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雾霾污染

雾霾污染

雾霾污染的相关文献在2013年到2022年内共计364篇,主要集中在环境污染及其防治、经济计划与管理、经济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10篇、会议论文31篇、专利文献102645篇;相关期刊212种,包括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城市地理、当代经济科学等; 相关会议25种,包括第四届环境保护年会暨中国环境治理高峰论坛、2015全国电工理论与新技术学术年会、第二届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新技术交流研讨会暨环保技术与装备专委会年会等;雾霾污染的相关文献由660位作者贡献,包括王素凤、刘华军、刘晓红等。

雾霾污染—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10 占比:0.30%

会议论文>

论文:31 占比:0.03%

专利文献>

论文:102645 占比:99.67%

总计:102986篇

雾霾污染—发文趋势图

雾霾污染

-研究学者

  • 王素凤
  • 刘华军
  • 刘晓红
  • 徐盈之
  • 张华
  • 曾雅婷
  • 李宾
  • 高广阔
  • 不公告发明人
  • 任毅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丁俊菘; 邓宇洋; 马良
    • 摘要: 文章基于2015—2018年黄河流域71个市域单元的PM_(2.5)面板数据,考察了黄河流域雾霾污染的时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时间维度上,黄河流域年均 PM_(2.5)浓度呈下降趋势,季度 PM_(2.5)呈现单峰谷特征,月度PM_(2.5)浓度呈“U”型分布;空间维度上,黄河流域雾霾分布存在明显空间正自相关性,中下游城市表现出高-高集聚模式,上游城市表现出低-低集聚模式;影响因素方面,经济增长与雾霾污染的关系呈“倒U”型,符合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定,另外人口密度、技术进步也是影响黄河流域雾霾污染的主要因素。
    • 孙兴雷; 公彦庆
    • 摘要: 为提升城市雾霾污染时空分布特征分析的精度,提出基于空间插值的城市雾霾污染时空分布特征分析方法。利用空间插值建立自相关模型,分析空间数据,确定中国城市的空气质量时空分布特性,实现动态特征分析。通过分析表明,在不同区域,城市雾霾污染的分布差异相对较大,污染呈现集中分布的特点,从时间分布特征来分析,雾霾浓度月累计数据呈现U型分布,不同季节的雾霾浓度时空分布存在一定差异。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有效分析城市雾霾污染时空分布特征,具有一定可行性。
    • 高明; 张晨璐
    • 摘要: 为比较不同城市群经济因素对雾霾污染的影响,文章利用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2014—2018年面板数据,基于空间计量模型分析社会经济发展因素对城市群雾霾污染的影响并进行比较。研究表明:城市群雾霾污染存在显著的空间集聚效应,城市化发展水平和研发投入都会对这三个城市群雾霾污染产生影响。除以上两种影响因素外,京津冀雾霾污染的影响因素是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和森林覆盖率,长三角雾霾污染的影响因素是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和能源消耗,珠三角雾霾污染的影响因素是能源消耗。最后,根据研究结果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 刘怡彤
    • 摘要: 从理论层面分析了新型城镇化对雾霾污染的影响作用,运用熵值法计算了我国雾霾较严重的15个省份新型城镇化的综合评分,建立了分析体系,并基于非线性面板门槛回归模型,分析了在不同要素影响下,15省新型城镇化对雾霾污染的非线性关系。结果表明:①全国各地区新型城镇化综合水平具有明显的差异,从东部到西部城镇化水平呈递减趋势;②新型城镇化对雾霾污染存在双门槛效应,当经济发展水平提高时,新型城镇化水平对雾霾污染的缓解作用逐渐加强;③在能源强度与新型城镇化作为门槛变量时,新型城镇化对雾霾污染的削弱作用降低。
    • 王守坤; 王菲
    • 摘要: 现有文献较多关注土地出让行为的价格决定和影响因素,而对其在环境质量层面的负面作用缺乏探讨。基于中国2002—2016年271个地级市社会经济特征数据、PM2.5卫星影像数据、中国土地市场网地块交易数据、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等综合面板数据,关注地级市政府土地出让行为对于辖区雾霾污染的影响性质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土地出让增加了PM2.5雾霾污染,其促增程度保守估计达到4%;(2)考虑工业土地是否出让于污染行业时,发现地方政府越倾向于将工业用地配置到严重污染行业,则雾霾污染越严重;(3)土地出让虽然可以促进地区经济规模扩张和工业企业进入率,但是这种追求增长速度和企业数量的行为不利于雾霾治理。未来需要不断弱化地方政府土地出让竞争强度,完善土地出让效果评估和动态纠偏机制,以最大程度降低土地出让所引起的环境损失。
    • 王素凤; 项莹莹
