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城市蔓延

城市蔓延

城市蔓延的相关文献在1990年到2022年内共计509篇,主要集中在建筑科学、经济计划与管理、财政、金融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93篇、会议论文16篇、专利文献54154篇;相关期刊316种,包括城市观察、现代经济探讨、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等; 相关会议14种,包括首届世界现代化论坛暨第十一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2012中国农村土地整治与城乡协调发展学术研讨会、中国自然资源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等;城市蔓延的相关文献由680位作者贡献,包括王家庭、李强、张景奇等。

城市蔓延—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93 占比:0.90%

会议论文>

论文:16 占比:0.03%

专利文献>

论文:54154 占比:99.07%

总计:54663篇

城市蔓延—发文趋势图

城市蔓延

-研究学者

  • 王家庭
  • 李强
  • 张景奇
  • 李效顺
  • 张衔春
  • 曲福田
  • 蔡思远
  • 修春亮
  • 娄成武
  • 孙萍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王素凤; 项莹莹
    • 摘要: 本文选取中国280个地级市2009—2018年的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探究城市蔓延与雾霾污染之间的作用机制。以私人交通为门槛变量,考察城市蔓延对雾霾污染的门槛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城市蔓延对雾霾污染的影响呈现出先降后升的U形曲线特点;(2)私人交通对雾霾污染的影响表现为倒U形的曲线特征,即随着私人交通发展水平的提高,雾霾污染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3)城市蔓延对雾霾污染的影响存在双重门槛效应,当私人交通的门槛值小于第一个门槛值(e^(11.6130)=110 525辆)时,城市蔓延会加剧雾霾污染;当私人交通的门槛值介于第一个门槛值和第二个门槛值(e^(12.2473)=208 417辆)之间时,城市蔓延对雾霾污染的影响系数为正,但未通过显著性检验;当私人交通跨过第二个门槛值时,城市蔓延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抑制雾霾污染。研究城市蔓延、私人交通与雾霾污染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对于促进城市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 谭志雄; 冯颖; 陈思盈; 韩经纬
    • 摘要: 【目的/意义】在中国城镇化快速推进过程中出现了建成区面积增长快于人口增长、城市边缘区向外延展的城市蔓延现象,亟需抓住城市蔓延的基本特征,有的放矢提出适合中国国情的城市蔓延治理策略。【设计/方法】研究综合运用遥感数据测度中国城市蔓延指数,以长江经济带110个城市为例,实证检验产业发展对城市蔓延的影响机理。【结论/发现】第二产业发展持续推动城市蔓延,第三产业发展有效抑制城市蔓延;产业规模的扩大、产业集聚发展对长江经济带城市蔓延有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长江经济带产业发展对城市蔓延的影响具有显著的区域异质性,长江中下游产业发展对城市蔓延的影响更大,且产业发展对临近区域的城市蔓延具有空间溢出效应,过于强调市场因素的单中心城市模型不完全适用于中国;产业发展导致的城市蔓延现象在相邻地区存在相互“模仿”和“传染”效果。
    • 朱志欣
    • 摘要: 城市蔓延是人类迁移活动影响下的产物,体现了人类对于建设用地的需求特点和聚集驱动力。研究基于卫星影像提取丽水市莲都区动态土地利用变化,综合土地变化热点趋势、建设用地规划文件、建设基础条件以及人类活动聚集驱动力要素讨论蔓延评价权重分级,结合众数滤波手段构建蔓延评价方法和可视化分析。相较于传统蔓延指数宏观量化评价手段,结合图形计算的评价方法弥补了测度值无法直观体现蔓延斑块分布趋势的局限性,更好地适应了该类扩张受自然环境制约的中小城市对土地蔓延的评估要求。
    • 郝寿义
    • 摘要: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化发展迅速,特别是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以来,城市化水平得到了大幅提升。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的城镇化率已达到63.89%,相较于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的49.68%大幅提升了14.21%。
    • 胡凯群; 林美霞; 吝涛; 叶红; 张国钦; 睢晋玲; 陈天翼; 姚霞; 卢新
