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生态效应

生态效应

生态效应的相关文献在1980年到2023年内共计1982篇,主要集中在环境科学基础理论、农业基础科学、林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761篇、会议论文198篇、专利文献93928篇;相关期刊869种,包括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生态科学、生态学报等; 相关会议182种,包括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2011年华东六省一市地学科技论坛、第六届全国环境化学学术大会等;生态效应的相关文献由4854位作者贡献,包括周启星、刘世梁、姚亦锋等。

生态效应—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761 占比:1.84%

会议论文>

论文:198 占比:0.21%

专利文献>

论文:93928 占比:97.96%

总计:95887篇

生态效应—发文趋势图

生态效应

-研究学者

  • 周启星
  • 刘世梁
  • 姚亦锋
  • 王勇
  • 肖润林
  • 崔保山
  • 毕银丽
  • 王文科
  • 马杰
  • 任志远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常雪儿; 汪洋; 甄慧; 夏婷婷; 热米娜·沙塔尔
    • 摘要: 【目的】以新疆喀什噶尔河流域为研究对象,探讨喀什噶尔河流域1990—2018年间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效应。【方法】采用土地利用动态度、土地利用强度、重心迁移、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和均衡度的方法,结合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从空间耦合角度分析喀什噶尔河流域土地利用时空变化趋势及其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结果】1990—2018年喀什噶尔河流域土地利用变化显著,耕地面积急速扩张,增长率为41.95%,新增耕地面积主要来自于中、低覆盖度草地及未利用地;林地面积变化较为稳定,并有轻微上升的态势;草地面积总体呈现下降趋势,其中高覆盖度草地增加1967.57 km^(2),中、低覆盖度草地共减少4113.02 km^(2);29年以来水域面积锐减,减少量为53.69%,大部分面积转化为未利用地;而建设用地扩张程度最为显著,动态度高达21.53%,主要由耕地转化而来。此外,未利用地的重心逐渐向西北推进与耕地、水域、草地重心迁移方向形成“荒漠—绿洲—山区”的空间耦合关系。信息熵和均衡度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伴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速,人口数量持续增加,经济规模逐渐扩大,土地利用强度不断提高,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在草地、水域、耕地面积变化的主要作用下呈现出先得益后损失的状态,并存在未来将持续损失的趋势。【结论】在气候变化背景下,耕地面积不断扩张与草地退化、水资源匮乏形成了空间与时间上的耦合,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逐渐下降,流域的生态安全受到威胁。
    • 纪道斌; 成再强; 龙良红; 闫金波; 杨忠勇; 赵星星
    • 摘要: 为了解三峡水库库首2003—2018年的水温变化特征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基于庙河断面实测资料,采用LSTM-Logistic模型模拟分析了库首多年水温结构特性,并探讨了其变化对库区支流库湾水华的影响和对坝下鱼类产卵水温的影响。结果表明:LSTM-Logistic模型能较好地适用于三峡水库,准确地模拟水温的逐日变化过程;2006—2013年,三峡水库库首每年4—6月均出现了水温分层现象,从2014年开始,水温垂向差异变小,水温不分层,且春季、秋季和冬季水温升高,下泄水温进一步平坦化;三峡水库库首水温长期变暖的趋势,会使支流库湾倒灌异重流潜入深度上移,从而改变异重流倒灌形式,降低库湾水华风险;梯级水库蓄水缓解了春季下泄低温水的不利影响,但秋冬季水温的升高对中华鲟繁殖造成了进一步威胁。
