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特征
时空特征的相关文献在1987年到2021年内共计1785篇,主要集中在大气科学(气象学)、农业经济、旅游经济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432篇、会议论文243篇、专利文献110篇;相关期刊662种,包括灾害学、资源开发与市场、资源科学等;
相关会议175种,包括第32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第30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2011年第二十八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等;时空特征的相关文献由5193位作者贡献,包括刘纪远、张增祥、王超等。
时空特征
-研究学者
- 刘纪远
- 张增祥
- 王超
- 肖天贵
- 何小芊
- 曹永强
- 李波
- 陈志
- 刘晓冉
- 吴承祯
- 周兵
- 季民
- 宁静
- 张俊飚
- 张宇
- 张晓青
- 张毅
- 李丽平
- 杨晓光
- 洪伟
- 王静
- 范广洲
- 赖子尼
- 何艳芬
- 刘宇
- 刘斌
- 刘桂香
- 刘艳群
- 包安明
- 匡文慧
- 华维
- 周富春
- 孙阳
- 廖春贵
- 张勃
- 张勇
- 张华
- 张杰
- 张琪
- 张璐
- 张静舒
- 张飞
- 徐敏
- 文枫
- 曲艺
- 曹蕾
- 曾艳艺
- 李婷
- 李宏伟
- 李少英
-
-
Ning Ma;
马宁;
Fei Shen;
沈飞
- 《第十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
| 2019年
-
摘要:
全球卫星导航定位系统以其高精度、自动化等各种显著优点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全球卫星导航系统除传统的导航和定位功能外,其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干涉反射法(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interferometric reflectometry,GNSS-IR)也越来越受到重视.这是一种介于被动遥感与主动遥感之间的新型遥感探测技术.而信噪比(SNR)数据作为GNSS-IR技术进行反演的原始数据,其数据质量决定了反演结果的准确性,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观察GPS站台监测的信噪比(SNR)数据,对信噪比的时空特征这一问题进行较全面的分析和讨论.从武汉大学IGS数据中心获取的四个监测站点2014年至2017年的数据进行了研究,主要包括观察短周期和长周期下信噪比的变化规律;相近邻站点间信噪比的变化特征;对不同卫星间信噪比之间进行比较,分析多卫星间观测数据的差异;观察不同高度角下信噪比的收益和多路径效应对信噪比的影响.最后通过分析发现得到了不同条件下信噪比的时空分布特征,并发现了卫星高度角和多路径效应等因素对信噪比数据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
-
王林;
曾坚
- 《2019年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 2019年
-
摘要:
本文采用山东省2014-2018五年的统计年鉴数据(分别代表2013-2017年数据),选取代表性、多元化的经济相关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并结合GIS手段,对山东省17个地市经济实力进行多元化、全方位时空特征的综合测度和比较,得出结论.并针对各地市现有的发展水平、潜力和优势,提出合理的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和建议:针对各市经济实力不平衡的问题,建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空间格局,加快区域协同战略向纵深发展;加强省内东部沿海与中西部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加大发达地市对贫困地区定向帮扶力度;有效发挥中心城市带动作用,依托城市群和都市圈的发展,实现城市间区位与功能的互补;加紧实施强省会战略,提高省会城市首位度.最后,明确进一步研究的工作方向和重点.
-
-
文萍;
周素红
- 《201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 2018年
-
摘要:
流动人口已经成为我国城市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充分利用其劳动资本价值的同时,城市规划应该充分认识流动人口作为城市居民的主体性需求,并致力于改善和提升流动人口在城市的生活质量,帮助其更好地融入城市,实现真正的城市化.本文基于广州市城市居民日常出行调查结果,分析流动人口在工作日和休息日的日常活动时空特征,并与城市户籍居民进行比较,以发现流动人口不同于户籍人口的活动特征与空间需求,并进一步提出对流动人口城市生活友好的规划建议.
-
-
CHEN Yishi;
陈乙实;
CHE Zhaobi;
车昭碧;
CAO Jiamin;
曹佳敏;
GUO Yaya;
郭亚亚;
LU Weihua;
鲁为华
- 《2019年国际草业研究生论坛暨第七届全国草业科学研究生论坛》
| 2019年
-
摘要:
对绵羊放牧行为的研究可为放牧管理措施提供依据,本研究以石河子市东湾镇一大滩和紫泥泉种羊场的绢蒿(Seriphidium)荒漠草地与放牧绵羊为研究对象,使用GPS对放牧绵羊的实时轨迹数据进行获取,通过ArcGIS对GPS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探究绵羊放牧过程中的位移时空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放牧季节,绵羊行走的速度随着季节的移动呈先增加再趋于平缓后减小再增加的趋势;在一日的变化中,绵羊行走速度表现为先增加后减小再增加的趋势;随着坡度的增加,行走速度变化呈抛物线趋势,在坡度为43°时,速度最大.放牧绵羊的采食路径、行走速度在不同季节、不同时间差异明显,主要与草地植被生长、地形密切相关.