    • 摘要: 如何解决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是实现区域和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首要问题,表现在空间上就是城市无序蔓延与生态环境保护用地的冲突,本质上是建成区与非建成区的生态系统之间的冲突。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为例,基于自然环境因子和社会经济因子构建城市蔓延风险空间量化评估模型,得到城市蔓延风险空间分布并提取城市蔓延严重风险区;利用生态侵蚀度指数识别评估生态保护压力空间并提取生态保护压力高值区。根据城市蔓延严重风险区与生态保护压力高值区的重合空间,对城市无序蔓延与生态保护的冲突程度进行分析,进而探讨快速城镇化发展过程中二者的协调关系,为城市国土空间规划与区域生态保护决策提供科技支撑。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案例研究结果表明:(1)城市蔓延的严重风险区与生态保护压力高值区的重合面积达到583.83km^(2);其中较高风险区与侵蚀度高的地区重合面积为311.73km^(2),冲突度为53.39%;高风险区与侵蚀度高的地区重合面积为47.70 km^(2),冲突度为8.17%。(2)示范区内各类生态系统中,耕地生态系统受城市蔓延冲突程度均为最高,其在较高和高风险区的占比分别为91.58%、8.42%;其次是草地生态系统。为协调城市蔓延与生态保护空间的关系,保障示范区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进一步识别了示范区内生态预警区和城市蔓延重点关注区,其中生态预警区内需要充分的生态修复,降低生态保护压力;城市蔓延重点关注区在建设时要注意保护原有生态保护压力大的区域,加强生态工程建设,管控建设用地规模,保障蓝绿空间占比。
    • 苏然(文/摄影)
    • 摘要: 阿佤山,山连着山,水牵着水,在祖国西南边陲中缅边境高高耸立着。2020庚子春节前夕,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自武汉爆发,并呈扩散之势在全国多个城市蔓延肆虐。位于祖国西南边陲的西盟佤族自治县迅速回应,果断决策。那是一种使命的召唤,没有人抱怨,更没有人违抗,全县干部职工都默默地回到了工作所在地,居家待命抗“疫”。一场没有硝烟的疫情防控阻击战就此在西盟拉开帷幕。
    • 石光; 岳阳; 张过
    • 摘要: 本文研究了地方官员换届周期对城市蔓延的长期影响.动态公共品投资模型分析的结果表明,换届周期影响了政府在公共品投资决策中对长短期收益和成本的权衡,造成公共品投入和地方债务的周期性变化,并导致均衡条件下过高的公共品投入及较低的总产出.本文基于卫星夜间灯光遥感影像,构造了1992-2012年279个城市的空间扩张速度和跳跃性指标,并结合政府债务数据,度量了换届周期对城市扩张的影响.结果 表明,新市委书记上任后,城市夜光面积年均增长率达到1%,官员换届使得城市跳跃式扩张概率提高15%-36%,而任期的不确定性会增强城市扩张跳跃性,其代价是推动了地方债务增长,降低了城市未来增长的可持续性,挤出了科技教育等财政支出.中央政府应重视完善官员任期制度,引导合理预期,减少行为短视化和政策不延续.
    • 顾晓安; 陈雅兰; 沙一心
    • 摘要: 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出现了值得关注的城市蔓延现象.城市蔓延对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都会造成诸多不利影响,已经成为我国城市化进程中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首先通过机制分析得出地方政府竞争与城市蔓延存在非线性关系,然后根据2007-2017年我国246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回归模型实证研究地方政府竞争对城市蔓延的影响并使用utest方法对实证结果进行了检验.研究发现:在全国样本、东部地区样本以及中小城市样本中,地方政府竞争对城市蔓延的影响呈现出“U型”特征,并且大多数地级市的地方政府竞争发挥了抑制城市蔓延的积极作用;在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和大城市样本中地方政府竞争能够显著提高城市蔓延水平.
    • 李强; 丁春林; 宋国豪
    • 摘要: 城市蔓延有利于提高城市生产率吗?文章首先从城市规模、城市人口密度两个方面阐释城市蔓延影响生产率的内在机理,基于长江经济带104个城市2002年~ 2013年夜间灯光数据,实证研究了城市蔓延的生产率效应,主要结论如下:1)城市蔓延对长江经济带生产率具有显著负向影响,意味着城市无序、低密度扩张阻碍了长江经济带生产率的提高.2)分区域研究发现,城市蔓延对东、中、西部地区城市生产率的影响为负,但对东部地区生产率影响最小,对中西部地区生产率产生较大影响.3)分产业研究发现,城市蔓延降低第二产业生产率的同时显著提升了第三产业生产率.4)考虑空间溢出效应的空间杜宾模型研究发现,城市蔓延影响生产率的直接效应与间接效应均显著为负,且间接效应远大于直接效应,意味着城市蔓延对长江经济带城市生产率的影响具有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
    • 冉启英; 朱为利; 任思雨
    • 摘要: 文章基于开放经济与城市视角,利用中国27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2006—2018年数据,构建动态面板两步SYS-GMM与DIF-GMM模型,实证分析对外开放、城市蔓延及两者交互项对大气污染的影响.并进一步以对外开放为门槛,搭建面板门槛模型探讨城市蔓延的环境效应.结果显示:现阶段贸易开放、投资开放均加剧了大气污染,城市蔓延对大气污染影响为正,但未通过检验,对空气污染影响具有不确定性;贸易开放与城市蔓延的关联效应则缓解了污染程度,投资开放与城市蔓延的关联效应加剧了污染排放;城市蔓延对空气污染的贸易开放门槛效应显示,在未达到门槛之前,城市蔓延的环境效应是不确定的,跨过门槛值之后,城市蔓延则产生了负的环境外部性;城市蔓延的投资开放门槛效应显示,未达到门槛时,城市蔓延抑制了空气污染,但未形成显著性效应,跨过门槛后,城市蔓延则加剧了大气污染;以城市规模进行异质性分析发现,大中小城市之间存在显著差异性.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