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石油烃

石油烃

石油烃的相关文献在1982年到2022年内共计1304篇,主要集中在环境污染及其防治、环境科学基础理论、环境质量评价与环境监测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516篇、会议论文47篇、专利文献49645篇;相关期刊248种,包括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海洋科学、农业环境科学学报等; 相关会议42种,包括2017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科学与技术年会、第十五届全国有机地球化学学术会议、第五届全国微生物资源学术暨国家微生物资源平台运作服务研讨会等;石油烃的相关文献由3173位作者贡献,包括张久顺、谢朝钢、崔守业等。

石油烃—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516 占比:1.03%

会议论文>

论文:47 占比:0.09%

专利文献>

论文:49645 占比:98.88%

总计:50208篇

石油烃—发文趋势图

石油烃

-研究学者

  • 张久顺
  • 谢朝钢
  • 崔守业
  • 魏晓丽
  • 龙军
  • 丁爱中
  • 豆俊峰
  • 刘四威
  • 王万鹏
  • 王国清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张皓辉; 史俊祥; 姜永海; 贾永锋; 李秀金
    • 摘要: 有机污染场地地下水石油烃污染问题较为普遍,对周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一定影响.为探究污染场地地下水环境中石油烃含量、健康风险及其与微生物群落分布关系,对天津市某污染场地地下水石油烃开展健康风险评估调查,使用气相色谱法分析石油烃浓度,利用污染场地健康与环境风险评估软件进行健康风险评估,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进行地下水微生物群落特征分析.结果表明:①5个监测井的石油烃污染情况有显著差异,A1~A4监测井石油烃浓度较低,健康风险处于可接受水平;A5监测井石油烃浓度是其他4个监测井的60~100倍,总石油烃危害商为44.990,为可接受值的45倍,健康风险较高.②4个监测井地下水中均含有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说明这两种细菌对石油烃污染有一定耐受能力.A5监测井细菌Chao指数和Shannon-Wiener指数最高,说明细菌多样性和丰富度最高,且该监测井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绝对丰度均较高,说明一定浓度石油烃的存在会促进具有降解石油烃功能的细菌生长.研究显示,一定浓度石油烃的存在使石油烃降解菌绝对丰度增加,从而增加了对石油烃的降解能力,增强了石油烃的自然衰减能力,有利于降低人体健康风险.
    • 坚文娇; 魏玉涛
    • 摘要: 本文以张掖市20个重点企业(在产15个和关闭5个)为研究对象,按照重点企业污染调查布点方案,采集、分析土壤样品,并建立一种新检测方法来探讨污染物的来源和潜在风险。该方法首先进行快速溶剂萃取、带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气相色谱仪检测,然后根据保留时间定性,使用石油烃标准物质外标法定量。结果显示,张掖市建设用地土壤石油烃含量远远低于一类用地筛选值,土地风险等级低。
    • 刘学娜; 李海明; 李梦娣; 章卫华; 肖瀚
    • 摘要: 加油站地下水中石油烃污染是较为普遍的现象,本文对研究区位于不同水文地质条件的加油站地下水进行取样分析,分析加油站地下水中石油烃的污染特征和地下水化学类型特征,并运用因子分析、相关性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揭示加油站地下水中石油烃潜在的生物降解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地下水化学类型主要可划分为Cl-Na型、HCO_(3)-Na型、HCO_(3)-Ca型和SO_(4)-Na型4类。加油站地下水中石油烃的检出率为85.71%,检出浓度为0.02~0.35 mg/L。因子分析结果表明影响地下水化学组成的因素主要以水岩相互作用和石油烃的生物降解为主。TPH与地下水化学指标间的相关关系表明:TPH与K^(+)、Na^(+)、Cl^(-)、Mn、Mg^(2+)、SO_(4)^(2-)呈现负相关的关系,与pH值、HCO_(3)^(-)、NO_(3)^(-)、NO_(2)^(-)、Ca^(2+)、Fe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加油站地下水环境中可能存在嗜盐或耐盐微生物,导致随着盐度的升高,总石油烃(total petroleum hydrocarbon,TPH)生物降解率加快,TPH浓度呈现出降低的趋势。微生物利用电子受体(SO_(4)^(2-)、Mn、NO_(3)^(-)、Fe)降解TPH的过程中,电子受体的贡献率为:铁还原(64.88%)>锰还原(24.86%)>硫酸根还原(5.78%)>硝酸盐还原(4.46%),即加油站地下水中铁锰还原菌的石油烃生物降解为优势反应。
    • 龙举; 曾军杰; 梅光明
    • 摘要: 改进了海捕鱼肌肉组织中石油烃的荧光分光光度仪测定方法。样品用6 mol·L^(-1)的氢氧化钠溶液在40°C恒温振荡6 h皂化完全,加入无水乙醇充分混匀再转移至分液漏斗中后静置3 h,加入30 mL饱和氯化钠溶液防止醇化,分别用10 mL二氯甲烷萃取2次,收集萃取液于鸡心瓶中,旋转蒸发仪40°C下浓缩至干,加入10 mL脱芳石油醚复溶后待测。利用三维相关光谱法分析了石油烃特征峰,通过实验验证后选择Ex/Em=310/360 nm为本方法荧光条件。石油烃在2.0~20.0 mg·kg^(-1)的添加范围内的平均回收率为80%~102%;方法检出限为1.0 mg·kg^(-1)。从可操作性、样品皂化的时间和温度、萃取步骤的优化等方面进行了改进,以建立更适于海捕鱼中石油烃的实用检测方法,得到满足海捕鱼中石油烃大批量检测的方法,并归纳总结了此实验须注意的问题。