-
-
邵美琪;
朱一凡;
陈锦富
- 《2019年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 2019年
-
摘要:
为揭示武鄂黄黄城镇密集区空间扩展的时空规律,基于DSMP/OLS夜间灯光数据提取了1999-2010年城镇地域边界.借助GIS10.2和景观分析软件Fragstats4.2,通过定量方法研究了该地区近20年来地域扩展的时空特征.研究表明:(1)武汉市在武鄂黄黄中的地位最高,从建成区面积上看,其他城市远远落后于武汉市,区域发展极不平衡;(2)武鄂黄黄整体呈现出以武汉为中心向周围逐渐扩张的趋势;(3)1993~2005年间城市建成区扩张速度较为平缓,增长不明显,2005~2013年间扩张速度明显加快;(4)武鄂黄黄重心位于武汉市和鄂州市之间,呈"Z"字形周折往返;(5)区域整体空间格局在集聚和分散之间游离,一方面是核心城市不断向外扩张,另一方面是出现了一些新发展起来的远城区、小城镇.
-
-
耿钱政;
李娜;
周凯宇
- 《2019年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 2019年
-
摘要:
运用GIS和RS软件,处理1993,1998,2003,2008,2013年的NDVI植被数据和DMSP/OLS夜间灯光数据,结合辽宁省历年经济社会发展特征,引入城市扩张速度与强度、城市重心迁移、形态紧凑度等指标,对城市扩展过程中的时空特征、形态演变进行测度.发现辽宁省在20年间的扩张强度始终处于慢速、平稳水平,由缓慢持续增长到轻微回落;城市群的重心分布在沈阳、大连两者连线上偏向沈阳市的空间位置,迁移轨迹呈现缓慢的由北向南的偏移规律;城市扩张过程中的空间形态特征包含三种模式,即中心城区四周扩散式、交通轴线带状扩展式和飞地跳跃发展式.研究成果可为辽宁省域城镇群发展和城市扩展方向提供依据.
-
-
周东进;
林梓琪
- 《2019年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 2019年
-
摘要:
随着全球化和地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推进,深港边界的经济空间彼此交融,个体行为已经超越了城市的物质边界,其中跨界消费行为对边界两侧城市经济和区域经济有较为深刻的影响.本文利用微博签到数据和问卷调查数据,分析深圳至香港方向跨界消费者的出行目的、出行链、出行频率和出行起止时间,归纳总结深圳居民到香港进行跨界消费的四个时空特点:邻近消费、高频消费、成本敏感、短时逗留.本项研究结果能够为微观空间政策和宏观区域一体化战略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
-
-
林青雅;
丘建栋;
谢开强
- 《2019年中国城市交通规划年会》
| 2019年
-
摘要:
在大数据时代,基于用户地理位置的服务已被广泛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其位置信息体现了用户的活动范围、聚集、活动痕迹等内容.采用深圳市共享单车数据,经数据处理、地图匹配及聚类分析后,以可视化的方式揭示居民骑行时空分布特征与地铁站点接驳需求,研究发现,居住聚集区具有较强的自我调度能力,工作日和非工作均出现早晚骑行高峰;多个公交站点客流量较大,出行具有明显的潮汐现象;自行车调度需求也呈现早晚高峰"双中心"特征.研究结果阐述了四个方面的问题:基于居民骑行出行需求、骑行走廊特征、站点接驳需求及单车调度特征,可为城市共享单车的经营管控、运营调度、城市慢性车道规划、自行车车库选址提供数据支撑.
-
-
胡冰寒;
洪亮平
- 《201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 2018年
-
摘要:
城市化快速进程催化着非正规就业的扩张,老旧社区作为近年来城市接纳非正规就业的低成本载体,备受关注,且武汉市在近年来也针对社区非正规就业推出相关管理政策,成为非正规就业在社区生存的机遇.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深度访谈以及空间记录的方式对武汉市英租界区内扬子社区摊贩进行全样本以及对零售商店进行抽样的方式进行调查,对社区非正规就业的人员社会构成、非正规就业种类、非正规就业时空特征以及现行管理模式等四大方面进行分析,发现其空间在社区风貌协调、管理等方面存在不足,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三种空间提升策略及两种管理优化策略.社区作为城市发展的基本单元以及生活场所,提升其对非正规就业及相关人群的包容性具有重要意义.
-
-
杨卫宁;
邹维宝
- 《2019年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 2019年
-
摘要:
为了解决部分出租车驾驶员对城市客流分布及道路状况不熟悉,在空载状态时盲目寻找乘客,造成出租车成本增加、城市公共交通运行效率低下等问题.根据出租车的行程收入、里程利用率与寻客时长构建出租车效益指数模型,对出租车效益进行量化排序.以成都市出租车轨迹数据为基础,对比分析了高效益出租车在工作日与休息日的时空分布特征,以及在不同时段的路径选择行为,从而得到成都市高效益出租车的运营策略,包括:高效益出租车多选择中心城区的短距离载客,并根据道路情况调整行车路线在较短时间内到达目的地;工作日与休息日的总体时空变化特征相似,晚间载客量最高,但根据居民的出行需求会略有不同.研究结果对于改善出租车运营效率、提高城市公共交通管理质量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