    • 摘要: 本文选取中国280个地级市2009—2018年的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探究城市蔓延与雾霾污染之间的作用机制。以私人交通为门槛变量,考察城市蔓延对雾霾污染的门槛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城市蔓延对雾霾污染的影响呈现出先降后升的U形曲线特点;(2)私人交通对雾霾污染的影响表现为倒U形的曲线特征,即随着私人交通发展水平的提高,雾霾污染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3)城市蔓延对雾霾污染的影响存在双重门槛效应,当私人交通的门槛值小于第一个门槛值(e^(11.6130)=110 525辆)时,城市蔓延会加剧雾霾污染;当私人交通的门槛值介于第一个门槛值和第二个门槛值(e^(12.2473)=208 417辆)之间时,城市蔓延对雾霾污染的影响系数为正,但未通过显著性检验;当私人交通跨过第二个门槛值时,城市蔓延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抑制雾霾污染。研究城市蔓延、私人交通与雾霾污染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对于促进城市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 王磊; 付奎; 邓昌豫
    • 摘要: 雾霾污染对我国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高质量发展产生了一系列不良后果。生产性服务业作为典型的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在城市空间的合理集聚对促进服务业结构高级化、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动能具有关键性作用。那么,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是否具有减霾效应?基于2007-2018年我国281个地级市数据,运用GS2SLS和中介效应模型分析了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城市雾霾污染的影响。结果显示:雾霾污染具有典型的空间传染性,生产性服务业集聚能显著抑制城市雾霾污染。不同城市规模和集聚特征下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减霾效应呈现不同特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减霾效应仅在大城市和特大及以上城市显著,多样化集聚的减霾效果大于专业化集聚,高端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减霾效果显著,而中低端集聚减霾效果并不显著。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主要通过促进城市技术创新、产业结构优化和能源结构清洁化等路径实现减霾效应。据此提出政策建议:一是推动城市间污染协同治理,完善大中小城市一体化环境治理机制;二是加快推动产业融合,合理引导城市空间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三是助力产业转型升级,促进不同产业间协调共生;最后要因城施策,优化生产性服务业内部结构。
    • 赵峰; 苏思宇; 牟璐瑶
    • 摘要: 以2001~2018年30个省份为样本,构建STIRPAT模型检验了绿色金融对雾霾污染的影响。研究发现:绿色金融能有效降低雾霾污染,提升治理效果;绿色金融对雾霾污染治理存在阶段异质性,在2007年政府正式发布绿色金融相关政策之后,绿色金融对雾霾污染治理的促进作用更大;绿色金融对雾霾污染治理具有区域异质性,相比于东部地区,绿色金融发展对中西部地区的雾霾污染治理作用更大。最后,就构建绿色金融体系和推进中西部地区绿色金融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 杨冕; 程燕; 李强谊
    • 摘要: 雾霾污染影响人体健康、生活质量和劳动生产率,是我国城市发展中面临的突出问题。文章以中国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为研究对象,根据雾霾污染程度将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分为高排放区、中排放区和低排放区,运用空间计量和门槛模型分析方法,实证研究了城镇化率对PM_(2.5)污染的影响。研究表明:我国城市的PM_(2.5)具有空间溢出效应;全国层面、中排放区和低排放区城镇化率的提高会增加PM_(2.5)浓度,而高排放区城镇化率的提高会降低PM_(2.5)浓度;城镇化率对PM_(2.5)污染具有门槛效应,PM_(2.5)浓度随城镇化率的提高呈现边际递增趋势。
    • 吴士炜; 余文涛
    • 摘要: 【目的/意义】人口与经济集聚是中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的推动力,而生态环境作为高质量发展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协调好集聚与环境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设计/方法】基于扩展的生产密度函数,利用中国1998~2018年289个地级市面板数据,结合空间经济学相关理论,从一线城市、二三四线城市与五线城市视角考察人口与经济集聚对雾霾污染影响。【结论/发现】人口与经济集聚对雾霾污染影响呈N型曲线关系,说明城市化与工业化推进对雾霾污染呈现先促增后促减,当超过地区土地、环境与资源承载力时,会加剧雾霾污染。进一步考察发现,中等城市人口与经济集聚对雾霾污染影响呈倒U型曲线,而超大城市集聚对雾霾污染影响表现为正相关性。稳健性检验结果进一步验证上述结论。基于此,在发挥集聚规模经济效应促进高质量发展的同时,要注意地区环境承载力,且雾霾污染治理应以区域联治为主。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