    • 刘雅; 张晓英; 蒋淑磊; 张丽玲; 徐秋良
    • 摘要: 果园生草是指采用人工种草或自然生草的方式在果树行间或全园生草的一种土壤管理模式。19世纪末,果园生草栽培技术开始于美国纽约州,后来,随着机械割草机的问世及现代农业灌溉系统的发展而得以普及应用[1]。目前,一些发达国家57%以上的果园采用生草管理,有的国家甚至达到95%左右,均取得良好的经济、社会及生态效益[2]。
    • 朱亮; 刘景涛; 张玉玺; 刘丹丹; 角世哲
    • 摘要: 针对半干旱地区大规模植被恢复对流域水资源的影响,引入经济学的乘数效应理论,探索创建了基于流域水循环演变的水资源效应评价模型,从广义水资源的角度出发,评价了植被恢复引起水循环演变条件下水资源效应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大规模植被恢复引起北川河流域水循环条件发生明显变化,在降水条件基本稳定的情况下,植被恢复前后地表产流系数从0.254降为0.207,基流系数从0.156降为0.134;陆地水循环过程中,土壤-植被系统的有效用水占比增加,土壤水-地下水系统有效用水占比减小;单位降水量(100 mm)的狭义水资源效应降低了7.2 mm,涵盖生态效应的广义水资源效应增加了5.2 mm,水循环变化引起流域水资源效应提高。植被恢复引起降水在不同水循环环节上分配的变化趋势符合国家以生态为核心的布局,对提高半干旱地区流域水资源综合效应发挥着重要作用。
    • 刘鑫蓓; 董旭晟; 解志红; 马学文; 骆永明
    • 摘要: 塑料污染已成为环境污染治理中重要的一部分,其生态效应和防治一直是近几年污染防治的关注点。由于塑料在环境中较难降解,经过环境中风化等物理作用,这些难以降解的塑料最终形成了直径小于5 mm的微塑料。微塑料作为近几年全球重点研究的污染物,其生态效应和降解方法一直备受关注。除了塑料垃圾污染外,一次性塑料产品、地膜等农用材料的使用,也会造成土壤中微塑料的污染。土壤中的微塑料会通过发生横向和纵向迁移扩大污染范围,加大微塑料在土壤中的污染程度,给土壤微塑料治理带来了很大的挑战。本文从土壤环境、土壤微生物、植物体、食物链等方面综述了微塑料的生态效应,总结了近几年微塑料的危害,探讨了微塑料在植物和食物链中的积累,并且对微塑料沿食物链富集的风险进行分析。土壤微塑料的生态效应主要来自三个方面:塑料的主要成分、塑料合成过程中的添加剂、微塑料在环境中吸收挟带的污染物。微塑料能直接改变土壤的理化性质,影响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功能和结构多样性,并且会在植物体内积累,影响植物体健康。微塑料可能会通过饮食、饮水和呼吸等方式进入动物体和人体。除了通过沿食物链传递外,土壤微塑料还能通过扬尘的方式扩散到空气中,从而被食物链中不同层次的动物通过呼吸吸入到体内。一旦微塑料进入生物体内后,可能会进入生物体内的循环系统,从而在动物体内各处积累。还对微塑料的生物降解方法进行了论述,尤其是对真菌和细菌的降解机制进行了详细的讨论。研究发现土壤中的昆虫、细菌和真菌均具有降解微塑料的能力,这些生物也均能成为解决土壤微塑料污染很好的对策。考虑到微塑料在环境中的生态效应和持久性,结合现有的微塑料降解方法,本文对未来土壤微塑料的研究方向和重点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 李江涛; 黄海燕
    • 摘要: 提升生态环境质量是大湾区区域协同发展面临的紧要问题,也是双碳目标政策下的现实追求。粤港澳大湾区追求双碳目标下的高质量增长,提升大湾区经济发展的生态效应是关键。分析粤港澳大湾区九市经济增长对生态环境影响的主要因素,进而实证检验绿色金融发展对环境污染治理的影响,结果表明:绿色信贷安排能通过降低第二产业污染排放提升生态效应,绿色金融对促进第二产业环保改造和技术升级有很强的边际效应。未来大湾区各城市要在规划好各自产业绿色转型的基础上,协同完善绿色金融政策支持体系,建设大湾区统一的碳交易市场,践行双碳目标,加快美丽湾区建设步伐。
    • 韩江波; 陈雯
