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健康效应

健康效应

健康效应的相关文献在1986年到2022年内共计486篇,主要集中在预防医学、卫生学、环境污染及其防治、体育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80篇、会议论文102篇、专利文献61630篇;相关期刊231种,包括西北人口、中国科学院院刊、江苏预防医学等; 相关会议78种,包括2015第十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2011年·中国绝热节能材料协会年会、第四届国家环境与健康论坛等;健康效应的相关文献由1272位作者贡献,包括邵龙义、阚海东、姜岳明等。

健康效应—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80 占比:0.61%

会议论文>

论文:102 占比:0.16%

专利文献>

论文:61630 占比:99.22%

总计:62112篇

健康效应—发文趋势图

健康效应

-研究学者

  • 邵龙义
  • 阚海东
  • 姜岳明
  • 陈秉衡
  • 付志华
  • 增井利彦
  • 宛悦
  • 张永良
  • 杨宏伟
  • 白志鹏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王丽娟; 陈欢; 梁果
    • 摘要: 中高强度身体活动、低强度身体活动、久坐行为、睡眠是影响身体健康的4种行为,这4种行为贯穿于一天的24 h,故称之为24 h活动行为。近20年来,伴随着社会发展与信息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的活动模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如身体活动减少、久坐时间增多,对身心健康产生了不利影响。在此背景下分析如何合理分配24 h活动尤为重要,可为指导人们形成健康生活方式提供参考。在24 h内,一种行为时长的变化必然会引起其他行为时长的变化,部分学者认为不能仅考虑单一行为对个体健康状况产生的独立影响,应采用“共变”方法探析24 h活动的相互联系对个体健康结果产生的综合效应。
    • 赵海莉; 原悦; 李晓芹; 王玉霞
    • 摘要: 大气污染极易诱发各类呼吸系统疾病,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损害。运用Poisson回归的时间序列广义相加模型(GAM)和人群分层的分析方法,探究了2014-2018年兰州市西固区大气污染对呼吸系统的健康效应。结果表明:(1)PM_(2.5)、PM_(10)、SO_(2)、NO_(2)、O_(3)8h和CO对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存在滞后效应,其浓度每升高10μg/m^(3)(CO升高1 mg/m^(3)),在最佳滞后天数,疾病住院量分别增加1.06%、1.04%、1.10%、1.07%、0.97%和3.83%,气态污染物(SO_(2)和NO_(2))暴露是诱发呼吸系统疾病的重要风险因素;(2)PM_(2.5)、PM_(10)、SO_(2)和NO_(2)对肺炎的影响最大,且对女性健康的危害稍高于男性,O_(3)8h对慢性阻塞性肺病的影响最大,且对男性患病的影响稍高于女性;(3)0-14岁儿童是呼吸系统疾病的易感人群,其次是≥65岁老年人群;(4)冬春季节是呼吸系统疾病的高发期,采暖期呼吸系统患病的滞后期比非采暖期提前了约2-6 d;(5)PM_(2.5)、PM_(10)和CO是呼吸系统疾病住院人数增加的独立危险因素,SO_(2)暴露对不同分层结果的影响均最为显著。
    • 陈美妙; 王浩楠; 邱哲瀚; 肖杰
    • 摘要: 植源活性物是指存在于植物中的具有特定健康效应的活性物质。部分植源活性物受溶解度低、胃肠道稳定性差、肠上皮细胞吸收及淋巴转运效率低、体内代谢速率快等因素影响,造成其经口摄入后健康效应发挥受限。乳液基递送体系可通过以下途径影响植源活性物的健康效应:1)改善植源活性物胃肠道溶解度和稳定性,避免活性物直接接触胃肠道环境,减少活性物的失活;2)乳液油相在胃肠道消化过程中形成胶束对脂溶性活性物起增溶作用,改善活性物在小肠处经血液或淋巴的转运吸收效率;3)调节活性物在消化道中的时滞性释放及特异性黏附行为,通过改变肠道菌群结构及功能或调控活性物释放吸收靶点等方式影响活性物与肠道菌群的互作过程。本文综述了乳液基递送体系的特点及优势,着重论述乳液基递送体系对植源活性物增溶、消化道控释吸收及与肠道菌群互作过程的影响。
    • 闫辰聿; 和红
    • 摘要: 基于2016年和2018年两期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数据,运用Order Probit模型和Probit模型考察户籍转变对18~59岁农业转移人口超重肥胖、抑郁倾向和自评健康的影响,利用倾向值匹配进行稳健性检验。结果发现户籍转变降低了农业转移人口BMI偏瘦和正常的概率,提高了其BMI超重和肥胖的概率;户籍转变在10%的显著水平上降低了农业转移人口抑郁倾向的概率,对自评健康无显著影响;稳健性检验显示结果稳健。异质性分析发现户籍转变对高年龄、低受教育程度和低收入农业转移人口超重肥胖的正向效应更强,对低受教育程度人口抑郁倾向的负向效应更强。影响机制初步分析发现户籍转变会通过提高农业转移人口的生活满意度和收入提高其超重肥胖风险,会通过提高其收入降低抑郁风险。基于此,政府推动城镇化过程中应当注重户籍转变带来的健康负面影响,提高农业转移人口健康素养,加强健康教育,缩小城乡居民的健康差距。
