健存
  • 谢洪明
  • 庄辉
  • 任青云
  • 成军
  • 郝连杰
  • 孙永德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关键词

    • 屈晓威; 冯莉莉; 貌彦昀
    • 摘要: 目的 调查梅毒及其合并病毒性肝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方法 2016年1月~2020年6月我院收治的93例感染苍白螺旋体(TP)梅毒患者中,单纯梅毒感染61例,TP合并CHB患者21例和TP合并CHC患者11例,另选择健康体检者84例.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 梅毒患者外周血CD3+、CD4+、CD4+CD45RO+和CD8+CD45RA+细胞百分比及CD4+/CD8+细胞比值分别为(52.2±8.5)%、(40.3±5.7)%、(18.1±3.9)%、(12.4±3.7)%和(1.2±0.3),均显著低于健康人[分别为(69.1±7.6)%、(50.7±6.9)%、(20.6±4.7)%、(16.2±4.3)%和(1.9±0.5),P0.05).结论 梅毒患者存在显著的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变化,合并CHB或合并CHC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变化更明显,其临床意义值得进一步探讨.
    • 李芬; 李良; 莫雨灵; 傅小凡; 覃亚勤; 郑子玉
    • 摘要: 目的:分析肺结核患者中丙型肝炎分布特征及其与肝功能损害的关联性。方法:选择收治的1310例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行肝功能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将其分为合并丙型肝炎组和未合并丙型肝炎组,对比合并丙型肝炎组和未合并丙型肝炎组肝功能损害发生率,并分析引发患者出现肝功能损害的危险因素。结果:共有152例患者发生丙型肝炎,丙型肝炎发生率为11.60%。合并丙型肝炎组患者性别为男性、年龄段为青年的发生率显著高于未合并丙型肝炎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结核患者中发生肝功能损害组男性、合并丙型肝炎、饮酒的例数显著高于未发生肝功能损害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合并丙型肝炎、饮酒均是引发肝功能损害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肺结核患者中合并丙型肝炎患者肝功能损害发生率显著高于未合并丙型肝炎者,除此之外肝功能损害的发生与患者性别、饮酒也有关。
    • 本刊编辑部
    • 摘要: BP(血压),BCG(心电图),Hb(血红蛋白),WBC(白细胞),RBC(红细胞),PLT(血小板),HAV(甲型肝炎病毒),HBV(乙型肝炎病毒),HCV(丙型肝炎症毒),HBsAg(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抗-HBs(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抗-HBc(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HBeAg(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抗-HBe(乙型肝炎病毒e抗体),HI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T3(三碘甲状腺原氨酸)。
    • 吴晓宁; 贾继东
    • 摘要: 肝纤维化病因多样,您是因为乙肝吗?肝纤维化是肝脏针对各种慢性损伤的修复反应,就像我们的皮肤破口会产生“瘢痕”。如果肝脏损伤因素不能及时去除,肝内“瘢痕”持续累积就会发展为肝纤维化甚至肝硬化。多种病因均可导致肝纤维化,比如肝炎病毒(主要是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肥胖或营养过剩所致的脂肪肝、长期大量饮酒、慢性药物或毒物损害、遗传代谢性肝病、自身免疫或胆汁淤积性肝病等,都是肝纤维化的病因。
    • 黄锦妮; 江建宁; 梁丹丹; 龙诗雨; 董国珍; 苏曼; 李继娇; 滕春玲; 张萍; 苏明华
    • 摘要: 目的分析广西地区基因6型慢性丙型肝炎(CHC)患者流行病学特点和抗病毒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20年12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97例基因6型CHC患者,其中62例经抗病毒治疗。62例患者分为干扰素治疗组(n=22)和直接抗病毒药物(DAA)治疗组(n=40)。收集患者的一般人口学资料及HCV RNA、肝功能、血常规、肾功能等指标。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97例患者中男69例(71.1%),女28例(28.9%),平均年龄(41.97±10.12)岁,30~40岁感染者居多,占47.4%(46/97)。基因6a型95例(97.9%),基因6e、6xa型各1例。静脉吸毒占明确感染途径患者的63.1%(41/65),医疗相关操作14例、输血相关9例及性接触4例。干扰素治疗组总体第4周获快速病毒学应答(RVR)率、停药时病毒检测不到(Epoint)率、停药后12周获持续病毒学应答(SVR12)率、停药后24周获持续病毒学应答(SVR24)率分别为81.8%(18/22)、86.4%(19/22)、81.8%、81.8%,其中1例出现复发。DAA治疗组40例均为初治患者(非肝硬化33例,代偿期肝硬化7例),总体RVR、Epoint、SVR12率分别为87.5%(35/40)、100%、100%,无治疗失败或复发者。各DAA方案虽RVR率不同,但SVR12率均为100%。代偿期肝硬化及合并其他疾病的患者SVR12率均达100%。结论广西地区基因6型CHC患者的感染途径主要以静脉药瘾为主,男性多见,亚型主要为6a型;DAA治疗相对于干扰素治疗有更高的病毒学应答率,SVR12率为100%;代偿期肝硬化与非肝硬化患者的SVR12率无差别。
    • 魏连存; 马玉秀
