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多环芳烃

多环芳烃

多环芳烃的相关文献在1976年到2023年内共计6865篇,主要集中在环境污染及其防治、环境科学基础理论、化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493篇、会议论文823篇、专利文献174942篇;相关期刊1170种,包括农业环境科学学报、生态毒理学报、环境科学研究等; 相关会议358种,包括2015年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年会、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论坛2013暨第八届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全国学术研讨会、第七届全国环境化学学术大会等;多环芳烃的相关文献由15069位作者贡献,包括陶澍、盛国英、祁士华等。

多环芳烃—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493 占比:2.49%

会议论文>

论文:823 占比:0.46%

专利文献>

论文:174942 占比:97.05%

总计:180258篇

多环芳烃—发文趋势图

多环芳烃

-研究学者

  • 陶澍
  • 盛国英
  • 祁士华
  • 傅家谟
  • 张干
  • 王学军
  • 李晓东
  • 骆永明
  • 严建华
  • 孔德金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刘洋; 金师磊; 韩淑怡; 姜雨蒙; 张雨涵; 黄杰; 杨景海
    • 摘要: 首先通过水热法合成了Fe3 O4纳米花球,并在其表面均匀地修饰了酰胺基功能化的RF(resorcinol-formaldehyde resin)层,再利用原位还原法将Cu2 O负载在Fe3 O4纳米球表面,最后将Ag纳米颗粒沉积在Fe3 O4/Cu2 O材料表面,从而制备了Fe3 O4/Cu2 O-Ag纳米复合材料.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振动样品磁强计(VSM)等手段对Fe3 O4/Cu2 O-Ag纳米复合材料的形貌、物相组成和磁学性能进行了表征.此外,以多环芳烃类污染物芘(Pyr)为目标物,对Fe3 O4/Cu2 O-Ag材料的实际SERS检测性能进行了讨论和分析.结果表明,该纳米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SERS活性和磁响应能力,为环境中多种污染物的检测提供了高效低成本的新选择.
    • 王山榕; 王永剑; 单广波
    • 摘要: 采用过硫酸钠-过氧化钙双氧化体系修复多环芳烃(PAHs)污染土壤。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了过硫酸钠浓度、过氧化钙质量分数和n(柠檬酸)∶n(硫酸亚铁)等对土壤中PAHs降解率的影响。通过响应面分析确定,在过氧化钙质量分数为2.7%、过硫酸钠浓度为0.62 mol/L、n(柠檬酸)∶n(硫酸亚铁)=1∶1时,PAHs降解率最高,达88.8%。表明双氧化体系对土壤中PAHs具有良好的降解效果。
    • 杨维英; 王娟; 李春玲; 张晓霞
    • 摘要: 本实验用QuEChERS法提取净化土壤中的16种多环芳烃,并利用液相色谱法进行分析测定。称3.0g土样,加入10mL乙腈振荡5min,然后加入QuEChERS萃取包,继续振荡5min,离心5min,取上清液1mL加入到QuEChERS净化管中,净化后取上清液过0.45μm滤膜上机测定。实验中对16种多环芳烃在0.1~5.0μg·mL^(-1)浓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均达到0.999。同时,对16种多环芳烃均进行了加标回收实验,加标回收率为76.0%~113.0%;对质控样进行了测定,测定结果均在可接受的范围内。该方法操作简单快速、高效,结果准确,有机试剂使用量少,分析成本少,适用于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土壤中多环芳烃的应急监测。
    • 石磊
    • 摘要: 构建了多环芳烃的固相萃取预备处理方式和高效液相色谱检验方式,并构建了相应的预备处理方式和色谱条件。在该方式下,先行调节的15种多环芳烃均能获得理想的聚集和提炼效果,同时这15种多环芳烃均能获得理想的分开和检验实际效果。获得的15种多环芳烃的标准曲线相关系数均比较理想,相关系数R^(2)值均超过0.99,线性范畴为0.01~2 mg/L。浓度较高的和浓度较低的再回收率均超过73.1%。由此可见,实验操作中高效液相色谱法是安全可靠的,能够很好地检测废水里多环芳烃的成分。实验操作中煤化工废水中可检验到15种多环芳烃单体。
    • 刘宣汝; 王永刚; 陈吉祥; 郭晓鹏; 罗旦
    • 摘要: 文章对分离的一株高效石油降解菌生理特性及芳香烃化合物降解特性、降解相关基因进行了研究。用细菌生理生化和16S rDNA序列分析初步鉴定FP1为苍白杆菌(Ochrobactrum sp.)。将菌株在含不同种类混合芳烃基础培养基中培养7 d后,用GC-MS分析发现菌株对芳烃类化合物有较好利用和降解能力,对苯、甲苯、乙苯、二甲苯、萘和联苯的降解率分别为100.00%、60.11%、66.00%、57.72%、67.94%、77.72%。芳香烃化合物降解相关基因有31个,而参与萘、甲苯、乙苯、二甲苯降解的基因占芳香烃化合物降解基因总数的38.72%。研究结果为芳烃污染土壤的微生物修复提供了基础。
    • 郝杰; 孙鹏飞; 高玉花; 毕建玲; 李云龙; 张同生
