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微塑料

微塑料

微塑料的相关文献在2004年到2023年内共计1440篇,主要集中在环境污染及其防治、环境科学基础理论、化学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80篇、会议论文16篇、专利文献342424篇;相关期刊329种,包括农村经济与科技、海洋科学、土壤学报等; 相关会议6种,包括第三届生态毒理学学术研讨会、 2019中国城市水环境与水生态发展大会、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等;微塑料的相关文献由3982位作者贡献,包括刘瑞志、孟庆佳、邓义祥等。

微塑料—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680 占比:0.20%

会议论文>

论文:16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342424 占比:99.80%

总计:343120篇

微塑料—发文趋势图

微塑料

-研究学者

  • 刘瑞志
  • 孟庆佳
  • 邓义祥
  • 王丽平
  • 李子成
  • 李道季
  • 张宴
  • 韩雪娇
  • 周瑛
  • 任洪强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张万万; 郑永杰; 田景芝
    • 摘要: 使用罗丹明B对微塑料进行快速染色,在波长为365 nm的紫外光下显示荧光,从而将微塑料在土壤介质中分离.选择聚乙烯、聚丙烯、聚氨酯和聚苯乙烯为试验材料,将乙醇和去离子水作为溶剂,对罗丹明B的着色能力进行研究;对处在不同条件下的微塑料荧光稳定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乙醇是溶解罗丹明B的最佳溶剂,在红外光谱检测时罗丹明B染色对微塑料识别无显著影响,对处于不同条件下的微塑料仍保持荧光稳定.在加标回收实验中,ZnCl2浮选液对土壤中微塑料分离效果较好,PE和PS回收率均达到99%以上,PP和PU的回收率均高于97%,同组试验回收率稳定,RSD值均小于2%.
    • 李红羽; 郑永杰; 田景芝
    • 摘要: 从垃圾填埋场渗滤液中分离筛选塑料降解菌并对3种微塑料的生物降解特性进行了研究.以聚乙烯、聚丙烯和聚苯乙烯3种微塑料为唯一碳源,筛选潜在降解菌,采用形态观察、透射电镜观察以及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对菌株进行鉴定,通过测定生物量、重量损失、培养液pH以及FTIR-ATR和SEM分析了3种微塑料的生物降解特性.根据16S rRNA基因序列鉴定,分离的3株为Bacillus sp.,Microbacterium sp.,Chryseobacterium sp..对3种菌株的混合培养物进行了50 d的生物降解实验,结果显示,PE、PP、PS三种微塑料的重量损失分别为8.7%、6.3%和12.5%且pH显著下降;FTIR-ATR显示出现了新的官能团;SEM观察发现微塑料表面出现侵蚀.
    • 吕一涵; 周杰; 杨亚东; 臧华栋; 胡跃高; 曾昭海
    • 摘要: 近年来,微塑料污染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在农田生态系统中地膜覆盖、灌溉用水、有机肥施用等措施在提升作物产量的同时,都会导致塑料残留.因耕作和紫外线辐射,残留塑料逐步破碎降解,形成微塑料(直径<5 mm),进入土壤、作物与食物链系统,威胁生态系统健康.本文系统总结了农田微塑料的来源、丰度、迁移特点和检测方法,重点关注了微塑料在农田生态系统中对作物生长发育、微生物活性、土壤养分循环及温室气体排放等方面的影响.微塑料对作物-土壤-微生物系统产生的主要影响为:1)微塑料含有的毒性添加剂(即增塑剂)与携带的有害物质(如有机污染物、重金属和病原体)随塑料颗粒在土壤中迁移,可改变土壤理化性质,并为微生物提供新生态栖息地,对作物生长、土壤酶和微生物活性造成影响;2)微塑料含有大量碳(通常约为90%),影响其他元素(如氮和磷)循环,进而影响微生物活性.土壤性质改变也间接影响CO2、N2O和CH4形成.由于聚合物类型、大小、形状和浓度的高度可变性,微塑料对作物生产和土壤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的影响及其机制有待深入探究.本文还展望了未来农田生态系统微塑料的研究方向和重点.
    • 王志超; 倪嘉轩; 张博文; 杨文焕; 李卫平
    • 摘要: 为探究不同丰度(土壤干质量的0.5%、1%、2%)及不同粒径(150、550、950μm)微塑料对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的影响,设置10组不同处理,通过压力薄膜仪测定各处理的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并应用RETC软件结合各曲线模拟值对vanGenuchten模型、Brooks-Corey模型等常用土壤水分特征曲线模型进行适用性评价。结果表明:相比于微塑料丰度为0.5%的处理,丰度为1.0%和2.0%的微塑料赋存条件下,随着土壤水吸力的增大,对应的土壤含水率减小的程度也增大;微塑料丰度为2.0%时的3组不同粒径处理的土壤含水率下降趋势最为明显,当土壤水吸力达到1500 kPa时,微塑料粒径为950μm的T9处理的含水率减小幅度最大,是未加入微塑料的T0处理的49.71%;微塑料丰度及粒径的增大会提高土壤大孔隙比例,降低土壤中小孔隙比例;适用性评价结果表明,在大粒径微塑料赋存情况下土壤残余含水量(θr)和形状参数(n)随着微塑料丰度的增加而增大,饱和含水率(θs)和进气值倒数(ɑ)随着微塑料丰度的增加而减小。研究发现,随着微塑料丰度及粒径的增大,土壤的持水能力下降,土壤大孔隙比例增加,小孔隙比例减小;vanGenuchten模型比Brooks-Corey模型更适合模拟微塑料赋存下的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大粒径的微塑料丰度增加可能更容易影响土壤孔隙结构的变化。