    • 摘要: 目的:检测丙型肝炎(CHC)病人丙型肝炎病毒(HCV)基因型与疾病严重程度及免疫活性细胞表达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7月169例青海地区藏族CHC病人为研究对象(CHC组),同期选取170名青海地区藏族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PCR-荧光探针检测HCV-RNA水平,PCR-反向杂交法进行HCV-病毒基因分型检测,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血清中干扰素-γ(INF-γ)、白细胞介素-4(IL-4)水平,基因型分布与疾病严重程度,血清中INF-γ、IL-4关系;疾病严重程度与INF-γ、IL-4关系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CHC组HCV-RNA阳性率、血清中IL-4水平升高,INF-γ水平降低(P0.01),轻度组>重度组、中度组>重度组>急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IL-4水平,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急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青海地区藏族丙型肝炎病人检测到HCV(1a、1b、2a、3b)4种亚型,其中1b、2a比例较高,1b与疾病严重程度关系密切,1b型INF-γ水平降低、IL-4水平升高。
    • 高瑞; 刘雪娇; 杨齐
    • 摘要: 目的分析对比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和磁微粒化学发光法检测丙型肝炎病毒(HCV)抗体的结果。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0年10月我院检测的90例HCV抗体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ELISA)和观察组(磁微粒化学发光法)各45例。比较两组的丙型肝炎检出率、检测时间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丙型肝炎检出率为95.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22%(P<0.05).观察组的丙型肝炎检测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ELISA和磁微粒化学发光法均可用于检测HCV抗体,但与ELISA相比,磁微粒化学发光法灵敏度较高,且检测时间较短,值得临床推广。
    • 吴萍萍; 许燕玲
    • 摘要: 目的:探析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失代偿期丙型肝炎肝硬化的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0年5月72例失代偿期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治疗方案的不同作为分组依据,将单一应用利巴韦林治疗的36例患者纳入单一组,而应用利巴韦林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的36例患者纳入联合组。记录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与肝脏储备功能变化情况、治疗后不良反应(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白细胞减少)发生率。结果:两组治疗后,AST、ALT、TBIL水平与Child-Pugh评分较治疗前低,且联合组低于单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失代偿期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可促进其肝脏功能、肝脏储备能力的改善,且并发症发生情况较少。
    • 史波
    • 摘要: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常见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梅毒及艾滋病传染病四项检测指标感染情况,为患者免疫抑制剂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收集93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血清,检测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表面抗体(HbsAb)、乙肝e抗原(HbeAg)、乙肝e抗体(HbeAb)和乙肝核心抗体(HbcAb)五项指标,以及梅毒、丙型肝炎及艾滋病抗体三项检测指标。结果HbsAg阳性2例(2.2%),HbsAb阳性54例(58.1%),HbeAb阳性13例(14.0%),HbcAb阳性9例(9.7%),梅毒特异性抗体阳性3例(3.2%)。丙型肝炎合并梅毒3例。小三阳乙肝感染2例(2.2%),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恢复后期患者11例(11.8%)。结论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易合并乙型肝炎和梅毒感染,临床上免疫抑制治疗应注意此类传染病感染情况。
    • 杨宇晴; 尚佳; 卢诚震; 杨松; 陈宏宇; 潘家莉; 韩一凡; 席宏丽; 亢倩; 谭宁; 徐小元
    • 摘要: 目的从基线临床资料和基因测序寻找耐药相关替代突变(RAS)两个方面将抗病毒药物(DAA)治疗结束后HCV RNA复阳患者与DAA治疗成功的HCV感染者进行对比,旨在分析DAA治疗丙型肝炎失败的影响因素。方法纳入2019年11月—2021年10月来自多中心的13例DAA初治失败患者(治疗失败组)并对其复阳血清进行测序,与51例DAA初治成功患者(对照组)的基线临床资料及测序结果进行对比。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计算比值比(OR)并分析治疗失败的影响因素。结果12例有完整疗程资料的患者全部于用药结束后1年内复发,男性治疗失败患者的基线TBil、DBil、Cr普遍高于女性(Z值分别为-2.517、-2.440、-2.132,P值分别为0.010、0.010、0.038),年龄在55岁及以下(OR=5.152,95%CI:1.116~23.790,P=0.036)、基因型为3b型(OR=9.726,95%CI:1.325~71.398,P=0.025)的患者治疗失败可能性更高。3种基因片段上的主要RAS发生率在治疗失败和治疗成功组间不同,治疗失败组检测到的共有RAS均未在治疗成功组检测出。结论DAA治疗失败的影响因素有年龄、基因型以及血清病毒基因序列上的RAS种类。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