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海洋沉积物

海洋沉积物

海洋沉积物的相关文献在1981年到2023年内共计772篇,主要集中在海洋学、化学、地质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529篇、会议论文115篇、专利文献956448篇;相关期刊211种,包括地球化学、海洋科学、海洋通报等; 相关会议79种,包括第七届全国成矿理论与找矿方法学术讨论会、第二届全国青年地质大会、第五届全国应用地球化学学术会议等;海洋沉积物的相关文献由1931位作者贡献,包括宋金明、刘季花、陈道华等。

海洋沉积物—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529 占比:0.06%

会议论文>

论文:115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956448 占比:99.93%

总计:957092篇

海洋沉积物—发文趋势图

海洋沉积物

-研究学者

  • 宋金明
  • 刘季花
  • 陈道华
  • 贺行良
  • 张媛媛
  • 王中波
  • 夏宁
  • 张辉
  • 张颖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摘要: 由我国提出并制定的ISO23040:2021《海洋环境影响评估(MEIA)-海底区海洋沉积物调查规范-间隙生物调查》经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批准后目前已正式发布,这是我国首项ISO海洋调查领域的国际标准。据项目负责人、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类彦立介绍,该标准是我国首项ISO海洋调查领域的国际标准.
    • 摘要: 四足鲸鱼化石在距离秘鲁太平洋海岸内陆1千米的海洋沉积物中,科学家发现了4300万年前的鲸鱼化石。这种鲸鱼体长4米,奇特的是它长有四条腿,还有蹄子和璞足。科学家认为,这种鲸鱼的身体构造表明它适合在陆地上行走。
    • 摘要: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成功研制深海富稀土沉积物地球化学标准物质稀土元素属于关键金属,在各个领域尤其是现代高科技领域有着广泛的用途。富稀土沉积(简称“深海稀土”)是近10年来发现的一种富集中-重稀土的新型海洋矿产资源,其资源量远超陆地稀土,具有重要的潜在应用价值。目前,深海稀土调查研究缺少合适的地球化学标准物质,现有的海洋沉积物标准物质中稀土元素含量均远低于富稀土深海沉积物中的稀土元素含量,不能满足深海富稀土沉积研究要求。
    • 何连花; 刘季花; 张颖; 高晶晶; 朱爱美; 汪虹敏
    • 摘要: 本文介绍了海洋沉积物中Cu和Zn同位素的化学预处理及测定方法,报道了冲绳海槽20件表层沉积物和5件柱状沉积物样品的Cu和Zn同位素组成。采用大孔径阴离子交换树脂AG MP-1M,分别以8.2 mol/L HCl+0.01%HF+0.001%H_(2)O_(2)、2 mol/L HCl+0.001%H_(2)O_(2)和0.5 mol/L HNO_(3)作为淋洗液,能有效分离海洋沉积物中的基质元素和Cu、Zn元素,且Cu和Zn的回收率均接近100%。以内标法和标准-样品-标准法联合校正多接收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的质量歧视,δ^(65)Cu和δ^(66)Zn的分析精度分别为0.11‰和0.09‰(2SD)。冲绳海槽表层沉积物δ^(66)Zn分布范围为0.07‰~0.67‰,δ^(66)Zn平均值为0.31‰±0.32‰(2SD);δ^(65)Cu的分布范围为-2.26‰~-0.52‰,δ65Cu平均值为-1.21‰±0.55‰(2SD)。表层沉积物δ^(66)Zn和δ^(65)Cu分布范围较大,柱状沉积物样品δ^(66)Zn和δ^(65)Cu值随深度存在较显著变化。
    • 摘要: 中国提出制定的首项海洋调查国际标准正式发布记者12月10日从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获悉,由中国提出的ISO 23040:2021《海洋环境影响评估(MEIA)-海底区海洋沉积物调查规范-间隙生物调查》国际标准经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批准于格林尼治时间12月10日正式发布,这是由中国提出制定的首项ISO海洋调查领域的国际标准,该标准联合8个国家共同制定,标志着中国海洋调查技术标准国际化工作取得重要突破。
    • 郭静; 张传伦
    • 摘要: 海洋里面到底有多少古菌?古菌不仅在海水中从表层到深部都有大量存在,而且在海洋沉积物及深部也广泛存在,并且海水中的浮游古菌和沉积物中的底栖古菌有着本质的差别,在此只针对海水中的浮游古菌进行介绍和讨论。浮游古菌是海洋生物量最多的微型生物之一。目前,从太平洋和大西洋,从水体表层到深部以及海底沉积物中都检测到大量古菌的存在。
    • 于哲; 邓义楠; 陈晨; 曹珺; 方允鑫; 蒋雪筱; 黄毅
    • 摘要: 天然气水合物与资源和全球环境变化等重大科学问题密切相关。前期关于甲烷渗漏区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浅表层沉积物(20 m)地球化学特征知之甚少。为探讨海洋浅层沉积物微量元素特征与天然气水合物勘探的相关关系,对南海神狐海域沉积物进行了4个站位的钻探取样,分析了样品主、微量元素和有机碳地球化学特征,并采用氧化还原状态以及Mo与TOC相关关系的分析方法进行探讨。结果显示,沉积物主量元素特征主要受到陆源碎屑物质输入的主导,与天然气水合物富集无明显关系。水合物赋存段及附近沉积物中Ba和Mo元素高度富集,存在明显的"Ba峰"和"Mo峰",主要是由于天然气水合物分解释放大量甲烷产生的硫化环境所导致。因此,沉积物中的Ba和Mo富集特征可作为识别可能存在天然气水合物分布的重要地球化学指标。