    • 摘要: 荷兰科学家在《国际环境杂志》上发表论文称,他们首次在人体血液中发现了微塑料,而且这些微塑料也可能进入人体器官。在最新研究中,荷兰科学家对22位匿名健康志愿者的血液样本进行了检测,发现其中近80%的血液样本内包含有微塑料。他们在其中一半的血液样本中发现了PET塑料的痕迹,PET塑料被广泛用于制造饮料瓶;此外,超过1/3的血液样本内含有聚苯乙烯,这种塑料被用于制造一次性食品容器和许多其他产品。
    • 焦若男; 刘琨; 孔繁艺; 王婷; 韩雪; 李泳江; 孙长森
    • 摘要: 由于塑料工业的发展,微塑料成为一种主要的环境污染物。它在自然界中不易降解,对人类的生存环境及健康都存在不可忽视的潜在危险。因此,环境中微塑料的检测和分析,成为了近年来研究的热点问题。目前人们大多数采用浮选法、密度分离法、离心法等方法提取微塑料,然后放在显微镜下进行目视观察,并结合拉曼光谱分析、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高光谱成像等方法进行分析鉴别,这些方法需要较长时间的等待或预处理,且易受主观因素的影响。因此提出一种快速、准确鉴别环境中是否含有微塑料的技术是必要的。相干反斯托克斯拉曼散射(CARS)光谱成像技术是一种基于化学键振动的非侵入性、非破坏性且无需特殊标记的实时成像方法,由此提出使用多通道图像采集(含有白光通道成像及CARS光谱成像)的方法快速、准确鉴别环境中微塑料的分布。将直径为10μm的聚苯乙烯微球掺入到收集的海水及沙子中,模拟被微塑料污染的海水及沙子,在不作任何处理的情况下对海水及沙子进行多通道图像采集。通过多通道图像采集可以快速直观地检测到海水中聚苯乙烯微球的分布。在对沙子中的聚苯乙烯微球进行多通道图像采集的同时,采用拉曼光谱检测与之对照。在拉曼光谱检测中,聚苯乙烯微球的信号易受沙子荧光信号干扰,且只有在激光聚焦在聚苯乙烯存在的位置时,才能检测到微弱的信号。在多通道图像采集检测中,可以看到沙子中存在的聚苯乙烯微球,且采用形态学分析中先腐蚀后膨胀的开运算算法同时结合中值滤波的算法后,可以实现突出显示聚苯乙烯信号的目的。多通道图像采集可以在无任何预处理的情况下检测出海水及沙子中的微塑料,具有快速简便的优势,对实现环境中微塑料的检测具有一定的潜在应用价值。
    • 冯壮; 陈子威; 陈冰宇; 朱曙光
    • 摘要: 微塑料污染现已成为阻碍全球环境健康发展的世界性难题之一。微塑料在进入水环境之初,多聚集在污水厂原水中,且污水厂已被证实是下游水体微塑料污染的主要来源。近年来,关于污水厂中微塑料的研究多集中在迁移规律上,而围绕污水厂对微塑料污染治理和管控的探讨则略显不足。文章在梳理了污水厂中微塑料来源与分布特征后,从污水厂对微塑料的去除效率、新型处理技术对微塑料去除或降解效率、缓解微塑料污染的建议与措施三个角度论述了现有条件下基于污水处理厂的微塑料污染治理策略,以期明晰未来微塑料治理的发展方向。
    • 萧忠彦(编译)
    • 摘要: 将塑料排放在自然环境中,很可能会被鱼类、鸟类或其他生物摄入,导致动植物等死亡,甚至使生物链断裂,加快生态恶化。因此,在处理塑料和微塑料方面,除了垃圾填埋和排入下水道,回收利用成为最环保的一种处理途径。日常生活中,人们已不断意识到应尽量少用塑料制品,如塑料包装袋、塑料打包盒、塑料吸管等,以营造一个环保、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但除了我们直观看到的这些塑料品,有些塑料隐藏在人们意想不到的地方。经常使用这些含有隐形塑料的物品,无形中也会增加环境的负担。
    • 张宇轩; 鄢曙光; 蔡庚谌
    • 摘要: 季节性土工织物有着特殊的应用,这种材料可以在一定时间后自行降解,主要是作为绿化的辅助工具和临时控制水土流失。在本次研究中,使用了可生物降解的聚酯,它被认为是传统土工织物中塑料的替代材料。研究中使用四种不同的生物塑料进行纤维制造,并与聚丙烯纤维的力学性能进行了比较,通过快速风化试验研究了纤维的短期稳定性。结果表明,由两种不同的生物塑料所组成的混合纤维表现突出。所制造的纤维随后通过热压形成无纺布,以便在试验的基础上生产土工织物。
    • 葛琦; 周志文; 刘慧婷
    • 摘要: 天然水体中的微塑料具有粒径小、比表面积大等特点,以及一定的化学毒性,严重威胁着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概述了天然水体中微塑料的来源及分布,重点阐述了天然水体中微塑料的化学毒性及其毒性效应,并对微塑料毒性效应的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为进一步促进微塑料的风险评估和科学治理研究提供参考。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