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人口集聚

人口集聚

人口集聚的相关文献在1986年到2022年内共计298篇,主要集中在经济计划与管理、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人口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76篇、会议论文20篇、专利文献1918篇;相关期刊199种,包括领导决策信息、人口学刊、西北人口等; 相关会议20种,包括2015中国休闲与旅游研究峰会、2015中国城市规划年会、2014中国城市大会等;人口集聚的相关文献由455位作者贡献,包括于潇、周其仁、周春山等。

人口集聚—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76 占比:12.47%

会议论文>

论文:20 占比:0.90%

专利文献>

论文:1918 占比:86.63%

总计:2214篇

人口集聚—发文趋势图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冯月
    • 摘要: 本文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县级行政区为样本,运用空间联立方程模型,考察人口与经济集聚的空间效应.研究发现,现阶段成渝地区人口与经济集聚存在双向促进作用,即当地人口集聚可以推动经济快速集聚,当地经济的集聚又吸引大量劳动力,促进人口集聚.不同于中国、长三角城市群经济发展存在扩散效应的研究结论,成渝地区空间溢出效应主要表现为虹吸效应,即周边区域人口、经济集聚会抑制本地区经济集聚,周边区域经济集聚亦对本地区人口集聚有阻碍作用;然而周边区域人口集聚会促进本地区人口集聚.门槛模型估计结果表明,仅产业结构优化、公共服务完善的少数中心城市才能充分发挥经济集聚对人口集聚的促进效应.最后,基于研究结论,提出从强化中心城市、构建区域经济副中心等方面促进成渝地区协同发展.
    • 刘洁; 张新乐; 陈海波
    • 摘要: 文章基于2007—2019年的长三角地级市面板数据,构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并使用熵值法进行测度,阐述了人口集聚对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制.运用静态面板模型、空间面板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长三角城市人口集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人口集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呈"倒U"型;人口集聚通过城镇化这一机制间接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财政分权抑制了人口集聚对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研究有助于厘清人口集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实施因城而异的人口政策,充分发挥人口集聚的经济质量提升效应,为调整优化人口政策和人才制度提供了重要参考.
    • 孔紫琦
    • 摘要: 透视蓬勃发展的科技经济,便会发现人口在这其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人口流动和集聚的现象反映出经济发展的变化,但同样也会给经济社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近年来城市病的出现制约了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而进行产业转型升级正是解决一系列城市问题的关键所在。分析和研究人口集聚与产业转型升级的关系,使社会对当前人口趋势做出更加准确的预测,从而通过产业转型升级解决人口在经济发展中带来的问题。人口集聚能够推动产业的转型与升级,而产业的转型与升级,使得区域整体发展水平提升,人才培养机制更加健全,从而更好地引导人口的流动和集聚。
    • 梁金如
    • 摘要: 本文基于人口要素流动视角,采用我国2011-2020年的省域经验数据,就人力资本高级化、人口集聚与服务业结构优化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人力资本高级化和人口集聚均会对服务业结构优化产生显著的正向赋能作用,成为服务业结构优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相比较而言,人力资本高级化对服务业结构优化的正向赋能作用更强,充分说明了“人口集聚是基础,人力资本高级化是根本”的服务业发展特征。人力资本高级化和人口集聚对服务业结构优化的交互效应存在且显著。人力资本高级化和人口集聚具有较强的相互强化作用,对服务业结构优化能够产生更为强劲的赋能作用。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技术创新水平、信息化水平、城镇化水平和对外开放水平均会促进服务业结构优化。但相比较而言,技术创新对服务业结构优化的边际贡献最大。
    • 王伟
    • 摘要: 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发展的时期,人口集聚作为城市化与工业化发展的引擎已经获得普遍的认可,但是不同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是否有利于人口集聚却值得商榷。通过构建向量自回归模型,分析长春市城市化、工业化与人口集聚之间的动态关系。结果显示,长春市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对人口集聚有显著的促进作用;长春市的城市化水平滞后于工业化发展水平;长春市现阶段的工业化发展不利于就业水平的提高,会阻滞人口集聚;人口结构问题和“农民工市民化”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人口集聚对城市化的促进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走内涵型城市化之路,以及实现城市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等对策建议。