    • 杨梓阳; 任登龙; 贺志鹏; 李学刚; 宋金明; 袁华茂; 段丽琴; 李宁; 张倩
    • 摘要: 甄别生源要素参与的海洋沉积物矿化过程对探析生源要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有重要的作用,矿化作用包括有氧呼吸、硝酸盐还原、铁锰异化还原及硫酸盐还原等多个过程,但如何区分这些过程一直是海洋沉积物矿化研究的难点。本研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对热带西太平洋沉积物中的磷脂脂肪酸(phospholipid fatty acid,PLFA)的组成进行了解析,并分析不同矿化过程中的主要PLFA种类及其影响因素,探究PLFA对沉积物矿化的指示作用。结果表明,PLFA总量在有氧呼吸过程中最高,而在硝酸盐还原过程中最低;且14:0、i14:0、i15:0和i19:0是有氧呼吸过程中微生物PLFA的主要组成,当其含量明显降低时可以指示沉积物矿化从有氧呼吸转变为硝酸盐还原;而10:0、17:0、20:0和22:0含量之和显著增加时则指示了硫酸盐还原过程的发生。在热带西太平洋沉积物中,总有机碳(TOC)和总有机氮(TON)含量以及间隙水NO_(3)-N含量是PLFA含量的重要影响因素,PLFA总量随着TOC和TON含量的减少而减少,并且TOC和TON的降解能够促进PLFA降解的发生,对PLFA组成有更直接的影响。
    • 檀振; 刘意亿; 张厚泽; 王靖雯; 农旭华
    • 摘要: 利用色谱法对一株海洋沉积物来源的放线菌Streptomyces sp. AHMU XC 2026次级代谢产物进行分离纯化,结合NMR波谱分析和文献比对鉴定10个单体化合物,分别为cyclo-(trans-4-OH-D-Pro-D-Phe)(1),cyclo-(D-Pro-D-Phe)(2),cyclo-(L-Ala-L-Phe)(3),cyclo-(L-leucine-L-proline)(4),cyclo-(L-Leu-trans-4-hydroxy-L-Pro)(5),cyclo-(D-Pro-D-Ile)(6),trans-2-methylcinnamic acid(7),indole-3-carboxaldehyde(8),2-pyrrolecarboxylic acid(9),2-hydroxy phenyl acetic acid(10)。采用滤纸片扩散法筛选抗植物病原真菌活性,结果表明化合物10在100μg/disc下对水稻稻瘟真菌Pyricularia oryzae HNM 1003具有微弱的抑制活性,抑制圈直径为8 mm。
    • 陈天; 贾永刚; 刘涛; 刘晓磊; 单红仙; 孙中强
    • 摘要: 海底沉积物孔隙压力对海底地质灾害过程反应敏感,是表征海床稳定性的一个重要指标,通过海底沉积物的孔隙压力观测可以判断海床的稳定状态,对于海底地质灾害预测预警具有重要意义。海底沉积物孔隙压力观测存在(1)超高背景压力下的高精度测量;(2)贯入过程传感器超量程破坏;(3)系统长期供电及传感器漂移;(4)深海海底布放和回收等技术难点。国际上海底孔隙压力观测技术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发展,逐渐形成了系列核心监测技术和成熟的商业化设备产品。挪威岩土工程研究所NGI与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共同研发的NGI-Illinois压差式孔隙压力观测系统,是已知最早的海底沉积物孔隙压力观测设备。此后,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美国桑迪亚国家实验室、英国牛津大学等相继研发了不同结构的观测设备,覆盖浅海到深海。其中,英国海洋科学研究所研发成功的深海孔隙压力原位长期观测设备PUPPI是一个重要的历史节点,该设备能够在6 000 m水深的环境中连续运行一年,成为当时最成功的海底孔隙压力观测设备,其现代化的设备结构和设计理念被后续的观测设备广为借鉴。21世纪以来,得益于海洋科学技术的整体进步,国际孔隙压力观测技术发展呈现加速趋势。法国海洋开发研究院IFREMER研发的Piezometer系列孔隙压力观测探杆,代表了当今世界的先进水平,可能是目前应用次数最多的海底孔隙压力观测设备。我国在深海探测、观测技术领域起步较晚,在深海沉积物孔隙压力原位长期观测技术方面几乎空白,发展很不成熟。其中,中国海洋大学、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等单位进行了较多的探索性研发工作。近年来,以港珠澳大桥建设、南海天然气水合物试采等为标志的大批国家级海洋建设项目如火如荼,深海油气矿产资源开发、深海天然气水合物开采利用等海洋新兴产业快速起步,深海孔隙压力原位长期监测关键核心技术等“卡脖子”问题仍然突出,严重制约了我国海洋工程产业发展的步伐。因此,迫切需要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关键核心技术的国产深海沉积物孔隙压力原位长期监测技术。本文回顾了国际、国内海底孔隙压力观测技术的相关研究进展,旨在分析总结孔隙压力观测技术及其应用中涉及的一些核心技术和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以期为我国该项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提供借鉴。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