    • 王璐; 陈颖; 许岩
    • 摘要: 石油烃是目前环境中广泛存在的有机污染物之一,会对动植物及人类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对其采取有效的方法检测来减少和避免危害就显得尤为重要。石油烃检测方法种类繁多,各自特点不同,文章对其进行综合比较与分析,依实验需求确定适宜的检测方法,以期检测工作更顺利开展。
    • 叶翔宇; 陈雪霞; 于波; 张敏; 郭彩娟; 卢晓霞
    • 摘要: 从长江经济带某在役石化场地采集了3个点位不同深度的土壤样品,测定了石油烃等污染物的含量和微生物的群落结构,以揭示污染物分布规律和微生物特征。结果显示,3个点位污染程度不同,但污染物含量均随深度先升高后降低,最高含量均出现在埋深4.0 m左右,即地下水位附近。土壤中C6-C9高达5302 mg/kg,C10-C40高达625.6 mg/kg,芳烃高达455.2 mg/kg,卤代烃高达41.54 mg/kg。土壤微生物的丰富度和多样性随深度增加而降低,同一深度土壤微生物的丰富度和多样性随污染物含量增大而降低。门水平上Actinobacteria、Firmicutes和Spirochaetes的相对丰度和石油烃含量显著正相关(p<0.05),属水平上Streptomyces、SCADC1-2-3、Desulfitobacterium和Cryptanaerobacter的相对丰度和石油烃含量显著正相关(p<0.05)。
    • 汪林; 蒲思淇; 王明新; 薛金娟; 韩莹
    • 摘要: 化学氧化可快速高效修复石油污染土壤,但很少关注研究其对土壤质量的影响以及残留污染物的环境风险。本文以过碳酸钠(SPC)为氧化剂,以柠檬酸(CA)/硫酸亚铁[Fe(Ⅱ)]为催化剂,分析了其对柴油污染土壤的修复效率,分析了柴油中不同组分的降解特征,通过残留初始总石油烃(TPH)有效性和浸提液生物毒性变化提示不同处理的环境风险,通过有机碳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修复前后土壤特性变化。结果表明,SPC单独处理效率较低,CA/Fe(Ⅱ)显著提高了TPH去除率。FTIR光谱表明,处理后土壤样品的Si-O-Si、C-H和-OH振动增强。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图谱表明,残留TPH组分主要为长链烷烃(C_(16)~C_(21))。羟丙基-β-环糊精(HPCD)浸提液发光抑制率随着浸提液pH的增加而增加,表明SPC投加量过多产生的强碱性对土壤生物毒性具有显著影响。增加CA投加量对TPH去除率的促进幅度大于SPC和FeSO_(4),且有助于降低残留TPH的生物有效性和提升土壤总有机碳(TOC)含量。采用化学氧化修复有机污染土壤应进行环境风险分析并对修复条件进行优化。
    • 王飞龙; 李磊; 李怿; 王朝辉; 蔡凌霄; 白正伟; 贾苒
    • 摘要: 采用管式炉模拟土壤中石油烃热脱附过程,考察了加热温度、保持时间以及负压条件对土壤中分段石油烃热脱附过程的影响,为实际石油烃污染土壤修复工作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提高加热温度、延长保持时间以及提供负压条件均对提高土壤中总石油烃去除率产生积极作用;常压下,在250°C保持2 h与300°C保持1 h的条件下,土壤中总石油烃去除率均达到97%以上,总石油烃残留量低于GB 36600-2018《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中第一类用地风险筛选值;当温度为150°C时,土壤中C_(10)-C_(16),C_(17)-C_(28),C_(29)-C_(40)段石油烃组分在1 h内的去除率均低于40%;当温度高于250°C时,土壤中C_(10)-C_(16)和C_(17)-C_(28)段的石油烃组分可被快速有效去除;C_(29)-C_(40)段石油烃组分受加热温度和保持时间变化影响明显,因此提高重质石油烃组分去除率成为实现修复目标的关键。
    • 余锦涛; 张长波; 徐剑锋; 宋盘龙; 盛健; 陆锟; 廖志强; 商照聪
    • 摘要: 以我国长三角地区某典型机械厂石油烃污染场地修复工程为案例,阐述原位电阻加热技术对有机污染地下水的原位修复过程。通过原位电阻加热将水土同步加热至近100°C,将污染物从土壤和地下水中脱附出来,配以多相抽提井将污染物抽出并进行后续处理;设置地下温度、压力监测点,动态监测修复过程;设置地下水监测井,定期采集地下水样品,评估修复效果。地下水样品中污染物浓度监测结果表明,加热50 d后(加热中期)各监测点位的地下水石油烃的修复达标率超过65%,加热108 d后(加热后期)达标率达100%。后期尚需对地下水污染物开展进一步跟踪监测,验证该技术的持久性和彻底性,为后续技术示范推广与应用提供可靠的数据和成功的经验支撑。
    • 王晶晶; 吝美霞; 赵琦慧; 李法云; 王玮; 周纯亮
    • 摘要: 采用艾蒿(Artemisia vulgaris L.)和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作为修复植物,研究冻融作用对石油烃与镉元素(Cd)复合污染土壤修复植物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单一污染相比较,石油烃与Cd的复合污染胁迫会引起艾蒿和紫花苜蓿叶片的相对电导率明显增大、叶绿素含量和植物净光合速率明显降低等现象,复合污染的修复难度更大。修复植物能有效提高石油烃与Cd复合污染土壤中污染物的去除效率,艾蒿抗Cd的污染胁迫的能力高于紫花苜蓿,表现出对石油烃与Cd复合污染土壤具有更强的修复潜力。冻融作用虽然能改变土壤的酶生物学性质,但在石油烃与Cd复合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方面尚未表现出明显的协同作用。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