    • 田成诗; 陈雨
    • 摘要: 由于城市虹吸效应的存在,人口逐渐向城市集聚,但人口大规模集聚也将增加城市能源消耗。为探究三者之间联系,本文使用沪苏浙皖地区41座城市2006—2018年的面板数据,利用职工工资水平构建基于空间相互作用的城市人口虹吸力测算模型,测算城市对流动人口的虹吸力。在此基础上,基于能源投入需求函数,使用固定效应面板随机前沿分析模型探寻人口虹吸及人口集聚对城市能源效率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当不考虑城市人口虹吸作用时,人口集聚对城市能源效率的影响存在倒“U”型曲线关系;当考虑城市人口虹吸作用时,人口集聚对城市能源效率的影响随着城市人口虹吸力的增加而增加。本文为人口集聚与能源效率关系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研究结论可为推进沪苏浙皖地区人口政策一体化,强化区域环境共保联治机制作用提供参考。
    • 吴士炜; 余文涛
    • 摘要: 【目的/意义】人口与经济集聚是中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的推动力,而生态环境作为高质量发展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协调好集聚与环境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设计/方法】基于扩展的生产密度函数,利用中国1998~2018年289个地级市面板数据,结合空间经济学相关理论,从一线城市、二三四线城市与五线城市视角考察人口与经济集聚对雾霾污染影响。【结论/发现】人口与经济集聚对雾霾污染影响呈N型曲线关系,说明城市化与工业化推进对雾霾污染呈现先促增后促减,当超过地区土地、环境与资源承载力时,会加剧雾霾污染。进一步考察发现,中等城市人口与经济集聚对雾霾污染影响呈倒U型曲线,而超大城市集聚对雾霾污染影响表现为正相关性。稳健性检验结果进一步验证上述结论。基于此,在发挥集聚规模经济效应促进高质量发展的同时,要注意地区环境承载力,且雾霾污染治理应以区域联治为主。
    • 于潇; 陈叙光; 梁嘉宁
    • 摘要: 在老龄化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吸引外来人口进入城市,提高地区人口集聚水平,对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具有深远意义。近年来,人们生活水平和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不断上升,城市的人文和自然环境对人口迁移的影响作用逐渐凸显。基于此,文章以空气污染表征城市的自然环境,公共服务表征城市的人文环境,探讨空气污染、公共服务对人口集聚的影响。文章使用2007-2016年中国74个环保重点城市数据,采用系统GMM方法对空气污染、公共服务与人口集聚的动态关系进行研究。研究结果显示:空气污染与人口集聚呈现“倒U”形关系;公共服务与人口集聚呈现“U”形关系,并且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南方城市的空气污染程度尚未跨过拐点,伴随空气污染的经济发展依然对人口发挥吸引作用;北方城市已经呈现出显著的“倒U”形关系,部分城市的空气污染已经对人口集聚产生挤出作用。南方城市公共服务大多已跨过“U”形拐点,公共服务对人口集聚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北方只有部分城市公共服务水平跨过了“U”形拐点,对人口集聚发挥作用,部分城市公共服务尚未跨过拐点。一、二线城市和三、四线城市的空气污染与人口集聚均表现为“倒U”形关系,公共服务与人口集聚均表现为“U”形关系。文章研究结果表明城市发展要注重环境保护,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各城市应根据自身发展情况采取差异化的发展路径。
    • 徐强; 赵欣
    • 摘要: 劳动收入份额作为国民收入分配环节中的重要问题,关系到初次分配的公平程度和经济发展质量。威廉姆森假说表明适度的人口集聚可以促进经济发展,但过度集聚反而会导致人口结构恶化,抑制劳动收入份额增长。为探究中国人口变动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创新性地以人口集聚为切入点,采用世代交叠模型进行理论机制分析的同时,结合中介效应和门槛效应模型对中国30个省份(除西藏、港澳台外)2000—2017年的数据进行实证检验,以探究人口自然变动、迁移变动和结构变动对劳动收入份额的作用是否会受人口集聚效应的影响,以及沿海与内陆地区变动规律的差异。研究表明:人口变动过程中存在人口集聚的中介效应和门槛效应;人口自然增长可以促进劳动收入份额增长,但人口密度高于门槛值时促进作用明显减弱;人口净迁入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呈倒U型,人口密度高于门槛值时促进作用转为抑制作用;老年抚养比提升会抑制劳动收入份额增长;沿海和内陆地区劳动收入份额变动规律一致,但沿海地区人口集聚的门槛效应更加明显。从人口变动视角出发,有助于为中国统筹提升各地劳动收入份额,完善收入分配政策提供理论依据与建议。
    • 姜安印; 曹颖
    • 摘要: 新型城镇化建设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力和最大的发展动能所在。本研究以2014年新型城镇化的提出为关键时间节点,利用2011—2016年全国地级市数据,运用DID分析方法,验证了新型城镇化建设对我国人口集聚的影响及其内在机理。研究表明:新型城镇化建设对人口集聚具有负向影响,即新型城镇化推动了人口的快速扩散和区域间的均匀分布。该分析结果通过了平行趋势假设和安慰剂检验2种稳健性检验,并且区域异质性分析表明,新型城镇化建设对人口集聚的影响在区域间具有显著的异质性。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