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相关文献在2011年到2022年内共计141篇,主要集中在经济学、经济计划与管理、贸易经济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41篇、专利文献1524540篇;相关期刊106种,包括产经评论、科技和产业、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等;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相关文献由232位作者贡献,包括韩峰、张志彬、于化龙等。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41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1524540 占比:99.99%

总计:1524681篇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文趋势图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

-研究学者

  • 韩峰
  • 张志彬
  • 于化龙
  • 刘书瀚
  • 王磊
  • 王耀中
  • 陈蕊
  • 严伟涛
  • 冯金丽
  • 刘城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罗超平; 朱培伟; 张璨璨; 陈雯
    • 摘要: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是优化产业布局、激发创新活力、减少能源消耗以及促进城市健康发展的重要抓手.文章从理论层面系统解析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城市绿色创新的作用机理,并以2003—2019年中国260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基于"本地-邻地"效应的视角,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实证检验了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城市绿色创新的关系和异质性效应.研究表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本地绿色创新水平的影响呈U型特征,这种非线性影响能够在特定范围内产生空间溢出效应,其空间溢出边界为600 km,且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城市绿色创新水平的作用效应随行业结构特性、地区发展差距、资源禀赋差异而表现出异质性.面板门槛回归结果显示,互联网发展水平具有显著的门槛特征,是约束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城市绿色创新水平影响的关键因素.鉴于此,各城市应因地制宜发展与本地资源禀赋相匹配的生产性服务业,注重提升城市信息基础设施,加强城市间绿色创新资源的流动、整合与共享,以期实现城市绿色创新协同发展.
    • 宣立欢
    • 摘要: 在各地政府大力推动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的背景下,选取长江经济带11省市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运用空间杜宾模型探讨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及其行业异质性作用。结果显示:长江经济带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不仅对该区域产业结构升级产生正向效应,同时也促进邻近地区的产业结构升级;进一步将生产性服务业划分为高端和低端两类进行研究,发现高端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促进该区域产业结构升级,而低端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该区域产业结构升级产生抑制作用,但高端和低端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均对周边地区产业结构升级产生显著的促进作用。
    • 戴玲; 唐晴晴
    • 摘要: 基于2010—2019年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制造业集聚、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以及协同集聚三者对于区域创新能力的异质性作用,主要运用空间杜宾模型(SDM)分析空间影响效应。结果表明:三者均能显著提升区域创新能力,且作用大小排序依次为:协同集聚>制造业集聚>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空间效应分解结果显示,制造业集聚和协同集聚直接效应和溢出效应都显著为正,而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直接效应显著为正,溢出效应没有通过显著性水平的检验。为此要充分发挥产业集聚对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作用,提高两业协同集聚水平以充分发挥协同集聚的创新资源配置效应,积极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 吴乐文
    • 摘要: 文章构建了包含城市创新水平的城市综合效率指标,并基于2010—2019年261个地级市面板数据,验证了生产性服务业集聚能提升城市综合效率的假说。研究结果显示:当前我国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显著促进了城市综合效率的提升,其促进作用在经济发达区域更为显著。
    • 聂永有; 姚清宇
    • 摘要: 本文基于2005~2020年长三角地区41个城市面板数据,采用空间杜宾模型(SDM)与面板门槛模型(PTR)实证检验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碳排放效率的空间效应及中间机制。研究发现: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本地碳排放效率之间存在U型关系,且该种非线性特征同样存在于空间溢出效应之中;在人口密度、对外开放、经济规模3种中间机制约束下,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碳排放效率呈现非线性冲击。其中,人口密度与对外开放存在单一门槛效应,经济规模存在双重门槛效应。在更换回归样本以及计量模型的情况下,实证结果仍然稳健。本文深化了长三角地区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低碳经济增长的相关研究,从供给侧角度为“碳达峰、碳中和”的实现提供不同的治理思路与政策建议。
    • 王磊; 付奎; 邓昌豫
    • 摘要: 雾霾污染对我国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高质量发展产生了一系列不良后果。生产性服务业作为典型的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在城市空间的合理集聚对促进服务业结构高级化、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动能具有关键性作用。那么,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是否具有减霾效应?基于2007-2018年我国281个地级市数据,运用GS2SLS和中介效应模型分析了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城市雾霾污染的影响。结果显示:雾霾污染具有典型的空间传染性,生产性服务业集聚能显著抑制城市雾霾污染。不同城市规模和集聚特征下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减霾效应呈现不同特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减霾效应仅在大城市和特大及以上城市显著,多样化集聚的减霾效果大于专业化集聚,高端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减霾效果显著,而中低端集聚减霾效果并不显著。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主要通过促进城市技术创新、产业结构优化和能源结构清洁化等路径实现减霾效应。据此提出政策建议:一是推动城市间污染协同治理,完善大中小城市一体化环境治理机制;二是加快推动产业融合,合理引导城市空间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三是助力产业转型升级,促进不同产业间协调共生;最后要因城施策,优化生产性服务业内部结构。
    • 张涛; 司秋利; 冯冬发
    • 摘要: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能否实现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保护的双赢,推进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文章通过建立动态空间杜宾模型,从理论和实证上分析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空间溢出对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产生规模经济效应、人才集聚效应、知识和技术溢出效应等,是中国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空间动力源;第二,该结果在采用Bartik工具变量法解决内生性问题后,调整样本量和替换空间权重矩阵进行稳健性检验后,仍然具有一致性;第三,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MAR外部性、Jacobs外部性、Porter外部性都是影响本城市及周边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同时作用于绿色技术效率和绿色技术进步的路径,其中Porter外部性的绿色技术进步效应发挥尚有阻碍。本文对于新发展阶段探索城市经济绿色转型发展,开拓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空间动力源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参考价值。
    • 徐德云; 汪灏
    • 摘要: 文章基于2004—2019年省际面板数据,实证研究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效应。研究表明:我国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推动了地区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并且高端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促进作用更强,这种推动作用主要是通过劳动效率、资本投资效率和技术创新等机制实现的。进一步研究发现,金融危机的冲击弱化了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影响,而党的十八大召开以后的政策扶持促进了其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基于此,应多措并举,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协同发展,充分发挥市场优势,加强各项政策的统筹协调,同时完善地区特色的制度体系,营造适合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市场环境。
    • 于锦荣; 钟质文; 胡扬鹏
    • 摘要: 采取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方法,研究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推动制造业升级的主要作用机制,测算江西省2009—2019年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程度。用SPSS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相关分析、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江西省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程度与制造业效率之间存在较高的相关性。在此基础上,提出江西省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发展的策略。
    • 邵晓红; 杨思敏; 林信言; 罗锋
    • 摘要: 近年来,服务业在经济发展中越来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现基于珠三角九市2010—2019年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分析了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制造业价值链攀升的影响因素与内在机理,结果显示规模效应、人力资本和技术创新因素能加速制造业价值链攀升,因此要实现价值链攀升目标,未来广东省应积极采取措施,加速产业协同发展,发挥创新要素的作用,促进"广东制造"进一步向高端攀升。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