    • 王淼; 王南
    • 摘要: 文章基于中外数据库,利用文献可视化分析软件,从发文量变化、研究机构、关键词及聚类图谱等要素,对近十五年国内外城市建成空间与健康的1022篇相关文献进行对比研究。本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对其研究热点、发展历程及未来研究趋势进行了探究。此次研究可为今后我国建成空间健康效应提升提供启发和参考依据。
    • 曾琪烽; 吴彬; 温彬斌; 陆小娇; 管慧娴; 陈艳彬; 蒋菲菲; 陈维芳; 易娜
    • 摘要: 近年来,2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T2DM)患者自我管理是研究者感兴趣的领域,主要研究内容有相关因素、教育干预、健康效应。文章在对自我管理相关内容进行综述的基础上,指出自我管理影响因素具有多维度性,自我管理干预措施需要综合化,T2DM患者护理需要个性化,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 李文君; 高健; 姜华; 李孟岩; 李江; 赵普生; 何连生
    • 摘要: 近年来,我国环境空气质量不断改善,在此背景下准确掌握大气颗粒物的理化性质及其来源是精准治污的重要基础.计算机控制扫描电镜技术(CCSEM)的快速发展大幅提高了单颗粒分析效率,为实现颗粒物精细化源解析提供新的技术手段.本文介绍了CCSEM技术的原理、特点、测试流程及技术发展,梳理了CCSEM在大气颗粒物的理化性质、来源解析及健康效应中的研究成果,总结了CCSEM的发展前景及局限性.结果表明:CCSEM可通过自动化测试快速获取更全面的颗粒物信息,后处理功能便于快速掌握颗粒物污染源精细化信息,寻找部分隐匿的污染源,对比不同区域颗粒物类型的差异,并获取颗粒物精细化源解析结果.CCSEM对重金属等有潜在健康危害的高原子序数元素有较高的识别效率,可应用于颗粒物健康效应研究.因此,CCSEM在大气颗粒物精细化源解析及健康效应研究等方面有较好的应用前景.但是,CCSEM在颗粒物识别、分类标准及分析时效性等方面有一定的局限性,在未来应通过加强CCSEM形貌识别提高颗粒物的识别效率,结合单颗粒源谱数据库制定更科学的颗粒物分类规则,以及加强采样、测试及分析的连贯性以提高分析时效性.
    • 李彦鹏; 马天峰; 杜胜利; 谢雯文; 张皓月; 谢铮胜
    • 摘要: 2019年新冠肺炎(COVID-19)的全球爆发引起了公众对生物气溶胶的广泛关注。生物气溶胶是大气气溶胶的重要组成部分。生物气溶胶由于具有普通气溶胶的理化性质和本身特有的生物学特性,在全球生态系统、气候变化、空气质量和公共卫生等领域均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然而,目前学术界对生物气溶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采样监测、消杀防护以及其环境与健康效应等方面,关于源特性研究相对滞后。基于此,聚焦大气中微生物的来源现状,综述了最近20年来生物气溶胶的自然源和人为源排放特性研究进展,并阐述了影响源排放和输送过程的主要因素(如生物地理区域、土地利用类型和环境因素等),探讨了当前生物气溶胶的各种源解析方法。最后,给出了生物气溶胶来源下一步的研究展望,以期为深入理解生物气溶胶的来源、输送与变化机理,更好地评估大气微生物污染水平与监控病原体的气溶胶传播提供参考。
    • 黄志标; 关汉分; 倪理; 关则雄
    • 摘要: 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俗称甲亢)患者口服给药(碘-131)4~12mCi治疗4小时后其周围2.0m处γ辐射剂量率在[2.27±1.05~9.21±1.21]μSv.h-1范围;给药后患者居家卫生间厕斗?卧室床面(枕头位等)表面有明显β辐射污染,其他表面均无无明显污染;患者陪伴家属所受的γ外照射剂量监测值则在[0.03~0.75]mSv范围;治疗第7~15天后患者血白细胞计数有明显的小幅度减少,而外围血淋巴细胞微核发生率无明显变化.提示治疗过程需提高患者与陪同家属时间?距离防护与清污保洁意识.
    • 谢波; 伍蕾; 王兰
    • 摘要: 探讨促进体力活动的建成环境干预措施对改善居民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16和2019年开展的武汉东湖绿道周边小区居民的1020份问卷跟踪调查数据,创新性地采用自然实验方法,探讨城市绿道与居民体力活动之间的因果关系,运用混合效应的logistics回归模型分析城市绿道干预对居民中高强度体力活动的影响及其剂量关系.研究发现,东湖绿道在1 km范围内显著提高了居民中高强度的体力活动水平,而且绿道对居民体力活动的影响存在显著的空间距离衰减效应.建议通过改善绿道可达性、完善周边邻里建成环境,促进居民体力活动和健康水平的提升.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