    • 摘要: 建立加压流体萃取(ASE)-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同时测定土壤中苯胺、硝基苯和多环芳烃等10种半挥发性有机物(SVOCs)的方法。在土壤中加入适量氨水调节pH值为10.0,以二氯甲烷为萃取溶剂,萃取温度为90°C,循环萃取2次,萃取液真空浓缩后,经0.45μm有机滤膜过滤,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进行测定。10种半挥发性有机物与内标物色谱峰面积的比值与质量浓度在1~20 mg/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不小于0.998,方法检出限为0.02~0.06 mg/kg。实际土壤样品的加标回收率为74.2%~95.8%,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6%~9.9%(n=6)。该方法满足同时测定土壤中10种半挥发性有机物的要求。
    • 朱青; 张琪; 薛亚楠; 王吉成; 李燕华; 王翠苹
    • 摘要: 调查七里海湿地表层土壤中多环芳烃(PAHs)、多溴联苯醚(PBDEs)及重金属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七里海湿地东海和西海土壤中的16种PAHs组成分布特征相似,以中高环(4环)PAHs为主,主要来源于石油烃、生物质和煤的燃烧。PAHs生态风险分析显示,七里海湿地中有7种致癌多环芳烃(Ba A,Chr,BbF,Bk F,Ba P,DBA,INP)对人体健康具有较大的潜在风险。此外,BDEs的生态风险分析表明,Penta-BDEs处于极低生态风险;Octa-BDEs和Deca-BDE无生态风险。重金属的平均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Cd>Pb>As>Cu>Cr。生态风险分析显示,Cd为主要潜在生态风险因子。综合生态风险指数显示各采样点均处于轻危害程度(RI<150),综合生态风险较低。
    • 刘帅; 詹泽荣; 车鉴; 颉海波; 魏海峰; 李正炎; 刘长发
    • 摘要: 为探究多环芳烃(PAHs)对海洋生物的生态毒理效应,作者将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分别暴露于质量浓度为10、20、50、100、150μg/L的菲、三甲基菲、蒽和二甲基蒽中,检测4种代表性多环芳烃胁迫下仿刺参的耗氧率和排氨率。结果显示:在不同质量浓度多环芳烃的胁迫下,仿刺参的耗氧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单位体质量仿刺参耗氧率受三甲基菲浓度影响最大,其相关方程为y=4.8971x+1.2267,R^(2)=0.8945;单位体质量仿刺参排氨率随4种多环芳烃浓度的增加出现上下波动的现象,且在菲胁迫下,其排氨率波动幅度最大,在菲质量浓度为20μg/L时达到最大值22.87μg/(g·h);O︰N比在4种不同浓度多环芳烃的作用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并整体随暴露浓度呈上升趋势,且受二甲基蒽浓度影响最大,其相关方程为y=0.3471x+0.3967,R^(2)=0.8435。上述实验结果为多环芳烃类污染物对仿刺参的毒性作用机制探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 黄勇; 王安婷; 袁国礼; 李欢; 黄丹
    • 摘要: 土壤,作为城市中最重要的环境介质,承担了较高多环芳烃(PAHs)的环境负荷,开展土壤PAHs分布特征及来源分析研究,可以为污染风险防控、环保政策制定提供支撑。为研究北京市不同功能区土壤环境中PAHs的含量、组成及来源,本文在北京市主城区进行了大范围采样,同时针对工业区、农业种植区、水源保护区及居民区等不同功能区进行了分区采样,共采集了表层土壤样品459份,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测定16种PAHs单体含量。结果表明:主城区3个分区(东南—中心—西北)表层土壤中16种PAHs总量的均值分别为153.7μg/kg、333.2μg/kg和142.9μg/kg。工业区3个分区(东南工厂、首钢工业、大台煤矿)表层土壤中16种PAHs总量的均值分别为1006.9μg/kg、1379.4μg/kg及146.8μg/kg。水源保护区2个分区(怀柔、密云)表层土壤中16种PAHs总量的均值分别为86.4μg/kg和154.5μg/kg。农业种植区4个分区(昌平、平谷、房山、通州)表层土壤中16种PAHs总量的均值分别为109.0μg/kg、118.3μg/kg、106.8μg/kg及94.2μg/kg。居民区中16种PAHs总量的均值为131.1μg/kg。与前人关于PAHs含量及分布特征的研究结果对比,北京市表层土壤中PAHs含量呈下降趋势,这与北京市近年来燃煤使用量下降及天然气使用量增加有关。不同功能区PAHs成分组成存在一定的差异,工业区重环和中环PAHs占比高,而水源保护区、农业种植区以及居民区的轻环占比总体上高于工业区,这是由于不同功能区PAHs的来源存在差异。主成分分析-多元线性回归法的分析结果表明:主城区PAHs的主要来源是尾气排放以及石油储存运输过程中泄漏,贡献率分别为81.46%和18.54%;工业区表层土壤中PAHs的主要来源有煤炭燃烧以及尾气排放,贡献率分别为62.65%和37.35%;居民区PAHs的主要来源由尾气排放源和天然气燃烧源组成,贡献率分别为53.30%和46.70%。进一步加强北京市交通管制,继续缩减煤炭在北京地区能源结构中的比重,增加清洁能源比重,是减少PAHs排放和污染的有效途径。
    • 范韦华; 王重阳
    • 摘要: 多环芳烃(PAHs)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环境中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具有致癌、致畸、致突变等特性。由于石油工业与含盐环境关系密切,PAHs难以在盐环境中的去除。在高盐/中高盐环境下,普通PAHs降解菌的降解效果较差,而嗜盐菌具有耐盐性的优势,故被认为是去除盐环境中多环芳烃污染的重要微生物。通过在高盐/中高盐环境下对耐盐/嗜盐菌高效降解PAHs的研究,重点对其菌属来源、降解途径及功能基因进行了综述,以期为高盐/中高盐环境下PAHs的降解提供理论和数据支撑。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