    • 摘要: 水资源是名副其实的“战略性经济资源”。作为优化水资源配置的重大战略性基础工程,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不仅对沿线大中型城市供水和民生提供保障,缓解京津冀豫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而且将对受水区的供水结构和供水格局产生根本性的影响,能大幅度优化沿线生态环境,为构建“四横三纵、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水资源总体格局,推动我国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和国家重大战略实施提供强有力的水支撑。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驱动受水区高质量发展的基本效应体现为社会效应、经济效应、生态效应、系统效应、引致效应5个方面。其中,社会效应体现为改善就业和居民生活条件;经济效应体现为优化经济结构;生态效应体现为调节生态环境;系统效应体现为优化水资源系统;引致效应体现为完善配套工程体系。
    • 高鸣; 陈洁; 姚志
    • 摘要: 为实现水产养殖业“产品增质、渔民增收、产业变绿、水域生态优化”的政策目标,应用定性与案例分析法,从中国淡水养殖业的发展历程、养殖面积、养殖结构出发,阐述了质量安全问题,以大水面、池塘养殖以及“稻鱼共生”“虾稻共作”养殖模式为例,剖析了生态与经济效益。研究发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淡水养殖面积不断扩大、产品产量快速增长、养殖结构持续优化、养殖收入不断增加,但水体环境和产品质量问题阻碍了中国淡水养殖业的绿色发展。以典型的淡水养殖模式为例,分析了未来绿色健康养殖模式的生态和经济效益;为进一步推动3种典型模式“提质增效”,给出了未来绿色发展的路径:①大水面养殖需要尽快实现大水面功能分区、建立规范准则与加快产业融合;②池塘养殖模式需要加强池塘标准化改造、应用现代机械化设备与推广复合生态型与循环池塘养殖模式;③稻渔综合种养模式需要强化特色品牌、完善基础养殖设施与建设科技推广体系。
    • 杨小林; 贺梦微; 陈艺晏; 李义玲
    • 摘要: 大气环境中高氮以干/湿沉降的方式返回地表,进入陆地生态系统和水生生态系统可能引起一系列负面生态效应。以丹江口库区为研究对象,基于2016~2018年的大气氮干湿沉降连续监测数据,研究了丹江口库区大气氮沉降的动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2016~2018年,丹江口库区大气湿沉降中TN、AN、NN、DN通量分别为29.48,10.75,11.27,24.52 kg/(hm^(2)·a),其中,夏季TN、AN、NN和DN湿沉降通量最高,分别占全年各形态氮湿沉降总量的32.85%,43.94%,26.74%,33.59%。(2)库区TN、AN、NN和DN干沉降通量分别为8.38,1.56,1.26,5.77 kg/(hm^(2)·a),从季节分配上呈现冬季>秋季>春季>夏季的特点。(3)2016~2018年库区大气总氮沉降量为37.86 kg/(hm^(2)·a),其中,TN干、湿沉降通量分别占总沉降量的22.13%和77.87%。丹江口库区大气氮沉降过程与通量研究,可更好地揭示大气氮沉降对库区水体养分的输入贡献,丰富库区水体“营养源”的解析,为加强库区氮素管理,降低库区水体富营养化风险提供依据。
    • 杨思琪; 朱高儒; 刘杰; 徐洪磊
    • 摘要: 交通廊道建设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伴随而来的生态效应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在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背景下,以景观生态学“格局-过程-功能”的视角分别对公路和铁路产生的生态效应进行总结,分析交通建设和运营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机制,提出未来交通生态学研究的主要方向。重点对交通廊道产生的土地利用和景观格局变化等生态系统格局影响,养分循环、水土过程、群落演替和动物活动等生态系统过程影响,生物量、生态系统服务、生态足迹等生态系统功能影响进行评述。结果发现:(1)交通基础设施与土地利用之间存在相互影响,并导致主要土地利用类型的景观特征发生较大变化;(2)交通基础设施在建设期和运营期均对生态系统过程产生影响,其负效应可通过人工修复进行部分调控;(3)公路建设和运营对生态系统功能的影响大于铁路,交通廊道的边缘正效应有助于生态系统服务提升。在当前生态效应研究的基础上,未来研究应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对生态系统格局、过程、功能影响的级联分析,交通建设的综合生态效应分析,以及综合交通网络的生态效应研究。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